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買房總共分幾步?

購房 房產 荒蠻集 2017-04-06

在北京買房總共分幾步?

來到北京現在已是第十年。在第十年的關頭咬了牙買下五環裡這一套不算太老亦不算太破的電梯房,只是小,但也足夠我們二人落腳。先生笑說我倆以後真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於是哈哈一樂,倆人滿心歡喜。

那是個週末,幾個小時前,本是打算和先生出去買菜的,哪知菜沒買成,倒買回個房。籤合同時,每份合同都一式三份,於是悶頭寫了許多遍自己的名字。交了定金和中介費後,便度過了忙碌到沒有時間做任何思考的一段時期,被一大堆材料和數不清的流程推著往前走,硬著頭皮去將自己五分鐘就斷然做出的決定一一填坑。

好在我素日無所事事,對不熟悉的事情總喜歡刨根問底,數月前便混跡各個論壇,不知不覺就寫滿了一整本的購房攻略,對整套手續基本心中有數。因此,雖然那個小中介——一個剛生完寶寶的年輕媽媽——辦事不甚利索,著實讓我好好動過幾次氣,但因我跟得緊,所以沒怎麼太誤事,我也就權當寬懷她是“孕傻”期,未曾與之結怨。

上一張粗製濫造的購房流程圖,為後來者提供一些參考,也以此告慰幾個月以來的東奔西跑。

在北京買房總共分幾步?

流程走到大半的時候,風聞京城限購升級,二套房首付提高,商住兩用房限制交易。一時間,中產階級以下的換房族慘遭打壓,高槓杆、假離婚幾乎成了無用之舉。周遭幾個拖沓了手續的朋友,合同剛簽完就卡在政策出臺前後,首付一下子多出去數十萬有餘,可違約成本之高和幾個月來房價的火山噴發式增長,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境況十分尷尬。惶惶間,又流言四起,民間不斷臆測著政府可能繼續出臺的決斷,街頭小巷盡是些以“聽說”開頭的議論,於是這些可憐的人兒便四處打聽那“裡邊的人”或“上頭的風聲”,瞧瞧哪還有政策的空子可鑽。除此之外,就是眼巴巴地各處籌錢了。

所以即便在首付都尚無著落的境況下就“上了車”,相比之下,我們也算十分走運了。加上前業主家底頗豐,根本無需我們那點單薄的首付款,早在城中心全款置辦了一套九十多平的三居室。夫妻倆已是爺奶輩,帶著個十分活潑漂亮的小孫子,並不是那種刁鑽野蠻之人,講得通道理,也極守信用。想必看我們年紀與他兒女相似,倒是十分客氣。

我雖清苦,卻因讀了些無用之書,沾染上一股子迂腐,恪守規則,認定為人處世理應進退有據,不喜與人爭佔便宜,更不善與人扯嗓理論,因此在許多事情上,能溝通便不紅臉,能妥協也常退讓。因此雙方商量起事情來都心平氣和,竟常相互謙讓,幾乎未曾出現爭執。

奸詐之人雖比比皆是,但也並非人人都存心要坑害他人。自己不覺得吃虧,也就不再去與他人比較,怎麼高興,便怎麼做了。因此我即便在最生氣的時候,總要想想人無完人,再一見對方的難處,氣往往也就消了大半了。

大概也是我這樣極軟弱又安於現狀的性子,複雜的事情辦起來反而簡單了很多。

但若碰上那些踩著他人善意的利己主義者,我也無可奈何。但除非訴諸法律,否則與那小人們打那些毫無意義的嘴仗,或是相互報復,實是掉價,倒不如舍點小利快快打發他走。吃些小虧,長了教訓,往後提高眼力見識,更謹慎行事,才是正途。

而貪圖小利之人,必一生貪圖小利,成不了大事;即便成了,亦遺臭萬年。惡人自有天收。我大概是傻而天真,總更相信這個道理。

(以上,是一個不會吵架的慫包生硬的辯解)

(攤手)(笑)

總結起來,做好足夠的功課+擁有適當的胸懷,足以辦好大部分的事情。如今不論是買房、裝修或是其他生活中的繁瑣雜事往往是做事的人懶怠於學習,過於依賴他人,而又十分計較得失,才導致矛盾的產生或不得人意的結果。

其實最開始想寫乾貨的,寫著寫著……又變成了意識流。(捂臉)(再見)

“好在我也沒有‘八面光’的屋宇值得留戀,

只不過一間破陋的斗室,

經不起時光摧殘,

早晚會門窗傾欹,

不蔽風雨。

我等著它

白天晒進陽光,

夜晚透漏星月的光輝,

有什麼不好呢!”

——楊絳

歡迎關注「荒蠻集」微信公眾號:Tahitiii_Moon

他們是為生活而誕生,不是為思考而誕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