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
"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電影《狗十三》劇組

看完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果靖霖等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內心百感交集,這是一部關於青春和成長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家庭和親情的電影。

女主人公李玩從小母親離開,她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父親再婚後與繼母生了個弟弟昭昭。父親送給李玩一隻小狗,李玩將它取名為“愛因斯坦”,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傷心不已。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都稱呼為“愛因斯坦”,告訴她這就是丟失的那隻狗,李玩開始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編織的謊言。

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它通過3個視角,描繪了一個少女的內心世界:

1.小狗的視角

李玩是孤獨的,小狗也是孤獨的,她們兩個在一起互相依靠,真正找到了朋友的感覺,也是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電影裡有好幾個李玩透著裝有鐵柵欄的窗戶,觀察外面世界的鏡頭,她就像那隻可憐的小狗,送來的時候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拿走的時候同樣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美其名曰還是以愛的名義。

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也有女主人公透過窗戶觀察外面世界的鏡頭,窗戶就像是一個意向,表達出主人公的孤獨,無助, 迷茫,不知所措。

2.堂姐的視角

堂姐比李玩大幾歲,算是進入社會比較早的女生,她跳舞,喝酒,談對象,滑旱冰,甚至在明知道後來的那隻小狗不是“愛因斯坦”,但是看到家裡人都說它就是“愛因斯坦”後,也跟著大家說它就是“愛因斯坦”,讓李玩不要再糾結這個問題。

當孩子在家裡找不到缺失的愛時,她就會去外面尋找,一方面表現為通過喝酒來麻醉自己,放縱自己,另一方面通過離家出走,故意讓家人生氣來達到那種心理的發洩。

通過堂姐這個視角,我們可以感受到李玩的內心世界,可以說,她是李玩這個人物形象的另一個意向,在愛的缺失下,隨著不斷的發展,可能會出現的另一種形式。

3.弟弟的視角

起初,我們以為是弟弟是幸運的,從小這麼多人呵護著長大,那麼多人為他一起過生日,他可以在家裡肆意地玩耍,李玩顯得像是一個局外人,多餘的人。

然而,到了影片最後,我們才發現,其實弟弟就是下一個李玩,他被迫去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滑旱冰,喝下自己不喜歡喝的牛奶,哭泣著想去抓住一個手臂卻始終抓不著,那種撕心裂肺的哭叫,何曾不是李玩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呢?何曾不是父母打著愛的名義,為了讓你更好地成長,而採取的另一種方式呢?

"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電影《狗十三》劇組

看完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果靖霖等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內心百感交集,這是一部關於青春和成長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家庭和親情的電影。

女主人公李玩從小母親離開,她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父親再婚後與繼母生了個弟弟昭昭。父親送給李玩一隻小狗,李玩將它取名為“愛因斯坦”,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傷心不已。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都稱呼為“愛因斯坦”,告訴她這就是丟失的那隻狗,李玩開始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編織的謊言。

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它通過3個視角,描繪了一個少女的內心世界:

1.小狗的視角

李玩是孤獨的,小狗也是孤獨的,她們兩個在一起互相依靠,真正找到了朋友的感覺,也是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電影裡有好幾個李玩透著裝有鐵柵欄的窗戶,觀察外面世界的鏡頭,她就像那隻可憐的小狗,送來的時候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拿走的時候同樣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美其名曰還是以愛的名義。

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也有女主人公透過窗戶觀察外面世界的鏡頭,窗戶就像是一個意向,表達出主人公的孤獨,無助, 迷茫,不知所措。

2.堂姐的視角

堂姐比李玩大幾歲,算是進入社會比較早的女生,她跳舞,喝酒,談對象,滑旱冰,甚至在明知道後來的那隻小狗不是“愛因斯坦”,但是看到家裡人都說它就是“愛因斯坦”後,也跟著大家說它就是“愛因斯坦”,讓李玩不要再糾結這個問題。

當孩子在家裡找不到缺失的愛時,她就會去外面尋找,一方面表現為通過喝酒來麻醉自己,放縱自己,另一方面通過離家出走,故意讓家人生氣來達到那種心理的發洩。

通過堂姐這個視角,我們可以感受到李玩的內心世界,可以說,她是李玩這個人物形象的另一個意向,在愛的缺失下,隨著不斷的發展,可能會出現的另一種形式。

3.弟弟的視角

起初,我們以為是弟弟是幸運的,從小這麼多人呵護著長大,那麼多人為他一起過生日,他可以在家裡肆意地玩耍,李玩顯得像是一個局外人,多餘的人。

然而,到了影片最後,我們才發現,其實弟弟就是下一個李玩,他被迫去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滑旱冰,喝下自己不喜歡喝的牛奶,哭泣著想去抓住一個手臂卻始終抓不著,那種撕心裂肺的哭叫,何曾不是李玩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呢?何曾不是父母打著愛的名義,為了讓你更好地成長,而採取的另一種方式呢?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張雪迎飾演李玩

電影《狗十三》通過以上三個視角,再加上接地氣,有溫度,貼近生活的精彩演繹,表達出李玩內心的層次感,縱深感,恐懼感。那麼,這部電影到底觸動了我們的哪些心理?為什麼它在青春電影中能夠獨樹一幟,讓人耳目一新呢?

1.孩子內心的恐懼

在我們看來,父母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忙著賺錢養家,早起晚歸,因為,我們可以用來教育孩子,“我們辛辛苦苦掙錢,都是為了你。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要聽話,好好學習。”這些都沒錯,也很有道理,但是,作為一個孩子,難道她很容易嗎?

你想,她不僅只是吃飯,睡覺,學習,像看起來的那樣輕鬆,她還要承受擔憂、恐懼、焦慮、對於被接納的渴望、不斷產生的自我懷疑,以及迎合大人而作出的自我改變。

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是她們心理上必須要邁過去的一道坎,有時候會因此產生青春期的叛逆,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表達。

2.孩子缺少生活經驗

孩子不像大人,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遇到各種挫折,困難,有各種應對的方法,也有很多途徑資源。然而,最關鍵的是,她們沒有任何生活經驗,遇到事情,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在心裡。這個時候,她們最需要的,就是父母可以帶領自己,走出困境,幫她們解開心結,渡過難關。

"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電影《狗十三》劇組

看完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果靖霖等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內心百感交集,這是一部關於青春和成長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家庭和親情的電影。

女主人公李玩從小母親離開,她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父親再婚後與繼母生了個弟弟昭昭。父親送給李玩一隻小狗,李玩將它取名為“愛因斯坦”,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傷心不已。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都稱呼為“愛因斯坦”,告訴她這就是丟失的那隻狗,李玩開始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編織的謊言。

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它通過3個視角,描繪了一個少女的內心世界:

1.小狗的視角

李玩是孤獨的,小狗也是孤獨的,她們兩個在一起互相依靠,真正找到了朋友的感覺,也是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電影裡有好幾個李玩透著裝有鐵柵欄的窗戶,觀察外面世界的鏡頭,她就像那隻可憐的小狗,送來的時候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拿走的時候同樣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美其名曰還是以愛的名義。

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也有女主人公透過窗戶觀察外面世界的鏡頭,窗戶就像是一個意向,表達出主人公的孤獨,無助, 迷茫,不知所措。

2.堂姐的視角

堂姐比李玩大幾歲,算是進入社會比較早的女生,她跳舞,喝酒,談對象,滑旱冰,甚至在明知道後來的那隻小狗不是“愛因斯坦”,但是看到家裡人都說它就是“愛因斯坦”後,也跟著大家說它就是“愛因斯坦”,讓李玩不要再糾結這個問題。

當孩子在家裡找不到缺失的愛時,她就會去外面尋找,一方面表現為通過喝酒來麻醉自己,放縱自己,另一方面通過離家出走,故意讓家人生氣來達到那種心理的發洩。

通過堂姐這個視角,我們可以感受到李玩的內心世界,可以說,她是李玩這個人物形象的另一個意向,在愛的缺失下,隨著不斷的發展,可能會出現的另一種形式。

3.弟弟的視角

起初,我們以為是弟弟是幸運的,從小這麼多人呵護著長大,那麼多人為他一起過生日,他可以在家裡肆意地玩耍,李玩顯得像是一個局外人,多餘的人。

然而,到了影片最後,我們才發現,其實弟弟就是下一個李玩,他被迫去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滑旱冰,喝下自己不喜歡喝的牛奶,哭泣著想去抓住一個手臂卻始終抓不著,那種撕心裂肺的哭叫,何曾不是李玩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呢?何曾不是父母打著愛的名義,為了讓你更好地成長,而採取的另一種方式呢?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張雪迎飾演李玩

電影《狗十三》通過以上三個視角,再加上接地氣,有溫度,貼近生活的精彩演繹,表達出李玩內心的層次感,縱深感,恐懼感。那麼,這部電影到底觸動了我們的哪些心理?為什麼它在青春電影中能夠獨樹一幟,讓人耳目一新呢?

1.孩子內心的恐懼

在我們看來,父母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忙著賺錢養家,早起晚歸,因為,我們可以用來教育孩子,“我們辛辛苦苦掙錢,都是為了你。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要聽話,好好學習。”這些都沒錯,也很有道理,但是,作為一個孩子,難道她很容易嗎?

你想,她不僅只是吃飯,睡覺,學習,像看起來的那樣輕鬆,她還要承受擔憂、恐懼、焦慮、對於被接納的渴望、不斷產生的自我懷疑,以及迎合大人而作出的自我改變。

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是她們心理上必須要邁過去的一道坎,有時候會因此產生青春期的叛逆,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表達。

2.孩子缺少生活經驗

孩子不像大人,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遇到各種挫折,困難,有各種應對的方法,也有很多途徑資源。然而,最關鍵的是,她們沒有任何生活經驗,遇到事情,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在心裡。這個時候,她們最需要的,就是父母可以帶領自己,走出困境,幫她們解開心結,渡過難關。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主演張雪迎,果靖霖

就像電影中的李玩一樣,面對“愛因斯坦”丟失這個事實,她發瘋似地跑出樓道,跑遍大街小巷,一遍遍地呼喊著“旺旺”“旺旺”,內心是多麼的脆弱,不堪一擊。

這個時候,父親如果能夠抱住她,安慰她,該多好。然而,等待她的,是一家人的責怪,覺得她是小題大做,“這都是慣的”“太不懂事了”。要知道,她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根本沒有那麼多處理突發事情的經驗,也沒有那麼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個時候,她需要一個擁抱。

3.孩子需要尊重

孩子的世界裡,有她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不能用自己應對成年人世界的方式,去想象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

她是一個接收者,也是一個發出者。

如果從大人這裡能夠接收到好的態度,好的心情,好的尊重,那麼,她也能夠對外發出一種好的態度,好的心情,好的尊重。反之,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她知道後來這隻小狗不是“愛因斯坦”,家人們卻非要把它說成是“愛因斯坦”時,那就是家人以不友善的態度,強迫她接受這個事實,因此,她帶著小狗出去,把她放在一個門頂上,想讓它離開自己。

但是,她在課堂上看到老師把一個蝙蝠打死,從高空拋下時,她想到了那個小的生命,又跑回去把它帶回。

那麼,應該如何對待孩子呢?尤其是在她的成長期,如何幫助她戰勝恐懼,更好地成長呢?

1.學會傾聽

多用平等的視角和她交流,傾聽她內心的聲音,尊重她的選擇。

她是一個獨立的人,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像電影開頭一樣,她想報物理小組,父親非要讓她報英語小組,這是對她的不尊重。

這個時候,應該利用一個機會,或者飯後,或者週末,或者兩個人靜靜坐下來,多一點耐心,聽聽她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要替她做決定。

無論她成績好還是壞,都應該無條件接納她,鼓勵她,愛她,讓她感受到溫暖與安慰,有事時候願意和你傾訴,和你交流內心的想法。

2.別把壞情緒帶回家

父母在工作中有了不好的情緒,在外遇到不好的事情,回到家後,要把壞情緒處理掉,不要把它帶回家,併發洩到孩子身上。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她也需要尊重,不要在家裡打她,不管她做了什麼事情,就像電影中一樣,父親動手打了她,完了再告訴她,我最近工作中不順利,心情不太好,請你多理解爸爸。

要做孩子的榜樣,而不是權威。要知道,孩子一直在看著你,看你怎麼做,而不是怎麼說。

3.做錯事要道歉

有時候,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一句真誠的道歉。

就像電影中,“愛因斯坦”丟失後,沒有人和李玩道歉,反而都是怪她小題大做,既沒有發現她內心的孤獨,對愛的渴望,以及把小狗當作精神的寄託的那種複雜的情感,也沒有與她平等地對話,向她說一句對不起。

"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電影《狗十三》劇組

看完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果靖霖等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內心百感交集,這是一部關於青春和成長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家庭和親情的電影。

女主人公李玩從小母親離開,她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父親再婚後與繼母生了個弟弟昭昭。父親送給李玩一隻小狗,李玩將它取名為“愛因斯坦”,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傷心不已。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都稱呼為“愛因斯坦”,告訴她這就是丟失的那隻狗,李玩開始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編織的謊言。

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它通過3個視角,描繪了一個少女的內心世界:

1.小狗的視角

李玩是孤獨的,小狗也是孤獨的,她們兩個在一起互相依靠,真正找到了朋友的感覺,也是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電影裡有好幾個李玩透著裝有鐵柵欄的窗戶,觀察外面世界的鏡頭,她就像那隻可憐的小狗,送來的時候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拿走的時候同樣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美其名曰還是以愛的名義。

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也有女主人公透過窗戶觀察外面世界的鏡頭,窗戶就像是一個意向,表達出主人公的孤獨,無助, 迷茫,不知所措。

2.堂姐的視角

堂姐比李玩大幾歲,算是進入社會比較早的女生,她跳舞,喝酒,談對象,滑旱冰,甚至在明知道後來的那隻小狗不是“愛因斯坦”,但是看到家裡人都說它就是“愛因斯坦”後,也跟著大家說它就是“愛因斯坦”,讓李玩不要再糾結這個問題。

當孩子在家裡找不到缺失的愛時,她就會去外面尋找,一方面表現為通過喝酒來麻醉自己,放縱自己,另一方面通過離家出走,故意讓家人生氣來達到那種心理的發洩。

通過堂姐這個視角,我們可以感受到李玩的內心世界,可以說,她是李玩這個人物形象的另一個意向,在愛的缺失下,隨著不斷的發展,可能會出現的另一種形式。

3.弟弟的視角

起初,我們以為是弟弟是幸運的,從小這麼多人呵護著長大,那麼多人為他一起過生日,他可以在家裡肆意地玩耍,李玩顯得像是一個局外人,多餘的人。

然而,到了影片最後,我們才發現,其實弟弟就是下一個李玩,他被迫去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滑旱冰,喝下自己不喜歡喝的牛奶,哭泣著想去抓住一個手臂卻始終抓不著,那種撕心裂肺的哭叫,何曾不是李玩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呢?何曾不是父母打著愛的名義,為了讓你更好地成長,而採取的另一種方式呢?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張雪迎飾演李玩

電影《狗十三》通過以上三個視角,再加上接地氣,有溫度,貼近生活的精彩演繹,表達出李玩內心的層次感,縱深感,恐懼感。那麼,這部電影到底觸動了我們的哪些心理?為什麼它在青春電影中能夠獨樹一幟,讓人耳目一新呢?

1.孩子內心的恐懼

在我們看來,父母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忙著賺錢養家,早起晚歸,因為,我們可以用來教育孩子,“我們辛辛苦苦掙錢,都是為了你。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要聽話,好好學習。”這些都沒錯,也很有道理,但是,作為一個孩子,難道她很容易嗎?

你想,她不僅只是吃飯,睡覺,學習,像看起來的那樣輕鬆,她還要承受擔憂、恐懼、焦慮、對於被接納的渴望、不斷產生的自我懷疑,以及迎合大人而作出的自我改變。

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是她們心理上必須要邁過去的一道坎,有時候會因此產生青春期的叛逆,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表達。

2.孩子缺少生活經驗

孩子不像大人,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遇到各種挫折,困難,有各種應對的方法,也有很多途徑資源。然而,最關鍵的是,她們沒有任何生活經驗,遇到事情,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在心裡。這個時候,她們最需要的,就是父母可以帶領自己,走出困境,幫她們解開心結,渡過難關。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主演張雪迎,果靖霖

就像電影中的李玩一樣,面對“愛因斯坦”丟失這個事實,她發瘋似地跑出樓道,跑遍大街小巷,一遍遍地呼喊著“旺旺”“旺旺”,內心是多麼的脆弱,不堪一擊。

這個時候,父親如果能夠抱住她,安慰她,該多好。然而,等待她的,是一家人的責怪,覺得她是小題大做,“這都是慣的”“太不懂事了”。要知道,她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根本沒有那麼多處理突發事情的經驗,也沒有那麼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個時候,她需要一個擁抱。

3.孩子需要尊重

孩子的世界裡,有她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不能用自己應對成年人世界的方式,去想象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

她是一個接收者,也是一個發出者。

如果從大人這裡能夠接收到好的態度,好的心情,好的尊重,那麼,她也能夠對外發出一種好的態度,好的心情,好的尊重。反之,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她知道後來這隻小狗不是“愛因斯坦”,家人們卻非要把它說成是“愛因斯坦”時,那就是家人以不友善的態度,強迫她接受這個事實,因此,她帶著小狗出去,把她放在一個門頂上,想讓它離開自己。

但是,她在課堂上看到老師把一個蝙蝠打死,從高空拋下時,她想到了那個小的生命,又跑回去把它帶回。

那麼,應該如何對待孩子呢?尤其是在她的成長期,如何幫助她戰勝恐懼,更好地成長呢?

1.學會傾聽

多用平等的視角和她交流,傾聽她內心的聲音,尊重她的選擇。

她是一個獨立的人,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像電影開頭一樣,她想報物理小組,父親非要讓她報英語小組,這是對她的不尊重。

這個時候,應該利用一個機會,或者飯後,或者週末,或者兩個人靜靜坐下來,多一點耐心,聽聽她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要替她做決定。

無論她成績好還是壞,都應該無條件接納她,鼓勵她,愛她,讓她感受到溫暖與安慰,有事時候願意和你傾訴,和你交流內心的想法。

2.別把壞情緒帶回家

父母在工作中有了不好的情緒,在外遇到不好的事情,回到家後,要把壞情緒處理掉,不要把它帶回家,併發洩到孩子身上。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她也需要尊重,不要在家裡打她,不管她做了什麼事情,就像電影中一樣,父親動手打了她,完了再告訴她,我最近工作中不順利,心情不太好,請你多理解爸爸。

要做孩子的榜樣,而不是權威。要知道,孩子一直在看著你,看你怎麼做,而不是怎麼說。

3.做錯事要道歉

有時候,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一句真誠的道歉。

就像電影中,“愛因斯坦”丟失後,沒有人和李玩道歉,反而都是怪她小題大做,既沒有發現她內心的孤獨,對愛的渴望,以及把小狗當作精神的寄託的那種複雜的情感,也沒有與她平等地對話,向她說一句對不起。

電影《狗十三》,這部青春電影好看在哪裡?3點分析打開內心去愛

電影海報

其實,她最需要的,就是父親的一個態度。“李玩,過來,爸爸想和你說一句,對不起,小狗丟了,不要難過了,好不好?我和你出去一起找它,好嗎?如果找不到,爸爸再給你買一隻一樣的小狗,好嗎?”如果父親能夠這樣和李玩說的話,相信也不會有後面的事情發生。

和孩子道歉,不是一件丟面子的事情,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當我們把他們當作一個和我們一樣的個體去對待時,就不會,也不可能注意不到她內心的想法,不會帶她去參加她不願意參加的聚會,不會讓她喝下她不願意喝下的酒,不會答應了她去看展覽又一次次錯過,其實,只要真正用點心,根本不會是這樣的,難道不是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