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渝鐵路:百年夢圓新時代

1919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最早提出修建蘭渝鐵路的構想,這也是千百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的共同夢想。時隔近百年,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開闢了一條從西北到西南出海口距離最短、最便捷的鐵路大通道。從蜀道難到蜀道暢,從綠皮車到“綠巨人”,蘭渝鐵路的全線通車和不斷“加速度”,見證了中國鐵路發展乃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駛上了“快車道”。

蘭渝鐵路越來越“短”

今年4月初,蘭州退休職工顏麗萍和她的7個姐妹結伴去成都旅遊,她們乘坐的是K2618次旅客列車,路上用了11個小時。她們返回蘭州時,乘坐的則是鐵路剛剛進行今年第二次調圖後新增的D764次“復興號”動車組,她們只用了不到7個小時的時間就返回了家鄉。顏麗萍感慨地說,1993年到成都,她坐的是兩天一夜的火車,現在坐的是7個小時就能到達的動車,這個變化太大了。

跑成都已經10年的蘭州客運段車長高菲介紹,蘭渝鐵路沒有開通前,從蘭州到成都都要繞行寶雞,大概需要2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開通,線上只運行了5對客車,從蘭州到成都需要花費11、12個小時。2019年1月8日,時速16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開跑蘭渝鐵路,蘭州至重慶的旅行時間由原來的最短10小時51分鐘壓縮至6小時59分鐘。4月10日,“復興號”動車組也在蘭州至成都運行,兩地往返分別歷時6小時50分鐘和6小時52分鐘,較原徑路列車運行時間壓縮約5小時。

蘭渝鐵路:百年夢圓新時代

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總調度長王大林介紹,蘭州局集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出發,不斷地推出適合旅客需求的運輸產品。在開通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蘭渝鐵路的旅行時間從20小時壓縮到7個小時,這條鐵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慢到快、從長到短的顯著變化。在蘭州車站客運車間黨總支書記張玉慧看來,這條鐵路“根本就沒有淡季和旺季之分,旅客天天都是滿滿的。”

蘭渝線開通至今年4月30日,共計發送旅客2007.91萬人;其中,“復興號”動車上線以來已發送旅客90.74萬人。坐火車出行已經成為蘭渝鐵路沿線民眾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尤其是帶給從前不通火車的甘肅岷縣、宕昌,四川蒼溪、閬中、南部等市縣的,除了交通的便利以外,更主要的是多了一座與外面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橋樑”。

蘭渝鐵路越來越“忙”

火車的汽笛聲,喚醒了蘭渝鐵路沿線沉睡已久的、豐富的農牧業資源、有色金屬資源、煤炭礦產資源和文化旅遊資源。開通初期,這條鐵路每天開行貨物列車20對,現在已經增加到了每天的40對,煤炭、焦炭、鋼鐵、糧食、化工、集裝箱等運輸大幅增長,鐵路運輸效能全面凸顯,成為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致富線、黃金線。

從20對到40對,是什麼原因促使貨運列車的開行數量翻了一番?

答案很簡單:蘭渝鐵路開通後,打通了我國西部地區的第一條南北向的縱向大動脈,向北出新疆可直達歐洲,向南直接通到廣西出海口,與新加坡、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建立起貿易往來的出海大通道,形成“陸海貿易新通道”,實現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

據悉,以前甘肅出口商品的出海口主要是天津港、青島港、連雲港三個港口,時間很長。若採用空運,費用過高。蘭渝鐵路的開通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打通了甘肅省南向出海口,通過“陸海貿易新通道”,自蘭州發貨至越南胡志明市,從廣西欽州港出海,最多6天就可以到達,比以前節省了一半時間。

時間更少,運距更短,費用更低。由於通過蘭渝鐵路北上南下的貨物運輸不用繞行,運輸距離和運行時間都得到大幅壓縮,物流成本也跟著明顯下降,從新疆運往重慶的每噸疆煤價格降幅在15元到35元之間,從隴南運往北京的每噸橄欖油的價格由公路的1500元直降到鐵路的400元。可以說,“陸海貿易新通道”一開通便受到進出口企業的歡迎,至2018年底,國際貨運班列已實現一個月4個班列的常態化運行。目前,共開行國際貨運班列39列,貨值約5億元,讓西部地區的工礦產品、有色金屬、農副產品、中藥材、高原夏菜等特色產品“走出去”,把東南亞的熱帶水果、冰鮮產品和歐洲的壓縮機、水泥等貨物“引進來”,實現了貿易多贏。

甘肅,這個不沿江不靠海的內陸省份,通過繁忙的蘭渝鐵路正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持續釋放外貿新動力。

蘭渝鐵路越來越“火”

蘭渝鐵路開通運營後,沿線途經的縣市成為這條西北西南大動脈最大的受益者。它的沿線旅遊資源豐富,途經的定西、渭源、漳縣、岷縣、隴南等地區,共有5A級旅遊景區8處、4A級103處。蘭渝鐵路開通幾天後的“十一超級黃金週”,甘肅省共接待遊客1540.2萬人,四川、重慶客流漲幅約10%左右,甘肅、四川、重慶三地的客源互送漲幅達20%左右。如今,在甘肅和四川的“文旅圈”,人們更願意把蘭渝鐵路比喻成一根“飛針”,將甘肅宕昌官鵝溝、四川閬中古城、重慶合川釣魚城等美景串聯起來。

劉花花是官鵝溝村民,是村裡有名的特困戶,生活極其艱難。無奈之下,劉花花做起了農家樂的生意,可是以前景區交通環境差,生意慘淡。蘭渝鐵路開通後,坐汽車從蘭州到宕昌縣過去十多個小時的路程,現在坐火車只需要三個多小時,官鵝溝的遊客立刻出現了爆炸式增長。現在,劉花花一家人天天忙裡忙外、喜笑顏開,日子過得比蜜還甜。

張玉慧介紹,蘭渝鐵路的旅客主要集中在成都、重慶、閬中、廣元、隴南、姚渡等旅遊熱門地點。開通運營初期,蘭渝線運行客車只有15對。2018年底,開行對數增加到25對。今年1月8日,蘭州~重慶北間又開行了2對“復興號”動車組列車。4月10日,蘭州至成都間又增開1對“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開通初期,蘭渝鐵路日均發送旅客4400人,現在日均發送9600人。即便這樣,在每個節假日期間,蘭州局還要增開列車,才能滿足民眾的出行需要。

得益於蘭渝鐵路的開通,旅遊業成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快速匯聚於此,並催生了電商產業蓬勃興起。“2018年隴南電商實現了營業額翻番增長,超過40億元,帶動了蘋果、花椒、核桃等多產業發展。”隴南市電子商務發展局副局長張雷雨說。

“隨著運營的不斷深入,蘭渝鐵路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王大林介紹,蘭渝鐵路不僅改寫了蘭州局、烏魯木齊局、青藏公司管轄的西部地區長期缺車的歷史,而且還能在滿足本區域使用的基礎上,緩解呼和浩特局、西安局管轄區域的空車壓力,運輸組織調整的空間更大了。同時,鐵路總公司通過採取車流迂迴等措施,重車空車的組織彈性隨之進一步得到增強,路網性能更趨完善,為貨運班列的北上南下,尤其是中歐班列的加密開行創造條件,能夠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

蘭渝鐵路:百年夢圓新時代

(中國鐵路蘭州局提供圖片)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