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體質是病症的背景底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慢性病的話,體質經常是病證的背景底色,就好像一幅有人物的畫面,裡面有我們關注的人物,同時還有背景;病證就像我們當下正在關注的人物,而體質就像畫面上的背景。

而且這個背景的色調,跟人物的色調還很相近,就像一群穿著青色衣服的人,站在綠色的群山背景一樣,這樣就影響著這幅畫的畫面效應。

舉個例子,就像虛寒的病證發生在虛寒體質的背景上。

比如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現是心血瘀阻,而心血瘀阻,有相當比例是有「心陽氣虛」的病證前提,如果他一向是寒性體質,那我們可以想想,這種治療對付的就不僅僅是是病症本身,還包括它的體質背景。你用起藥來的選方,或者用藥的分量比重,都不太一樣了。

當體質背景跟病症的性質一致的時候,你用藥的分量,肯定要比純粹對付病症要重。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體質是病症的背景底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慢性病的話,體質經常是病證的背景底色,就好像一幅有人物的畫面,裡面有我們關注的人物,同時還有背景;病證就像我們當下正在關注的人物,而體質就像畫面上的背景。

而且這個背景的色調,跟人物的色調還很相近,就像一群穿著青色衣服的人,站在綠色的群山背景一樣,這樣就影響著這幅畫的畫面效應。

舉個例子,就像虛寒的病證發生在虛寒體質的背景上。

比如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現是心血瘀阻,而心血瘀阻,有相當比例是有「心陽氣虛」的病證前提,如果他一向是寒性體質,那我們可以想想,這種治療對付的就不僅僅是是病症本身,還包括它的體質背景。你用起藥來的選方,或者用藥的分量比重,都不太一樣了。

當體質背景跟病症的性質一致的時候,你用藥的分量,肯定要比純粹對付病症要重。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當然也有病證的背景跟體質背景不完全一致,這個你就得重疊考慮。

比如,同樣是冠心病,現在是心絞痛發作,處在心血瘀阻的病證階段,但他平時是痰溼體質。這個時候,針對當下的發病機理,就應該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祛痰溼。

如果是緩解期呢?那麼就應該是化痰祛溼為主,兼活血化瘀。

我們再講講急性病,比如外感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病邪。

之前我們講過,不同的體質背景的人容易招來不同的病邪,比如寒底的人容易招來寒邪。這個叫做陽虛體質,加外感風寒。

那麼治療該怎麼治呢?既要驅趕外來的風寒,也要補益內在的陽虛,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附子來溫在裡之陽,同時從裡向外驅趕寒邪;細辛善驅沉寒痼冷,把裡寒繼續向外驅趕到體表;然後麻黃接力,疏散風寒,把寒邪發散到外面去。

雖然不同體質背景容易招來易感的外邪,但這個不是絕對的,急性病證往往存在變化。

比如正常體質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寒邪,那就是純粹的表寒徵,我們就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而直接用麻黃湯發汗解表、溫散外寒就好了。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體質是病症的背景底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慢性病的話,體質經常是病證的背景底色,就好像一幅有人物的畫面,裡面有我們關注的人物,同時還有背景;病證就像我們當下正在關注的人物,而體質就像畫面上的背景。

而且這個背景的色調,跟人物的色調還很相近,就像一群穿著青色衣服的人,站在綠色的群山背景一樣,這樣就影響著這幅畫的畫面效應。

舉個例子,就像虛寒的病證發生在虛寒體質的背景上。

比如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現是心血瘀阻,而心血瘀阻,有相當比例是有「心陽氣虛」的病證前提,如果他一向是寒性體質,那我們可以想想,這種治療對付的就不僅僅是是病症本身,還包括它的體質背景。你用起藥來的選方,或者用藥的分量比重,都不太一樣了。

當體質背景跟病症的性質一致的時候,你用藥的分量,肯定要比純粹對付病症要重。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當然也有病證的背景跟體質背景不完全一致,這個你就得重疊考慮。

比如,同樣是冠心病,現在是心絞痛發作,處在心血瘀阻的病證階段,但他平時是痰溼體質。這個時候,針對當下的發病機理,就應該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祛痰溼。

如果是緩解期呢?那麼就應該是化痰祛溼為主,兼活血化瘀。

我們再講講急性病,比如外感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病邪。

之前我們講過,不同的體質背景的人容易招來不同的病邪,比如寒底的人容易招來寒邪。這個叫做陽虛體質,加外感風寒。

那麼治療該怎麼治呢?既要驅趕外來的風寒,也要補益內在的陽虛,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附子來溫在裡之陽,同時從裡向外驅趕寒邪;細辛善驅沉寒痼冷,把裡寒繼續向外驅趕到體表;然後麻黃接力,疏散風寒,把寒邪發散到外面去。

雖然不同體質背景容易招來易感的外邪,但這個不是絕對的,急性病證往往存在變化。

比如正常體質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寒邪,那就是純粹的表寒徵,我們就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而直接用麻黃湯發汗解表、溫散外寒就好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體質是病症的背景底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慢性病的話,體質經常是病證的背景底色,就好像一幅有人物的畫面,裡面有我們關注的人物,同時還有背景;病證就像我們當下正在關注的人物,而體質就像畫面上的背景。

而且這個背景的色調,跟人物的色調還很相近,就像一群穿著青色衣服的人,站在綠色的群山背景一樣,這樣就影響著這幅畫的畫面效應。

舉個例子,就像虛寒的病證發生在虛寒體質的背景上。

比如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現是心血瘀阻,而心血瘀阻,有相當比例是有「心陽氣虛」的病證前提,如果他一向是寒性體質,那我們可以想想,這種治療對付的就不僅僅是是病症本身,還包括它的體質背景。你用起藥來的選方,或者用藥的分量比重,都不太一樣了。

當體質背景跟病症的性質一致的時候,你用藥的分量,肯定要比純粹對付病症要重。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當然也有病證的背景跟體質背景不完全一致,這個你就得重疊考慮。

比如,同樣是冠心病,現在是心絞痛發作,處在心血瘀阻的病證階段,但他平時是痰溼體質。這個時候,針對當下的發病機理,就應該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祛痰溼。

如果是緩解期呢?那麼就應該是化痰祛溼為主,兼活血化瘀。

我們再講講急性病,比如外感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病邪。

之前我們講過,不同的體質背景的人容易招來不同的病邪,比如寒底的人容易招來寒邪。這個叫做陽虛體質,加外感風寒。

那麼治療該怎麼治呢?既要驅趕外來的風寒,也要補益內在的陽虛,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附子來溫在裡之陽,同時從裡向外驅趕寒邪;細辛善驅沉寒痼冷,把裡寒繼續向外驅趕到體表;然後麻黃接力,疏散風寒,把寒邪發散到外面去。

雖然不同體質背景容易招來易感的外邪,但這個不是絕對的,急性病證往往存在變化。

比如正常體質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寒邪,那就是純粹的表寒徵,我們就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而直接用麻黃湯發汗解表、溫散外寒就好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熱性體質外感風寒的表現


熱性體質的人能不能外感風寒?可以的!

儘管邏輯上,他們對寒邪的易感性相對低,但還是有外感寒邪的可能。

比如在廣東的冬天或者春天,往往日夜的溫差比較大,假如白天出去穿衣服穿得不多,到了晚上回家的時候,如果氣溫下降得明顯,那麼即便是熱性體質的人,也有外感風寒的可能。

那這種情況會出現幾種可能呢?

第一種,感受的寒邪不重,機體的陽氣頂得住,同時還能驅邪外出,這種情況一般不發病。

第二種,感受寒邪比較猛烈,雖然是熱性體質,但熱的偏頗不大,等於說,寒邪的優勢,大於熱性體質的優勢。

在這裡就引出了教材的兩個名詞,一個是「病勢」,就是一個人的勢力有多大的那個「勢」,另一個叫「質勢」。

病勢,指的是疾病的猛烈程度與趨向;質勢指的是體質偏差的程度跟影響力。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體質是病症的背景底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慢性病的話,體質經常是病證的背景底色,就好像一幅有人物的畫面,裡面有我們關注的人物,同時還有背景;病證就像我們當下正在關注的人物,而體質就像畫面上的背景。

而且這個背景的色調,跟人物的色調還很相近,就像一群穿著青色衣服的人,站在綠色的群山背景一樣,這樣就影響著這幅畫的畫面效應。

舉個例子,就像虛寒的病證發生在虛寒體質的背景上。

比如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現是心血瘀阻,而心血瘀阻,有相當比例是有「心陽氣虛」的病證前提,如果他一向是寒性體質,那我們可以想想,這種治療對付的就不僅僅是是病症本身,還包括它的體質背景。你用起藥來的選方,或者用藥的分量比重,都不太一樣了。

當體質背景跟病症的性質一致的時候,你用藥的分量,肯定要比純粹對付病症要重。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當然也有病證的背景跟體質背景不完全一致,這個你就得重疊考慮。

比如,同樣是冠心病,現在是心絞痛發作,處在心血瘀阻的病證階段,但他平時是痰溼體質。這個時候,針對當下的發病機理,就應該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祛痰溼。

如果是緩解期呢?那麼就應該是化痰祛溼為主,兼活血化瘀。

我們再講講急性病,比如外感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病邪。

之前我們講過,不同的體質背景的人容易招來不同的病邪,比如寒底的人容易招來寒邪。這個叫做陽虛體質,加外感風寒。

那麼治療該怎麼治呢?既要驅趕外來的風寒,也要補益內在的陽虛,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附子來溫在裡之陽,同時從裡向外驅趕寒邪;細辛善驅沉寒痼冷,把裡寒繼續向外驅趕到體表;然後麻黃接力,疏散風寒,把寒邪發散到外面去。

雖然不同體質背景容易招來易感的外邪,但這個不是絕對的,急性病證往往存在變化。

比如正常體質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寒邪,那就是純粹的表寒徵,我們就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而直接用麻黃湯發汗解表、溫散外寒就好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熱性體質外感風寒的表現


熱性體質的人能不能外感風寒?可以的!

儘管邏輯上,他們對寒邪的易感性相對低,但還是有外感寒邪的可能。

比如在廣東的冬天或者春天,往往日夜的溫差比較大,假如白天出去穿衣服穿得不多,到了晚上回家的時候,如果氣溫下降得明顯,那麼即便是熱性體質的人,也有外感風寒的可能。

那這種情況會出現幾種可能呢?

第一種,感受的寒邪不重,機體的陽氣頂得住,同時還能驅邪外出,這種情況一般不發病。

第二種,感受寒邪比較猛烈,雖然是熱性體質,但熱的偏頗不大,等於說,寒邪的優勢,大於熱性體質的優勢。

在這裡就引出了教材的兩個名詞,一個是「病勢」,就是一個人的勢力有多大的那個「勢」,另一個叫「質勢」。

病勢,指的是疾病的猛烈程度與趨向;質勢指的是體質偏差的程度跟影響力。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好了,回到剛才的假設,假如感受寒邪的程度大於體質偏熱的程度,那麼在當時,一般還是發為外感風寒證,只是程度可能不嚴重。

這個時候即便是用麻黃湯,假如考慮到它是熱性體質,那麼這個時候的處方用量就可以略略減少,或者乾脆不用麻黃桂枝,而用發散風寒力量比較弱的荊芥、防風代替就可以了。

剛才我們講的是初發病的時候,可能是外感風寒證,但假如這個人是熱性體質,如果再發展下去,就容易往「外寒裡熱」的方向演變。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體質是病症的背景底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慢性病的話,體質經常是病證的背景底色,就好像一幅有人物的畫面,裡面有我們關注的人物,同時還有背景;病證就像我們當下正在關注的人物,而體質就像畫面上的背景。

而且這個背景的色調,跟人物的色調還很相近,就像一群穿著青色衣服的人,站在綠色的群山背景一樣,這樣就影響著這幅畫的畫面效應。

舉個例子,就像虛寒的病證發生在虛寒體質的背景上。

比如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現是心血瘀阻,而心血瘀阻,有相當比例是有「心陽氣虛」的病證前提,如果他一向是寒性體質,那我們可以想想,這種治療對付的就不僅僅是是病症本身,還包括它的體質背景。你用起藥來的選方,或者用藥的分量比重,都不太一樣了。

當體質背景跟病症的性質一致的時候,你用藥的分量,肯定要比純粹對付病症要重。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當然也有病證的背景跟體質背景不完全一致,這個你就得重疊考慮。

比如,同樣是冠心病,現在是心絞痛發作,處在心血瘀阻的病證階段,但他平時是痰溼體質。這個時候,針對當下的發病機理,就應該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祛痰溼。

如果是緩解期呢?那麼就應該是化痰祛溼為主,兼活血化瘀。

我們再講講急性病,比如外感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病邪。

之前我們講過,不同的體質背景的人容易招來不同的病邪,比如寒底的人容易招來寒邪。這個叫做陽虛體質,加外感風寒。

那麼治療該怎麼治呢?既要驅趕外來的風寒,也要補益內在的陽虛,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附子來溫在裡之陽,同時從裡向外驅趕寒邪;細辛善驅沉寒痼冷,把裡寒繼續向外驅趕到體表;然後麻黃接力,疏散風寒,把寒邪發散到外面去。

雖然不同體質背景容易招來易感的外邪,但這個不是絕對的,急性病證往往存在變化。

比如正常體質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寒邪,那就是純粹的表寒徵,我們就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而直接用麻黃湯發汗解表、溫散外寒就好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熱性體質外感風寒的表現


熱性體質的人能不能外感風寒?可以的!

儘管邏輯上,他們對寒邪的易感性相對低,但還是有外感寒邪的可能。

比如在廣東的冬天或者春天,往往日夜的溫差比較大,假如白天出去穿衣服穿得不多,到了晚上回家的時候,如果氣溫下降得明顯,那麼即便是熱性體質的人,也有外感風寒的可能。

那這種情況會出現幾種可能呢?

第一種,感受的寒邪不重,機體的陽氣頂得住,同時還能驅邪外出,這種情況一般不發病。

第二種,感受寒邪比較猛烈,雖然是熱性體質,但熱的偏頗不大,等於說,寒邪的優勢,大於熱性體質的優勢。

在這裡就引出了教材的兩個名詞,一個是「病勢」,就是一個人的勢力有多大的那個「勢」,另一個叫「質勢」。

病勢,指的是疾病的猛烈程度與趨向;質勢指的是體質偏差的程度跟影響力。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好了,回到剛才的假設,假如感受寒邪的程度大於體質偏熱的程度,那麼在當時,一般還是發為外感風寒證,只是程度可能不嚴重。

這個時候即便是用麻黃湯,假如考慮到它是熱性體質,那麼這個時候的處方用量就可以略略減少,或者乾脆不用麻黃桂枝,而用發散風寒力量比較弱的荊芥、防風代替就可以了。

剛才我們講的是初發病的時候,可能是外感風寒證,但假如這個人是熱性體質,如果再發展下去,就容易往「外寒裡熱」的方向演變。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病證性質的轉化


為什麼呢?因為熱性體質容易促使病證性質的轉化,這個在體質學說之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從化」。

什麼叫從化呢?就是疾病的性質順從體質的偏性而轉化


我們看看它怎麼轉化。

首先,寒性收引、熱脹冷縮是物理現象,當我們人體受寒的時候,皮毛汗孔就會收緊,本來出汗的作用是散熱,當外感風寒沒有汗的時候,體內的熱能發散不出去,就容易憋在體內,跟原來的熱性體質疊加在一起,就容易往熱的方向走。

同時寒邪還有另外一個性質——寒性凝滯,容易導致氣血不通,當氣的流通都不好,也容易憋在局部。別忘了氣屬陽,當氣憋在局部,等於局部的氣多了,它也可能產熱。

這個時候一般用什麼方?這就要看寒熱比例了,假如是外寒比較重,裡熱比較輕,一般是用大青龍湯。

假如再進一步發展,成了裡熱重,而外寒輕,就用麻杏石甘湯,這個時候的麻黃,是用生麻黃,幫助把表寒發散出去,促進裡熱向外透發,裡面還有清熱與透熱的生石膏。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體質是病症的背景底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慢性病的話,體質經常是病證的背景底色,就好像一幅有人物的畫面,裡面有我們關注的人物,同時還有背景;病證就像我們當下正在關注的人物,而體質就像畫面上的背景。

而且這個背景的色調,跟人物的色調還很相近,就像一群穿著青色衣服的人,站在綠色的群山背景一樣,這樣就影響著這幅畫的畫面效應。

舉個例子,就像虛寒的病證發生在虛寒體質的背景上。

比如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現是心血瘀阻,而心血瘀阻,有相當比例是有「心陽氣虛」的病證前提,如果他一向是寒性體質,那我們可以想想,這種治療對付的就不僅僅是是病症本身,還包括它的體質背景。你用起藥來的選方,或者用藥的分量比重,都不太一樣了。

當體質背景跟病症的性質一致的時候,你用藥的分量,肯定要比純粹對付病症要重。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當然也有病證的背景跟體質背景不完全一致,這個你就得重疊考慮。

比如,同樣是冠心病,現在是心絞痛發作,處在心血瘀阻的病證階段,但他平時是痰溼體質。這個時候,針對當下的發病機理,就應該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祛痰溼。

如果是緩解期呢?那麼就應該是化痰祛溼為主,兼活血化瘀。

我們再講講急性病,比如外感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病邪。

之前我們講過,不同的體質背景的人容易招來不同的病邪,比如寒底的人容易招來寒邪。這個叫做陽虛體質,加外感風寒。

那麼治療該怎麼治呢?既要驅趕外來的風寒,也要補益內在的陽虛,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附子來溫在裡之陽,同時從裡向外驅趕寒邪;細辛善驅沉寒痼冷,把裡寒繼續向外驅趕到體表;然後麻黃接力,疏散風寒,把寒邪發散到外面去。

雖然不同體質背景容易招來易感的外邪,但這個不是絕對的,急性病證往往存在變化。

比如正常體質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寒邪,那就是純粹的表寒徵,我們就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而直接用麻黃湯發汗解表、溫散外寒就好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熱性體質外感風寒的表現


熱性體質的人能不能外感風寒?可以的!

儘管邏輯上,他們對寒邪的易感性相對低,但還是有外感寒邪的可能。

比如在廣東的冬天或者春天,往往日夜的溫差比較大,假如白天出去穿衣服穿得不多,到了晚上回家的時候,如果氣溫下降得明顯,那麼即便是熱性體質的人,也有外感風寒的可能。

那這種情況會出現幾種可能呢?

第一種,感受的寒邪不重,機體的陽氣頂得住,同時還能驅邪外出,這種情況一般不發病。

第二種,感受寒邪比較猛烈,雖然是熱性體質,但熱的偏頗不大,等於說,寒邪的優勢,大於熱性體質的優勢。

在這裡就引出了教材的兩個名詞,一個是「病勢」,就是一個人的勢力有多大的那個「勢」,另一個叫「質勢」。

病勢,指的是疾病的猛烈程度與趨向;質勢指的是體質偏差的程度跟影響力。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好了,回到剛才的假設,假如感受寒邪的程度大於體質偏熱的程度,那麼在當時,一般還是發為外感風寒證,只是程度可能不嚴重。

這個時候即便是用麻黃湯,假如考慮到它是熱性體質,那麼這個時候的處方用量就可以略略減少,或者乾脆不用麻黃桂枝,而用發散風寒力量比較弱的荊芥、防風代替就可以了。

剛才我們講的是初發病的時候,可能是外感風寒證,但假如這個人是熱性體質,如果再發展下去,就容易往「外寒裡熱」的方向演變。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病證性質的轉化


為什麼呢?因為熱性體質容易促使病證性質的轉化,這個在體質學說之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從化」。

什麼叫從化呢?就是疾病的性質順從體質的偏性而轉化


我們看看它怎麼轉化。

首先,寒性收引、熱脹冷縮是物理現象,當我們人體受寒的時候,皮毛汗孔就會收緊,本來出汗的作用是散熱,當外感風寒沒有汗的時候,體內的熱能發散不出去,就容易憋在體內,跟原來的熱性體質疊加在一起,就容易往熱的方向走。

同時寒邪還有另外一個性質——寒性凝滯,容易導致氣血不通,當氣的流通都不好,也容易憋在局部。別忘了氣屬陽,當氣憋在局部,等於局部的氣多了,它也可能產熱。

這個時候一般用什麼方?這就要看寒熱比例了,假如是外寒比較重,裡熱比較輕,一般是用大青龍湯。

假如再進一步發展,成了裡熱重,而外寒輕,就用麻杏石甘湯,這個時候的麻黃,是用生麻黃,幫助把表寒發散出去,促進裡熱向外透發,裡面還有清熱與透熱的生石膏。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假如我們學過《傷寒論》六經病症,一開始多半是太陽病,也就是表寒證,假如往裡面傳變,就是陽明病,這是裡實熱證。

假如疾病演變是按照這個傳變途徑,那我們可以猜想出,這類病人多半是熱性體質,而感受了風寒。

或者我們可以作進一步推測,張仲景年代勞動人民居多,常有被動的日晒時間長,所以熱性體質比較多,即便是外感風寒,也容易往陽明病的方向發展。


剛才講的是仲景年代,那麼現代人假如得了外感,容易往哪個方向轉變呢?

首先,現代人,尤其是城市人,體力勞動者不算多,每天晒太陽也不多,所以,熱性體質沒那麼多。外感起來,外感風邪跟寒邪的略偏多,這是第一個現象。

第二個,即便一開始是外感風熱,表現為一派熱象,比如發熱、咽喉腫痛、咳嗽痰黃、口乾這一系列表現,它的猛烈程度通常是高於外感風寒的,所以病人往往是中醫、西醫都看。

好,假如需要用的抗生素,它是寒涼的。而中醫又給你疏散風熱、清熱解毒藥,也是寒涼的。

中西藥兩種寒涼的東西同時上,疾病就已經有了寒化的可能,再加上如果本來就是寒性體質,這個就容易往寒的方向發展了。

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外感初期證候比較猛烈,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稠,經過中西醫的治療之後,發熱啊、咽喉腫痛、痰黃稠基本消失了。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體質是病症的背景底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慢性病的話,體質經常是病證的背景底色,就好像一幅有人物的畫面,裡面有我們關注的人物,同時還有背景;病證就像我們當下正在關注的人物,而體質就像畫面上的背景。

而且這個背景的色調,跟人物的色調還很相近,就像一群穿著青色衣服的人,站在綠色的群山背景一樣,這樣就影響著這幅畫的畫面效應。

舉個例子,就像虛寒的病證發生在虛寒體質的背景上。

比如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現是心血瘀阻,而心血瘀阻,有相當比例是有「心陽氣虛」的病證前提,如果他一向是寒性體質,那我們可以想想,這種治療對付的就不僅僅是是病症本身,還包括它的體質背景。你用起藥來的選方,或者用藥的分量比重,都不太一樣了。

當體質背景跟病症的性質一致的時候,你用藥的分量,肯定要比純粹對付病症要重。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當然也有病證的背景跟體質背景不完全一致,這個你就得重疊考慮。

比如,同樣是冠心病,現在是心絞痛發作,處在心血瘀阻的病證階段,但他平時是痰溼體質。這個時候,針對當下的發病機理,就應該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祛痰溼。

如果是緩解期呢?那麼就應該是化痰祛溼為主,兼活血化瘀。

我們再講講急性病,比如外感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病邪。

之前我們講過,不同的體質背景的人容易招來不同的病邪,比如寒底的人容易招來寒邪。這個叫做陽虛體質,加外感風寒。

那麼治療該怎麼治呢?既要驅趕外來的風寒,也要補益內在的陽虛,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附子來溫在裡之陽,同時從裡向外驅趕寒邪;細辛善驅沉寒痼冷,把裡寒繼續向外驅趕到體表;然後麻黃接力,疏散風寒,把寒邪發散到外面去。

雖然不同體質背景容易招來易感的外邪,但這個不是絕對的,急性病證往往存在變化。

比如正常體質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寒邪,那就是純粹的表寒徵,我們就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而直接用麻黃湯發汗解表、溫散外寒就好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熱性體質外感風寒的表現


熱性體質的人能不能外感風寒?可以的!

儘管邏輯上,他們對寒邪的易感性相對低,但還是有外感寒邪的可能。

比如在廣東的冬天或者春天,往往日夜的溫差比較大,假如白天出去穿衣服穿得不多,到了晚上回家的時候,如果氣溫下降得明顯,那麼即便是熱性體質的人,也有外感風寒的可能。

那這種情況會出現幾種可能呢?

第一種,感受的寒邪不重,機體的陽氣頂得住,同時還能驅邪外出,這種情況一般不發病。

第二種,感受寒邪比較猛烈,雖然是熱性體質,但熱的偏頗不大,等於說,寒邪的優勢,大於熱性體質的優勢。

在這裡就引出了教材的兩個名詞,一個是「病勢」,就是一個人的勢力有多大的那個「勢」,另一個叫「質勢」。

病勢,指的是疾病的猛烈程度與趨向;質勢指的是體質偏差的程度跟影響力。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好了,回到剛才的假設,假如感受寒邪的程度大於體質偏熱的程度,那麼在當時,一般還是發為外感風寒證,只是程度可能不嚴重。

這個時候即便是用麻黃湯,假如考慮到它是熱性體質,那麼這個時候的處方用量就可以略略減少,或者乾脆不用麻黃桂枝,而用發散風寒力量比較弱的荊芥、防風代替就可以了。

剛才我們講的是初發病的時候,可能是外感風寒證,但假如這個人是熱性體質,如果再發展下去,就容易往「外寒裡熱」的方向演變。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病證性質的轉化


為什麼呢?因為熱性體質容易促使病證性質的轉化,這個在體質學說之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從化」。

什麼叫從化呢?就是疾病的性質順從體質的偏性而轉化


我們看看它怎麼轉化。

首先,寒性收引、熱脹冷縮是物理現象,當我們人體受寒的時候,皮毛汗孔就會收緊,本來出汗的作用是散熱,當外感風寒沒有汗的時候,體內的熱能發散不出去,就容易憋在體內,跟原來的熱性體質疊加在一起,就容易往熱的方向走。

同時寒邪還有另外一個性質——寒性凝滯,容易導致氣血不通,當氣的流通都不好,也容易憋在局部。別忘了氣屬陽,當氣憋在局部,等於局部的氣多了,它也可能產熱。

這個時候一般用什麼方?這就要看寒熱比例了,假如是外寒比較重,裡熱比較輕,一般是用大青龍湯。

假如再進一步發展,成了裡熱重,而外寒輕,就用麻杏石甘湯,這個時候的麻黃,是用生麻黃,幫助把表寒發散出去,促進裡熱向外透發,裡面還有清熱與透熱的生石膏。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假如我們學過《傷寒論》六經病症,一開始多半是太陽病,也就是表寒證,假如往裡面傳變,就是陽明病,這是裡實熱證。

假如疾病演變是按照這個傳變途徑,那我們可以猜想出,這類病人多半是熱性體質,而感受了風寒。

或者我們可以作進一步推測,張仲景年代勞動人民居多,常有被動的日晒時間長,所以熱性體質比較多,即便是外感風寒,也容易往陽明病的方向發展。


剛才講的是仲景年代,那麼現代人假如得了外感,容易往哪個方向轉變呢?

首先,現代人,尤其是城市人,體力勞動者不算多,每天晒太陽也不多,所以,熱性體質沒那麼多。外感起來,外感風邪跟寒邪的略偏多,這是第一個現象。

第二個,即便一開始是外感風熱,表現為一派熱象,比如發熱、咽喉腫痛、咳嗽痰黃、口乾這一系列表現,它的猛烈程度通常是高於外感風寒的,所以病人往往是中醫、西醫都看。

好,假如需要用的抗生素,它是寒涼的。而中醫又給你疏散風熱、清熱解毒藥,也是寒涼的。

中西藥兩種寒涼的東西同時上,疾病就已經有了寒化的可能,再加上如果本來就是寒性體質,這個就容易往寒的方向發展了。

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外感初期證候比較猛烈,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稠,經過中西醫的治療之後,發熱啊、咽喉腫痛、痰黃稠基本消失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但是餘下咳嗽一直好不了,而且越用抗生素,越用中藥清熱藥,什麼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口服液、川貝枇杷膏,咳嗽就越嚴重。

這其實已經從外感風熱變成了寒性咳嗽,你還繼續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它,當然是越治越重了。


"

今天講體質是怎麼影響疾病的演變與治療的。


體質有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偏頗,從體質偏差,進展到亞健康,再發展為病症,多半情況下就是體質偏頗程度的增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體質是病症的背景底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慢性病的話,體質經常是病證的背景底色,就好像一幅有人物的畫面,裡面有我們關注的人物,同時還有背景;病證就像我們當下正在關注的人物,而體質就像畫面上的背景。

而且這個背景的色調,跟人物的色調還很相近,就像一群穿著青色衣服的人,站在綠色的群山背景一樣,這樣就影響著這幅畫的畫面效應。

舉個例子,就像虛寒的病證發生在虛寒體質的背景上。

比如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現是心血瘀阻,而心血瘀阻,有相當比例是有「心陽氣虛」的病證前提,如果他一向是寒性體質,那我們可以想想,這種治療對付的就不僅僅是是病症本身,還包括它的體質背景。你用起藥來的選方,或者用藥的分量比重,都不太一樣了。

當體質背景跟病症的性質一致的時候,你用藥的分量,肯定要比純粹對付病症要重。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當然也有病證的背景跟體質背景不完全一致,這個你就得重疊考慮。

比如,同樣是冠心病,現在是心絞痛發作,處在心血瘀阻的病證階段,但他平時是痰溼體質。這個時候,針對當下的發病機理,就應該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祛痰溼。

如果是緩解期呢?那麼就應該是化痰祛溼為主,兼活血化瘀。

我們再講講急性病,比如外感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病邪。

之前我們講過,不同的體質背景的人容易招來不同的病邪,比如寒底的人容易招來寒邪。這個叫做陽虛體質,加外感風寒。

那麼治療該怎麼治呢?既要驅趕外來的風寒,也要補益內在的陽虛,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附子來溫在裡之陽,同時從裡向外驅趕寒邪;細辛善驅沉寒痼冷,把裡寒繼續向外驅趕到體表;然後麻黃接力,疏散風寒,把寒邪發散到外面去。

雖然不同體質背景容易招來易感的外邪,但這個不是絕對的,急性病證往往存在變化。

比如正常體質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寒邪,那就是純粹的表寒徵,我們就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而直接用麻黃湯發汗解表、溫散外寒就好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熱性體質外感風寒的表現


熱性體質的人能不能外感風寒?可以的!

儘管邏輯上,他們對寒邪的易感性相對低,但還是有外感寒邪的可能。

比如在廣東的冬天或者春天,往往日夜的溫差比較大,假如白天出去穿衣服穿得不多,到了晚上回家的時候,如果氣溫下降得明顯,那麼即便是熱性體質的人,也有外感風寒的可能。

那這種情況會出現幾種可能呢?

第一種,感受的寒邪不重,機體的陽氣頂得住,同時還能驅邪外出,這種情況一般不發病。

第二種,感受寒邪比較猛烈,雖然是熱性體質,但熱的偏頗不大,等於說,寒邪的優勢,大於熱性體質的優勢。

在這裡就引出了教材的兩個名詞,一個是「病勢」,就是一個人的勢力有多大的那個「勢」,另一個叫「質勢」。

病勢,指的是疾病的猛烈程度與趨向;質勢指的是體質偏差的程度跟影響力。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好了,回到剛才的假設,假如感受寒邪的程度大於體質偏熱的程度,那麼在當時,一般還是發為外感風寒證,只是程度可能不嚴重。

這個時候即便是用麻黃湯,假如考慮到它是熱性體質,那麼這個時候的處方用量就可以略略減少,或者乾脆不用麻黃桂枝,而用發散風寒力量比較弱的荊芥、防風代替就可以了。

剛才我們講的是初發病的時候,可能是外感風寒證,但假如這個人是熱性體質,如果再發展下去,就容易往「外寒裡熱」的方向演變。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病證性質的轉化


為什麼呢?因為熱性體質容易促使病證性質的轉化,這個在體質學說之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從化」。

什麼叫從化呢?就是疾病的性質順從體質的偏性而轉化


我們看看它怎麼轉化。

首先,寒性收引、熱脹冷縮是物理現象,當我們人體受寒的時候,皮毛汗孔就會收緊,本來出汗的作用是散熱,當外感風寒沒有汗的時候,體內的熱能發散不出去,就容易憋在體內,跟原來的熱性體質疊加在一起,就容易往熱的方向走。

同時寒邪還有另外一個性質——寒性凝滯,容易導致氣血不通,當氣的流通都不好,也容易憋在局部。別忘了氣屬陽,當氣憋在局部,等於局部的氣多了,它也可能產熱。

這個時候一般用什麼方?這就要看寒熱比例了,假如是外寒比較重,裡熱比較輕,一般是用大青龍湯。

假如再進一步發展,成了裡熱重,而外寒輕,就用麻杏石甘湯,這個時候的麻黃,是用生麻黃,幫助把表寒發散出去,促進裡熱向外透發,裡面還有清熱與透熱的生石膏。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假如我們學過《傷寒論》六經病症,一開始多半是太陽病,也就是表寒證,假如往裡面傳變,就是陽明病,這是裡實熱證。

假如疾病演變是按照這個傳變途徑,那我們可以猜想出,這類病人多半是熱性體質,而感受了風寒。

或者我們可以作進一步推測,張仲景年代勞動人民居多,常有被動的日晒時間長,所以熱性體質比較多,即便是外感風寒,也容易往陽明病的方向發展。


剛才講的是仲景年代,那麼現代人假如得了外感,容易往哪個方向轉變呢?

首先,現代人,尤其是城市人,體力勞動者不算多,每天晒太陽也不多,所以,熱性體質沒那麼多。外感起來,外感風邪跟寒邪的略偏多,這是第一個現象。

第二個,即便一開始是外感風熱,表現為一派熱象,比如發熱、咽喉腫痛、咳嗽痰黃、口乾這一系列表現,它的猛烈程度通常是高於外感風寒的,所以病人往往是中醫、西醫都看。

好,假如需要用的抗生素,它是寒涼的。而中醫又給你疏散風熱、清熱解毒藥,也是寒涼的。

中西藥兩種寒涼的東西同時上,疾病就已經有了寒化的可能,再加上如果本來就是寒性體質,這個就容易往寒的方向發展了。

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外感初期證候比較猛烈,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稠,經過中西醫的治療之後,發熱啊、咽喉腫痛、痰黃稠基本消失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但是餘下咳嗽一直好不了,而且越用抗生素,越用中藥清熱藥,什麼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口服液、川貝枇杷膏,咳嗽就越嚴重。

這其實已經從外感風熱變成了寒性咳嗽,你還繼續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它,當然是越治越重了。


從體質偏差到形成疾病有多遠?

同一邪氣不同體質


我們看看這一段,《素問·風論》說:「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其病各異。」

說的是,同樣是風邪傷人,為什麼會產生寒熱、熱中、寒中、癘風、偏枯這些不同病症呢?

我們不妨用前面學過的各種體質分類來分析它:

如果是虛寒體質,本就寒,再感風邪,可能就成風寒;

如果是虛熱體質,本身有熱,如果再敢風邪,可能就成風熱;

痰溼體質,若再感了風,可能就成風溼;

氣虛體質的人,由於衛氣不足,防禦功能減退,最怕其性開洩,無孔不入的風,這時會加重風邪的致病程度。

所以,體質不同,即便感受的邪氣是一樣的,但出現的病證就不完全一樣了。


就如《醫門棒喝·六氣陰陽論》所說的:「邪之陰陽,隨人身之陰陽而變也。」所以,不同體質對相同的致病因素就可能有化寒、化熱、化溼、化燥等不同。

從化的一般規律是:熱性體質者,受邪後多從陽化熱、化燥;寒性體質的人,受邪後多從陰化寒;痰溼體質的人,容易邪從溼化。


不難看出,體質之勢在疾病演化過程中實際起的是「斜坡」作用。病勢作用於不同傾斜度的體質「斜坡」,就可形成疾病演變的或順或逆的滾動。

這就有幾種可能的結果了,或加快滾進,這是順坡而下;或延緩滑進,甚至滾至中途,力竭而往回滾。

再到具體疾病,也與體質有關,前面的每類體質的分析之中,我們也列出過,不同的體質有不同的發病傾向,容易患不同的病,比如痰溼體質,就容易患血三脂過高、高血壓、脂肪肝、痛風這類病,瘀血體質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