蔣琬琦 II 觀電影《狗·十三》有感

文/蔣琬琦


蔣琬琦 II 觀電影《狗·十三》有感

我今天選擇了“以毒攻毒”的釋放壓力的方法——看一部很壓抑的電影《狗十三》(我更傾向於把它理解為狗13,狗B,也許導演就是想暗示這操蛋的生活吧),官方是這麼解釋的:狗,和十三歲的女孩。但更有意味的是該片的英文翻譯,“Einstein and Einstein”,而不是“Dog and Thirteen”。Einstein即愛因斯坦,它是李玩(女主人公)給狗取的名字,表面上說的是李玩的兩條狗,實際上是暗喻李玩與愛因斯坦一樣的命運和遭際:被冷落、被遺棄、被懲處、被規訓。

蔣琬琦 II 觀電影《狗·十三》有感

五年前就做好了的電影,為什麼被禁至今日才放出,究其原因,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因為它的內容過於真實。影片完美地描繪了一幅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畫像,少女從最初的堅持到最後的妥協,從尋找“真的”到接受“假的”,從“任性”到“懂事”,她用無數妥協來完成自己的成人禮,這成長的代價太苦,太傷人。有人在看過電影后說,如果你沒看哭,沒感到扎心,那麼恭喜你,說明你沒有成長於類似這樣的原生家庭。我沒有哭,但我有沉思,想對照著自己,將來一定不要淪到這樣的情況。

蔣琬琦 II 觀電影《狗·十三》有感

影片太過晦澀難懂,我不知道導演想用愛因斯坦的平行宇宙來解釋中國式家庭倫理關係的不合理還是想以輪迴的方式(影片最後以父親的哭泣來說明他也是被中國式家庭教育禍害的受害者)來揭示被大部分人接受的畸形的“懂事”,我只知道《狗·十三》只給我們警醒,而沒有給我們解決辦法。也許糊塗地過一生就不會有這麼多苦惱,可我們無法預測這樣的厄運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寧願做個苦惱的明白人。影片中,李玩已經“死”了,她“死”在了在街上跟牽著愛因斯坦的女人說抱歉的時候,“死”在了得知新狗絕食死掉後冷靜說“謝謝”的時候,“死”在了爸爸飯局上低頭一口一口嚥下狗肉的時候......

蔣琬琦 II 觀電影《狗·十三》有感

最後借用影評裡的一段話——《狗·十三》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產青春片,青春是一個幌子,背後撲面而來的,分明是我們躲不開的一整個的操蛋人生。我想,這部片適合像我這樣習慣思考的人,儘管票房不高,甚至一度被列入黑名單,我仍然想推薦給你們看。

雖然還有很多想說的,但……好事物毋庸贅言,晚安,這個世界。

【正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夏巖

————————End————————

作者簡介:蔣琬琦,筆名端木,現就讀於東南大學土木工程系,大二學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