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樓市回暖假象,房產商營銷手段屢出奇招,購房者要謹慎!

購房 市場營銷 經濟 東南財富網 2019-04-04

自2017年開始,國內房價再次經歷了新一輪的房價,跟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已經逼近,或者越過萬元大關。直到2018年下半年度,經過強力的政策調控,這種增長勢頭終於放緩,國內房市終於再次進入平穩發展狀態。


營造樓市回暖假象,房產商營銷手段屢出奇招,購房者要謹慎!


然而,自今年二三月以來,各地樓市再次出現了“異常”的回暖,部分地區的售樓中心再一次人滿為患,出現一房難求的火熱景象,甚至部分房地產商開始上調房價,引得部分不知緣由的購房者再次陷入慌亂,有些禁不起銷售人員三兩句忽悠的,就回決定買房,事實上都時入了房產開發商布好的局中了。

事實上,整體樓市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市場需求也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之所以各地零星出現樓市火爆的場景,事實上都是人為製作的假象,說白了就是開發商的一種營銷套路,利用國內購房者在買房的問題上,始終搖擺不定的心理,通過營造房市火熱的假象,刺激這一類人群,下定決心買房,從而提高公司的銷售額。


營造樓市回暖假象,房產商營銷手段屢出奇招,購房者要謹慎!


至於製造假象,歷來是各路房地產商的強項,人山人海的售樓中心,不明所以的人看來滿是搶著購房的人群,事實上其中大部分都是房地產商僱傭的托兒,或者說是演員,就是為了營造一種樓市再次火熱的假象。

當然,還有一種相對高級一些的營銷手段,那就是漲價。任何行業的市場價格,都是根據市場上的供求關係來決定的,供大於求則商品降價,供小於求則商品漲價,這是亙古不變的市場鐵律。

但是這種價格調整,是根據市場行情自行變化的。而很多別有用心的房地產商,會人為地上調房價,一些不清楚目前房市行情的人看到房價上漲,就會認為房市再一次回暖,刺激有購房需求的人前去買房。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戰,用以混淆視聽。


營造樓市回暖假象,房產商營銷手段屢出奇招,購房者要謹慎!


除了僱傭托兒擠滿售樓中心,上調房價,房地產商還有一種更加高級,也更加屢試不爽的手段,那就是借用專家之口,為房地產市場造勢。近年來,“房產專家”這個詞在國內的可信度已經十分低,就是因為被房地產商濫用所致。這些所謂的專家,往往頭銜一本正經,口出言論卻是缺乏客觀性,一味地吹捧樓市,鼓動消費者買房,幾乎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在初期,這種營銷手段確實獲得了顯著的成效,畢竟“專家”這個頭銜,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權威性,深受廣大消費者的信任。對於有剛需購房需求的人群來說,也急於從這些專家的口中,聽到一些有價值的購房建議。


營造樓市回暖假象,房產商營銷手段屢出奇招,購房者要謹慎!


但是最後的事實都證明,這些所謂專家的言論,完全是出於利益的趨勢,顯然是在迎合房地產商的需求。所以,喊了幾次“狼來了”,也就沒有多少人再相信各路專家的高明言論了。即使如此,這些專家對“表演”依舊孜孜不倦。

這些專家的言論,無非是鼓吹房地產行業的良好前景,最終指向一個結論,那就是房地產市場還會持續火熱。有的房地產專家表示,嚴厲的房市調控,將會隨著經濟壓力的加劇而逐步放寬,從而讓國內的房地產行業得以喘息。

還有專家表示,房地產行業才是中國經濟的支柱,高水平的房價是拉動消費水平,刺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甚至還為炒房客正名,認為炒房客事實上也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這一群體不應該成為國人充滿敵意的對象。


營造樓市回暖假象,房產商營銷手段屢出奇招,購房者要謹慎!


更有甚者,隨著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未來將會有大量的農名群體進入房地產市場,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為房地產市場帶來全新的活力。因此未來房地產市場還會持續火熱,並且呼籲放鬆對房市的調控政策。

可見,如今的開發商為了賣房,幾乎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機。從如今政府對房市調控的基調來看,未來房市將會保持平穩,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將房屋迴歸居住屬性,避免炒房客在其中擾亂市場。


營造樓市回暖假象,房產商營銷手段屢出奇招,購房者要謹慎!


在這樣的形勢下,究竟是否適合買房呢?房價長期保持平穩,對炒房客來說,將會長期無法獲得收益,必定回有一部分炒房客迫於資金壓力,開始出售手中持有的房產。而在房市迴歸理性的大環境下,開發商為了快速回籠資金,必定為採取一定的促銷手段。所以,如果房市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剛需購房者完全可以下手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