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有約」提升肝癌治療效果,多學科診療是必經之路

中國是肝癌治療形勢嚴峻,全球有50%以上的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都在中國,在癌症的死亡率上,肝癌也一直身居高位。肝癌對放化療都不敏感,在中國,肝癌5年生存率僅為12.5%,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對付肝癌的方法已經越來越多,怎樣提高肝癌的治療效果?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會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教授指出,單兵作戰是不行的,多學科診療才是必經之路。

通訊員 崔玉豔 劉敏 程守勤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楊彥 攝像 楊澤華

「大咖有約」提升肝癌治療效果,多學科診療是必經之路

大咖小傳:

滕皋軍,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介入與血管外科主任。任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會長,亞太介入放射學會前任主席,擔任國家衛健委《介入診療規範化》主任委員、國家衛健委《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原發性肝癌肝動脈栓塞化療術臨床診療實踐規範》編寫組組長。

作為國際著名的介入醫學專家,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發明了多項介入新技術和新器械,在食管癌、膽管惡性腫瘤、肝癌、脊柱疾病等多個疾病和領域的治療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在《柳葉刀腫瘤》等著名期刊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並獲得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他的學術成就已獲得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同,2015年獲歐洲介入放射學會(CIRSE)傑出人物獎(Distinguished Fellow),2017年獲美國介入放射學會(SIR)最高榮譽獎—金獎(Gold Medal),2019年獲亞太介入放射學會金獎,為中國醫師首次獲得歐洲及美國、亞太的國際介入大獎,2018年榮獲中國醫師獎、白求恩式好醫生。

「大咖有約」提升肝癌治療效果,多學科診療是必經之路

圖源 視覺中國

關於肝癌的兩個80%

1, 超過80%患者就診已是中晚期

滕皋軍教授介紹,中國原發性肝癌在惡性腫瘤致死率排行榜上,居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居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中國肝癌的防治形勢一直很嚴峻,全球大約50%以上的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都在中國,成為我國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嚴重威脅。

肝臟是人體內唯一一個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也就是說,無論它加班加點“過勞”了,生病了,甚至是被癌細胞“傷害”了,都不會有異常疼痛的情況出現。肝臟“任勞任怨”又“不哭不鬧”,所以常常是問題逐漸積累、發展,但人們難以察覺。滕皋軍教授介紹,在臨床上,超過80%的患者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或是終末期。再加上肝癌患者大多合併有基礎肝病,所以儘管外科手術是肝癌的首選治療方法,能有手術機會的患者,也僅僅佔所有患者的20%-30%。

2,80%肝癌患者在病程中接受過介入治療

肝癌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外科手術治療、肝移植術、介入治療及內科藥物治療。和很多腫瘤不一樣的是,肝癌對放療、化療都不甚敏感,並且發現時絕大部分患者都已經錯失了手術的良機,所以長久以來對付肝癌的手段一直很有限,這也是肝癌曾被稱為“癌中之王”的原因。

不過近30多年來,介入治療異軍突起,成為肝癌治療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手段。介入治療則包括局部消融治療、經導管動脈栓塞化療術等。一般而言,早期肝癌適合手術治療及消融術;中晚期肝癌則因人而異,適合採用介入治療、靶向藥物治療及其它支持療法。

根據統計,在我國,約80%以上的肝癌患者接受了一次或多次不同方法的介入治療,包括外科手術後復發的介入治療等,可使用的期別貫穿整個肝癌的發展過程。肝動脈化療栓塞和消融等局部介入治療已經成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手段。

「大咖有約」提升肝癌治療效果,多學科診療是必經之路

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肝癌MDT聯盟成立授牌儀式。

關於肝癌多學科診療

MDT聯盟,齊力對抗肝癌

對付肝癌的手段在逐漸增多,除了傳統的外科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外,以靶向治療為代表的藥物治療在肝癌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而最近應用於臨床的免疫治療也可望用在肝癌治療中 。肝癌的治療還涉及抗病毒治療、保肝治療等領域。滕皋軍教授介紹,肝癌治療還涉及外科手術、介入手術、系統治療等眾多方法,涵蓋多個學科,科室“各自為政”,患者面對林林總總的治療方案也常常難以抉擇,要提升肝癌的治療效果,多學科診療(MDT)是必經之路。

滕皋軍教授介紹,中大醫院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肝癌MDT治療中心,中大醫院也已經連續四年舉辦了全國的肝癌MDT大會,現在參加者越來越踴躍,各科醫生達成的共識也越來越多。如今中大醫院接診的一半以上的肝癌患者的治療方案,都是肝膽胰中心、介入與血管外科、腫瘤科、放射科等緊密合作,共同討論出治療方案,從而採用最佳治療方案挽救患者生命。

線下的多學科合作之外,線上的MDT(EMDT)也逐漸成型中。滕皋軍教授介紹,依託於有一萬多名成員的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在中國乃至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迅速找到合適的介入醫師來會診。EMDT不是簡單的幾個攝像頭支撐的視頻對話,會診時需要準確、有序、快速查看大量的影像學資料,可以支撐實時互動的平臺現在也已經搭建起來了。國內頂尖的肝癌治療領域的專家都被匯聚到這個平臺上,EMDT將地域的限制減到最低,擴展了MDT的外延,最終受益的也將是患者。

據介紹,由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主導的國內首家肝癌介入與多學科聯盟MDT微信服務平臺上線。只要添加登錄關注肝癌介入與多學科診療MDT聯盟公眾號,就可享有患者通道、醫生通道、尋新藥等功能。既有醫生需要的臨床指南,更有方便患者就醫的諸多功能,如可實現肝癌MDT門診線上預約掛號;還可在線諮詢,由瞭解患者病情的主治醫生為之解答;通過做肝癌自測的十幾道選擇題,可以得到科學的建議;不定期還有既通俗易懂又專業權威的科普以及最新診治進展等信息推送,讓患者不出門就能享受到更便捷、權威、最新的醫療服務。

掃碼關注肝癌介入與多學科診療MDT聯盟微信公眾賬號

提醒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肝臟沒事

滕皋軍教授介紹,原發性肝癌由於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肝癌從第一個癌細胞在肝臟內形成發展到患者有自覺症狀,大約需要2年多的時間。期間,患者無任何症狀或體徵,僅有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慾減退、上腹悶脹、腹痛等症狀,因此早期檢查、早期發現至關重要。

特別是肝癌的高危潛在人群更需要做好早期篩查:五年以上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攜帶者;40歲以上有慢性肝炎病史的男性;肝硬化患者,長期嗜酒者;目前有肝區不適、疼痛等症狀,曾檢測甲胎蛋白有過異常,但未證實是肝癌者,這些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應力爭早期篩查、早期監測,早期治療。

很多人定期體檢只是抽血檢查下肝功能,實際上肝功能即使正常,也有可能已經發生了肝癌。除了肝功能指標外,高危人群也別忘了B超、核磁共振等更清晰的檢查手段,一年至少查上一次。肝癌高危人群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肝區不適或疼痛,既往有肝病,特別是肝硬化患者一旦原有的肝病症狀加重並伴有全身不適、胃納減退、乏力、發熱、體重減輕等症狀應儘早就診。

掃碼觀看大咖視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