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拎得清”?他們研究7年找到了答案

垃圾分類“拎得清”?他們研究7年找到了答案

“我們通過七年的研究發現,垃圾分類要獲得居民認可,社區裡的志願者及值班很重要,人與人的溝通、交流,比單純的信息傳遞更能讓居民認識和開始垃圾分類。”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後李長軍展示了一些研究數據,“我們復旦大學與寶山路街道的合作,在靜安區愛芬環保科技諮詢服務中心的支持配合下,讓不少小區的垃圾分類水平上了一個臺階,比如:寶昌路632弄有效捕獲率91%,長信公寓有效捕獲率接近100%,新紅廈有效捕獲率80%,宏業公寓88%。”

垃圾分類“拎得清”?他們研究7年找到了答案

據李長軍介紹,有效捕獲率是指稱重乾溼垃圾算出來的社區內真正正確分出來的溼垃圾的比例,“志願者不是單純的督導作用,而且通過上門拜訪,與居民的平時交流,帶頭示範作用等等。”

垃圾分類“拎得清”?他們研究7年找到了答案

李長軍所在的復旦大學可持續行為研究課題組,通過調研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社區,使用行為理論進行調研和類型劃分,進而設計定製化干預措施。“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步驟是先社區提前溝通垃圾分類事宜,尋求大多數人的意見,開始進行廂房改造,然後進行撤桶並點開始垃圾分類,當大家習慣定點投放之後分類效果就會好。”李長軍說。

垃圾分類“拎得清”?他們研究7年找到了答案

復旦大學可持續行為研究課題組發佈社區垃圾分類行為研究成果。(下同)

在李長軍看來,多數人都做好垃圾分類了,那麼是不是定時投放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即使定時也不會引起居民大的對抗;但是如果定點分類後效果很差,定時投放是一個效率比較高的方式,“這主要原因有幾個方面,一個是前面提到的志願者的作用,社區內的志願者只能在早晚高峰進行值班,但是很多居民會錯開值班時間進行混合投遞,影響社區垃圾分類實效;另一個是社區保潔員,當社區垃圾分類不好時,保潔員既要打掃衛生,又要二次分類,壓力大,負擔重,難以兼顧,導致廂房髒亂差,居民感受不好,更不會分類,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定時投放+志願者值班’堵住了‘走捷徑’的居民,保潔員也會減輕壓力,保持廂房的乾淨整潔,居民也會更加願意接近廂房進行分類。”

垃圾分類“拎得清”?他們研究7年找到了答案

李長軍建議有關部門在推動垃圾分類過程中注意前期的溝通和協調,充分聽取居民的意見,儘量採取先撤桶並點、再分類,最後根據結果來看是否定時這樣穩步推進的過程,避免從不分類直接短期內過度到定時定點分類。同時定時定點後的各種配套也要跟上,包括前期投放點、投放時間的選擇和通知,延時投遞點的設置,投放點的垃圾桶數量配置,保潔員的及時打掃和清理,與居民的反覆交流和解釋等。

垃圾分類要得到廣大老百姓的積極響應,“溫度”比“制度”更加重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遠比一張冷冰冰垃圾分類告知書,更能影響每一家每一戶行為和意識的轉變,進而推動著整個城市的垃圾分類進程。

新民眼工作室方翔

圖片 | 網絡

編輯 |楊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