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中院發佈2016年知識產權審判年報及經典案例

法律 新能源汽車 經濟 法制 人民網 2017-04-27

今天是第17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昨天,無錫中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2016年度無錫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年報》及十大經典案例。去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371件,同比上升27.18%,創歷史新高。涉及新能源交通工具、高精尖醫療器械、網絡新媒體侵權的新類型案件多發。

去年以來,無錫市法院先後審理了貓屎咖啡、劉一手火鍋著作權侵權等多種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侵害他人合法知識產權的案件。中院知識產權庭庭長潘志江說,面對高發的新媒體侵權案件,法院的電子證據取證、舉證模式認定標準必需有所突破。目前,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QQ 聊天記錄、電子郵件等電子證據一般予以採信。同時,以電子命令形式進行的遠程取證方式亦為法院生效裁判所認可。

新媒體成侵權案“高發地”,專利糾紛則多出現在經濟轉型新領域。無錫市是新能源汽車號牌首批試點城市,故為搶奪市場、謀取高額利潤,與新能源汽車、油電混合汽車有關的專利權糾紛案件數量增多。受年輕群體追捧的電動平衡車外觀設計侵權也不斷湧現。隨著國民醫療保健意識的成熟,高精尖醫療器械市場需求缺口加大。在利益驅動下,腹腔鏡設備、超聲波檢查儀等高科技器械侵權糾紛持續升溫;止血貼、醫療照明器材等醫療消耗品侵權也開始顯現。

會上發佈的十大典型案例中,無錫中院全額支持了用於碰撞試驗的假人模型數據技術祕密糾紛案中原告主張的50萬元賠償額,避免了以往常見的“贏了官司賠了錢”的倒掛現象;在安得物流商標侵權案件中,無錫中院基於侵權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企業經營活動,並實際支配企業侵權收益的情況,認定兩者構成共同侵權,突破了以往將企業法定代表人行為視為職務行為,由企業承擔責任的慣常認定,確立了法定代表人利用企業惡意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共同侵權責任的裁判規則,提升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茗柏)

鏈 接

無錫市知識產權律師服務升級

本報訊 近年來,經濟主體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進一步增強,無錫市活躍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律師也逐步增多,越來越多的律師事務所設立知識產權部門並加大宣傳培養力度,提高律師實際辦案能力。

據市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主任邵鋆介紹,如今長期活躍在這個領域的資深律師就有數十位,還帶動了周圍一批年輕律師,從之前的單打獨鬥發展到由律所投入支持、團隊作戰。“現在不僅參與的律師人數多,而且新型案件增多、影響力擴大,賠償額也增加了。”

(邵益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