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狗十三》看真實的青春期親子關係

從《狗十三》看真實的青春期親子關係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和支持。可很多時候,父母反而成為另一座壓迫的大山,提供的是錯誤又錯位、和初心南轅北轍的愛。

近日看了久禁上演的電影《狗十三》,它講述一隻小狗和一個13歲女孩李玩的故事。李玩的父母很早就離婚了,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後來父親再婚,繼母生了一個弟弟。父親買了一隻小狗給李玩,她給小狗取名“愛因斯坦”,並和它成為夥伴。但是有一天愛因斯坦走丟了,李玩在家裡大吵大鬧一番。後來,繼母送給李玩一隻新的小狗,大家都告訴李玩這就是“愛因斯坦”。李玩在家長們的強權下妥協了,慢慢變成了大人們口中的好孩子。

真實的青春,成長的不易

片方未交代為何電影被禁,它沒有血腥、暴力或敏感話題,據傳是因它太過真實。非但和陽光、正能量的青春片大相徑庭,也和淺薄虛幻的《小時代》系列截然不同,也許,真正讓人刺目的是真實?

嗯,沒有多少人能承受刺破皇帝的新衣。

對於李玩的設定,片子並未走向極端,而是一個普通、正常的人物及家庭。雖然媽媽不在身邊,但爺爺奶奶對她照顧有加,頗為疼愛。爸爸也不能說是不愛她,雖然性格急躁、工作繁忙,出於“為她好”逼她改興趣班、急了會打她,但也會道歉、流淚、哄她、帶她玩,也為她驕傲。繼母也不是窮凶極惡之輩,從未打罵過她,時不時還小心地討好她。堂姐也關心她,她“搶”走了堂姐的男友,堂姐也能包容她。甚至,遠方的媽媽在她取得好成績時也打來電話祝賀她,和爸爸並未交惡,還能彼此互道珍重。

也就是說,李玩的青春期成長環境看似沒有特殊、極端的“殘酷、艱難、父母矛盾或後母虐待”等外部強刺激事件,大人所說、所做的一切好似都情有可原,普通平淡日常的設定目的在於讓人直面心靈。

生活在一個還算關愛的環境裡,相應的,李玩沒有做出出格和極端的事,比如早戀—她有能力拒絕,也沒有真正意義的離家出走或自殺自傷行為,但這就意味著成長容易嗎?

不!且不說她要面對父母離異、爸爸續絃、生下弟弟以及爺爺的重男輕女等,她更要被迫去面對和接受大人世界裡毫不掩飾的對成績、功利的追逐,對人、動物的降級物化、去人性、漠視情感;她不得不接受大人的指鹿為馬;適應交際應酬,學會“懂事”,愛狗的她到最後甚至要在宴席上吃下狗肉後說“謝謝”。

這是對心靈的揉搓、折磨、踐踏和扭曲,這種被動、被迫的“成長懂事”何其殘忍,它不是濺血的慘烈,而是埋在心中、骨血中的刺、釘和荊棘。逼迫孩子是第一層殘忍;對加在孩子心靈上的傷害大人毫不自知、毫無反思是第二層殘忍;第三層殘忍是,大人不理解她,對人的心靈苦痛置若罔聞。

我想,許多曾經青春年少柔軟的心就是如此這般被打造得膽怯、堅硬、麻木、逃避、偽善、機巧,既有被家人、社會多次洗腦催眠後的認同,也有為了保護自己不再感受痛苦、脆弱和絕望。影片後面,李玩重逢“愛因斯坦”,沒有欣喜若狂卻慶幸它沒有認出她,因為她深知自己保護不了它,她不敢再投入感情。兩隻狗的經歷讓她體會到了苦苦哀求親人也無濟於事的絕望,讓她意識到自己的人小言微、無計可施,見識到人性殘忍後只能屈從、妥協,對“愛因斯坦”,這一次她選擇了逃避和放棄。

從《狗十三》看真實的青春期親子關係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父母知道多少

大人們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長大了,就忘了自己也曾經經歷過青春期的動盪、不安和煩躁。第二個錯誤: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好就萬事大吉,根本不知道他們的煩惱和心中所想。

李玩被迫去應酬的畫面讓我想起來諮詢的一個同是青春期的女孩。她是國際學校的優等生,因情緒失控、割傷自己而來。她穿著短得不能再短的短褲和暴露的上衣,漂亮的臉蛋上畫著濃濃的妝,手裡拎著價值好幾萬的名牌包包。那包是繼父給她買的,她是包控,繼父為討好她,常買包給她。

她談到了和李玩相似的情節,父母經常要她穿上禮服、化上妝,和他們一起出席各種宴會,照她的話說,一是為了他們的面子去炫耀,有這麼棒、出色的女兒;二是把她像商品一樣去展示和售賣,“和他們走在一起,我裝扮得就像我繼父的小三似的。”她憤怒又譏諷地說。

而另一位曾經成績考第一卻不得不休學的“乖乖女”,飽受青春期性的困擾,她抵擋不住無孔不入的小黃片、黃色暴力動漫的誘惑,沉溺其中、欲罷不能,可又為此深深自責,不停鞭撻自己。對於這一切,她的父母完全不知情。她之所以這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和同學、老師的人際關係困難,她沒有朋友,無法融入、建立現實關係。當然追根溯源,人際問題多是來自早年和父母,主要是母親的依戀關係。

更常見的是:升入中學或面臨中考、高考,課業的急劇加重,面臨壓力山大、同學競爭、老師懲罰而被嚇壞而狂躁的孩子們,倘若他們的父母不理解,威逼“不好好學習就打斷你的腿”,那他們崩潰抑鬱或逃入手機、網絡、遊戲也就不奇怪了。

總結起來,青春期孩子要應對幾個難點:生理、性的變化;人際和競爭的挑戰;自我同一性的任務:包括自我形象、自信心、獨立的自我意識、持續統一的自我認知。

從《狗十三》看真實的青春期親子關係

錯誤又錯位的愛

青春期孩子面臨的任務和挑戰是艱鉅的,他們需要父母的幫助和支持。可惜在許多情況下,父母非但沒有起到支持者的作用,反而成為另一座壓迫的大山,提供的是錯誤又錯位、結果和初心南轅北轍的愛。本意虐待孩子的父母是極少數,可像李玩父母這樣以“為你好”為出發點,實則無意中殘忍打擊孩子的事例不勝枚舉。某種程度上,青春期叛逆是一個偽命題,強權之下才有叛逆;良好的親子關係下則不過是兩代人不同的想法和觀點而已。

許多父母對愛的理解片面、狹窄、功利、淺薄,背後是自我中心式的專制和封建餘毒。要求孩子聽話、懂事,訓練孩子從眾、扼殺孩子的興趣和情感,將自己的期待、焦慮或慾望強加在孩子身上。這些都反映出他們從根本上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平等的人來對待,他們不懂真正的愛是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給予孩子需要的幫助。當然,我並不簡單責怪他們,事實上他們在紅塵中為子女勞碌奔波,不能停下來沉靜思考,他們大多數也沒有被溫柔地愛過,更沒有清晰獨立的自我。

有父母會爭辯,讓孩子早點兒面對現實的殘酷不對嗎?就如影片結尾,李玩面無表情看著弟弟學滑冰,他總是摔倒、哭、再爬起來。這混淆了愛和過度保護的概念,真正的愛並不是過度保護孩子不去面對和經歷成長必經的挫折和現實的殘酷,而是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孩子認識並學會,在任何情境下,人永遠有選擇,可以堅持自我、不絕望。如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所經歷和闡述的,在納粹集中營飢寒交迫之時,有人為一片面包殺人,有人卻選擇慷慨給予他人。

我多希望,李玩的爸爸在宴會上可以說:“李玩養狗,愛狗,她不吃狗肉。”或許,我只能希望李玩將來有了孩子,可以為他這樣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