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學校有不同專業錄取規則 高分考生仍要慎防退檔

南都訊 記者樑豔燕 通訊員穗考宣今年高考志願填報有什麼新政策?如何避開志願填報的坑?25日,廣州市招考辦組織高考政策專家宣講團開展“走進考區、服務考點、關愛考生”宣傳服務周活動,圍繞填報志願等深入各區,面向班主任、考生和家長等進行巡迴宣講。首場宣講在廣州市第六中學舉行。主講人廣州市招考辦高考科副科長林力恆提醒,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專業錄取規則,同時“高優線”不是“高保線”,對於高分退檔的考生而言,即便有第二次投檔機會,也要承受巨大的落差和代價。

今年不再設置“不服從調劑專業”

2019年廣東高考錄取政策主要有三大變化:一是藝術類錄取批次調整:教育部批准的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和參照獨立設置的本科院校的“統考+校考”和“校考”專業安排在提前批次錄取,按“統考+校考”和“校考”順序投檔;二是不再設置“不服從調劑專業”:志願表上已無此列;三是專科層次衛生專項計劃:安排在專科提前批錄取。

何謂“平行志願”? 林力恆用了遊樂場排隊的例子來闡明平行志願的意思:所有遊客按先來後到的順序排成一條隊輪候(分數優先)。輪到某個遊客的時候,按他預先想好的意願選擇座位(遵循志願)。如果最喜歡的位置已經滿座,則繼續檢索第二喜歡的位置,如果也滿座,則繼續檢索第三喜歡的位置,以此類推(按順序檢索志願)。一旦選好位置上車,就不能再反悔選擇其他座位(考生檔案一旦投出,不再檢索考生的其他志願)。

“平行志願”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願”,按考生排序情況從高到低檢索,排序高的優先檢索,再按考生填報的A、B、C、D、E、F、G、H、I、J、K、L、M、N、O等院校志願依次逐個檢索檔案。即投檔時,分文史類、理工類將考生按排序原則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檢索,然後按志願順序一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D、E、F、G、H、I、J、K、L、M、N、O等志願,如果考生符合A志願院校的投檔條件,則投檔A志願院校,如果達不到A志願院校的投檔條件,則繼續檢索後續的B志願……以此類推。考生檔案一旦投出,不再檢索考生的其他志願。

高優線是用來劃分考生投檔待遇

高分優先投檔線不是原來的一本線,也不是高分保護線。原一本線主要是用來劃分高校檔次,高優線則是用來劃分考生投檔待遇。根據省招辦公佈數字,2018年高優線上退檔人數為466人,這意味著,高優線存在的意義就是讓這466人在本科批次有第二次投檔的機會。但對於高分退檔的考生而言,即便有第二次投檔機會,也要承受巨大的落差和代價。

林力恆詳細解釋了導致高分退檔的原因。“首先,扎堆填報熱門專業和不服從專業調劑,這種操作非常危險。”林力恆指出,尤其是省外高校招生計劃較少,本身調劑空間也相應較小,專業填報容易扎堆。所以,填報省外高校的同學,請務必考慮清楚是否願意接受專業調劑,若不服從調劑,被退檔的風險相當高。而藝術類校考、“統+校”,提前批軍檢院校等實行的是非平行志願,一般按1:1至1:1.2的比例進行投檔,投檔人數超出計劃數,未被錄取的考生會被退檔。

“過去曾有考生因體檢不合格或者報考專業受限而被退檔的,因此考生務必看清楚《招生專業目錄》和學校招生章程的限制條件,體檢有問題的需積極治療、儘早複檢。”林力恆稱,如有的學校的交通運輸專業,只招男生,不招色盲色弱。還有,某些專業存在特殊要求,一定要仔細看清楚:例如單科成績有下限要求,留意是否有高收費專業、還有某些特殊專業上採取不接受調劑的錄取規則。

不同院校專業錄取規則要搞清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專業錄取規則。在專業錄取規則上,有的學校採取分數優先規則,類似投檔過程中的平行志願。省內高校實行分數優先錄取規則的有: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大學、深圳大學、汕頭大學等。

還有的學校專業實行志願優先,類似投檔過程中的梯度志願。省內高校實行分數優先錄取規則的有:廣東財經大學。

還有的學校專業採用採用分數級差的方式,以中山大學為例:對於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採用分數級差錄取規則,級差分為2分、1分、1分、1分、1分,即第二志願減去2分、第三志願減去3分、第四志願減去4分、第五志願減去5分、第六志願減去6分。

還有學校的專業錄取採取“先梯度後平行”的方式,即平行與梯度混搭。以華南師範大學為例:文科、理科類專業錄取先按 “專業志願優先”,後按“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錄取,即先按考生所填報的第一專業志願從高分到低分錄取(相同分數的按排位先後錄取)。未被第一專業志願錄取的考生,按“分數優先,遵循考生第二至第六專業志願”的方法錄取。考生應詳細瞭解各院校《招生章程》,不能把同一套策略應用到所有學校的專業填報上面。

林力恆提醒,實行“分數優先”規則的院校,要按往年錄取最低分從高到低填報。實行“分數級差”規則的院校,要按往年錄取平均分從高到低拉開梯度。高校錄取時,優先錄取有填報專業志願的考生,後進行調劑。調劑時,一般會根據考生所填專業志願考慮安排相近專業,因此6個專業要填滿。可以考慮“曲線救國”,適當降低對專業的期望值,先確保錄取,再謀劃改變——轉專業、輔修、雙學位、跨專業考研等,但需留意轉專業的限制。

對專業有追求的考生要“慎衝”

有不少考生在選學校還是選專業方面相對比較糾結。林力恆指出,從高考綜合改革的大方向看,選專業將越來越受到重視。他建議,“衝穩保”策略的“衝”指的是“衝進”更好的高校,但這種策略只適合對選專業沒有追求的考生。對選專業有追求的考生應該“慎衝”,“少衝”,甚至“不衝”。

分數超出院校投檔線越多的考生,挑選專業時競爭力越強;壓線投檔的考生,基本上只能選擇冷門專業,甚至被調劑。省內高校數量少,投檔排位較為固定。如果不考慮出省,和考生自身條件(分數、喜好)相匹配省內高校通常不過3-5所。考生應重點研究這幾所學校的錄取規則,力爭錄取到心儀的學校和專業。

此外,省外高校數量多,投檔排位的變化存在較多偶然性。如果立志出省,考生可充分利用15個平行志願的容量,在服從專業調劑的前提下,多填報省外院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