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要“煲一鍋創新驅動增長的濃湯”

樊綱 周其仁 濃湯 經濟 人民網 2017-06-23

浩瀚的夜空星光點點,映射著宇宙的空曠與神祕。摺疊這時空,讓我們靠近宇宙深處,只見點點星辰匯聚成團,一副瑰麗多姿的圖景立時呈現於眼前。那是連接的力量、聚合的精彩,一種引人嚮往又啟發想象的奇觀。

6月20日,香港君悅酒店,一名藝術家伴著光影、用翩翩舞步,向我們展示了那璀璨星團的魅力與奧祕。當動感的音樂停下來,屏幕上亮起的一行字迅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共建中國的世界大灣區。

一個土地面積不足全國1%、人口數量不足全國5%,卻創造出了全國13%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區域,一個涵蓋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早已領全國開放之先、進步之前的地方,何以再次整合發展、開始新一輪的聚變?

由著名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辦,騰訊公司承辦這次“共建中國的世界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論壇”試圖給出答案、畫出路徑,描繪出它的方位與方向。小智有幸參加了這次論壇,今天就帶您看看大咖們又拋出了什麼真知灼見。

論壇現場(騰訊 供圖)

因應大勢,再造發展時空

“我們1998年在深圳創立,2004年在香港上市,歷經13年從一個低股價的股票成長到現在的香港龍頭股之一,騰訊的發展離不開粵港澳大灣區。”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感慨道。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騰訊 供圖)

“今年我在兩會期間提出打造‘粵港澳科技灣區’的建議。隨後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粵港澳大灣區”,讓我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正在叩門。”

馬化騰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抓了“幾副好牌”,而不只是一副,且正應和了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

“要實現新的發展,軟件、硬件、服務三位一體,缺一不可。不管是電子產品還是軟件開發,都已不能孤立發展,一定要整合在智能設備裡面,軟硬結合,同時連到雲端,與後端的雲服務進行整合”。“而這個趨勢正是粵港澳灣區的優勢,正是香港、深圳、廣東很多珠三角企業剛好具有的優勢。”

過去的20年中,大灣區培育了華為、中興、格力、順豐、大疆等一大批領軍企業。比如大疆,從港科大的一個研發項目,到落地深圳,再到來珠三角製造,以致今天佔據全球無人機90%的市場。比如順豐,從起始於順德和香港之間的業務,到輻射至整個珠三角,再到現在成長為全國投遞速度最快、服務品質最高的快遞公司。又比如珠三角的製造業,從傳統制造到未來的智能製造,成長非常迅速。在馬化騰看來,“基礎良好、趨勢向好的粵港澳大灣區整合起來,必然大有可為。”

煲一鍋創新驅動增長的濃湯

“在中國建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要討論的問題肯定不少,怎麼能夠進行創新至關重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認為,催化創新的條件需要“密度”和“濃度”,而中國是一個大國,“大”當中如果沒有“密”“濃”,它就不會變,“越大越要注意密度和濃度”。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騰訊 供圖)

6月15號,新的全球創新指數發佈,中國成為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唯一進入前25名的國家。而在同時發佈的區域級創新指數上,深圳、香港已經超過了舊金山灣區,僅次於東京灣。

周其仁認為,密度和濃度所以重要,是因為創新需要想法,想法需要變成產品,而有了密度和濃度就能碰撞、激盪起來,在相互挑戰與切磋、高頻互動與對話中,讓想象落地、讓創新成風。

“這個群要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氛圍。”周其仁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增長點很多,但密度夠了,不等於濃度也夠,密度只不過是空間擺了很多東西,但互動的質量仍有待提高。

在周其仁看來,深圳成功的祕訣在於其思維模式。不是追趕思維,而是突圍的決心,是探索與闖。要打造世界級灣區,要義同樣在此。“習近平主席講到創新的時候,說中國已經到了跟著跑、並排跑和領跑並存的階段。我認為這個觀點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更多的要考慮怎麼能領跑,從這個制高點出發討論體制。”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不乏創新要素,但香港的金融跟深圳的創造、東莞的製造之間,三地的產學研之間,互動雖有但還不夠。

“借這個地方聽得懂的一句話,就是煲一鍋湯。煲湯第一要好材料;這個材料不完全在鍋裡產生,要在全世界找,舊金山灣區工作的人不是舊金山地區的人,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人也一定要在全世界挑。我們要解決世界性問題,要用世界級的資源,要用世界範圍的資源。第二,好材料要放到一起,怎麼煲很關鍵。要有持續的溫度,不能只是一把大火,要不斷燉、持續燜,材料才能進行充分地交換,營養才能化到湯裡。”周其仁說,在南中國的大灣區“煲這麼一鍋創新驅動增長的濃湯”,意義不僅在於大灣區,還在於完成中國經濟下一個發展階段所承擔的使命。

在“雙轉型”中發掘新動力

“要建設這個大灣區,使大灣區發展得更好,對中國和世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需要實現兩大轉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認為,從單一的城市向城市群轉型,從原來的金融中心(香港為代表)、服務業中心、製造業中心向科技中心轉型,兩個方面都亟待推進。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騰訊 供圖)

樊綱認為,相比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等世界著名的幾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GDP總量還不夠大,人均GDP更少,區域內的基礎差異、梯度差異仍然明顯。

“轉型一個大的方面,是城市化問題。大城市正在變成城市群、城市帶,這是世界的趨勢。城市群是大家互聯互通,大家享受同一個城市群裡面的設施和服務。發展好粵港澳大灣區,人的流動需要更加順暢。”

樊綱指出,從服務向科技創新的轉型,轉和不轉也大不一樣,關係到未來的持續發展,關係到能否搏取世界領先的地位。“應該說,國家對這個地區抱有很大希望。中國要進一步發展、開放、融入世界,取得新的發展動力,需要有大城市群的科技轉型作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是天然面向世界的窗口,香港可以起到超級聯繫人的作用,怎麼說這個灣區在國家發展中的使命,都不為過。”

論壇上發佈的《創新驅動與都市轉型:打造中國的世界級灣區》研究報告給出了這樣的目標:作為一個城市群、城市帶,粵港澳大灣區應成為新的驅動發展模式、改革開放的升級版、“一國兩制”的示範區。

對於如何實現大灣區內更好的互聯互通,樊綱認為必須突破制度障礙。比如,建議中央政府把更多的國家級實驗室放在大灣區、放在香港,使科技資源在此聚集;對人員的交流,特別是港澳的居民實行同等待遇等。

“我非常同意周其仁教授講的一鍋湯的概念。但一鍋湯不是互補的概念,不是等素的、葷的吃到胃裡再互補。而是混合起來,聚在一起互相碰撞,真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相互吸收、砥礪中實現共同的發展。”樊綱說,“務實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

因“痛點”發現“起點”、找到“奇點”

談到為何關注大灣區發展,馬化騰坦言,因為騰訊在香港上市,有很多同事、很多員工都是香港人,在經常性往來中,對大灣區發展的很多“痛點”比較瞭解。

馬化騰認為,周其仁教授提到的“這鍋湯還沒有煮開,還只是混在一起”非常形象。因為兩地上百年的隔離,帶來了一些文化差異,需要不斷地融合。粵港澳大灣區所面對的問題是“不同的料之間目前還不熟,還是生的,還得慢慢調”。他舉例說,如果年輕人之間不能做到相互熟悉,整個灣區的市場、理念就難免產生割裂。“發展最終靠年輕人,特別是港澳本地的年輕人,如果他們不理解大灣區的這些機會,不去看,也不去融合,他們能做什麼事情呢?”

大灣區概念超出了行政區劃的發展,不免觸及行政邊界區隔的問題。周其仁指出,工商活動特別是科技活動,不可能在一個邊界內完成所有的過程。“如果不把行政邊界到一定階段釋放出來,生產力就會受到阻礙。而應當是哪裡最合適就放在哪裡,不要求所有的業務活動必須在我的管轄範圍內”,在大灣區建立跨政府的協調機制很重要。

周其仁認為,所有灣區都有很多差異很大的元素,只有通過多來往、多碰撞、多合作才能解決,也只有通過這種來往、碰撞、合作,使一個地方的“濃度”大起來,才能獲得吸引力和輻射力。

在談到東京灣成功的經驗時,日本太陽經濟會代表理事長山崎養世直言:“我覺得它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移民’,從農村地區到大城市,人口從200萬增長到3000多萬,流動讓人們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機會和更好的工作機會,逐漸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公司也有了更多的機會實現發展。”

美國舊金山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院長肖恩·倫道夫同樣認為,創新的必備條件就是“思想開放,自由流動,無拘無束”。他舉例說,1850年才誕生的舊金山,所以發展到今天這樣的成就,就是因為“我們歡迎各個地區來的人,並不關心你來自中國、印度、巴西還是法國,都不要緊,誰也不關心。如果你能帶來一個好的想法,大家就會聽你的,會為你打開大門,然後吸引你要的資源”。

肖恩·倫道夫說:“只有這樣,通過協作來降低機制性的障礙,才能真正參與這個全球創新中心之間的競爭遊戲。”(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智觀天下工作室 張慶波)

粵港澳大灣區要“煲一鍋創新驅動增長的濃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