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秀場。

鏡頭跟隨 Lee 來到後臺,他在接受採訪時話說到一半,旋即低頭掩面而泣。有評論者說,Lee 作為一個時裝史上不能被忽視的設計師,已經做到了用機器、用大自然、用人類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魔術」,來表達他的審美哲學。也有人說,他一次次超越自我,似乎對自己的嘗試感到欣慰,但也好像無論什麼都無法令他滿意。

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樣,Lee 向來都想通過秀的表達讓觀眾興奮、反感、思考。Lee 的摯友 Isabela Blow 認為,他的衣服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故事的,就像一件大衣,他可以讓穿著者想象自己無處安身,無處躲藏,只能被迫把所有東西都裹在身上的感受。繼而你會感受到擁抱、激情、愛、浪漫,甚至是衝擊與性。

如此這般由 Lee 創造的時裝精神,可以被稱為暴雨後的重生。若從童年尋跡,他的故事也是「催淚」的。Lee 親眼見到自己的姐姐被丈夫家暴,而他童年時期也被姐夫虐待過。在遭遇了那些家庭暴力,並在無奈吞嚥後,他借設計之名澆灌出一季又一季無比悽楚明豔的花朵 —— 譬如在褲裝的黑色布料背後加一層血紅色內襯,像是即將皮開肉綻的危險。但這位世間最浪漫的「花匠」,在最值得激動、似乎應當被推上臺前接受禮讚的時刻,卻在秀場後臺獨自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秀場。

鏡頭跟隨 Lee 來到後臺,他在接受採訪時話說到一半,旋即低頭掩面而泣。有評論者說,Lee 作為一個時裝史上不能被忽視的設計師,已經做到了用機器、用大自然、用人類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魔術」,來表達他的審美哲學。也有人說,他一次次超越自我,似乎對自己的嘗試感到欣慰,但也好像無論什麼都無法令他滿意。

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樣,Lee 向來都想通過秀的表達讓觀眾興奮、反感、思考。Lee 的摯友 Isabela Blow 認為,他的衣服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故事的,就像一件大衣,他可以讓穿著者想象自己無處安身,無處躲藏,只能被迫把所有東西都裹在身上的感受。繼而你會感受到擁抱、激情、愛、浪漫,甚至是衝擊與性。

如此這般由 Lee 創造的時裝精神,可以被稱為暴雨後的重生。若從童年尋跡,他的故事也是「催淚」的。Lee 親眼見到自己的姐姐被丈夫家暴,而他童年時期也被姐夫虐待過。在遭遇了那些家庭暴力,並在無奈吞嚥後,他借設計之名澆灌出一季又一季無比悽楚明豔的花朵 —— 譬如在褲裝的黑色布料背後加一層血紅色內襯,像是即將皮開肉綻的危險。但這位世間最浪漫的「花匠」,在最值得激動、似乎應當被推上臺前接受禮讚的時刻,卻在秀場後臺獨自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ee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謝幕時刻。

通過時裝的多稜鏡,能發現其實眼淚可以代表很多情緒。生而為人,難免多愁善感,感情氾濫。這使得如何馴服眼淚也成了一門課題 —— 所謂「馴服」不是佯裝冷酷,強行剋制。在情緒的制高點,那些讓你激動到無以言表的時裝時刻,其實也能夠讓你把眼淚藏在背後,帶著倔強,在不太友好的評論中劍走偏鋒。去年 3 月至 7 月,在巴黎大皇宮,名為「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的展覽如期舉行,成為去年盤踞話題熱度榜最久的時裝展覽。Martin Margiela 依舊神祕,他讓人興奮,讓人戀物,也永遠讓人憂傷。時裝作者 Barbara Vinken 曾經在《奇異恩典》一書中如此形容 Martin Margiela 的 2007 秋冬系列:「那些衣服上的奇異黴菌,有時候看起來就像是星辰,讓這些作品徘徊在童話的浪漫,和被遺棄的心酸之間。」但這樣的心酸不至落淚 ——就像彼時每一個個性鮮明的比利時文藝青年那樣,浪漫的情愫可以實體化,成為擊敗愁緒的盾:「即使是一件鑲滿仿鑽的晚禮服,彷彿都能讓人看到 20 年前一個女人穿著它,帶著希望,匆匆趕赴葬禮的憂傷。」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秀場。

鏡頭跟隨 Lee 來到後臺,他在接受採訪時話說到一半,旋即低頭掩面而泣。有評論者說,Lee 作為一個時裝史上不能被忽視的設計師,已經做到了用機器、用大自然、用人類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魔術」,來表達他的審美哲學。也有人說,他一次次超越自我,似乎對自己的嘗試感到欣慰,但也好像無論什麼都無法令他滿意。

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樣,Lee 向來都想通過秀的表達讓觀眾興奮、反感、思考。Lee 的摯友 Isabela Blow 認為,他的衣服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故事的,就像一件大衣,他可以讓穿著者想象自己無處安身,無處躲藏,只能被迫把所有東西都裹在身上的感受。繼而你會感受到擁抱、激情、愛、浪漫,甚至是衝擊與性。

如此這般由 Lee 創造的時裝精神,可以被稱為暴雨後的重生。若從童年尋跡,他的故事也是「催淚」的。Lee 親眼見到自己的姐姐被丈夫家暴,而他童年時期也被姐夫虐待過。在遭遇了那些家庭暴力,並在無奈吞嚥後,他借設計之名澆灌出一季又一季無比悽楚明豔的花朵 —— 譬如在褲裝的黑色布料背後加一層血紅色內襯,像是即將皮開肉綻的危險。但這位世間最浪漫的「花匠」,在最值得激動、似乎應當被推上臺前接受禮讚的時刻,卻在秀場後臺獨自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ee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謝幕時刻。

通過時裝的多稜鏡,能發現其實眼淚可以代表很多情緒。生而為人,難免多愁善感,感情氾濫。這使得如何馴服眼淚也成了一門課題 —— 所謂「馴服」不是佯裝冷酷,強行剋制。在情緒的制高點,那些讓你激動到無以言表的時裝時刻,其實也能夠讓你把眼淚藏在背後,帶著倔強,在不太友好的評論中劍走偏鋒。去年 3 月至 7 月,在巴黎大皇宮,名為「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的展覽如期舉行,成為去年盤踞話題熱度榜最久的時裝展覽。Martin Margiela 依舊神祕,他讓人興奮,讓人戀物,也永遠讓人憂傷。時裝作者 Barbara Vinken 曾經在《奇異恩典》一書中如此形容 Martin Margiela 的 2007 秋冬系列:「那些衣服上的奇異黴菌,有時候看起來就像是星辰,讓這些作品徘徊在童話的浪漫,和被遺棄的心酸之間。」但這樣的心酸不至落淚 ——就像彼時每一個個性鮮明的比利時文藝青年那樣,浪漫的情愫可以實體化,成為擊敗愁緒的盾:「即使是一件鑲滿仿鑽的晚禮服,彷彿都能讓人看到 20 年前一個女人穿著它,帶著希望,匆匆趕赴葬禮的憂傷。」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入口處。

Martin Margiela 帶來的破敗非潰敗,憂愁也非哀愁。他用異常尖銳的方式揭露了人體與衣服本真又直接的關係。Margiela 用很多時尚界不屑的材質,身體力行地改變著時尚,挑釁著美與醜的臨界點。Felipe Salgado 曾經激烈地抨擊過 Margiela 的設計 ——「他掀起了巴黎的裙子」,從而讓人產生焦慮,揭露了本不該揭露的駭人祕密。但這當然不能改變 Margiela,和他的信徒繼續前行。他揭露著時尚精密偽裝過的瘡疤,自持地與冷漠的時裝精英主義相抗衡。理性與剋制讓情緒的表達始終處於安全範圍之中。這使得即便在展覽中觀者對於Margiela幾代設計如痴如醉,但也少有誰因感動而流淚 ——Margiela 的時尚教義在此時像是一場革命宣講:崇拜自下而上的年輕式躁動,不屑自上而下的歸順教育。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秀場。

鏡頭跟隨 Lee 來到後臺,他在接受採訪時話說到一半,旋即低頭掩面而泣。有評論者說,Lee 作為一個時裝史上不能被忽視的設計師,已經做到了用機器、用大自然、用人類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魔術」,來表達他的審美哲學。也有人說,他一次次超越自我,似乎對自己的嘗試感到欣慰,但也好像無論什麼都無法令他滿意。

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樣,Lee 向來都想通過秀的表達讓觀眾興奮、反感、思考。Lee 的摯友 Isabela Blow 認為,他的衣服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故事的,就像一件大衣,他可以讓穿著者想象自己無處安身,無處躲藏,只能被迫把所有東西都裹在身上的感受。繼而你會感受到擁抱、激情、愛、浪漫,甚至是衝擊與性。

如此這般由 Lee 創造的時裝精神,可以被稱為暴雨後的重生。若從童年尋跡,他的故事也是「催淚」的。Lee 親眼見到自己的姐姐被丈夫家暴,而他童年時期也被姐夫虐待過。在遭遇了那些家庭暴力,並在無奈吞嚥後,他借設計之名澆灌出一季又一季無比悽楚明豔的花朵 —— 譬如在褲裝的黑色布料背後加一層血紅色內襯,像是即將皮開肉綻的危險。但這位世間最浪漫的「花匠」,在最值得激動、似乎應當被推上臺前接受禮讚的時刻,卻在秀場後臺獨自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ee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謝幕時刻。

通過時裝的多稜鏡,能發現其實眼淚可以代表很多情緒。生而為人,難免多愁善感,感情氾濫。這使得如何馴服眼淚也成了一門課題 —— 所謂「馴服」不是佯裝冷酷,強行剋制。在情緒的制高點,那些讓你激動到無以言表的時裝時刻,其實也能夠讓你把眼淚藏在背後,帶著倔強,在不太友好的評論中劍走偏鋒。去年 3 月至 7 月,在巴黎大皇宮,名為「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的展覽如期舉行,成為去年盤踞話題熱度榜最久的時裝展覽。Martin Margiela 依舊神祕,他讓人興奮,讓人戀物,也永遠讓人憂傷。時裝作者 Barbara Vinken 曾經在《奇異恩典》一書中如此形容 Martin Margiela 的 2007 秋冬系列:「那些衣服上的奇異黴菌,有時候看起來就像是星辰,讓這些作品徘徊在童話的浪漫,和被遺棄的心酸之間。」但這樣的心酸不至落淚 ——就像彼時每一個個性鮮明的比利時文藝青年那樣,浪漫的情愫可以實體化,成為擊敗愁緒的盾:「即使是一件鑲滿仿鑽的晚禮服,彷彿都能讓人看到 20 年前一個女人穿著它,帶著希望,匆匆趕赴葬禮的憂傷。」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入口處。

Martin Margiela 帶來的破敗非潰敗,憂愁也非哀愁。他用異常尖銳的方式揭露了人體與衣服本真又直接的關係。Margiela 用很多時尚界不屑的材質,身體力行地改變著時尚,挑釁著美與醜的臨界點。Felipe Salgado 曾經激烈地抨擊過 Margiela 的設計 ——「他掀起了巴黎的裙子」,從而讓人產生焦慮,揭露了本不該揭露的駭人祕密。但這當然不能改變 Margiela,和他的信徒繼續前行。他揭露著時尚精密偽裝過的瘡疤,自持地與冷漠的時裝精英主義相抗衡。理性與剋制讓情緒的表達始終處於安全範圍之中。這使得即便在展覽中觀者對於Margiela幾代設計如痴如醉,但也少有誰因感動而流淚 ——Margiela 的時尚教義在此時像是一場革命宣講:崇拜自下而上的年輕式躁動,不屑自上而下的歸順教育。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現場。

而我個人的經驗是,作為時裝工作者,對美的接納一旦成為習慣,便會麻木了與情感連接的真實臨界點。因「美」而泣的源頭,也並非一定來自精工的堆砌,或者標榜著限量的稀有。觀看高級時裝時流下的淚水並不侷限於久遠的時裝史當中。真情實感是讓情懷永恆生效的祕密鑰匙。

衣物與人的情感有潛移默化的一面,有時卻非常突然。在擁有世界上最精緻二手時裝販賣儲藏系統的日本,我每次去東京,都會在各式各樣的二手店裡習慣性地翻找一件蠟筆色的花襯衫 —— 因為它與我奶奶生前經常會穿的襯衫款式無比相似。與逝去親人有關的記憶片段,多效仿一分便是多靠近一分,讓每個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在特定時刻共鳴。

今年 6 月,年輕的南法設計師 Simon Porte Jacquemus,在距離家鄉不遠的 Valensole 薰衣草花田舉辦了 2020 春夏時裝秀。擅於使用,甚至是玩轉了社交網絡宣傳法則的 Jacquemus,應該對評論中出現的愛心、鮮花、鼓掌動作的 emoji 早有預料,其中夾雜的「流淚」狀哭泣臉,則更有意思。那當然不是悲傷,而是廣大粉絲們不知道作何文字評論,乾脆用哭泣來表達已經堆堵到嗓子眼兒的溢美之詞 —— 還是用十分「後現代」的表達方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秀場。

鏡頭跟隨 Lee 來到後臺,他在接受採訪時話說到一半,旋即低頭掩面而泣。有評論者說,Lee 作為一個時裝史上不能被忽視的設計師,已經做到了用機器、用大自然、用人類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魔術」,來表達他的審美哲學。也有人說,他一次次超越自我,似乎對自己的嘗試感到欣慰,但也好像無論什麼都無法令他滿意。

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樣,Lee 向來都想通過秀的表達讓觀眾興奮、反感、思考。Lee 的摯友 Isabela Blow 認為,他的衣服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故事的,就像一件大衣,他可以讓穿著者想象自己無處安身,無處躲藏,只能被迫把所有東西都裹在身上的感受。繼而你會感受到擁抱、激情、愛、浪漫,甚至是衝擊與性。

如此這般由 Lee 創造的時裝精神,可以被稱為暴雨後的重生。若從童年尋跡,他的故事也是「催淚」的。Lee 親眼見到自己的姐姐被丈夫家暴,而他童年時期也被姐夫虐待過。在遭遇了那些家庭暴力,並在無奈吞嚥後,他借設計之名澆灌出一季又一季無比悽楚明豔的花朵 —— 譬如在褲裝的黑色布料背後加一層血紅色內襯,像是即將皮開肉綻的危險。但這位世間最浪漫的「花匠」,在最值得激動、似乎應當被推上臺前接受禮讚的時刻,卻在秀場後臺獨自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ee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謝幕時刻。

通過時裝的多稜鏡,能發現其實眼淚可以代表很多情緒。生而為人,難免多愁善感,感情氾濫。這使得如何馴服眼淚也成了一門課題 —— 所謂「馴服」不是佯裝冷酷,強行剋制。在情緒的制高點,那些讓你激動到無以言表的時裝時刻,其實也能夠讓你把眼淚藏在背後,帶著倔強,在不太友好的評論中劍走偏鋒。去年 3 月至 7 月,在巴黎大皇宮,名為「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的展覽如期舉行,成為去年盤踞話題熱度榜最久的時裝展覽。Martin Margiela 依舊神祕,他讓人興奮,讓人戀物,也永遠讓人憂傷。時裝作者 Barbara Vinken 曾經在《奇異恩典》一書中如此形容 Martin Margiela 的 2007 秋冬系列:「那些衣服上的奇異黴菌,有時候看起來就像是星辰,讓這些作品徘徊在童話的浪漫,和被遺棄的心酸之間。」但這樣的心酸不至落淚 ——就像彼時每一個個性鮮明的比利時文藝青年那樣,浪漫的情愫可以實體化,成為擊敗愁緒的盾:「即使是一件鑲滿仿鑽的晚禮服,彷彿都能讓人看到 20 年前一個女人穿著它,帶著希望,匆匆趕赴葬禮的憂傷。」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入口處。

Martin Margiela 帶來的破敗非潰敗,憂愁也非哀愁。他用異常尖銳的方式揭露了人體與衣服本真又直接的關係。Margiela 用很多時尚界不屑的材質,身體力行地改變著時尚,挑釁著美與醜的臨界點。Felipe Salgado 曾經激烈地抨擊過 Margiela 的設計 ——「他掀起了巴黎的裙子」,從而讓人產生焦慮,揭露了本不該揭露的駭人祕密。但這當然不能改變 Margiela,和他的信徒繼續前行。他揭露著時尚精密偽裝過的瘡疤,自持地與冷漠的時裝精英主義相抗衡。理性與剋制讓情緒的表達始終處於安全範圍之中。這使得即便在展覽中觀者對於Margiela幾代設計如痴如醉,但也少有誰因感動而流淚 ——Margiela 的時尚教義在此時像是一場革命宣講:崇拜自下而上的年輕式躁動,不屑自上而下的歸順教育。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現場。

而我個人的經驗是,作為時裝工作者,對美的接納一旦成為習慣,便會麻木了與情感連接的真實臨界點。因「美」而泣的源頭,也並非一定來自精工的堆砌,或者標榜著限量的稀有。觀看高級時裝時流下的淚水並不侷限於久遠的時裝史當中。真情實感是讓情懷永恆生效的祕密鑰匙。

衣物與人的情感有潛移默化的一面,有時卻非常突然。在擁有世界上最精緻二手時裝販賣儲藏系統的日本,我每次去東京,都會在各式各樣的二手店裡習慣性地翻找一件蠟筆色的花襯衫 —— 因為它與我奶奶生前經常會穿的襯衫款式無比相似。與逝去親人有關的記憶片段,多效仿一分便是多靠近一分,讓每個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在特定時刻共鳴。

今年 6 月,年輕的南法設計師 Simon Porte Jacquemus,在距離家鄉不遠的 Valensole 薰衣草花田舉辦了 2020 春夏時裝秀。擅於使用,甚至是玩轉了社交網絡宣傳法則的 Jacquemus,應該對評論中出現的愛心、鮮花、鼓掌動作的 emoji 早有預料,其中夾雜的「流淚」狀哭泣臉,則更有意思。那當然不是悲傷,而是廣大粉絲們不知道作何文字評論,乾脆用哭泣來表達已經堆堵到嗓子眼兒的溢美之詞 —— 還是用十分「後現代」的表達方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Jacquemus 2020 春夏在設計師最愛的南法家鄉薰衣草田中舉辦。

Jacquemus 成名迅速,成長得穩健。他經常笑說自己是從南法來到巴黎打拼的鄉村小子,他的媽媽就是最強的支柱和最有力的粉絲。Jacquemus 非常真誠,他的真誠並非是將鄉村小子的打拼史毫不避諱地和盤托出,而是對他所認同的設計風格的堅守,對商業模式的巧妙佈局,還有事必躬親的宣傳造勢。所有的結合讓他與 Jacquemus 的品牌形象討人喜歡 —— 真誠的呈現,是讓美走向審美大同的唯一通道。

在知名媒體《i-D》為 Jacquemus 拍攝的紀錄片中,設計師的鄉居生活恬淡得講述著。時而是「歸園田居」的童話圖景,時而是巴黎時裝世界的速度與激情。他還是個徹頭徹尾的性情中人。在某場秀開始之前,他在秀場後臺動員所有的模特與工作人員:如果不是時尚,如果不是 Jacquemus,如果不是母親的支持,他可能依然生活在南法,到四十歲才有可能想到計劃著到巴黎旅行……話音未落,他開始眼泛淚花,哽咽到再說不出一句話。全場掌聲和歡呼鼓勁兒的聲音此起彼伏,場面溫馨,彷彿屏幕外的觀眾也一同經歷著獨屬於設計師的心情起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秀場。

鏡頭跟隨 Lee 來到後臺,他在接受採訪時話說到一半,旋即低頭掩面而泣。有評論者說,Lee 作為一個時裝史上不能被忽視的設計師,已經做到了用機器、用大自然、用人類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魔術」,來表達他的審美哲學。也有人說,他一次次超越自我,似乎對自己的嘗試感到欣慰,但也好像無論什麼都無法令他滿意。

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樣,Lee 向來都想通過秀的表達讓觀眾興奮、反感、思考。Lee 的摯友 Isabela Blow 認為,他的衣服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故事的,就像一件大衣,他可以讓穿著者想象自己無處安身,無處躲藏,只能被迫把所有東西都裹在身上的感受。繼而你會感受到擁抱、激情、愛、浪漫,甚至是衝擊與性。

如此這般由 Lee 創造的時裝精神,可以被稱為暴雨後的重生。若從童年尋跡,他的故事也是「催淚」的。Lee 親眼見到自己的姐姐被丈夫家暴,而他童年時期也被姐夫虐待過。在遭遇了那些家庭暴力,並在無奈吞嚥後,他借設計之名澆灌出一季又一季無比悽楚明豔的花朵 —— 譬如在褲裝的黑色布料背後加一層血紅色內襯,像是即將皮開肉綻的危險。但這位世間最浪漫的「花匠」,在最值得激動、似乎應當被推上臺前接受禮讚的時刻,卻在秀場後臺獨自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ee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謝幕時刻。

通過時裝的多稜鏡,能發現其實眼淚可以代表很多情緒。生而為人,難免多愁善感,感情氾濫。這使得如何馴服眼淚也成了一門課題 —— 所謂「馴服」不是佯裝冷酷,強行剋制。在情緒的制高點,那些讓你激動到無以言表的時裝時刻,其實也能夠讓你把眼淚藏在背後,帶著倔強,在不太友好的評論中劍走偏鋒。去年 3 月至 7 月,在巴黎大皇宮,名為「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的展覽如期舉行,成為去年盤踞話題熱度榜最久的時裝展覽。Martin Margiela 依舊神祕,他讓人興奮,讓人戀物,也永遠讓人憂傷。時裝作者 Barbara Vinken 曾經在《奇異恩典》一書中如此形容 Martin Margiela 的 2007 秋冬系列:「那些衣服上的奇異黴菌,有時候看起來就像是星辰,讓這些作品徘徊在童話的浪漫,和被遺棄的心酸之間。」但這樣的心酸不至落淚 ——就像彼時每一個個性鮮明的比利時文藝青年那樣,浪漫的情愫可以實體化,成為擊敗愁緒的盾:「即使是一件鑲滿仿鑽的晚禮服,彷彿都能讓人看到 20 年前一個女人穿著它,帶著希望,匆匆趕赴葬禮的憂傷。」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入口處。

Martin Margiela 帶來的破敗非潰敗,憂愁也非哀愁。他用異常尖銳的方式揭露了人體與衣服本真又直接的關係。Margiela 用很多時尚界不屑的材質,身體力行地改變著時尚,挑釁著美與醜的臨界點。Felipe Salgado 曾經激烈地抨擊過 Margiela 的設計 ——「他掀起了巴黎的裙子」,從而讓人產生焦慮,揭露了本不該揭露的駭人祕密。但這當然不能改變 Margiela,和他的信徒繼續前行。他揭露著時尚精密偽裝過的瘡疤,自持地與冷漠的時裝精英主義相抗衡。理性與剋制讓情緒的表達始終處於安全範圍之中。這使得即便在展覽中觀者對於Margiela幾代設計如痴如醉,但也少有誰因感動而流淚 ——Margiela 的時尚教義在此時像是一場革命宣講:崇拜自下而上的年輕式躁動,不屑自上而下的歸順教育。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現場。

而我個人的經驗是,作為時裝工作者,對美的接納一旦成為習慣,便會麻木了與情感連接的真實臨界點。因「美」而泣的源頭,也並非一定來自精工的堆砌,或者標榜著限量的稀有。觀看高級時裝時流下的淚水並不侷限於久遠的時裝史當中。真情實感是讓情懷永恆生效的祕密鑰匙。

衣物與人的情感有潛移默化的一面,有時卻非常突然。在擁有世界上最精緻二手時裝販賣儲藏系統的日本,我每次去東京,都會在各式各樣的二手店裡習慣性地翻找一件蠟筆色的花襯衫 —— 因為它與我奶奶生前經常會穿的襯衫款式無比相似。與逝去親人有關的記憶片段,多效仿一分便是多靠近一分,讓每個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在特定時刻共鳴。

今年 6 月,年輕的南法設計師 Simon Porte Jacquemus,在距離家鄉不遠的 Valensole 薰衣草花田舉辦了 2020 春夏時裝秀。擅於使用,甚至是玩轉了社交網絡宣傳法則的 Jacquemus,應該對評論中出現的愛心、鮮花、鼓掌動作的 emoji 早有預料,其中夾雜的「流淚」狀哭泣臉,則更有意思。那當然不是悲傷,而是廣大粉絲們不知道作何文字評論,乾脆用哭泣來表達已經堆堵到嗓子眼兒的溢美之詞 —— 還是用十分「後現代」的表達方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Jacquemus 2020 春夏在設計師最愛的南法家鄉薰衣草田中舉辦。

Jacquemus 成名迅速,成長得穩健。他經常笑說自己是從南法來到巴黎打拼的鄉村小子,他的媽媽就是最強的支柱和最有力的粉絲。Jacquemus 非常真誠,他的真誠並非是將鄉村小子的打拼史毫不避諱地和盤托出,而是對他所認同的設計風格的堅守,對商業模式的巧妙佈局,還有事必躬親的宣傳造勢。所有的結合讓他與 Jacquemus 的品牌形象討人喜歡 —— 真誠的呈現,是讓美走向審美大同的唯一通道。

在知名媒體《i-D》為 Jacquemus 拍攝的紀錄片中,設計師的鄉居生活恬淡得講述著。時而是「歸園田居」的童話圖景,時而是巴黎時裝世界的速度與激情。他還是個徹頭徹尾的性情中人。在某場秀開始之前,他在秀場後臺動員所有的模特與工作人員:如果不是時尚,如果不是 Jacquemus,如果不是母親的支持,他可能依然生活在南法,到四十歲才有可能想到計劃著到巴黎旅行……話音未落,他開始眼泛淚花,哽咽到再說不出一句話。全場掌聲和歡呼鼓勁兒的聲音此起彼伏,場面溫馨,彷彿屏幕外的觀眾也一同經歷著獨屬於設計師的心情起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Jacquemus 2020 春夏秀場閉幕瞬間。

史學家 Fred Kaplan 在《神聖之淚:維多利亞時期文學中的傷感主義》一書中講到,在19世紀晚期,純潔、真摯的眼淚仍舊是「迴歸我們最初的天性,最善的人性本質和我們道德感情的一種方式」。它們是「我們從未脫離自我天性的證據」。而今這種感情依舊存留在當代社會,時尚充當了其溫情的見證人。

2019 秋冬系列對於 Chanel 來說註定特殊。系列發佈前的三個月,Karl Lagerfeld 的去世讓一個時裝時代的鐘擺停格了。在這場沒有了 Lagerfeld 謝幕的秀場上,他的獨白卻娓娓道來,最後一句用英文表達「Oh! It's like walking in a painting!」,似乎在與秀場置景的一片純白雪景做出迴應。已經離世的偉人,怎能不起人拭淚致意?秀場結尾處,David Bowie 的《Heroes》響起,曾與 Lagerfeld 一同謝幕數載的 Chanel 超模軍團全數落淚了。Cara Delevingne 走在中央,Mariacarla Boscono 在她身邊低頭擦了幾把眼淚,再順手把頭上的平簷帽扶正,抬頭致以微笑。百感交集的眼淚從類似於「歸家」的情緒中汩汩流出。她們是他眷顧過的精靈,紀念 Lagerfeld 在此刻,唯有以眼淚來致敬。這的確讓人不由得動容其中。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秀場。

鏡頭跟隨 Lee 來到後臺,他在接受採訪時話說到一半,旋即低頭掩面而泣。有評論者說,Lee 作為一個時裝史上不能被忽視的設計師,已經做到了用機器、用大自然、用人類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魔術」,來表達他的審美哲學。也有人說,他一次次超越自我,似乎對自己的嘗試感到欣慰,但也好像無論什麼都無法令他滿意。

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樣,Lee 向來都想通過秀的表達讓觀眾興奮、反感、思考。Lee 的摯友 Isabela Blow 認為,他的衣服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故事的,就像一件大衣,他可以讓穿著者想象自己無處安身,無處躲藏,只能被迫把所有東西都裹在身上的感受。繼而你會感受到擁抱、激情、愛、浪漫,甚至是衝擊與性。

如此這般由 Lee 創造的時裝精神,可以被稱為暴雨後的重生。若從童年尋跡,他的故事也是「催淚」的。Lee 親眼見到自己的姐姐被丈夫家暴,而他童年時期也被姐夫虐待過。在遭遇了那些家庭暴力,並在無奈吞嚥後,他借設計之名澆灌出一季又一季無比悽楚明豔的花朵 —— 譬如在褲裝的黑色布料背後加一層血紅色內襯,像是即將皮開肉綻的危險。但這位世間最浪漫的「花匠」,在最值得激動、似乎應當被推上臺前接受禮讚的時刻,卻在秀場後臺獨自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ee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謝幕時刻。

通過時裝的多稜鏡,能發現其實眼淚可以代表很多情緒。生而為人,難免多愁善感,感情氾濫。這使得如何馴服眼淚也成了一門課題 —— 所謂「馴服」不是佯裝冷酷,強行剋制。在情緒的制高點,那些讓你激動到無以言表的時裝時刻,其實也能夠讓你把眼淚藏在背後,帶著倔強,在不太友好的評論中劍走偏鋒。去年 3 月至 7 月,在巴黎大皇宮,名為「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的展覽如期舉行,成為去年盤踞話題熱度榜最久的時裝展覽。Martin Margiela 依舊神祕,他讓人興奮,讓人戀物,也永遠讓人憂傷。時裝作者 Barbara Vinken 曾經在《奇異恩典》一書中如此形容 Martin Margiela 的 2007 秋冬系列:「那些衣服上的奇異黴菌,有時候看起來就像是星辰,讓這些作品徘徊在童話的浪漫,和被遺棄的心酸之間。」但這樣的心酸不至落淚 ——就像彼時每一個個性鮮明的比利時文藝青年那樣,浪漫的情愫可以實體化,成為擊敗愁緒的盾:「即使是一件鑲滿仿鑽的晚禮服,彷彿都能讓人看到 20 年前一個女人穿著它,帶著希望,匆匆趕赴葬禮的憂傷。」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入口處。

Martin Margiela 帶來的破敗非潰敗,憂愁也非哀愁。他用異常尖銳的方式揭露了人體與衣服本真又直接的關係。Margiela 用很多時尚界不屑的材質,身體力行地改變著時尚,挑釁著美與醜的臨界點。Felipe Salgado 曾經激烈地抨擊過 Margiela 的設計 ——「他掀起了巴黎的裙子」,從而讓人產生焦慮,揭露了本不該揭露的駭人祕密。但這當然不能改變 Margiela,和他的信徒繼續前行。他揭露著時尚精密偽裝過的瘡疤,自持地與冷漠的時裝精英主義相抗衡。理性與剋制讓情緒的表達始終處於安全範圍之中。這使得即便在展覽中觀者對於Margiela幾代設計如痴如醉,但也少有誰因感動而流淚 ——Margiela 的時尚教義在此時像是一場革命宣講:崇拜自下而上的年輕式躁動,不屑自上而下的歸順教育。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現場。

而我個人的經驗是,作為時裝工作者,對美的接納一旦成為習慣,便會麻木了與情感連接的真實臨界點。因「美」而泣的源頭,也並非一定來自精工的堆砌,或者標榜著限量的稀有。觀看高級時裝時流下的淚水並不侷限於久遠的時裝史當中。真情實感是讓情懷永恆生效的祕密鑰匙。

衣物與人的情感有潛移默化的一面,有時卻非常突然。在擁有世界上最精緻二手時裝販賣儲藏系統的日本,我每次去東京,都會在各式各樣的二手店裡習慣性地翻找一件蠟筆色的花襯衫 —— 因為它與我奶奶生前經常會穿的襯衫款式無比相似。與逝去親人有關的記憶片段,多效仿一分便是多靠近一分,讓每個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在特定時刻共鳴。

今年 6 月,年輕的南法設計師 Simon Porte Jacquemus,在距離家鄉不遠的 Valensole 薰衣草花田舉辦了 2020 春夏時裝秀。擅於使用,甚至是玩轉了社交網絡宣傳法則的 Jacquemus,應該對評論中出現的愛心、鮮花、鼓掌動作的 emoji 早有預料,其中夾雜的「流淚」狀哭泣臉,則更有意思。那當然不是悲傷,而是廣大粉絲們不知道作何文字評論,乾脆用哭泣來表達已經堆堵到嗓子眼兒的溢美之詞 —— 還是用十分「後現代」的表達方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Jacquemus 2020 春夏在設計師最愛的南法家鄉薰衣草田中舉辦。

Jacquemus 成名迅速,成長得穩健。他經常笑說自己是從南法來到巴黎打拼的鄉村小子,他的媽媽就是最強的支柱和最有力的粉絲。Jacquemus 非常真誠,他的真誠並非是將鄉村小子的打拼史毫不避諱地和盤托出,而是對他所認同的設計風格的堅守,對商業模式的巧妙佈局,還有事必躬親的宣傳造勢。所有的結合讓他與 Jacquemus 的品牌形象討人喜歡 —— 真誠的呈現,是讓美走向審美大同的唯一通道。

在知名媒體《i-D》為 Jacquemus 拍攝的紀錄片中,設計師的鄉居生活恬淡得講述著。時而是「歸園田居」的童話圖景,時而是巴黎時裝世界的速度與激情。他還是個徹頭徹尾的性情中人。在某場秀開始之前,他在秀場後臺動員所有的模特與工作人員:如果不是時尚,如果不是 Jacquemus,如果不是母親的支持,他可能依然生活在南法,到四十歲才有可能想到計劃著到巴黎旅行……話音未落,他開始眼泛淚花,哽咽到再說不出一句話。全場掌聲和歡呼鼓勁兒的聲音此起彼伏,場面溫馨,彷彿屏幕外的觀眾也一同經歷著獨屬於設計師的心情起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Jacquemus 2020 春夏秀場閉幕瞬間。

史學家 Fred Kaplan 在《神聖之淚:維多利亞時期文學中的傷感主義》一書中講到,在19世紀晚期,純潔、真摯的眼淚仍舊是「迴歸我們最初的天性,最善的人性本質和我們道德感情的一種方式」。它們是「我們從未脫離自我天性的證據」。而今這種感情依舊存留在當代社會,時尚充當了其溫情的見證人。

2019 秋冬系列對於 Chanel 來說註定特殊。系列發佈前的三個月,Karl Lagerfeld 的去世讓一個時裝時代的鐘擺停格了。在這場沒有了 Lagerfeld 謝幕的秀場上,他的獨白卻娓娓道來,最後一句用英文表達「Oh! It's like walking in a painting!」,似乎在與秀場置景的一片純白雪景做出迴應。已經離世的偉人,怎能不起人拭淚致意?秀場結尾處,David Bowie 的《Heroes》響起,曾與 Lagerfeld 一同謝幕數載的 Chanel 超模軍團全數落淚了。Cara Delevingne 走在中央,Mariacarla Boscono 在她身邊低頭擦了幾把眼淚,再順手把頭上的平簷帽扶正,抬頭致以微笑。百感交集的眼淚從類似於「歸家」的情緒中汩汩流出。她們是他眷顧過的精靈,紀念 Lagerfeld 在此刻,唯有以眼淚來致敬。這的確讓人不由得動容其中。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Chanel 2019 秋冬秀場閉幕瞬間。

但這並非是一場悲傷的秀。Lagerfeld 不喜歡悲傷。在《T》2015 年 11 月刊「偉大人物」特輯封面故事中,蘇格蘭小說家 Andrew O'Hagan 通過親身經歷並觀察,記錄了 Lagerfeld 的樂觀與積極。這注定了人們為他留下的淚水不光是離愁別緒:「我肯定是快樂的。我很幸運。我沒有唸完書。什麼都沒學,一切都是即興發揮的,但是結果還不錯。生活沒有義務讓你快樂。」

有意思的一點是,Lagerfeld 曾經將店鋪比作信徒的宗教。而對教義的篤信,是最能讓信徒虔誠落淚的。或許,那些熱愛、尊敬 Lagerfeld 的人,那些無比信奉著 Chanel 的信徒們,對這一品牌圖騰有著由衷的崇敬,如同面對一件古典藝術作品。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秀場。

鏡頭跟隨 Lee 來到後臺,他在接受採訪時話說到一半,旋即低頭掩面而泣。有評論者說,Lee 作為一個時裝史上不能被忽視的設計師,已經做到了用機器、用大自然、用人類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魔術」,來表達他的審美哲學。也有人說,他一次次超越自我,似乎對自己的嘗試感到欣慰,但也好像無論什麼都無法令他滿意。

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樣,Lee 向來都想通過秀的表達讓觀眾興奮、反感、思考。Lee 的摯友 Isabela Blow 認為,他的衣服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故事的,就像一件大衣,他可以讓穿著者想象自己無處安身,無處躲藏,只能被迫把所有東西都裹在身上的感受。繼而你會感受到擁抱、激情、愛、浪漫,甚至是衝擊與性。

如此這般由 Lee 創造的時裝精神,可以被稱為暴雨後的重生。若從童年尋跡,他的故事也是「催淚」的。Lee 親眼見到自己的姐姐被丈夫家暴,而他童年時期也被姐夫虐待過。在遭遇了那些家庭暴力,並在無奈吞嚥後,他借設計之名澆灌出一季又一季無比悽楚明豔的花朵 —— 譬如在褲裝的黑色布料背後加一層血紅色內襯,像是即將皮開肉綻的危險。但這位世間最浪漫的「花匠」,在最值得激動、似乎應當被推上臺前接受禮讚的時刻,卻在秀場後臺獨自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ee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謝幕時刻。

通過時裝的多稜鏡,能發現其實眼淚可以代表很多情緒。生而為人,難免多愁善感,感情氾濫。這使得如何馴服眼淚也成了一門課題 —— 所謂「馴服」不是佯裝冷酷,強行剋制。在情緒的制高點,那些讓你激動到無以言表的時裝時刻,其實也能夠讓你把眼淚藏在背後,帶著倔強,在不太友好的評論中劍走偏鋒。去年 3 月至 7 月,在巴黎大皇宮,名為「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的展覽如期舉行,成為去年盤踞話題熱度榜最久的時裝展覽。Martin Margiela 依舊神祕,他讓人興奮,讓人戀物,也永遠讓人憂傷。時裝作者 Barbara Vinken 曾經在《奇異恩典》一書中如此形容 Martin Margiela 的 2007 秋冬系列:「那些衣服上的奇異黴菌,有時候看起來就像是星辰,讓這些作品徘徊在童話的浪漫,和被遺棄的心酸之間。」但這樣的心酸不至落淚 ——就像彼時每一個個性鮮明的比利時文藝青年那樣,浪漫的情愫可以實體化,成為擊敗愁緒的盾:「即使是一件鑲滿仿鑽的晚禮服,彷彿都能讓人看到 20 年前一個女人穿著它,帶著希望,匆匆趕赴葬禮的憂傷。」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入口處。

Martin Margiela 帶來的破敗非潰敗,憂愁也非哀愁。他用異常尖銳的方式揭露了人體與衣服本真又直接的關係。Margiela 用很多時尚界不屑的材質,身體力行地改變著時尚,挑釁著美與醜的臨界點。Felipe Salgado 曾經激烈地抨擊過 Margiela 的設計 ——「他掀起了巴黎的裙子」,從而讓人產生焦慮,揭露了本不該揭露的駭人祕密。但這當然不能改變 Margiela,和他的信徒繼續前行。他揭露著時尚精密偽裝過的瘡疤,自持地與冷漠的時裝精英主義相抗衡。理性與剋制讓情緒的表達始終處於安全範圍之中。這使得即便在展覽中觀者對於Margiela幾代設計如痴如醉,但也少有誰因感動而流淚 ——Margiela 的時尚教義在此時像是一場革命宣講:崇拜自下而上的年輕式躁動,不屑自上而下的歸順教育。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現場。

而我個人的經驗是,作為時裝工作者,對美的接納一旦成為習慣,便會麻木了與情感連接的真實臨界點。因「美」而泣的源頭,也並非一定來自精工的堆砌,或者標榜著限量的稀有。觀看高級時裝時流下的淚水並不侷限於久遠的時裝史當中。真情實感是讓情懷永恆生效的祕密鑰匙。

衣物與人的情感有潛移默化的一面,有時卻非常突然。在擁有世界上最精緻二手時裝販賣儲藏系統的日本,我每次去東京,都會在各式各樣的二手店裡習慣性地翻找一件蠟筆色的花襯衫 —— 因為它與我奶奶生前經常會穿的襯衫款式無比相似。與逝去親人有關的記憶片段,多效仿一分便是多靠近一分,讓每個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在特定時刻共鳴。

今年 6 月,年輕的南法設計師 Simon Porte Jacquemus,在距離家鄉不遠的 Valensole 薰衣草花田舉辦了 2020 春夏時裝秀。擅於使用,甚至是玩轉了社交網絡宣傳法則的 Jacquemus,應該對評論中出現的愛心、鮮花、鼓掌動作的 emoji 早有預料,其中夾雜的「流淚」狀哭泣臉,則更有意思。那當然不是悲傷,而是廣大粉絲們不知道作何文字評論,乾脆用哭泣來表達已經堆堵到嗓子眼兒的溢美之詞 —— 還是用十分「後現代」的表達方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Jacquemus 2020 春夏在設計師最愛的南法家鄉薰衣草田中舉辦。

Jacquemus 成名迅速,成長得穩健。他經常笑說自己是從南法來到巴黎打拼的鄉村小子,他的媽媽就是最強的支柱和最有力的粉絲。Jacquemus 非常真誠,他的真誠並非是將鄉村小子的打拼史毫不避諱地和盤托出,而是對他所認同的設計風格的堅守,對商業模式的巧妙佈局,還有事必躬親的宣傳造勢。所有的結合讓他與 Jacquemus 的品牌形象討人喜歡 —— 真誠的呈現,是讓美走向審美大同的唯一通道。

在知名媒體《i-D》為 Jacquemus 拍攝的紀錄片中,設計師的鄉居生活恬淡得講述著。時而是「歸園田居」的童話圖景,時而是巴黎時裝世界的速度與激情。他還是個徹頭徹尾的性情中人。在某場秀開始之前,他在秀場後臺動員所有的模特與工作人員:如果不是時尚,如果不是 Jacquemus,如果不是母親的支持,他可能依然生活在南法,到四十歲才有可能想到計劃著到巴黎旅行……話音未落,他開始眼泛淚花,哽咽到再說不出一句話。全場掌聲和歡呼鼓勁兒的聲音此起彼伏,場面溫馨,彷彿屏幕外的觀眾也一同經歷著獨屬於設計師的心情起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Jacquemus 2020 春夏秀場閉幕瞬間。

史學家 Fred Kaplan 在《神聖之淚:維多利亞時期文學中的傷感主義》一書中講到,在19世紀晚期,純潔、真摯的眼淚仍舊是「迴歸我們最初的天性,最善的人性本質和我們道德感情的一種方式」。它們是「我們從未脫離自我天性的證據」。而今這種感情依舊存留在當代社會,時尚充當了其溫情的見證人。

2019 秋冬系列對於 Chanel 來說註定特殊。系列發佈前的三個月,Karl Lagerfeld 的去世讓一個時裝時代的鐘擺停格了。在這場沒有了 Lagerfeld 謝幕的秀場上,他的獨白卻娓娓道來,最後一句用英文表達「Oh! It's like walking in a painting!」,似乎在與秀場置景的一片純白雪景做出迴應。已經離世的偉人,怎能不起人拭淚致意?秀場結尾處,David Bowie 的《Heroes》響起,曾與 Lagerfeld 一同謝幕數載的 Chanel 超模軍團全數落淚了。Cara Delevingne 走在中央,Mariacarla Boscono 在她身邊低頭擦了幾把眼淚,再順手把頭上的平簷帽扶正,抬頭致以微笑。百感交集的眼淚從類似於「歸家」的情緒中汩汩流出。她們是他眷顧過的精靈,紀念 Lagerfeld 在此刻,唯有以眼淚來致敬。這的確讓人不由得動容其中。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Chanel 2019 秋冬秀場閉幕瞬間。

但這並非是一場悲傷的秀。Lagerfeld 不喜歡悲傷。在《T》2015 年 11 月刊「偉大人物」特輯封面故事中,蘇格蘭小說家 Andrew O'Hagan 通過親身經歷並觀察,記錄了 Lagerfeld 的樂觀與積極。這注定了人們為他留下的淚水不光是離愁別緒:「我肯定是快樂的。我很幸運。我沒有唸完書。什麼都沒學,一切都是即興發揮的,但是結果還不錯。生活沒有義務讓你快樂。」

有意思的一點是,Lagerfeld 曾經將店鋪比作信徒的宗教。而對教義的篤信,是最能讓信徒虔誠落淚的。或許,那些熱愛、尊敬 Lagerfeld 的人,那些無比信奉著 Chanel 的信徒們,對這一品牌圖騰有著由衷的崇敬,如同面對一件古典藝術作品。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T》美國版 2015 年 11 月刊 Karl Lagerfeld 封面。

如此感召亦發生在觀看藝術作品時,你必然有不時地被這樣感覺擊中的經歷。圖像本身就包括性、恐懼、情感、幽默、憤恨等特徵。觀看畫作時不同的反應有時像微風一掠而過,有時則把人置進於暴風驟雨的中央。至今還沒有科學家和心理學家能夠揭示出為何絕大部分觀畫者在走進羅斯科小教堂(Rothko Chapel)時,面對畫家那些純色抽象畫作時的淚水是從何而來。所有的畫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張力,所蘊含的力量源也完全不同,正是這樣,才讓觀看更有意義。大部分時候,藝術作品和時裝設計一樣,都承載了觀眾的擬人謬想。哭出來,或許是「呼應感召」最直接的表現。

在文章結尾之前,我想起另一則衣服與傷感情緒有關的故事。但請原諒它與時裝,或我們通常所指的「美」並無太大關聯。

2018 年 3 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 St. John 海軍活動中心,舉辦了一場以「你當時穿了什麼」(What Were You Wearing)為題的特殊展覽。展覽牆釘上了 18 套看上去與日常穿著並無二致的衣服。每件衣服旁邊都配有一段描述它衣服主人當時遭受侵犯的短短敘述。長袖長褲、睡衣,甚至是賣場常見的童裝……每一件衣服,都像是一句無聲的抗議。當時布魯塞爾的報紙上刊登了有關展覽的不少坊間迴應,許多人表示不願看這場展覽,而更多親人身份的觀展者在看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剋制著流淚的衝動。策展人 Liesbeth Kennes 講述了自己兒時曾經不幸遭受性侵的經歷。在性侵案例中,「譴責受害者」的風氣會讓受害者傾向於怪罪自己,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悔恨:「如果我這樣穿,如果我不那麼做,是不是一切就不會發生了?」她希望透過這個展覽,告訴受害者無需為任何侵害或暴力事件而自責。更重要的是「不以打扮為羞恥,你想穿什麼就能穿什麼」。展現自我的代價如此高昂,美換來的眼淚不都是激動的、善意的。它更可能是抗議的、憤怒、或許還有能使自我強大的力量—— 正如我們希望的那樣。

個人經歷和感觸,無疑加重了衣服的陪伴價值,註定了其獨一無二的故事性,以及不可複製的情感迸發。哭泣的原理何其精妙,它背後的意義又何其深厚。「美哭了」,絕對是最需要真誠對待的情緒之一。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儘管本期是「娛樂現象」特輯,我還是堅持認為:時裝真正的美來自真誠,而真誠是可以與易逝的流行娛樂相抗衡的。

當代語境下,娛樂與時裝的捆綁緣起眼球經濟的盛行,大多生澀尷尬讓人不厭其煩,美一旦變得流行,註定會在經歷一個喜好週期後被立即淘汰。但這應該不會是高級時裝被設計的初衷。

你總會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到一件或許美麗精緻的高級時裝 ——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普通到極致,卻對你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 被瞬間調動起太多情緒:急不可待去分享所感,或者無語凝噎著牽腸掛肚,更不乏有許多人報之以眼淚 —— 這多多少少會產生與此感無關的旁人疑問(或是誤讀):衣服可以如此真誠,真誠到具備讓人哭泣的魔力嗎?作為存在的客體,衣服的宿命即是被觀看。除此之外,它或許還能引發無法解釋的情緒風暴。時尚,在有些時刻是與眼淚有關的。

我的一位時裝編輯朋友曾經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他經歷的故事。時間回到 2014 年春夏系列,那是進入 21 世紀後時裝依舊美妙溫存的黃金年代後期。2014 春夏系列是 Marc Jacobs 在 Louis Vuitton 的最後獻禮,我的朋友恰好也是這場秀的座上賓。全場以凝重肅穆的黑色為主色調,彷彿由墨水灌注的噴泉失去了享樂的意趣,加之「設計師告別秀」的另一重意義,頗有一場華麗葬禮的哥特意味 —— 即便在秀後被證明是加入過多個人臆想的附會 —— 告別的氣氛被 Jacobs 善用的秀場造夢手段消解了。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ouis Vuitton 2014 春夏系列。

Jacobs 致敬了川久保玲,Miuccia Prada 以及 Coco Chanel 三位設計師,從淺層滲透到濃重的黑,和模特頭戴的戲劇化超長翎飾,在似有若無的幻夢中敲打著觀者。但在秀即將閉幕的時刻,某種情緒無法再被壓抑剋制,其中大部分觀秀者都哭了,這其中就包括我的朋友。他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只是反覆地向我表達:太美了。那是一種讓人沉浸在戀慕、傷懷、不捨,甚至有些自憐的美。這不能說不和這位與品牌聯袂 16 年之久的設計師即將離任有關。但整個系列與這個秀場就這樣共同奏效了。它因為一種悲從中來、一種離愁別緒而值得銘記。也恰好就在上月末,美國版《Vogue》名為「紀念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最重要系列」的專題中,這場秀赫然在列。看來這個略帶傷懷的美夢,真實存在並且牢牢印在一代時裝人心裡,甚至還掛著淚珠,至今光芒熠熠。

以物喻人的感情一旦產生,必然會在它即將消逝的瞬間迸發複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懷。要解釋眼淚異常困難。僅僅是一句「太美了」,這答案過於主觀且私人。眼淚屬於動情的個人,並非與公眾的表達、文化或歷史的範疇有關。然而有趣的是,正如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反應那樣,時尚、眼淚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它們都非常私人且內化,並以最私人的方式得以表達。

但有時,情感的誕生並不必定屬於唯我主義的範疇,讓人銘記的美從不帶有排他的攻擊性(或者說比較少)。用美麗來解釋眼淚,也可以是指代在特定時刻發生的感動。

時間再往前倒,我想起一部關於 Lee Alexander McQueen 的紀錄片《McQueen》。影片通過對 Lee 生前好友的採訪,以及秀場和生活,側面記錄下了發生在 Lee 身上的種種真實情緒。而眼淚的出現發生在 1999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後臺。

意圖並非「賣慘」,那是屬於 Lee 個人的眼淚,但他絕非在邀請他人與之產生共情。Lee 剛剛完成了一場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秀。模特 Shalom Harlow 站在旋轉臺上,身著白色露肩禮服,在秀場中央的旋轉臺上被兩臺看上去來自《怪奇物語》中異形怪物一般的機器人噴槍現場噴漆塗鴉。這一集當代藝術和現代科技為一體的表演,可謂是在時尚史留名的驚豔創舉。而臺口旁邊一側,Lee 手持裝置機動地按著手中按鈕,操控著這個出自他手的機器挑釁者 —— 成功了,臺下掌聲雷動,他手舉過頭頂,如釋重負。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秀場。

鏡頭跟隨 Lee 來到後臺,他在接受採訪時話說到一半,旋即低頭掩面而泣。有評論者說,Lee 作為一個時裝史上不能被忽視的設計師,已經做到了用機器、用大自然、用人類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魔術」,來表達他的審美哲學。也有人說,他一次次超越自我,似乎對自己的嘗試感到欣慰,但也好像無論什麼都無法令他滿意。

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樣,Lee 向來都想通過秀的表達讓觀眾興奮、反感、思考。Lee 的摯友 Isabela Blow 認為,他的衣服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故事的,就像一件大衣,他可以讓穿著者想象自己無處安身,無處躲藏,只能被迫把所有東西都裹在身上的感受。繼而你會感受到擁抱、激情、愛、浪漫,甚至是衝擊與性。

如此這般由 Lee 創造的時裝精神,可以被稱為暴雨後的重生。若從童年尋跡,他的故事也是「催淚」的。Lee 親眼見到自己的姐姐被丈夫家暴,而他童年時期也被姐夫虐待過。在遭遇了那些家庭暴力,並在無奈吞嚥後,他借設計之名澆灌出一季又一季無比悽楚明豔的花朵 —— 譬如在褲裝的黑色布料背後加一層血紅色內襯,像是即將皮開肉綻的危險。但這位世間最浪漫的「花匠」,在最值得激動、似乎應當被推上臺前接受禮讚的時刻,卻在秀場後臺獨自哭泣。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Lee Alexander McQueen 1999 春夏謝幕時刻。

通過時裝的多稜鏡,能發現其實眼淚可以代表很多情緒。生而為人,難免多愁善感,感情氾濫。這使得如何馴服眼淚也成了一門課題 —— 所謂「馴服」不是佯裝冷酷,強行剋制。在情緒的制高點,那些讓你激動到無以言表的時裝時刻,其實也能夠讓你把眼淚藏在背後,帶著倔強,在不太友好的評論中劍走偏鋒。去年 3 月至 7 月,在巴黎大皇宮,名為「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的展覽如期舉行,成為去年盤踞話題熱度榜最久的時裝展覽。Martin Margiela 依舊神祕,他讓人興奮,讓人戀物,也永遠讓人憂傷。時裝作者 Barbara Vinken 曾經在《奇異恩典》一書中如此形容 Martin Margiela 的 2007 秋冬系列:「那些衣服上的奇異黴菌,有時候看起來就像是星辰,讓這些作品徘徊在童話的浪漫,和被遺棄的心酸之間。」但這樣的心酸不至落淚 ——就像彼時每一個個性鮮明的比利時文藝青年那樣,浪漫的情愫可以實體化,成為擊敗愁緒的盾:「即使是一件鑲滿仿鑽的晚禮服,彷彿都能讓人看到 20 年前一個女人穿著它,帶著希望,匆匆趕赴葬禮的憂傷。」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入口處。

Martin Margiela 帶來的破敗非潰敗,憂愁也非哀愁。他用異常尖銳的方式揭露了人體與衣服本真又直接的關係。Margiela 用很多時尚界不屑的材質,身體力行地改變著時尚,挑釁著美與醜的臨界點。Felipe Salgado 曾經激烈地抨擊過 Margiela 的設計 ——「他掀起了巴黎的裙子」,從而讓人產生焦慮,揭露了本不該揭露的駭人祕密。但這當然不能改變 Margiela,和他的信徒繼續前行。他揭露著時尚精密偽裝過的瘡疤,自持地與冷漠的時裝精英主義相抗衡。理性與剋制讓情緒的表達始終處於安全範圍之中。這使得即便在展覽中觀者對於Margiela幾代設計如痴如醉,但也少有誰因感動而流淚 ——Margiela 的時尚教義在此時像是一場革命宣講:崇拜自下而上的年輕式躁動,不屑自上而下的歸順教育。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Margiela/Galliera, 1989-2009」展覽現場。

而我個人的經驗是,作為時裝工作者,對美的接納一旦成為習慣,便會麻木了與情感連接的真實臨界點。因「美」而泣的源頭,也並非一定來自精工的堆砌,或者標榜著限量的稀有。觀看高級時裝時流下的淚水並不侷限於久遠的時裝史當中。真情實感是讓情懷永恆生效的祕密鑰匙。

衣物與人的情感有潛移默化的一面,有時卻非常突然。在擁有世界上最精緻二手時裝販賣儲藏系統的日本,我每次去東京,都會在各式各樣的二手店裡習慣性地翻找一件蠟筆色的花襯衫 —— 因為它與我奶奶生前經常會穿的襯衫款式無比相似。與逝去親人有關的記憶片段,多效仿一分便是多靠近一分,讓每個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在特定時刻共鳴。

今年 6 月,年輕的南法設計師 Simon Porte Jacquemus,在距離家鄉不遠的 Valensole 薰衣草花田舉辦了 2020 春夏時裝秀。擅於使用,甚至是玩轉了社交網絡宣傳法則的 Jacquemus,應該對評論中出現的愛心、鮮花、鼓掌動作的 emoji 早有預料,其中夾雜的「流淚」狀哭泣臉,則更有意思。那當然不是悲傷,而是廣大粉絲們不知道作何文字評論,乾脆用哭泣來表達已經堆堵到嗓子眼兒的溢美之詞 —— 還是用十分「後現代」的表達方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Jacquemus 2020 春夏在設計師最愛的南法家鄉薰衣草田中舉辦。

Jacquemus 成名迅速,成長得穩健。他經常笑說自己是從南法來到巴黎打拼的鄉村小子,他的媽媽就是最強的支柱和最有力的粉絲。Jacquemus 非常真誠,他的真誠並非是將鄉村小子的打拼史毫不避諱地和盤托出,而是對他所認同的設計風格的堅守,對商業模式的巧妙佈局,還有事必躬親的宣傳造勢。所有的結合讓他與 Jacquemus 的品牌形象討人喜歡 —— 真誠的呈現,是讓美走向審美大同的唯一通道。

在知名媒體《i-D》為 Jacquemus 拍攝的紀錄片中,設計師的鄉居生活恬淡得講述著。時而是「歸園田居」的童話圖景,時而是巴黎時裝世界的速度與激情。他還是個徹頭徹尾的性情中人。在某場秀開始之前,他在秀場後臺動員所有的模特與工作人員:如果不是時尚,如果不是 Jacquemus,如果不是母親的支持,他可能依然生活在南法,到四十歲才有可能想到計劃著到巴黎旅行……話音未落,他開始眼泛淚花,哽咽到再說不出一句話。全場掌聲和歡呼鼓勁兒的聲音此起彼伏,場面溫馨,彷彿屏幕外的觀眾也一同經歷著獨屬於設計師的心情起伏。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Jacquemus 2020 春夏秀場閉幕瞬間。

史學家 Fred Kaplan 在《神聖之淚:維多利亞時期文學中的傷感主義》一書中講到,在19世紀晚期,純潔、真摯的眼淚仍舊是「迴歸我們最初的天性,最善的人性本質和我們道德感情的一種方式」。它們是「我們從未脫離自我天性的證據」。而今這種感情依舊存留在當代社會,時尚充當了其溫情的見證人。

2019 秋冬系列對於 Chanel 來說註定特殊。系列發佈前的三個月,Karl Lagerfeld 的去世讓一個時裝時代的鐘擺停格了。在這場沒有了 Lagerfeld 謝幕的秀場上,他的獨白卻娓娓道來,最後一句用英文表達「Oh! It's like walking in a painting!」,似乎在與秀場置景的一片純白雪景做出迴應。已經離世的偉人,怎能不起人拭淚致意?秀場結尾處,David Bowie 的《Heroes》響起,曾與 Lagerfeld 一同謝幕數載的 Chanel 超模軍團全數落淚了。Cara Delevingne 走在中央,Mariacarla Boscono 在她身邊低頭擦了幾把眼淚,再順手把頭上的平簷帽扶正,抬頭致以微笑。百感交集的眼淚從類似於「歸家」的情緒中汩汩流出。她們是他眷顧過的精靈,紀念 Lagerfeld 在此刻,唯有以眼淚來致敬。這的確讓人不由得動容其中。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Chanel 2019 秋冬秀場閉幕瞬間。

但這並非是一場悲傷的秀。Lagerfeld 不喜歡悲傷。在《T》2015 年 11 月刊「偉大人物」特輯封面故事中,蘇格蘭小說家 Andrew O'Hagan 通過親身經歷並觀察,記錄了 Lagerfeld 的樂觀與積極。這注定了人們為他留下的淚水不光是離愁別緒:「我肯定是快樂的。我很幸運。我沒有唸完書。什麼都沒學,一切都是即興發揮的,但是結果還不錯。生活沒有義務讓你快樂。」

有意思的一點是,Lagerfeld 曾經將店鋪比作信徒的宗教。而對教義的篤信,是最能讓信徒虔誠落淚的。或許,那些熱愛、尊敬 Lagerfeld 的人,那些無比信奉著 Chanel 的信徒們,對這一品牌圖騰有著由衷的崇敬,如同面對一件古典藝術作品。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T》美國版 2015 年 11 月刊 Karl Lagerfeld 封面。

如此感召亦發生在觀看藝術作品時,你必然有不時地被這樣感覺擊中的經歷。圖像本身就包括性、恐懼、情感、幽默、憤恨等特徵。觀看畫作時不同的反應有時像微風一掠而過,有時則把人置進於暴風驟雨的中央。至今還沒有科學家和心理學家能夠揭示出為何絕大部分觀畫者在走進羅斯科小教堂(Rothko Chapel)時,面對畫家那些純色抽象畫作時的淚水是從何而來。所有的畫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張力,所蘊含的力量源也完全不同,正是這樣,才讓觀看更有意義。大部分時候,藝術作品和時裝設計一樣,都承載了觀眾的擬人謬想。哭出來,或許是「呼應感召」最直接的表現。

在文章結尾之前,我想起另一則衣服與傷感情緒有關的故事。但請原諒它與時裝,或我們通常所指的「美」並無太大關聯。

2018 年 3 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 St. John 海軍活動中心,舉辦了一場以「你當時穿了什麼」(What Were You Wearing)為題的特殊展覽。展覽牆釘上了 18 套看上去與日常穿著並無二致的衣服。每件衣服旁邊都配有一段描述它衣服主人當時遭受侵犯的短短敘述。長袖長褲、睡衣,甚至是賣場常見的童裝……每一件衣服,都像是一句無聲的抗議。當時布魯塞爾的報紙上刊登了有關展覽的不少坊間迴應,許多人表示不願看這場展覽,而更多親人身份的觀展者在看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剋制著流淚的衝動。策展人 Liesbeth Kennes 講述了自己兒時曾經不幸遭受性侵的經歷。在性侵案例中,「譴責受害者」的風氣會讓受害者傾向於怪罪自己,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悔恨:「如果我這樣穿,如果我不那麼做,是不是一切就不會發生了?」她希望透過這個展覽,告訴受害者無需為任何侵害或暴力事件而自責。更重要的是「不以打扮為羞恥,你想穿什麼就能穿什麼」。展現自我的代價如此高昂,美換來的眼淚不都是激動的、善意的。它更可能是抗議的、憤怒、或許還有能使自我強大的力量—— 正如我們希望的那樣。

個人經歷和感觸,無疑加重了衣服的陪伴價值,註定了其獨一無二的故事性,以及不可複製的情感迸發。哭泣的原理何其精妙,它背後的意義又何其深厚。「美哭了」,絕對是最需要真誠對待的情緒之一。

美哭了:為什麼人有時候會對著一件衣服哭泣?

撰文:王楚瑜

圖片來自網絡

編排:Cristina Wang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