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砸商店、焚燒銀行、襲擊安全部隊……浪漫的法國為何突發暴亂?

法國 經濟 民主 歐洲 新能源汽車 長安觀察 2018-12-09
打砸商店、焚燒銀行、襲擊安全部隊……浪漫的法國為何突發暴亂?

近期,法國首都巴黎爆發了近10年來最嚴重騷亂。僅12月1日就有13.6萬人走上街頭,打砸商店、焚燒銀行、襲擊安全部隊,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等標誌性地帶,一度似乎真成了戰場。馬克龍政府焦頭爛額,而這一切的緣起,竟是一份上調汽油稅及柴油稅的動議。小小燃油稅何以能撬動如此嚴重的大騷亂?背後顯然有更深層的原因。

在法國民眾眼中,馬克龍的種種改革都是在動“窮人的奶酪”。一邊是油價上漲,一邊是大筆補貼新能源車主,這無疑是“劫貧濟富”。畢竟擁有燃油車的多為中下階層,能花高價更換新能源車的多是富裕階層。此外,馬克龍一系列的經濟改革,也同樣有擴大貧富差距之嫌。他取消除房產以外所有資產的財富稅、降低對工人的就業保護、削減住房援助、提高退休人員稅率、反對提高最低工資等。種種舉措在普通民眾看來,就是在給富人減稅,而給窮人加稅,巨大的“不公平”感讓法國普通民眾怒火中燒。

打砸商店、焚燒銀行、襲擊安全部隊……浪漫的法國為何突發暴亂?

如此看來,馬克龍被貼上“富人總統”的標籤似乎並不“冤枉”。事實上,法國社會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就是經濟困境。擺在馬克龍面前的就是兩大難題:競爭力不足和社會福利支出過高。為此,他想在增加國庫收入的同時,減輕企業負擔,讓企業更容易僱傭到員工,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活力。而這一切,在低迷的經濟形勢下,只會將矛盾觸發得愈加激烈。還要看到的是,年輕的馬克龍懷著一顆無比豪邁的大國雄心。他提出要建立“歐洲軍隊”,並認為法國在應對氣候變化、貿易爭端和移民等問題上要更強大。但這份改革決心,相對於法國目前的整體實力而言實在太過超前。法國社會顯然沒有做好準備迎接如此一場深層次的改革。

馬克龍的改革決心依舊堅定,他強硬迴應巴黎騷亂,稱“改革不可能因此退縮”。而這也意味著目前的騷亂短期內不會停止。法國有深厚的革命傳統,也有民粹主義的土壤。騷亂背後無疑也有法國右翼勢力的鼓動和支持。馬克龍“富人總統”的標籤本身,民粹意味就十分明顯。

馬克龍推進改革忽視民眾訴求是引發騷亂的重要原因。比如此次上調燃油稅,11月底下達通知,第二年元旦立即上調,此前沒有與民眾或者工會代表舉行對話協商,更沒有給民眾留足反應時間。這種一味地自上而下的改革,再加上改革的紅利短期內無法落到法國民眾頭上,自然將會激起更多反精英反建制的民粹情緒和反抗浪潮。儘管馬克龍政府的改革初衷是為了經濟更好發展,然而卻觸動了底層人民的利益,導致出現了目前社會秩序的混亂。

打砸商店、焚燒銀行、襲擊安全部隊……浪漫的法國為何突發暴亂?

長期以來,一些國家所實行的民主制度在某種意義上都走了樣,促使一些口頭上承諾“低稅收”和“高福利”的候選人更容易上臺執政。這也導致了目前一些歐洲國家面臨債臺高築和福利超支的情況。希臘是典型的例子,法國也存在這一問題。然而,西方民主制度並不是解決經濟發展的良藥,換句話說,民主解決不了貧困問題。法國目前的經濟困境與其制度本身有一定關聯。

從社會學研究來看,馬克龍所面臨的問題,本質上就是怎樣處理改革發展和社會秩序之間的矛盾。一個國家越是改革求發展,發展和秩序的張力就越突出,越嚴重。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造成社會危機,表現的形式就是社會騷亂。深層次改革的社會風險在每個國家都存在,因此如何避免風險,就要考驗領導人對改革和穩定之間的把控能力了。據最新民調顯示,馬克龍總統一度高達60%的支持率如今已驟降至25%,能否平安度過此次騷亂事件,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