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雷諾汽車增資10億元人民幣,入股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其在中國市場第4家合資企業。在市場下行階段,雷諾為何不集中精力在一個合作伙伴身上,反而要分散精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頻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正所謂“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都是耍流氓,作為一家已經有120多年曆史的車企,雷諾汽車的發展佈局卻愈發“迷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在牽手東風成立東風雷諾、易捷特兩家公司之後,雷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北上南下”,分別與華晨、江鈴進行資本合作。對於這種做法,行業分析者都會認為,挑戰大於機遇。而雷諾為何頻繁尋找新合作對象,一反困難時期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關的準則?這恰是汽車K線最想要分析的問題。

入華較晚,意圖以“量”取勝?

2013年底,雷諾汽車集團姍姍來遲,與東風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成為入華較晚的外資汽車巨頭之一。彼時,中國汽車市場前景尚處於“黃金期”末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雙雙突破2000萬。

"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雷諾汽車增資10億元人民幣,入股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其在中國市場第4家合資企業。在市場下行階段,雷諾為何不集中精力在一個合作伙伴身上,反而要分散精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頻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正所謂“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都是耍流氓,作為一家已經有120多年曆史的車企,雷諾汽車的發展佈局卻愈發“迷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在牽手東風成立東風雷諾、易捷特兩家公司之後,雷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北上南下”,分別與華晨、江鈴進行資本合作。對於這種做法,行業分析者都會認為,挑戰大於機遇。而雷諾為何頻繁尋找新合作對象,一反困難時期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關的準則?這恰是汽車K線最想要分析的問題。

入華較晚,意圖以“量”取勝?

2013年底,雷諾汽車集團姍姍來遲,與東風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成為入華較晚的外資汽車巨頭之一。彼時,中國汽車市場前景尚處於“黃金期”末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雙雙突破2000萬。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2016年3月,東風雷諾旗下首款車型科雷嘉實現量產銷售;同年11月,第二款國產車型科雷傲上市。即便錯過了入華的“黃金鼎盛期”,雷諾這個創立於1898年、1902年便自己製造發動機的法國汽車製造商,當年在全球127個國家創下320萬輛汽車的銷售成績,同時,憑藉兩款產品在中國市場拿下逾3萬輛的銷售成績。

2017年8月,東風、雷諾和日產三方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雷諾、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剩下50%股份由東風持有。公司生產基地設立於中國十堰的東風汽車生產基地,計劃產能規模為12萬輛。

同年12月,雷諾與華晨宣佈成立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在瀋陽大東區投產運營,本地化生產三大類車型:MPV、中型廂式客車及貨車和大型廂式客車及貨車,計劃到2022年實現年銷售15萬輛。

"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雷諾汽車增資10億元人民幣,入股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其在中國市場第4家合資企業。在市場下行階段,雷諾為何不集中精力在一個合作伙伴身上,反而要分散精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頻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正所謂“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都是耍流氓,作為一家已經有120多年曆史的車企,雷諾汽車的發展佈局卻愈發“迷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在牽手東風成立東風雷諾、易捷特兩家公司之後,雷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北上南下”,分別與華晨、江鈴進行資本合作。對於這種做法,行業分析者都會認為,挑戰大於機遇。而雷諾為何頻繁尋找新合作對象,一反困難時期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關的準則?這恰是汽車K線最想要分析的問題。

入華較晚,意圖以“量”取勝?

2013年底,雷諾汽車集團姍姍來遲,與東風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成為入華較晚的外資汽車巨頭之一。彼時,中國汽車市場前景尚處於“黃金期”末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雙雙突破2000萬。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2016年3月,東風雷諾旗下首款車型科雷嘉實現量產銷售;同年11月,第二款國產車型科雷傲上市。即便錯過了入華的“黃金鼎盛期”,雷諾這個創立於1898年、1902年便自己製造發動機的法國汽車製造商,當年在全球127個國家創下320萬輛汽車的銷售成績,同時,憑藉兩款產品在中國市場拿下逾3萬輛的銷售成績。

2017年8月,東風、雷諾和日產三方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雷諾、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剩下50%股份由東風持有。公司生產基地設立於中國十堰的東風汽車生產基地,計劃產能規模為12萬輛。

同年12月,雷諾與華晨宣佈成立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在瀋陽大東區投產運營,本地化生產三大類車型:MPV、中型廂式客車及貨車和大型廂式客車及貨車,計劃到2022年實現年銷售15萬輛。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今年7月17日,雷諾集團和江鈴集團宣佈正式成立合資公司,以進一步促進雙方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略佈局。雷諾集團增資10億元人民幣,正式成為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東,擁有50%的股權。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註冊。

至此,雷諾汽車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牽手3家合作伙伴組建4家合資公司,這似乎宣示著其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熱愛。然而,這種分散的產品、產能和技術路徑佈局真的適合雷諾在中國當下市場階段的發展嗎?

資源、利潤均有限,所以不專情?

如果說,雷諾與華晨金盃的合作,是看中其在“輕型商用車”領域的潛能,那麼,已經與東風聯合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雷諾,為什麼還要選擇與江鈴合作,再次成立江鈴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呢?

"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雷諾汽車增資10億元人民幣,入股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其在中國市場第4家合資企業。在市場下行階段,雷諾為何不集中精力在一個合作伙伴身上,反而要分散精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頻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正所謂“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都是耍流氓,作為一家已經有120多年曆史的車企,雷諾汽車的發展佈局卻愈發“迷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在牽手東風成立東風雷諾、易捷特兩家公司之後,雷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北上南下”,分別與華晨、江鈴進行資本合作。對於這種做法,行業分析者都會認為,挑戰大於機遇。而雷諾為何頻繁尋找新合作對象,一反困難時期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關的準則?這恰是汽車K線最想要分析的問題。

入華較晚,意圖以“量”取勝?

2013年底,雷諾汽車集團姍姍來遲,與東風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成為入華較晚的外資汽車巨頭之一。彼時,中國汽車市場前景尚處於“黃金期”末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雙雙突破2000萬。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2016年3月,東風雷諾旗下首款車型科雷嘉實現量產銷售;同年11月,第二款國產車型科雷傲上市。即便錯過了入華的“黃金鼎盛期”,雷諾這個創立於1898年、1902年便自己製造發動機的法國汽車製造商,當年在全球127個國家創下320萬輛汽車的銷售成績,同時,憑藉兩款產品在中國市場拿下逾3萬輛的銷售成績。

2017年8月,東風、雷諾和日產三方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雷諾、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剩下50%股份由東風持有。公司生產基地設立於中國十堰的東風汽車生產基地,計劃產能規模為12萬輛。

同年12月,雷諾與華晨宣佈成立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在瀋陽大東區投產運營,本地化生產三大類車型:MPV、中型廂式客車及貨車和大型廂式客車及貨車,計劃到2022年實現年銷售15萬輛。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今年7月17日,雷諾集團和江鈴集團宣佈正式成立合資公司,以進一步促進雙方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略佈局。雷諾集團增資10億元人民幣,正式成為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東,擁有50%的股權。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註冊。

至此,雷諾汽車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牽手3家合作伙伴組建4家合資公司,這似乎宣示著其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熱愛。然而,這種分散的產品、產能和技術路徑佈局真的適合雷諾在中國當下市場階段的發展嗎?

資源、利潤均有限,所以不專情?

如果說,雷諾與華晨金盃的合作,是看中其在“輕型商用車”領域的潛能,那麼,已經與東風聯合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雷諾,為什麼還要選擇與江鈴合作,再次成立江鈴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呢?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汽車K線欲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其原因:

首先,雷諾在華新能源業務發展遲緩。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雖然在2017年創立之初便宣佈將要在中國市場生產銷售電動汽車,但是,至今2年時間過去,除了有消息稱雷諾在中國首款電動車K-ZE(中文名稱:e諾)是易捷特研發中心的成果,並未見其有其他相關的產品動作,甚至相關新聞都很少。

此外,作為“雙積分”倒逼下的產物,易捷特似乎並不打算走上自主生產發展的道路。在其產品規劃裡體現更多的是,三家母公司產品導入。雷諾亞太區主席、雷諾集團中國業務區高級副總裁福蘭曾表示,“可以將易捷特看為一家主機廠,而東風雷諾是這家主機廠的客戶,易捷特提供零部件技術,將推出屬於雷諾品牌的電動車”。

也就是說,三家股東負責提供研發與設計,易捷特只負責生產,銷售所獲得積分,由三家公司共享。但是,雷諾僅持有其25%的股份,在合資公司中話語權相對較弱,反有一種“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悲傷。

在這樣的境況下,尋找實力較弱的合資夥伴,真正將其電動化技術導入中國,或許才是雷諾集團的醉翁之意。眾所周知,雷諾在歐洲屬於較早研發電動化技術的企業,同時,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電動化技術也是獨樹一幟。然而,在東風集團內部,也已經有“盟友”日產引入了電動化技術。

"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雷諾汽車增資10億元人民幣,入股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其在中國市場第4家合資企業。在市場下行階段,雷諾為何不集中精力在一個合作伙伴身上,反而要分散精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頻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正所謂“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都是耍流氓,作為一家已經有120多年曆史的車企,雷諾汽車的發展佈局卻愈發“迷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在牽手東風成立東風雷諾、易捷特兩家公司之後,雷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北上南下”,分別與華晨、江鈴進行資本合作。對於這種做法,行業分析者都會認為,挑戰大於機遇。而雷諾為何頻繁尋找新合作對象,一反困難時期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關的準則?這恰是汽車K線最想要分析的問題。

入華較晚,意圖以“量”取勝?

2013年底,雷諾汽車集團姍姍來遲,與東風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成為入華較晚的外資汽車巨頭之一。彼時,中國汽車市場前景尚處於“黃金期”末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雙雙突破2000萬。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2016年3月,東風雷諾旗下首款車型科雷嘉實現量產銷售;同年11月,第二款國產車型科雷傲上市。即便錯過了入華的“黃金鼎盛期”,雷諾這個創立於1898年、1902年便自己製造發動機的法國汽車製造商,當年在全球127個國家創下320萬輛汽車的銷售成績,同時,憑藉兩款產品在中國市場拿下逾3萬輛的銷售成績。

2017年8月,東風、雷諾和日產三方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雷諾、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剩下50%股份由東風持有。公司生產基地設立於中國十堰的東風汽車生產基地,計劃產能規模為12萬輛。

同年12月,雷諾與華晨宣佈成立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在瀋陽大東區投產運營,本地化生產三大類車型:MPV、中型廂式客車及貨車和大型廂式客車及貨車,計劃到2022年實現年銷售15萬輛。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今年7月17日,雷諾集團和江鈴集團宣佈正式成立合資公司,以進一步促進雙方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略佈局。雷諾集團增資10億元人民幣,正式成為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東,擁有50%的股權。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註冊。

至此,雷諾汽車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牽手3家合作伙伴組建4家合資公司,這似乎宣示著其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熱愛。然而,這種分散的產品、產能和技術路徑佈局真的適合雷諾在中國當下市場階段的發展嗎?

資源、利潤均有限,所以不專情?

如果說,雷諾與華晨金盃的合作,是看中其在“輕型商用車”領域的潛能,那麼,已經與東風聯合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雷諾,為什麼還要選擇與江鈴合作,再次成立江鈴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呢?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汽車K線欲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其原因:

首先,雷諾在華新能源業務發展遲緩。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雖然在2017年創立之初便宣佈將要在中國市場生產銷售電動汽車,但是,至今2年時間過去,除了有消息稱雷諾在中國首款電動車K-ZE(中文名稱:e諾)是易捷特研發中心的成果,並未見其有其他相關的產品動作,甚至相關新聞都很少。

此外,作為“雙積分”倒逼下的產物,易捷特似乎並不打算走上自主生產發展的道路。在其產品規劃裡體現更多的是,三家母公司產品導入。雷諾亞太區主席、雷諾集團中國業務區高級副總裁福蘭曾表示,“可以將易捷特看為一家主機廠,而東風雷諾是這家主機廠的客戶,易捷特提供零部件技術,將推出屬於雷諾品牌的電動車”。

也就是說,三家股東負責提供研發與設計,易捷特只負責生產,銷售所獲得積分,由三家公司共享。但是,雷諾僅持有其25%的股份,在合資公司中話語權相對較弱,反有一種“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悲傷。

在這樣的境況下,尋找實力較弱的合資夥伴,真正將其電動化技術導入中國,或許才是雷諾集團的醉翁之意。眾所周知,雷諾在歐洲屬於較早研發電動化技術的企業,同時,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電動化技術也是獨樹一幟。然而,在東風集團內部,也已經有“盟友”日產引入了電動化技術。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其次,在中國投入巨資後,雷諾亟需 “利潤奶牛”來彌補,然而,曾風光一時的東風雷諾,發展卻後繼乏力。

2018年,雷諾集團總收入達到574.19億歐元,同比2017年減少2.3%;營業利潤為36.12億歐元,佔總收入的6.3%;淨收入為33億歐元,遠低於2017年的53.1億歐元,同比大跌37.8%。在利潤嚴重下滑的情況下,雷諾必須想辦法止損。

然而,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營業收入達280.5億歐元,同比下降6.4%;營業利潤16.54億歐元,同比下滑13.6%;營業利潤率僅為5.9%,而其本年度的營業利潤率目標為6%。汽車銷售作為利潤主要來源,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全球銷售新車193.85萬輛,中國市場合計銷量僅有8.97萬輛。

作為雷諾在中國市場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東風雷諾今年上半年銷量貢獻不足萬輛。此外,根據東風汽車集團公告,2018年,東風雷諾汽車整車產能為11萬輛/年。銷量貢獻十分有限、產能利用嚴重不足,顯而易見,不能給雷諾帶來足夠的利潤。

"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雷諾汽車增資10億元人民幣,入股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其在中國市場第4家合資企業。在市場下行階段,雷諾為何不集中精力在一個合作伙伴身上,反而要分散精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頻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正所謂“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都是耍流氓,作為一家已經有120多年曆史的車企,雷諾汽車的發展佈局卻愈發“迷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在牽手東風成立東風雷諾、易捷特兩家公司之後,雷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北上南下”,分別與華晨、江鈴進行資本合作。對於這種做法,行業分析者都會認為,挑戰大於機遇。而雷諾為何頻繁尋找新合作對象,一反困難時期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關的準則?這恰是汽車K線最想要分析的問題。

入華較晚,意圖以“量”取勝?

2013年底,雷諾汽車集團姍姍來遲,與東風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成為入華較晚的外資汽車巨頭之一。彼時,中國汽車市場前景尚處於“黃金期”末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雙雙突破2000萬。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2016年3月,東風雷諾旗下首款車型科雷嘉實現量產銷售;同年11月,第二款國產車型科雷傲上市。即便錯過了入華的“黃金鼎盛期”,雷諾這個創立於1898年、1902年便自己製造發動機的法國汽車製造商,當年在全球127個國家創下320萬輛汽車的銷售成績,同時,憑藉兩款產品在中國市場拿下逾3萬輛的銷售成績。

2017年8月,東風、雷諾和日產三方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雷諾、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剩下50%股份由東風持有。公司生產基地設立於中國十堰的東風汽車生產基地,計劃產能規模為12萬輛。

同年12月,雷諾與華晨宣佈成立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在瀋陽大東區投產運營,本地化生產三大類車型:MPV、中型廂式客車及貨車和大型廂式客車及貨車,計劃到2022年實現年銷售15萬輛。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今年7月17日,雷諾集團和江鈴集團宣佈正式成立合資公司,以進一步促進雙方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略佈局。雷諾集團增資10億元人民幣,正式成為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東,擁有50%的股權。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註冊。

至此,雷諾汽車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牽手3家合作伙伴組建4家合資公司,這似乎宣示著其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熱愛。然而,這種分散的產品、產能和技術路徑佈局真的適合雷諾在中國當下市場階段的發展嗎?

資源、利潤均有限,所以不專情?

如果說,雷諾與華晨金盃的合作,是看中其在“輕型商用車”領域的潛能,那麼,已經與東風聯合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雷諾,為什麼還要選擇與江鈴合作,再次成立江鈴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呢?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汽車K線欲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其原因:

首先,雷諾在華新能源業務發展遲緩。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雖然在2017年創立之初便宣佈將要在中國市場生產銷售電動汽車,但是,至今2年時間過去,除了有消息稱雷諾在中國首款電動車K-ZE(中文名稱:e諾)是易捷特研發中心的成果,並未見其有其他相關的產品動作,甚至相關新聞都很少。

此外,作為“雙積分”倒逼下的產物,易捷特似乎並不打算走上自主生產發展的道路。在其產品規劃裡體現更多的是,三家母公司產品導入。雷諾亞太區主席、雷諾集團中國業務區高級副總裁福蘭曾表示,“可以將易捷特看為一家主機廠,而東風雷諾是這家主機廠的客戶,易捷特提供零部件技術,將推出屬於雷諾品牌的電動車”。

也就是說,三家股東負責提供研發與設計,易捷特只負責生產,銷售所獲得積分,由三家公司共享。但是,雷諾僅持有其25%的股份,在合資公司中話語權相對較弱,反有一種“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悲傷。

在這樣的境況下,尋找實力較弱的合資夥伴,真正將其電動化技術導入中國,或許才是雷諾集團的醉翁之意。眾所周知,雷諾在歐洲屬於較早研發電動化技術的企業,同時,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電動化技術也是獨樹一幟。然而,在東風集團內部,也已經有“盟友”日產引入了電動化技術。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其次,在中國投入巨資後,雷諾亟需 “利潤奶牛”來彌補,然而,曾風光一時的東風雷諾,發展卻後繼乏力。

2018年,雷諾集團總收入達到574.19億歐元,同比2017年減少2.3%;營業利潤為36.12億歐元,佔總收入的6.3%;淨收入為33億歐元,遠低於2017年的53.1億歐元,同比大跌37.8%。在利潤嚴重下滑的情況下,雷諾必須想辦法止損。

然而,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營業收入達280.5億歐元,同比下降6.4%;營業利潤16.54億歐元,同比下滑13.6%;營業利潤率僅為5.9%,而其本年度的營業利潤率目標為6%。汽車銷售作為利潤主要來源,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全球銷售新車193.85萬輛,中國市場合計銷量僅有8.97萬輛。

作為雷諾在中國市場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東風雷諾今年上半年銷量貢獻不足萬輛。此外,根據東風汽車集團公告,2018年,東風雷諾汽車整車產能為11萬輛/年。銷量貢獻十分有限、產能利用嚴重不足,顯而易見,不能給雷諾帶來足夠的利潤。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第三,東風雷諾銷量跌跌不休,且不知何時止跌。自2013年正式入華,至今約6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東風雷諾僅2017年達到一個小高峰,年銷量突破7萬輛。然而,從2018年開始,東風雷諾便跟隨市場整體下滑趨勢,出現不可抵擋的下滑頹勢,年銷量僅突破5萬輛。

放眼全球,2018年雷諾集團全球銷量達到390萬輛(含金盃和華頌品牌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2%。而在中國市場,雷諾集團銷量(包括金盃及華頌品牌汽車)達到21.67萬輛。

東風雷諾5萬輛的銷售數字,在百萬量級的雷諾面前,多少有點兒不值一提。面對這樣的處境,東風雷諾還是有點兒慌的。2018年底,東風雷諾宣佈持續加碼中國市場,在2022年前導入9款新車,包括3款純電動車型,覆蓋轎車與SUV、MPV市場。

然而,今年東風雷諾的銷量則更為慘淡,1-7月累計銷量剛剛破萬,單月來看,僅1月銷量突破3000輛,2-7月,單月銷量不過千餘輛,最差的4月份僅銷售500多輛。按照東風雷諾近幾年的銷量走勢分析,其下半年銷量遠不如上半年,預計今年後幾個月也會相當艱難。

"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雷諾汽車增資10億元人民幣,入股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其在中國市場第4家合資企業。在市場下行階段,雷諾為何不集中精力在一個合作伙伴身上,反而要分散精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頻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正所謂“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都是耍流氓,作為一家已經有120多年曆史的車企,雷諾汽車的發展佈局卻愈發“迷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在牽手東風成立東風雷諾、易捷特兩家公司之後,雷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北上南下”,分別與華晨、江鈴進行資本合作。對於這種做法,行業分析者都會認為,挑戰大於機遇。而雷諾為何頻繁尋找新合作對象,一反困難時期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關的準則?這恰是汽車K線最想要分析的問題。

入華較晚,意圖以“量”取勝?

2013年底,雷諾汽車集團姍姍來遲,與東風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成為入華較晚的外資汽車巨頭之一。彼時,中國汽車市場前景尚處於“黃金期”末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雙雙突破2000萬。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2016年3月,東風雷諾旗下首款車型科雷嘉實現量產銷售;同年11月,第二款國產車型科雷傲上市。即便錯過了入華的“黃金鼎盛期”,雷諾這個創立於1898年、1902年便自己製造發動機的法國汽車製造商,當年在全球127個國家創下320萬輛汽車的銷售成績,同時,憑藉兩款產品在中國市場拿下逾3萬輛的銷售成績。

2017年8月,東風、雷諾和日產三方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雷諾、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剩下50%股份由東風持有。公司生產基地設立於中國十堰的東風汽車生產基地,計劃產能規模為12萬輛。

同年12月,雷諾與華晨宣佈成立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在瀋陽大東區投產運營,本地化生產三大類車型:MPV、中型廂式客車及貨車和大型廂式客車及貨車,計劃到2022年實現年銷售15萬輛。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今年7月17日,雷諾集團和江鈴集團宣佈正式成立合資公司,以進一步促進雙方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略佈局。雷諾集團增資10億元人民幣,正式成為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東,擁有50%的股權。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註冊。

至此,雷諾汽車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牽手3家合作伙伴組建4家合資公司,這似乎宣示著其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熱愛。然而,這種分散的產品、產能和技術路徑佈局真的適合雷諾在中國當下市場階段的發展嗎?

資源、利潤均有限,所以不專情?

如果說,雷諾與華晨金盃的合作,是看中其在“輕型商用車”領域的潛能,那麼,已經與東風聯合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雷諾,為什麼還要選擇與江鈴合作,再次成立江鈴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呢?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汽車K線欲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其原因:

首先,雷諾在華新能源業務發展遲緩。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雖然在2017年創立之初便宣佈將要在中國市場生產銷售電動汽車,但是,至今2年時間過去,除了有消息稱雷諾在中國首款電動車K-ZE(中文名稱:e諾)是易捷特研發中心的成果,並未見其有其他相關的產品動作,甚至相關新聞都很少。

此外,作為“雙積分”倒逼下的產物,易捷特似乎並不打算走上自主生產發展的道路。在其產品規劃裡體現更多的是,三家母公司產品導入。雷諾亞太區主席、雷諾集團中國業務區高級副總裁福蘭曾表示,“可以將易捷特看為一家主機廠,而東風雷諾是這家主機廠的客戶,易捷特提供零部件技術,將推出屬於雷諾品牌的電動車”。

也就是說,三家股東負責提供研發與設計,易捷特只負責生產,銷售所獲得積分,由三家公司共享。但是,雷諾僅持有其25%的股份,在合資公司中話語權相對較弱,反有一種“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悲傷。

在這樣的境況下,尋找實力較弱的合資夥伴,真正將其電動化技術導入中國,或許才是雷諾集團的醉翁之意。眾所周知,雷諾在歐洲屬於較早研發電動化技術的企業,同時,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電動化技術也是獨樹一幟。然而,在東風集團內部,也已經有“盟友”日產引入了電動化技術。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其次,在中國投入巨資後,雷諾亟需 “利潤奶牛”來彌補,然而,曾風光一時的東風雷諾,發展卻後繼乏力。

2018年,雷諾集團總收入達到574.19億歐元,同比2017年減少2.3%;營業利潤為36.12億歐元,佔總收入的6.3%;淨收入為33億歐元,遠低於2017年的53.1億歐元,同比大跌37.8%。在利潤嚴重下滑的情況下,雷諾必須想辦法止損。

然而,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營業收入達280.5億歐元,同比下降6.4%;營業利潤16.54億歐元,同比下滑13.6%;營業利潤率僅為5.9%,而其本年度的營業利潤率目標為6%。汽車銷售作為利潤主要來源,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全球銷售新車193.85萬輛,中國市場合計銷量僅有8.97萬輛。

作為雷諾在中國市場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東風雷諾今年上半年銷量貢獻不足萬輛。此外,根據東風汽車集團公告,2018年,東風雷諾汽車整車產能為11萬輛/年。銷量貢獻十分有限、產能利用嚴重不足,顯而易見,不能給雷諾帶來足夠的利潤。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第三,東風雷諾銷量跌跌不休,且不知何時止跌。自2013年正式入華,至今約6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東風雷諾僅2017年達到一個小高峰,年銷量突破7萬輛。然而,從2018年開始,東風雷諾便跟隨市場整體下滑趨勢,出現不可抵擋的下滑頹勢,年銷量僅突破5萬輛。

放眼全球,2018年雷諾集團全球銷量達到390萬輛(含金盃和華頌品牌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2%。而在中國市場,雷諾集團銷量(包括金盃及華頌品牌汽車)達到21.67萬輛。

東風雷諾5萬輛的銷售數字,在百萬量級的雷諾面前,多少有點兒不值一提。面對這樣的處境,東風雷諾還是有點兒慌的。2018年底,東風雷諾宣佈持續加碼中國市場,在2022年前導入9款新車,包括3款純電動車型,覆蓋轎車與SUV、MPV市場。

然而,今年東風雷諾的銷量則更為慘淡,1-7月累計銷量剛剛破萬,單月來看,僅1月銷量突破3000輛,2-7月,單月銷量不過千餘輛,最差的4月份僅銷售500多輛。按照東風雷諾近幾年的銷量走勢分析,其下半年銷量遠不如上半年,預計今年後幾個月也會相當艱難。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面對這樣的銷售成績,不知雷諾集團會作何感想?在東風麾下,東風雷諾入華至今不過2款主力產品在銷售。即便有將上市的科雷繽和e諾,但新車能給雷諾銷量帶來多大增長,誰又能保證?

神龍之鑑

偏愛日系的東風,留給法系的機會並不多。目前,法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處境都不太美妙,而且已經不僅僅是水土不服那麼簡單。

除去與長安合作的DS品牌,自進入中國以來就沒見它輝煌過,人們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月銷個位數的神車”。

剩下的法系品牌,在中國市場都選擇了與東風集團合作。其中,已經成立近30年的神龍汽車目前的發展狀況,也可能是促成雷諾在中國一南一北尋找新夥伴的重要因素。

伴隨著雷諾入華,標緻、雪鐵龍品牌業績年年下跌,時至今年其半年虧損已經超過25億元,並且要依靠“變賣工廠、賣地和裁員”求生。詳情參考:《東風集團與PSA就拯救神龍達成一致:賣地、出售工廠設備、裁員50% | K·Focus》。

"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雷諾汽車增資10億元人民幣,入股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其在中國市場第4家合資企業。在市場下行階段,雷諾為何不集中精力在一個合作伙伴身上,反而要分散精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頻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正所謂“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都是耍流氓,作為一家已經有120多年曆史的車企,雷諾汽車的發展佈局卻愈發“迷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在牽手東風成立東風雷諾、易捷特兩家公司之後,雷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北上南下”,分別與華晨、江鈴進行資本合作。對於這種做法,行業分析者都會認為,挑戰大於機遇。而雷諾為何頻繁尋找新合作對象,一反困難時期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關的準則?這恰是汽車K線最想要分析的問題。

入華較晚,意圖以“量”取勝?

2013年底,雷諾汽車集團姍姍來遲,與東風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成為入華較晚的外資汽車巨頭之一。彼時,中國汽車市場前景尚處於“黃金期”末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雙雙突破2000萬。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2016年3月,東風雷諾旗下首款車型科雷嘉實現量產銷售;同年11月,第二款國產車型科雷傲上市。即便錯過了入華的“黃金鼎盛期”,雷諾這個創立於1898年、1902年便自己製造發動機的法國汽車製造商,當年在全球127個國家創下320萬輛汽車的銷售成績,同時,憑藉兩款產品在中國市場拿下逾3萬輛的銷售成績。

2017年8月,東風、雷諾和日產三方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雷諾、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剩下50%股份由東風持有。公司生產基地設立於中國十堰的東風汽車生產基地,計劃產能規模為12萬輛。

同年12月,雷諾與華晨宣佈成立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在瀋陽大東區投產運營,本地化生產三大類車型:MPV、中型廂式客車及貨車和大型廂式客車及貨車,計劃到2022年實現年銷售15萬輛。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今年7月17日,雷諾集團和江鈴集團宣佈正式成立合資公司,以進一步促進雙方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略佈局。雷諾集團增資10億元人民幣,正式成為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東,擁有50%的股權。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註冊。

至此,雷諾汽車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牽手3家合作伙伴組建4家合資公司,這似乎宣示著其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熱愛。然而,這種分散的產品、產能和技術路徑佈局真的適合雷諾在中國當下市場階段的發展嗎?

資源、利潤均有限,所以不專情?

如果說,雷諾與華晨金盃的合作,是看中其在“輕型商用車”領域的潛能,那麼,已經與東風聯合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雷諾,為什麼還要選擇與江鈴合作,再次成立江鈴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呢?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汽車K線欲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其原因:

首先,雷諾在華新能源業務發展遲緩。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雖然在2017年創立之初便宣佈將要在中國市場生產銷售電動汽車,但是,至今2年時間過去,除了有消息稱雷諾在中國首款電動車K-ZE(中文名稱:e諾)是易捷特研發中心的成果,並未見其有其他相關的產品動作,甚至相關新聞都很少。

此外,作為“雙積分”倒逼下的產物,易捷特似乎並不打算走上自主生產發展的道路。在其產品規劃裡體現更多的是,三家母公司產品導入。雷諾亞太區主席、雷諾集團中國業務區高級副總裁福蘭曾表示,“可以將易捷特看為一家主機廠,而東風雷諾是這家主機廠的客戶,易捷特提供零部件技術,將推出屬於雷諾品牌的電動車”。

也就是說,三家股東負責提供研發與設計,易捷特只負責生產,銷售所獲得積分,由三家公司共享。但是,雷諾僅持有其25%的股份,在合資公司中話語權相對較弱,反有一種“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悲傷。

在這樣的境況下,尋找實力較弱的合資夥伴,真正將其電動化技術導入中國,或許才是雷諾集團的醉翁之意。眾所周知,雷諾在歐洲屬於較早研發電動化技術的企業,同時,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電動化技術也是獨樹一幟。然而,在東風集團內部,也已經有“盟友”日產引入了電動化技術。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其次,在中國投入巨資後,雷諾亟需 “利潤奶牛”來彌補,然而,曾風光一時的東風雷諾,發展卻後繼乏力。

2018年,雷諾集團總收入達到574.19億歐元,同比2017年減少2.3%;營業利潤為36.12億歐元,佔總收入的6.3%;淨收入為33億歐元,遠低於2017年的53.1億歐元,同比大跌37.8%。在利潤嚴重下滑的情況下,雷諾必須想辦法止損。

然而,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營業收入達280.5億歐元,同比下降6.4%;營業利潤16.54億歐元,同比下滑13.6%;營業利潤率僅為5.9%,而其本年度的營業利潤率目標為6%。汽車銷售作為利潤主要來源,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全球銷售新車193.85萬輛,中國市場合計銷量僅有8.97萬輛。

作為雷諾在中國市場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東風雷諾今年上半年銷量貢獻不足萬輛。此外,根據東風汽車集團公告,2018年,東風雷諾汽車整車產能為11萬輛/年。銷量貢獻十分有限、產能利用嚴重不足,顯而易見,不能給雷諾帶來足夠的利潤。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第三,東風雷諾銷量跌跌不休,且不知何時止跌。自2013年正式入華,至今約6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東風雷諾僅2017年達到一個小高峰,年銷量突破7萬輛。然而,從2018年開始,東風雷諾便跟隨市場整體下滑趨勢,出現不可抵擋的下滑頹勢,年銷量僅突破5萬輛。

放眼全球,2018年雷諾集團全球銷量達到390萬輛(含金盃和華頌品牌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2%。而在中國市場,雷諾集團銷量(包括金盃及華頌品牌汽車)達到21.67萬輛。

東風雷諾5萬輛的銷售數字,在百萬量級的雷諾面前,多少有點兒不值一提。面對這樣的處境,東風雷諾還是有點兒慌的。2018年底,東風雷諾宣佈持續加碼中國市場,在2022年前導入9款新車,包括3款純電動車型,覆蓋轎車與SUV、MPV市場。

然而,今年東風雷諾的銷量則更為慘淡,1-7月累計銷量剛剛破萬,單月來看,僅1月銷量突破3000輛,2-7月,單月銷量不過千餘輛,最差的4月份僅銷售500多輛。按照東風雷諾近幾年的銷量走勢分析,其下半年銷量遠不如上半年,預計今年後幾個月也會相當艱難。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面對這樣的銷售成績,不知雷諾集團會作何感想?在東風麾下,東風雷諾入華至今不過2款主力產品在銷售。即便有將上市的科雷繽和e諾,但新車能給雷諾銷量帶來多大增長,誰又能保證?

神龍之鑑

偏愛日系的東風,留給法系的機會並不多。目前,法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處境都不太美妙,而且已經不僅僅是水土不服那麼簡單。

除去與長安合作的DS品牌,自進入中國以來就沒見它輝煌過,人們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月銷個位數的神車”。

剩下的法系品牌,在中國市場都選擇了與東風集團合作。其中,已經成立近30年的神龍汽車目前的發展狀況,也可能是促成雷諾在中國一南一北尋找新夥伴的重要因素。

伴隨著雷諾入華,標緻、雪鐵龍品牌業績年年下跌,時至今年其半年虧損已經超過25億元,並且要依靠“變賣工廠、賣地和裁員”求生。詳情參考:《東風集團與PSA就拯救神龍達成一致:賣地、出售工廠設備、裁員50% | K·Focus》。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與神龍汽車類似,領導班子頻繁更換也給東風雷諾的發展蒙上陰影。今年7月,東風雷諾宣佈其本年度第四次高層人事調整。自7月7日起,魏文清出任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接棒翁運忠。這樣頻繁的走馬換將,對企業發展戰略的連續性和信心,都造成了較大沖擊。

此外,在內憂外患的多事之秋,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在三菱加入不到2年的時間,便因為內部利益鬥爭搖搖欲墜。以原掌門人“戈恩”鋃鐺入獄開始,不斷反轉的劇情應接不暇;與FCA的合併談判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般的撲朔迷離。

"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雷諾汽車增資10億元人民幣,入股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其在中國市場第4家合資企業。在市場下行階段,雷諾為何不集中精力在一個合作伙伴身上,反而要分散精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頻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正所謂“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都是耍流氓,作為一家已經有120多年曆史的車企,雷諾汽車的發展佈局卻愈發“迷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在牽手東風成立東風雷諾、易捷特兩家公司之後,雷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北上南下”,分別與華晨、江鈴進行資本合作。對於這種做法,行業分析者都會認為,挑戰大於機遇。而雷諾為何頻繁尋找新合作對象,一反困難時期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關的準則?這恰是汽車K線最想要分析的問題。

入華較晚,意圖以“量”取勝?

2013年底,雷諾汽車集團姍姍來遲,與東風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成為入華較晚的外資汽車巨頭之一。彼時,中國汽車市場前景尚處於“黃金期”末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雙雙突破2000萬。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2016年3月,東風雷諾旗下首款車型科雷嘉實現量產銷售;同年11月,第二款國產車型科雷傲上市。即便錯過了入華的“黃金鼎盛期”,雷諾這個創立於1898年、1902年便自己製造發動機的法國汽車製造商,當年在全球127個國家創下320萬輛汽車的銷售成績,同時,憑藉兩款產品在中國市場拿下逾3萬輛的銷售成績。

2017年8月,東風、雷諾和日產三方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雷諾、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剩下50%股份由東風持有。公司生產基地設立於中國十堰的東風汽車生產基地,計劃產能規模為12萬輛。

同年12月,雷諾與華晨宣佈成立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在瀋陽大東區投產運營,本地化生產三大類車型:MPV、中型廂式客車及貨車和大型廂式客車及貨車,計劃到2022年實現年銷售15萬輛。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今年7月17日,雷諾集團和江鈴集團宣佈正式成立合資公司,以進一步促進雙方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略佈局。雷諾集團增資10億元人民幣,正式成為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東,擁有50%的股權。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註冊。

至此,雷諾汽車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牽手3家合作伙伴組建4家合資公司,這似乎宣示著其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熱愛。然而,這種分散的產品、產能和技術路徑佈局真的適合雷諾在中國當下市場階段的發展嗎?

資源、利潤均有限,所以不專情?

如果說,雷諾與華晨金盃的合作,是看中其在“輕型商用車”領域的潛能,那麼,已經與東風聯合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雷諾,為什麼還要選擇與江鈴合作,再次成立江鈴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呢?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汽車K線欲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其原因:

首先,雷諾在華新能源業務發展遲緩。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雖然在2017年創立之初便宣佈將要在中國市場生產銷售電動汽車,但是,至今2年時間過去,除了有消息稱雷諾在中國首款電動車K-ZE(中文名稱:e諾)是易捷特研發中心的成果,並未見其有其他相關的產品動作,甚至相關新聞都很少。

此外,作為“雙積分”倒逼下的產物,易捷特似乎並不打算走上自主生產發展的道路。在其產品規劃裡體現更多的是,三家母公司產品導入。雷諾亞太區主席、雷諾集團中國業務區高級副總裁福蘭曾表示,“可以將易捷特看為一家主機廠,而東風雷諾是這家主機廠的客戶,易捷特提供零部件技術,將推出屬於雷諾品牌的電動車”。

也就是說,三家股東負責提供研發與設計,易捷特只負責生產,銷售所獲得積分,由三家公司共享。但是,雷諾僅持有其25%的股份,在合資公司中話語權相對較弱,反有一種“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悲傷。

在這樣的境況下,尋找實力較弱的合資夥伴,真正將其電動化技術導入中國,或許才是雷諾集團的醉翁之意。眾所周知,雷諾在歐洲屬於較早研發電動化技術的企業,同時,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電動化技術也是獨樹一幟。然而,在東風集團內部,也已經有“盟友”日產引入了電動化技術。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其次,在中國投入巨資後,雷諾亟需 “利潤奶牛”來彌補,然而,曾風光一時的東風雷諾,發展卻後繼乏力。

2018年,雷諾集團總收入達到574.19億歐元,同比2017年減少2.3%;營業利潤為36.12億歐元,佔總收入的6.3%;淨收入為33億歐元,遠低於2017年的53.1億歐元,同比大跌37.8%。在利潤嚴重下滑的情況下,雷諾必須想辦法止損。

然而,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營業收入達280.5億歐元,同比下降6.4%;營業利潤16.54億歐元,同比下滑13.6%;營業利潤率僅為5.9%,而其本年度的營業利潤率目標為6%。汽車銷售作為利潤主要來源,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全球銷售新車193.85萬輛,中國市場合計銷量僅有8.97萬輛。

作為雷諾在中國市場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東風雷諾今年上半年銷量貢獻不足萬輛。此外,根據東風汽車集團公告,2018年,東風雷諾汽車整車產能為11萬輛/年。銷量貢獻十分有限、產能利用嚴重不足,顯而易見,不能給雷諾帶來足夠的利潤。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第三,東風雷諾銷量跌跌不休,且不知何時止跌。自2013年正式入華,至今約6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東風雷諾僅2017年達到一個小高峰,年銷量突破7萬輛。然而,從2018年開始,東風雷諾便跟隨市場整體下滑趨勢,出現不可抵擋的下滑頹勢,年銷量僅突破5萬輛。

放眼全球,2018年雷諾集團全球銷量達到390萬輛(含金盃和華頌品牌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2%。而在中國市場,雷諾集團銷量(包括金盃及華頌品牌汽車)達到21.67萬輛。

東風雷諾5萬輛的銷售數字,在百萬量級的雷諾面前,多少有點兒不值一提。面對這樣的處境,東風雷諾還是有點兒慌的。2018年底,東風雷諾宣佈持續加碼中國市場,在2022年前導入9款新車,包括3款純電動車型,覆蓋轎車與SUV、MPV市場。

然而,今年東風雷諾的銷量則更為慘淡,1-7月累計銷量剛剛破萬,單月來看,僅1月銷量突破3000輛,2-7月,單月銷量不過千餘輛,最差的4月份僅銷售500多輛。按照東風雷諾近幾年的銷量走勢分析,其下半年銷量遠不如上半年,預計今年後幾個月也會相當艱難。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面對這樣的銷售成績,不知雷諾集團會作何感想?在東風麾下,東風雷諾入華至今不過2款主力產品在銷售。即便有將上市的科雷繽和e諾,但新車能給雷諾銷量帶來多大增長,誰又能保證?

神龍之鑑

偏愛日系的東風,留給法系的機會並不多。目前,法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處境都不太美妙,而且已經不僅僅是水土不服那麼簡單。

除去與長安合作的DS品牌,自進入中國以來就沒見它輝煌過,人們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月銷個位數的神車”。

剩下的法系品牌,在中國市場都選擇了與東風集團合作。其中,已經成立近30年的神龍汽車目前的發展狀況,也可能是促成雷諾在中國一南一北尋找新夥伴的重要因素。

伴隨著雷諾入華,標緻、雪鐵龍品牌業績年年下跌,時至今年其半年虧損已經超過25億元,並且要依靠“變賣工廠、賣地和裁員”求生。詳情參考:《東風集團與PSA就拯救神龍達成一致:賣地、出售工廠設備、裁員50% | K·Focus》。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與神龍汽車類似,領導班子頻繁更換也給東風雷諾的發展蒙上陰影。今年7月,東風雷諾宣佈其本年度第四次高層人事調整。自7月7日起,魏文清出任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接棒翁運忠。這樣頻繁的走馬換將,對企業發展戰略的連續性和信心,都造成了較大沖擊。

此外,在內憂外患的多事之秋,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在三菱加入不到2年的時間,便因為內部利益鬥爭搖搖欲墜。以原掌門人“戈恩”鋃鐺入獄開始,不斷反轉的劇情應接不暇;與FCA的合併談判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般的撲朔迷離。

“腳踏”華晨、江鈴,法國雷諾為何不再專情東風?

K線總結:中國市場上的法系三傑已經摺了倆,被迫無奈“斷尾”求生。剩下的雷諾也不見得好過,其不斷的擴張,也不過是被看做“困獸之爭”,苦尋出路。其老合作伙伴東風,目前對其重視程度嚴重不足;新籤的合作伙伴,同時與愛馳汽車建立合作,尚不知是否會對二者的合作造成影響。

然而,不難看出,雷諾依然看中“中國汽車市場”這塊大蛋糕。借用《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一個詞彙:“生意做得好,就是金錢多多;生意做不好,就是闕勒霍多(災難降臨)。”不論雷諾的結局如何,汽車K線都想奉勸其一句:敬畏市場,方得始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