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三四線城市房價破萬,超過了一半省會

購房 經濟 日本 東京 21財經搜索 21財經搜索 2017-09-07

文|凱風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這一輪的房價暴漲,不僅讓北上廣深一騎絕塵,甚至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漲穿天際。兩年前的5000元只是如今的起步價,突破1萬元的前赴後繼。

房價上漲不出奇,萬萬沒想到的是,全國有一半的省會城市房價還在萬元之下。

三四線城市竟然壓過省會,這種情形正常嗎?

1

先給全國三四線城市畫一個群像,用數據勾勒面目。

中國一共338個地級及以上的城市,除去4大直轄市、27個省會和5個計劃單列市(深圳、廈門、大連、青島、寧波),以及蘇州、無錫、溫州、佛山、東莞、珠海等二線城市,還有超過290個三四五線城市。

特別要注意的是,海南地級市過少(只有海口、三亞、三沙、儋州4個)而房地產市場發達,特將陵水、萬寧、瓊海等縣(縣級市)納入其中。

總共有多少個三四五線城市房價均價破萬?說多也不多,23個,也就是十三分之一。但一個個分析很有趣,比如你絕對想不到冠亞軍一騎絕塵,雙雙突破2萬元,而且海南陵水比河北廊坊還要強。

這些三四線城市房價破萬,超過了一半省會

河北廊坊“破2”容易理解,靠近首都近水樓臺先得月。海南就有點意外了,實際上,除了三亞一旁的小縣城陵水外,還有萬寧、保亭、瓊海等3個城市上榜。

海南不屬於任何一個大城市群,也沒有特別的經濟亮點。但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個旅遊島,有廣闊的海岸線,沿海樓盤開發一直都相當興旺,而其購房人群覆蓋全國各地,每年冬天從北方到海南過冬的“候鳥”比比皆是,這就決定海南的房價早已跟當地實際收入和消費水平脫鉤,而成為投資(機)者的盛宴。

廣告裡經常聽到的海南海棠灣、清水灣、香水灣等都屬於這種類型,外來投資者蜂擁而入,拉高了所在縣城整體的均價。

這些三四線城市再與省會對比,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拉薩數據缺失)裡,有13個城市的房價未過萬。這其中,既有被人為屬於強二線城市的西安和長沙,也有包括大量西北、東北省會在內的弱二線。最低的銀川,房價只有5000多元。

這些三四線城市房價破萬,超過了一半省會

2

梳理這23個三四線城市的省份歸屬,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這些城市基本都位於中國三大都市圈之中。比如河北廊坊、滄州、張家口位於京津冀城市群,浙江麗水、江蘇常州等位於長三角城市群,而廣東惠州、中山位於泛珠三角城市群,而福建的泉州、漳州、莆田可視為長三角與珠三角的過渡地帶。

這些三四線城市房價破萬,超過了一半省會

顯然,這些三四線城市房價突破萬元,可以視作熱門一二線城市購房需求的外溢效應。

最典型的當屬廊坊,這裡住了大量在北京工作的候鳥一族,每天奔波在河北與北京之間。惠州也類似,深圳房價一路飆升,這就導致部分購房需求轉移到臨深的惠州和東莞等地。

河北除了廊坊之外,還有保定、滄州和張家口上榜。這幾個地方這一兩年的暴漲,得益於兩個因素:

一是京津冀一體化的推進,非首都功能向河北轉移,比如河北滄州就承接了京津的生物醫藥、汽車、裝備製造等產業。二是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讓保定、滄州等環雄安區域城市成為炒作的熱門,至於張家口,則受益於冬奧會這一概念。

而江蘇常州等地,除了來自於長三角一二線城市的轉移效應之外,棚改貨幣化在其中“功不可沒”。這兩年,江蘇一直都是棚改大戶,2016年棚改新開工25萬套,部分城市貨幣化安置達到60%-80%;僅僅2017年前八個月,棚改項目新開工就超過23萬套,貨幣化安置仍是主流。

棚戶區改造,拆除了舊房子;貨幣化補貼,意思是給錢去市場買房,這就必然導致住房市場供求失衡。製造了大量的無房戶,再給了大量的資金去買房,由此帶來三四線城市極具特色的暴漲。

3

三四線城市紛紛進入“萬元俱樂部”,反映出什麼?

一是,跟著大城市有肉吃。大城市的中心集聚效應和購房需求的外溢效應,讓周邊的中小城市同步受益,由此形成中心城市與鄰近板塊在居住上的替代關係。這方面的例子,廊坊之於北京,惠州之於深圳,佛山之於廣州,都是如此。

二是,城市群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東京城市群聚集了日本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中國可與東京城市群比肩的有三個: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內部的產業轉移、協調發展,會促進整個都市圈的發展。

三是,有些上漲是人口因素導致的,有些上漲是外溢性需求導致的,還有些上漲充滿投機性。比如海南旅遊島以及白洋澱周邊地帶。在投機氾濫的地方買房,猶如踩著高蹺跳舞,有可能賺得盆滿缽滿,但大概率是跌到在地。

四是,大多數三四線城市這一輪暴漲,都是棚改貨幣化的結果。正如我們以前說過很多次的:用大拆大建來去三四線城市的庫存,短期只會製造房價暴漲,長期則因為缺乏實體的支撐,只會製造出一大批沒有流動價值的不動產。被拆遷的人來接現在的庫存,未來誰接他們的盤?

(來源:房屋屋)

(編輯:張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