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
"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鳳翔古稱雍州,因境內有雍山雍水而得名。

洛城村地處雍山之北,老爺嶺餘脈之南。東南方向是開闊平原。村前有一條小河名叫洛城河,繞村而過。河水從北面深山中的無數溝溝汊汊、峁峁樑樑匯聚而來,帶著北方山脈的敦厚與質樸,帶著各路山神的靈異和神氣,一路歡歌,奔流不息,用她那甘甜的乳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父老鄉親。

我的家鄉就在洛城村。洛城村雖然地處鳳翔西北的偏僻山區,但在鳳翔卻很著名。這不僅是因為洛城河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更源於其在歷史上曾有過的洛城十景,一度時間曾享譽鳳翔西北。

1.煙雨回龍

在洛城河的下游有一條樑,叫土山樑,河水繞樑而過。土山樑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土樑,因其是從自西北的山巒中伸展出來的,猶如蒼龍展出的龍頭,在當地又被稱做龍脖浪谷(方言,意為脖子),因其南東北三面皆地勢平坦,每逢陰雨天之後,雲霧匯聚於此,久而不散,猶如巨龍盤旋飛舞,於是就形成了雍州八景之一的“回龍煙雨”。

2.回龍寺

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誌,歷來為人們所敬仰。淳樸的村民們為了表達他們心中的美好願望,就在土山樑的東邊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回龍寺”,據說頗有靈氣,鼎盛時香菸廣大,朝拜的人很多,時至今日,仍香菸不斷。

3.河灣水庫

洛城河流經土山樑時,在這裡拐了一個彎,河水繞樑而過,因此河兩岸的村莊就叫河灣村。在土山樑的北面有一座修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小型水庫,因而叫河灣水庫。從西北群山中蜿蜒而下的洛城河和由東向西的幹河在樑北交匯,河灣水庫將兩條河水收納其中,庫容量大增。水庫壩面寬約十二米,北面有洩洪閥,南面有溢洪道,並在土山樑的下面挖有一個隧道,庫水可以穿越土山樑,灌溉土山樑以南的大片土地,在三年自然災害中,有效的緩解了周邊的旱情。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鳳翔古稱雍州,因境內有雍山雍水而得名。

洛城村地處雍山之北,老爺嶺餘脈之南。東南方向是開闊平原。村前有一條小河名叫洛城河,繞村而過。河水從北面深山中的無數溝溝汊汊、峁峁樑樑匯聚而來,帶著北方山脈的敦厚與質樸,帶著各路山神的靈異和神氣,一路歡歌,奔流不息,用她那甘甜的乳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父老鄉親。

我的家鄉就在洛城村。洛城村雖然地處鳳翔西北的偏僻山區,但在鳳翔卻很著名。這不僅是因為洛城河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更源於其在歷史上曾有過的洛城十景,一度時間曾享譽鳳翔西北。

1.煙雨回龍

在洛城河的下游有一條樑,叫土山樑,河水繞樑而過。土山樑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土樑,因其是從自西北的山巒中伸展出來的,猶如蒼龍展出的龍頭,在當地又被稱做龍脖浪谷(方言,意為脖子),因其南東北三面皆地勢平坦,每逢陰雨天之後,雲霧匯聚於此,久而不散,猶如巨龍盤旋飛舞,於是就形成了雍州八景之一的“回龍煙雨”。

2.回龍寺

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誌,歷來為人們所敬仰。淳樸的村民們為了表達他們心中的美好願望,就在土山樑的東邊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回龍寺”,據說頗有靈氣,鼎盛時香菸廣大,朝拜的人很多,時至今日,仍香菸不斷。

3.河灣水庫

洛城河流經土山樑時,在這裡拐了一個彎,河水繞樑而過,因此河兩岸的村莊就叫河灣村。在土山樑的北面有一座修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小型水庫,因而叫河灣水庫。從西北群山中蜿蜒而下的洛城河和由東向西的幹河在樑北交匯,河灣水庫將兩條河水收納其中,庫容量大增。水庫壩面寬約十二米,北面有洩洪閥,南面有溢洪道,並在土山樑的下面挖有一個隧道,庫水可以穿越土山樑,灌溉土山樑以南的大片土地,在三年自然災害中,有效的緩解了周邊的旱情。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4.三棵文柳

洛城河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文化教育發展較早。古時有私塾,解放初期就有了初小,後來發展為完小,鼎盛時期成了七年制學校(小學、初中並存),為本地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的下游(現在的三隊橋)、中游(原盧家臺臺舊址)、和上游(現在俗稱的東臺背後)各植有一顆柳樹,樹幹粗壯,樹冠遮天蔽日,每逢乾旱之時,樹幹上會流出涓涓細流,頗具靈氣。淳樸的鄉民把它們看做是文曲星的化身,因此命名為文柳,逢年過節之時,鄉民們點燃香燭,頂禮膜拜。

5.龍王廟

洛城河地處西北旱塬,十年九旱,祈求風調雨順是人們最大的心願。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西岸的南面曾建有一座龍王廟,佔地約一畝餘,每逢乾旱之時,人們會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法事,祈求龍王降雨。直至1953年,洛城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這座廟在這次暴雨中被山洪沖毀。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大興農田水利的高潮中,人們在其廟址上打出了一口直徑約有四米的大口井,水質清冽甘甜,而且水脈極旺。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如今已被夏秋之際從西面山坡上衝下來的洪水攜帶的泥沙所淤蓋,成了一口枯井,旁邊矗立著兩株飽經風霜、樹幹皸裂,有一摟粗的火罐柿子樹,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往事。

"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鳳翔古稱雍州,因境內有雍山雍水而得名。

洛城村地處雍山之北,老爺嶺餘脈之南。東南方向是開闊平原。村前有一條小河名叫洛城河,繞村而過。河水從北面深山中的無數溝溝汊汊、峁峁樑樑匯聚而來,帶著北方山脈的敦厚與質樸,帶著各路山神的靈異和神氣,一路歡歌,奔流不息,用她那甘甜的乳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父老鄉親。

我的家鄉就在洛城村。洛城村雖然地處鳳翔西北的偏僻山區,但在鳳翔卻很著名。這不僅是因為洛城河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更源於其在歷史上曾有過的洛城十景,一度時間曾享譽鳳翔西北。

1.煙雨回龍

在洛城河的下游有一條樑,叫土山樑,河水繞樑而過。土山樑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土樑,因其是從自西北的山巒中伸展出來的,猶如蒼龍展出的龍頭,在當地又被稱做龍脖浪谷(方言,意為脖子),因其南東北三面皆地勢平坦,每逢陰雨天之後,雲霧匯聚於此,久而不散,猶如巨龍盤旋飛舞,於是就形成了雍州八景之一的“回龍煙雨”。

2.回龍寺

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誌,歷來為人們所敬仰。淳樸的村民們為了表達他們心中的美好願望,就在土山樑的東邊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回龍寺”,據說頗有靈氣,鼎盛時香菸廣大,朝拜的人很多,時至今日,仍香菸不斷。

3.河灣水庫

洛城河流經土山樑時,在這裡拐了一個彎,河水繞樑而過,因此河兩岸的村莊就叫河灣村。在土山樑的北面有一座修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小型水庫,因而叫河灣水庫。從西北群山中蜿蜒而下的洛城河和由東向西的幹河在樑北交匯,河灣水庫將兩條河水收納其中,庫容量大增。水庫壩面寬約十二米,北面有洩洪閥,南面有溢洪道,並在土山樑的下面挖有一個隧道,庫水可以穿越土山樑,灌溉土山樑以南的大片土地,在三年自然災害中,有效的緩解了周邊的旱情。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4.三棵文柳

洛城河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文化教育發展較早。古時有私塾,解放初期就有了初小,後來發展為完小,鼎盛時期成了七年制學校(小學、初中並存),為本地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的下游(現在的三隊橋)、中游(原盧家臺臺舊址)、和上游(現在俗稱的東臺背後)各植有一顆柳樹,樹幹粗壯,樹冠遮天蔽日,每逢乾旱之時,樹幹上會流出涓涓細流,頗具靈氣。淳樸的鄉民把它們看做是文曲星的化身,因此命名為文柳,逢年過節之時,鄉民們點燃香燭,頂禮膜拜。

5.龍王廟

洛城河地處西北旱塬,十年九旱,祈求風調雨順是人們最大的心願。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西岸的南面曾建有一座龍王廟,佔地約一畝餘,每逢乾旱之時,人們會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法事,祈求龍王降雨。直至1953年,洛城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這座廟在這次暴雨中被山洪沖毀。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大興農田水利的高潮中,人們在其廟址上打出了一口直徑約有四米的大口井,水質清冽甘甜,而且水脈極旺。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如今已被夏秋之際從西面山坡上衝下來的洪水攜帶的泥沙所淤蓋,成了一口枯井,旁邊矗立著兩株飽經風霜、樹幹皸裂,有一摟粗的火罐柿子樹,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往事。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6.七棵古槐

盧家先輩在盧家臺臺定居後,門前用石頭砌起了臺階,並栽植了多棵土槐,由於多種原因,最終只成活了七棵。

據老輩人講,一九七四年採伐槐樹時,僅剩三棵,樹幹直徑一米多粗,樹冠遮天蔽日。樹下還有兩個熱天喂牲口用的大石槽。老屋左鄰家的門前的土槐樹下有一個大石碾子,右鄰家土槐樹下的門前放置著一個巨大的木魚石(實物至今還在,只是音色遠不如從前),純青色,一敲就響,音色宏厚而悠遠,實屬罕見。

"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鳳翔古稱雍州,因境內有雍山雍水而得名。

洛城村地處雍山之北,老爺嶺餘脈之南。東南方向是開闊平原。村前有一條小河名叫洛城河,繞村而過。河水從北面深山中的無數溝溝汊汊、峁峁樑樑匯聚而來,帶著北方山脈的敦厚與質樸,帶著各路山神的靈異和神氣,一路歡歌,奔流不息,用她那甘甜的乳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父老鄉親。

我的家鄉就在洛城村。洛城村雖然地處鳳翔西北的偏僻山區,但在鳳翔卻很著名。這不僅是因為洛城河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更源於其在歷史上曾有過的洛城十景,一度時間曾享譽鳳翔西北。

1.煙雨回龍

在洛城河的下游有一條樑,叫土山樑,河水繞樑而過。土山樑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土樑,因其是從自西北的山巒中伸展出來的,猶如蒼龍展出的龍頭,在當地又被稱做龍脖浪谷(方言,意為脖子),因其南東北三面皆地勢平坦,每逢陰雨天之後,雲霧匯聚於此,久而不散,猶如巨龍盤旋飛舞,於是就形成了雍州八景之一的“回龍煙雨”。

2.回龍寺

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誌,歷來為人們所敬仰。淳樸的村民們為了表達他們心中的美好願望,就在土山樑的東邊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回龍寺”,據說頗有靈氣,鼎盛時香菸廣大,朝拜的人很多,時至今日,仍香菸不斷。

3.河灣水庫

洛城河流經土山樑時,在這裡拐了一個彎,河水繞樑而過,因此河兩岸的村莊就叫河灣村。在土山樑的北面有一座修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小型水庫,因而叫河灣水庫。從西北群山中蜿蜒而下的洛城河和由東向西的幹河在樑北交匯,河灣水庫將兩條河水收納其中,庫容量大增。水庫壩面寬約十二米,北面有洩洪閥,南面有溢洪道,並在土山樑的下面挖有一個隧道,庫水可以穿越土山樑,灌溉土山樑以南的大片土地,在三年自然災害中,有效的緩解了周邊的旱情。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4.三棵文柳

洛城河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文化教育發展較早。古時有私塾,解放初期就有了初小,後來發展為完小,鼎盛時期成了七年制學校(小學、初中並存),為本地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的下游(現在的三隊橋)、中游(原盧家臺臺舊址)、和上游(現在俗稱的東臺背後)各植有一顆柳樹,樹幹粗壯,樹冠遮天蔽日,每逢乾旱之時,樹幹上會流出涓涓細流,頗具靈氣。淳樸的鄉民把它們看做是文曲星的化身,因此命名為文柳,逢年過節之時,鄉民們點燃香燭,頂禮膜拜。

5.龍王廟

洛城河地處西北旱塬,十年九旱,祈求風調雨順是人們最大的心願。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西岸的南面曾建有一座龍王廟,佔地約一畝餘,每逢乾旱之時,人們會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法事,祈求龍王降雨。直至1953年,洛城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這座廟在這次暴雨中被山洪沖毀。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大興農田水利的高潮中,人們在其廟址上打出了一口直徑約有四米的大口井,水質清冽甘甜,而且水脈極旺。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如今已被夏秋之際從西面山坡上衝下來的洪水攜帶的泥沙所淤蓋,成了一口枯井,旁邊矗立著兩株飽經風霜、樹幹皸裂,有一摟粗的火罐柿子樹,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往事。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6.七棵古槐

盧家先輩在盧家臺臺定居後,門前用石頭砌起了臺階,並栽植了多棵土槐,由於多種原因,最終只成活了七棵。

據老輩人講,一九七四年採伐槐樹時,僅剩三棵,樹幹直徑一米多粗,樹冠遮天蔽日。樹下還有兩個熱天喂牲口用的大石槽。老屋左鄰家的門前的土槐樹下有一個大石碾子,右鄰家土槐樹下的門前放置著一個巨大的木魚石(實物至今還在,只是音色遠不如從前),純青色,一敲就響,音色宏厚而悠遠,實屬罕見。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7.祖先堂

為了緬懷先祖,祖先們曾在村子中間的空院裡蓋起了一座頗具規模的“祖先堂”,裡面供奉著祖先案。逢年過節,盧姓人家就都來祖先堂,朝拜祖先。適逢農閒或雨雪天氣,人們就聚集在大堂內,大人們下棋、盯方;女人們圍在一起做針線活,拉閒話;而孩子們則圍在大人周圍盡情嬉戲,其樂融融。經多年發展,這座祖先堂到後來香菸廣大,鳳翔縣西北鄉無人不知,而盧家臺臺也因此而聲名遠播。

據老輩人回憶,解放前夕,甘肅省莊浪縣水洛城的人來陝西趕場割麥,看到了盧家祖先堂,認為他們才是盧家的正統,盧家祖先應該回到甘肅莊浪的水洛城去。於是趁人不備,盜走了祖先案,火燒了祖先堂。所遺留的磚瓦、木料賣給了現在的牛缽盂村的北幹河,在幹河山上蓋起了一座山神廟(有實物為證)。可憐香火廣大的盧家祖先堂竟毀於這場大火中。

8.東臺

洛城河從北面的深山中流出,流至盧家臺臺時由於南山阻隔,在這裡拐了一個彎,改為由西向東,因此河水在拐彎處泥沙沉澱,河道淤塞,1953年的洛城遭遇水災,就是因為這裡河道不暢,給鄉親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為了防止悲劇的再次發生,解放後在政府的倡導下,先輩們在村子的北面合力用石頭砌邊,壘砌了一條土臺,稱作“東臺”(現在叫“東臺背後”,其遺蹟還清晰可見),並疏浚河道,預防洪水。那時,沒有大型機械,修砌這一浩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於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叩石墾壤,石夯碾壓,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9.百年柿樹

“東臺背後”向北,河面開闊,兩岸土地平坦,特別適合農作物生長。在河的東岸,植有三十多棵柿子樹,樹齡都在百年以上,樹杆粗壯,枝繁葉茂。夏天綠蔭成片,成了一個天然的防晒網,每年夏收時前來陝西割麥趕場的麥客大多會在樹下休憩、做飯。高亢的秦腔響徹河川,真是熱鬧非凡。而到了秋天,滿樹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鳳翔古稱雍州,因境內有雍山雍水而得名。

洛城村地處雍山之北,老爺嶺餘脈之南。東南方向是開闊平原。村前有一條小河名叫洛城河,繞村而過。河水從北面深山中的無數溝溝汊汊、峁峁樑樑匯聚而來,帶著北方山脈的敦厚與質樸,帶著各路山神的靈異和神氣,一路歡歌,奔流不息,用她那甘甜的乳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父老鄉親。

我的家鄉就在洛城村。洛城村雖然地處鳳翔西北的偏僻山區,但在鳳翔卻很著名。這不僅是因為洛城河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更源於其在歷史上曾有過的洛城十景,一度時間曾享譽鳳翔西北。

1.煙雨回龍

在洛城河的下游有一條樑,叫土山樑,河水繞樑而過。土山樑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土樑,因其是從自西北的山巒中伸展出來的,猶如蒼龍展出的龍頭,在當地又被稱做龍脖浪谷(方言,意為脖子),因其南東北三面皆地勢平坦,每逢陰雨天之後,雲霧匯聚於此,久而不散,猶如巨龍盤旋飛舞,於是就形成了雍州八景之一的“回龍煙雨”。

2.回龍寺

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誌,歷來為人們所敬仰。淳樸的村民們為了表達他們心中的美好願望,就在土山樑的東邊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回龍寺”,據說頗有靈氣,鼎盛時香菸廣大,朝拜的人很多,時至今日,仍香菸不斷。

3.河灣水庫

洛城河流經土山樑時,在這裡拐了一個彎,河水繞樑而過,因此河兩岸的村莊就叫河灣村。在土山樑的北面有一座修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小型水庫,因而叫河灣水庫。從西北群山中蜿蜒而下的洛城河和由東向西的幹河在樑北交匯,河灣水庫將兩條河水收納其中,庫容量大增。水庫壩面寬約十二米,北面有洩洪閥,南面有溢洪道,並在土山樑的下面挖有一個隧道,庫水可以穿越土山樑,灌溉土山樑以南的大片土地,在三年自然災害中,有效的緩解了周邊的旱情。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4.三棵文柳

洛城河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文化教育發展較早。古時有私塾,解放初期就有了初小,後來發展為完小,鼎盛時期成了七年制學校(小學、初中並存),為本地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的下游(現在的三隊橋)、中游(原盧家臺臺舊址)、和上游(現在俗稱的東臺背後)各植有一顆柳樹,樹幹粗壯,樹冠遮天蔽日,每逢乾旱之時,樹幹上會流出涓涓細流,頗具靈氣。淳樸的鄉民把它們看做是文曲星的化身,因此命名為文柳,逢年過節之時,鄉民們點燃香燭,頂禮膜拜。

5.龍王廟

洛城河地處西北旱塬,十年九旱,祈求風調雨順是人們最大的心願。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西岸的南面曾建有一座龍王廟,佔地約一畝餘,每逢乾旱之時,人們會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法事,祈求龍王降雨。直至1953年,洛城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這座廟在這次暴雨中被山洪沖毀。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大興農田水利的高潮中,人們在其廟址上打出了一口直徑約有四米的大口井,水質清冽甘甜,而且水脈極旺。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如今已被夏秋之際從西面山坡上衝下來的洪水攜帶的泥沙所淤蓋,成了一口枯井,旁邊矗立著兩株飽經風霜、樹幹皸裂,有一摟粗的火罐柿子樹,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往事。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6.七棵古槐

盧家先輩在盧家臺臺定居後,門前用石頭砌起了臺階,並栽植了多棵土槐,由於多種原因,最終只成活了七棵。

據老輩人講,一九七四年採伐槐樹時,僅剩三棵,樹幹直徑一米多粗,樹冠遮天蔽日。樹下還有兩個熱天喂牲口用的大石槽。老屋左鄰家的門前的土槐樹下有一個大石碾子,右鄰家土槐樹下的門前放置著一個巨大的木魚石(實物至今還在,只是音色遠不如從前),純青色,一敲就響,音色宏厚而悠遠,實屬罕見。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7.祖先堂

為了緬懷先祖,祖先們曾在村子中間的空院裡蓋起了一座頗具規模的“祖先堂”,裡面供奉著祖先案。逢年過節,盧姓人家就都來祖先堂,朝拜祖先。適逢農閒或雨雪天氣,人們就聚集在大堂內,大人們下棋、盯方;女人們圍在一起做針線活,拉閒話;而孩子們則圍在大人周圍盡情嬉戲,其樂融融。經多年發展,這座祖先堂到後來香菸廣大,鳳翔縣西北鄉無人不知,而盧家臺臺也因此而聲名遠播。

據老輩人回憶,解放前夕,甘肅省莊浪縣水洛城的人來陝西趕場割麥,看到了盧家祖先堂,認為他們才是盧家的正統,盧家祖先應該回到甘肅莊浪的水洛城去。於是趁人不備,盜走了祖先案,火燒了祖先堂。所遺留的磚瓦、木料賣給了現在的牛缽盂村的北幹河,在幹河山上蓋起了一座山神廟(有實物為證)。可憐香火廣大的盧家祖先堂竟毀於這場大火中。

8.東臺

洛城河從北面的深山中流出,流至盧家臺臺時由於南山阻隔,在這裡拐了一個彎,改為由西向東,因此河水在拐彎處泥沙沉澱,河道淤塞,1953年的洛城遭遇水災,就是因為這裡河道不暢,給鄉親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為了防止悲劇的再次發生,解放後在政府的倡導下,先輩們在村子的北面合力用石頭砌邊,壘砌了一條土臺,稱作“東臺”(現在叫“東臺背後”,其遺蹟還清晰可見),並疏浚河道,預防洪水。那時,沒有大型機械,修砌這一浩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於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叩石墾壤,石夯碾壓,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9.百年柿樹

“東臺背後”向北,河面開闊,兩岸土地平坦,特別適合農作物生長。在河的東岸,植有三十多棵柿子樹,樹齡都在百年以上,樹杆粗壯,枝繁葉茂。夏天綠蔭成片,成了一個天然的防晒網,每年夏收時前來陝西割麥趕場的麥客大多會在樹下休憩、做飯。高亢的秦腔響徹河川,真是熱鬧非凡。而到了秋天,滿樹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10.興善寺

在洛城河的上游的西岸,有一座寺院,名叫興善寺。雖然它不如西安興善寺的名氣大,但一度時期在西府地區的影響卻是很大的。這緣於其獨特的構造與風景。

興善寺始建於唐朝,清嘉慶時再次進行了擴修,規模宏大。據老輩人回憶,興善寺是一個廟宇建築群,佔地約五畝,分南園和北園兩個部分。南園是寺院的主體,建有佛爺廟、聖母殿、十八羅漢殿、菩薩殿、關公殿、惡佛殿等多座廟宇,並有鐘樓、鼓樓和碑林等多座建築。北園只有一個娘娘廟,其餘建築為僧房。

更值得一提的是興善寺有“二柏一合門、一柏四座殿、一葡一眼井”的說法。其來源於當時的山門兩邊各有一棵柏樹,將山門覆掩,院中有一棵柏樹,它的枝冠遮蓋了四座大殿,寺中有一口井在葡萄樹下。且不說葡萄與井,單就那一棵柏樹遮住了四座大殿,那柏樹得有多大,得長多少年啊!

興善寺在當地是很有影響力的,香火極其旺盛。這是因為當時的寺廟和大戶人家一樣,有自己的土地,租給農民耕種。寺廟的僧人專門禮佛修持。同時也承擔了祈福避禍的任務,每遇天旱、蟲災,寺廟便組織人力祈雨禳災。當時常有北山之中的土匪出來搶奪財物,寺中便鳴鐘報警,鐘聲洪厚遠播,人們聽到鐘聲便立即四處躲避。因四周無險可避,寺中又組織人力修建了堡子,以躲避匪患。堡子在關中地區是極為常見的建築。古時往往每個村落都建有這樣的建築。一般是在平曠之處或依地勢四周打起厚而高的土牆。當土匪來臨時,舉村人全部攜帶財物避入其中,那時土匪沒有大炮,面對厚而高的土牆,只能無功而返。寺廟藉助著神力保佑著一方平安。如今在洛城河的西岸,仍然保留著一個堡子,那厚而高的土牆似乎還在訴說著當年的故事。

興善寺在當時也是步行通往甘肅、寧夏一帶的必經之地,商賈行人往往借宿於廟中。每到夏收時節,來自甘肅、寧夏的麥客常常彙集於此,於是此處便成了“麥客市場”。 西至千陽、東至鳳翔的人都知道這裡有麥客,來這裡請麥客。麥客們因在這裡受到了優待,再加上炫耀自己的經歷,便向沿途的人們宣傳,洛城河的興善寺有多大。這座廟有“二百(柏)一合門(二百零一合門),一百(柏)四座殿(一百零四座殿),廟內一步一眼井(方言與葡同音)(水井很多,走一步就可以看到一眼井)”的傳言。這雖然有以訛傳訛的味道,但卻擴大了興善寺的影響,人們跨州過縣,慕名而來,自然香菸廣大。

可惜的是,如今已看不到那樣的盛景了。在“破四舊、除四害”的運動中,寺廟中的建築被拆毀殆盡,參天古樹也被砍伐入了國庫。如今,雖然村民合力修建了一座大殿,但卻遠遠沒有了往日的名聲了。

流淌千年的洛城河啊,流傳千年的故事引人遐想,清幽秀麗的風光讓我留戀。雖然香菸廣大的興善寺、幾百年的古柏、幾樓粗的柿樹都已消失在歷史的雲海中,但家鄉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以及先輩們遺留下來的勤勞勇敢、善良淳樸的美德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記憶中,您永遠是我熱戀的家!

作者簡介:盧旭升,網名永不言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喜歡在閒暇之餘,徜徉於文學殿堂,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描寫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聊以自娛,倍感開心。

"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鳳翔古稱雍州,因境內有雍山雍水而得名。

洛城村地處雍山之北,老爺嶺餘脈之南。東南方向是開闊平原。村前有一條小河名叫洛城河,繞村而過。河水從北面深山中的無數溝溝汊汊、峁峁樑樑匯聚而來,帶著北方山脈的敦厚與質樸,帶著各路山神的靈異和神氣,一路歡歌,奔流不息,用她那甘甜的乳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父老鄉親。

我的家鄉就在洛城村。洛城村雖然地處鳳翔西北的偏僻山區,但在鳳翔卻很著名。這不僅是因為洛城河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更源於其在歷史上曾有過的洛城十景,一度時間曾享譽鳳翔西北。

1.煙雨回龍

在洛城河的下游有一條樑,叫土山樑,河水繞樑而過。土山樑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土樑,因其是從自西北的山巒中伸展出來的,猶如蒼龍展出的龍頭,在當地又被稱做龍脖浪谷(方言,意為脖子),因其南東北三面皆地勢平坦,每逢陰雨天之後,雲霧匯聚於此,久而不散,猶如巨龍盤旋飛舞,於是就形成了雍州八景之一的“回龍煙雨”。

2.回龍寺

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誌,歷來為人們所敬仰。淳樸的村民們為了表達他們心中的美好願望,就在土山樑的東邊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回龍寺”,據說頗有靈氣,鼎盛時香菸廣大,朝拜的人很多,時至今日,仍香菸不斷。

3.河灣水庫

洛城河流經土山樑時,在這裡拐了一個彎,河水繞樑而過,因此河兩岸的村莊就叫河灣村。在土山樑的北面有一座修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小型水庫,因而叫河灣水庫。從西北群山中蜿蜒而下的洛城河和由東向西的幹河在樑北交匯,河灣水庫將兩條河水收納其中,庫容量大增。水庫壩面寬約十二米,北面有洩洪閥,南面有溢洪道,並在土山樑的下面挖有一個隧道,庫水可以穿越土山樑,灌溉土山樑以南的大片土地,在三年自然災害中,有效的緩解了周邊的旱情。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4.三棵文柳

洛城河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文化教育發展較早。古時有私塾,解放初期就有了初小,後來發展為完小,鼎盛時期成了七年制學校(小學、初中並存),為本地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的下游(現在的三隊橋)、中游(原盧家臺臺舊址)、和上游(現在俗稱的東臺背後)各植有一顆柳樹,樹幹粗壯,樹冠遮天蔽日,每逢乾旱之時,樹幹上會流出涓涓細流,頗具靈氣。淳樸的鄉民把它們看做是文曲星的化身,因此命名為文柳,逢年過節之時,鄉民們點燃香燭,頂禮膜拜。

5.龍王廟

洛城河地處西北旱塬,十年九旱,祈求風調雨順是人們最大的心願。據老輩人講,在洛城河西岸的南面曾建有一座龍王廟,佔地約一畝餘,每逢乾旱之時,人們會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法事,祈求龍王降雨。直至1953年,洛城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這座廟在這次暴雨中被山洪沖毀。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大興農田水利的高潮中,人們在其廟址上打出了一口直徑約有四米的大口井,水質清冽甘甜,而且水脈極旺。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如今已被夏秋之際從西面山坡上衝下來的洪水攜帶的泥沙所淤蓋,成了一口枯井,旁邊矗立著兩株飽經風霜、樹幹皸裂,有一摟粗的火罐柿子樹,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往事。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6.七棵古槐

盧家先輩在盧家臺臺定居後,門前用石頭砌起了臺階,並栽植了多棵土槐,由於多種原因,最終只成活了七棵。

據老輩人講,一九七四年採伐槐樹時,僅剩三棵,樹幹直徑一米多粗,樹冠遮天蔽日。樹下還有兩個熱天喂牲口用的大石槽。老屋左鄰家的門前的土槐樹下有一個大石碾子,右鄰家土槐樹下的門前放置著一個巨大的木魚石(實物至今還在,只是音色遠不如從前),純青色,一敲就響,音色宏厚而悠遠,實屬罕見。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7.祖先堂

為了緬懷先祖,祖先們曾在村子中間的空院裡蓋起了一座頗具規模的“祖先堂”,裡面供奉著祖先案。逢年過節,盧姓人家就都來祖先堂,朝拜祖先。適逢農閒或雨雪天氣,人們就聚集在大堂內,大人們下棋、盯方;女人們圍在一起做針線活,拉閒話;而孩子們則圍在大人周圍盡情嬉戲,其樂融融。經多年發展,這座祖先堂到後來香菸廣大,鳳翔縣西北鄉無人不知,而盧家臺臺也因此而聲名遠播。

據老輩人回憶,解放前夕,甘肅省莊浪縣水洛城的人來陝西趕場割麥,看到了盧家祖先堂,認為他們才是盧家的正統,盧家祖先應該回到甘肅莊浪的水洛城去。於是趁人不備,盜走了祖先案,火燒了祖先堂。所遺留的磚瓦、木料賣給了現在的牛缽盂村的北幹河,在幹河山上蓋起了一座山神廟(有實物為證)。可憐香火廣大的盧家祖先堂竟毀於這場大火中。

8.東臺

洛城河從北面的深山中流出,流至盧家臺臺時由於南山阻隔,在這裡拐了一個彎,改為由西向東,因此河水在拐彎處泥沙沉澱,河道淤塞,1953年的洛城遭遇水災,就是因為這裡河道不暢,給鄉親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為了防止悲劇的再次發生,解放後在政府的倡導下,先輩們在村子的北面合力用石頭砌邊,壘砌了一條土臺,稱作“東臺”(現在叫“東臺背後”,其遺蹟還清晰可見),並疏浚河道,預防洪水。那時,沒有大型機械,修砌這一浩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於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叩石墾壤,石夯碾壓,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9.百年柿樹

“東臺背後”向北,河面開闊,兩岸土地平坦,特別適合農作物生長。在河的東岸,植有三十多棵柿子樹,樹齡都在百年以上,樹杆粗壯,枝繁葉茂。夏天綠蔭成片,成了一個天然的防晒網,每年夏收時前來陝西割麥趕場的麥客大多會在樹下休憩、做飯。高亢的秦腔響徹河川,真是熱鬧非凡。而到了秋天,滿樹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10.興善寺

在洛城河的上游的西岸,有一座寺院,名叫興善寺。雖然它不如西安興善寺的名氣大,但一度時期在西府地區的影響卻是很大的。這緣於其獨特的構造與風景。

興善寺始建於唐朝,清嘉慶時再次進行了擴修,規模宏大。據老輩人回憶,興善寺是一個廟宇建築群,佔地約五畝,分南園和北園兩個部分。南園是寺院的主體,建有佛爺廟、聖母殿、十八羅漢殿、菩薩殿、關公殿、惡佛殿等多座廟宇,並有鐘樓、鼓樓和碑林等多座建築。北園只有一個娘娘廟,其餘建築為僧房。

更值得一提的是興善寺有“二柏一合門、一柏四座殿、一葡一眼井”的說法。其來源於當時的山門兩邊各有一棵柏樹,將山門覆掩,院中有一棵柏樹,它的枝冠遮蓋了四座大殿,寺中有一口井在葡萄樹下。且不說葡萄與井,單就那一棵柏樹遮住了四座大殿,那柏樹得有多大,得長多少年啊!

興善寺在當地是很有影響力的,香火極其旺盛。這是因為當時的寺廟和大戶人家一樣,有自己的土地,租給農民耕種。寺廟的僧人專門禮佛修持。同時也承擔了祈福避禍的任務,每遇天旱、蟲災,寺廟便組織人力祈雨禳災。當時常有北山之中的土匪出來搶奪財物,寺中便鳴鐘報警,鐘聲洪厚遠播,人們聽到鐘聲便立即四處躲避。因四周無險可避,寺中又組織人力修建了堡子,以躲避匪患。堡子在關中地區是極為常見的建築。古時往往每個村落都建有這樣的建築。一般是在平曠之處或依地勢四周打起厚而高的土牆。當土匪來臨時,舉村人全部攜帶財物避入其中,那時土匪沒有大炮,面對厚而高的土牆,只能無功而返。寺廟藉助著神力保佑著一方平安。如今在洛城河的西岸,仍然保留著一個堡子,那厚而高的土牆似乎還在訴說著當年的故事。

興善寺在當時也是步行通往甘肅、寧夏一帶的必經之地,商賈行人往往借宿於廟中。每到夏收時節,來自甘肅、寧夏的麥客常常彙集於此,於是此處便成了“麥客市場”。 西至千陽、東至鳳翔的人都知道這裡有麥客,來這裡請麥客。麥客們因在這裡受到了優待,再加上炫耀自己的經歷,便向沿途的人們宣傳,洛城河的興善寺有多大。這座廟有“二百(柏)一合門(二百零一合門),一百(柏)四座殿(一百零四座殿),廟內一步一眼井(方言與葡同音)(水井很多,走一步就可以看到一眼井)”的傳言。這雖然有以訛傳訛的味道,但卻擴大了興善寺的影響,人們跨州過縣,慕名而來,自然香菸廣大。

可惜的是,如今已看不到那樣的盛景了。在“破四舊、除四害”的運動中,寺廟中的建築被拆毀殆盡,參天古樹也被砍伐入了國庫。如今,雖然村民合力修建了一座大殿,但卻遠遠沒有了往日的名聲了。

流淌千年的洛城河啊,流傳千年的故事引人遐想,清幽秀麗的風光讓我留戀。雖然香菸廣大的興善寺、幾百年的古柏、幾樓粗的柿樹都已消失在歷史的雲海中,但家鄉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以及先輩們遺留下來的勤勞勇敢、善良淳樸的美德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記憶中,您永遠是我熱戀的家!

作者簡介:盧旭升,網名永不言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喜歡在閒暇之餘,徜徉於文學殿堂,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描寫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聊以自娛,倍感開心。

「陝西鳳翔」​洛城河十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