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的核心能力:發動群眾、萬眾一心,經營持續創新的能力

豐田汽車 技術 日本 豐田章男 設計 兔子 烏龜 日本製造業內參 2019-06-04

小姐姐有話說:

剛剛出爐的各大車企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總體看起來不容樂觀:

全球汽車產銷量下跌約7%,三大市場中、美、歐銷量齊跌。奔馳營收下滑8%;寶馬利潤下降近80%,通用全球銷量下滑10%;大眾銷量同比下滑13%;阿斯頓·馬丁同比下降35%。。。。。。

然而,就在車企寒冬之際,豐田汽卻奇蹟般地創了新高:豐田2019財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合併財報顯示,銷售額達30.2256萬億日元(約2736億美元),比上財年增長2.9%。

豐田成為首個銷售額超30萬億日元(2萬億人民幣)大關的日企。

全球車企遭遇滑鐵盧,豐田卻殺出一匹黑馬,這是為什麼呢?

或許偉大的公司並不是來自於偉大的設計,而是伴隨著時代,持續創新

創新的痛點

創新沒那麼難,難的是【持續創新】。

據悉,美國每年批准的眾多專利中,只有3%可以被企業收購,而在這些被收購了的專利中,又只有1%,最終實現了市場化。也就是,只有萬分之三的專利是有用的。

幸運的是,我們中國人十分懂得應用創新,比如,二維碼是日本發明的,馬雲爸爸的一個手機支付就將二維碼的潛能發揮到了極致。

遺憾的是,我們雖然善於跟隨創新成果,但是缺乏一種【持續創新】的能力。

小姐姐曾經編輯出版過一本書,名叫《豐田失敗學》,裡面提到了豐田【持續創新】的祕密,十分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姐姐為豐田的創新祕方取了一個很土的名字——故障推動式創新。

豐田的核心能力:發動群眾、萬眾一心,經營持續創新的能力

名字雖土,但十分奏效。故障推動式創新主要說的是:

豐田人通過不斷髮現問題,製造故障,進行持續改善,最終得到的是影響深遠的突破性創新。

(雖然不那麼酷)

豐田的團隊是一直碰見問題就是興奮的團隊,每當故障燈響起,豐田人就知道改善的機會到了。

下面,我給你描述一下豐田的創新現場,看完你就知道創新還得用最笨的方法。

豐田的核心能力:發動群眾、萬眾一心,經營持續創新的能力

豐田生產線

吊在頭頂的繩子

在豐田,每一個班組幹一天活,平均要叫停生產線1000次!

為了不依賴個人的判斷解決問題,豐田引入了能令問題可視化的裝置——故障燈。

故障燈就是在異常狀態下,發生問題的位置亮燈的一種裝置。在作業人員的工作區垂著一條繩子,發生異常作業時,作業人員就通過拉繩來通知大家,停止流水線的原作。

一旦拉動故障燈的繩子,相關人員就會從各處聚集到現場。

就拿模具設計來說,現場的管理監督人員,模具設計人員、模具製作人員都會圍著“問題模具”,在現場觀察實物,並思考產生問題的真正原因,討論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在此期間,整個生產流水線是停止的。

豐田的核心能力:發動群眾、萬眾一心,經營持續創新的能力

豐田俄羅斯工廠

我們都知道,在工廠,流水線停止意味著效率受到影響,換成是歐美的工廠,誰要是敢一天到晚拉停流水線,肯定是要被批評的。

但是,豐田十分鼓勵技術人員拉停生產流水線這一做法。

豐田認為,將人們隱藏的問題暴露出來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去責怪技術人員。

有一次,豐田的生產線拉停次數只有700次(原本是1000次),領導班子就不幹了,表示:

拉停次數這麼少,說明有些問題你們沒有彙報上來!

當事人會在確認完事實關係後(你是以什麼順序操作的?在什麼狀態下發生了什麼?),等待問題的解決和流水線的更新運作而已。

經過評估,管理者如果覺得新方法有推廣的價值,那麼,這就是一個次徹底的改善和創新。

豐田的核心能力:發動群眾、萬眾一心,經營持續創新的能力

豐田汽車生產線

都是系統惹的禍

豐田除了善於通過在生產現場“找茬“的方式”實現創新之外,還十分懂得“歸錯”的藝術。

豐田相信,每一個工人都是有成長空間的。豐田從來不會講錯誤歸結於某一個人,而是把錯誤歸結於系統。

豐田會通過構築不會失敗的架構,不斷實現創新。

工廠操作人員有時會漏掉有質量問題的產品,豐田的做法不是把這些操作人員一個個喊過去訓話,而是設立了“防呆”裝置。

防呆是指設置在製造流水線上防止作業失誤的構造。

豐田的核心能力:發動群眾、萬眾一心,經營持續創新的能力

豐田章男

比如,在篩選零件的過程中,作業人員一旦將卡片罩在機器上,應該篩選零件的地方就會亮,拿走那個零件的話,下一個應該篩選零件的地方就會亮起來。

豐田還運用了一種新裝置,如果不拿走前面的零件的話,放入零件的活動門板就不會打開。這樣一來,即便是新手也不會選錯零件了。

並且,豐田有一個習慣,一次只改一個錯誤,以免干擾整體。

如果把豐田比喻成一個巨型生物體,當你拆開它的時候,會發現它的每個小部分或許不是完美的,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然而從全局來看,豐田的整體是大於部分之和的,整個身體運作良好。

後記

在生產中,豐田有“像烏龜,不要像野兔”這樣的說法,即,像龜兔賽跑中烏龜那樣緩慢但堅定地前進,而不是像兔子那樣忽而全速前進,忽而停下來打盹。

豐田這個巨型的組織正是在一次次的糾錯中,逐漸壯大。

來源:《精益製造051:豐田失敗學》東方出版社, 2018年出版,作者:日本OJT解決方案公司。

責編:本文的小姐姐。歡迎關注。

豐田的核心能力:發動群眾、萬眾一心,經營持續創新的能力

小姐姐負責出版的《豐田失敗學》


頭條號日本製造業內參上新專欄啦——

戳此訂閱專欄《豐田實戰祕訣》

戳此訂閱專欄《設計、技術、研發人員·晉升12講》


豐田的核心能力:發動群眾、萬眾一心,經營持續創新的能力

以下是頭條號日本製造業內參發佈過的好文章,感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

日本新興企業:那些年,你們看不上的80%的客戶,我們要定了

松下電器:從3人小作坊,逆襲成為世界家電巨頭,松下產品歷經了什麼?

關於日本製造業,朋友你最想了解什麼?

你所不知道的:讓日本本土廠商放棄努力的中國製造


歡迎留言與小編互動,與大家分享~

你的每一條留言,小編都會虛心閱讀,小編一直都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