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


"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撰文 | Rex

編輯 | 老司機


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向我打聽購買二手車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剛開始我滿懷信心,在二手車市場四處探尋。

但是,在看車詢價的過程中,我發現舉步維艱。二手車市場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用一句話來形容,有多少激情進去,就有多少失望出來。

中國二手車市場何以至此呢?

為“檸檬理論”所困

在找車的過程中,我遭遇了很多二手車商,他們憑藉人工經驗進行粗略檢測評估,甚至以次充好、隱瞞車況等情形。讓我深切見識了,缺乏正規監管的線下二手車市場和不良二手車商群體。

由於這些二手車商多為小商戶甚至夫妻老婆店,監管很難深入探查或給予處罰,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投訴無門。

"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撰文 | Rex

編輯 | 老司機


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向我打聽購買二手車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剛開始我滿懷信心,在二手車市場四處探尋。

但是,在看車詢價的過程中,我發現舉步維艱。二手車市場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用一句話來形容,有多少激情進去,就有多少失望出來。

中國二手車市場何以至此呢?

為“檸檬理論”所困

在找車的過程中,我遭遇了很多二手車商,他們憑藉人工經驗進行粗略檢測評估,甚至以次充好、隱瞞車況等情形。讓我深切見識了,缺乏正規監管的線下二手車市場和不良二手車商群體。

由於這些二手車商多為小商戶甚至夫妻老婆店,監管很難深入探查或給予處罰,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投訴無門。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約為1382.19萬輛,超過15萬家大小二手車經銷商平均每家年交易量僅不足100臺,零散化交易嚴重阻礙了行業的規模化發展。

更為嚴重的是,不規範的二手車市場為不良車商提供了成長的溫床,使得市場魚龍混雜,以致劣幣驅逐良幣。

“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存在著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車況信息不透明。”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楊曉軍表示。

北京市二中院調研發現,在與二手車交易有關的訴訟中,最常見的有四種情況:1、車輛不具備法定證明文件,導致無法過戶;2、車輛存在質量瑕疵,消費者購車時未獲知;3、車輛存在歸屬權糾紛,被其他權利人強行取回;4、合同約定其他義務,銷售者未履行。

經過持續地深入調查,我發現市場背後的行業規則,乃至最為根本的法律法規,有明顯的滯後狀況。

"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撰文 | Rex

編輯 | 老司機


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向我打聽購買二手車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剛開始我滿懷信心,在二手車市場四處探尋。

但是,在看車詢價的過程中,我發現舉步維艱。二手車市場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用一句話來形容,有多少激情進去,就有多少失望出來。

中國二手車市場何以至此呢?

為“檸檬理論”所困

在找車的過程中,我遭遇了很多二手車商,他們憑藉人工經驗進行粗略檢測評估,甚至以次充好、隱瞞車況等情形。讓我深切見識了,缺乏正規監管的線下二手車市場和不良二手車商群體。

由於這些二手車商多為小商戶甚至夫妻老婆店,監管很難深入探查或給予處罰,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投訴無門。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約為1382.19萬輛,超過15萬家大小二手車經銷商平均每家年交易量僅不足100臺,零散化交易嚴重阻礙了行業的規模化發展。

更為嚴重的是,不規範的二手車市場為不良車商提供了成長的溫床,使得市場魚龍混雜,以致劣幣驅逐良幣。

“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存在著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車況信息不透明。”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楊曉軍表示。

北京市二中院調研發現,在與二手車交易有關的訴訟中,最常見的有四種情況:1、車輛不具備法定證明文件,導致無法過戶;2、車輛存在質量瑕疵,消費者購車時未獲知;3、車輛存在歸屬權糾紛,被其他權利人強行取回;4、合同約定其他義務,銷售者未履行。

經過持續地深入調查,我發現市場背後的行業規則,乃至最為根本的法律法規,有明顯的滯後狀況。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首先,在法律法規層面,現行《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由國家商務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稅務總局聯合印發,於2005年實施。2006年,國家商務部配套印發了《二手車交易規範》。但是,從此以後再無相關法律法規推出。

以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泡水車為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沈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泡水車進入市場,國家並無法律禁止。事實的確如此,在《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對泡水車、火燒車以及嚴重事故車的交易並沒有明確說明。

其次,在行業標準方面,二手車鑑定評估技術規範(GB/T 30323-2013)是二手車行業內首個且唯一的國家標準,於2013年12月31日發佈,2014年6月1日開始實施。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技術規範GB/T僅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又稱自願標準,而非必須執行的強制性標準。

南岸區八公里歐治二手車行負責人王興民表示,“當前的二手車市場的確存在經銷商魚龍混雜、相關管理法規缺失、交易不透明等不良因素。《規範》出臺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二手車交易進行指導,但由於不是強制性規範而只是參考,所以其對當前二手車市場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撰文 | Rex

編輯 | 老司機


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向我打聽購買二手車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剛開始我滿懷信心,在二手車市場四處探尋。

但是,在看車詢價的過程中,我發現舉步維艱。二手車市場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用一句話來形容,有多少激情進去,就有多少失望出來。

中國二手車市場何以至此呢?

為“檸檬理論”所困

在找車的過程中,我遭遇了很多二手車商,他們憑藉人工經驗進行粗略檢測評估,甚至以次充好、隱瞞車況等情形。讓我深切見識了,缺乏正規監管的線下二手車市場和不良二手車商群體。

由於這些二手車商多為小商戶甚至夫妻老婆店,監管很難深入探查或給予處罰,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投訴無門。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約為1382.19萬輛,超過15萬家大小二手車經銷商平均每家年交易量僅不足100臺,零散化交易嚴重阻礙了行業的規模化發展。

更為嚴重的是,不規範的二手車市場為不良車商提供了成長的溫床,使得市場魚龍混雜,以致劣幣驅逐良幣。

“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存在著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車況信息不透明。”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楊曉軍表示。

北京市二中院調研發現,在與二手車交易有關的訴訟中,最常見的有四種情況:1、車輛不具備法定證明文件,導致無法過戶;2、車輛存在質量瑕疵,消費者購車時未獲知;3、車輛存在歸屬權糾紛,被其他權利人強行取回;4、合同約定其他義務,銷售者未履行。

經過持續地深入調查,我發現市場背後的行業規則,乃至最為根本的法律法規,有明顯的滯後狀況。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首先,在法律法規層面,現行《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由國家商務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稅務總局聯合印發,於2005年實施。2006年,國家商務部配套印發了《二手車交易規範》。但是,從此以後再無相關法律法規推出。

以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泡水車為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沈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泡水車進入市場,國家並無法律禁止。事實的確如此,在《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對泡水車、火燒車以及嚴重事故車的交易並沒有明確說明。

其次,在行業標準方面,二手車鑑定評估技術規範(GB/T 30323-2013)是二手車行業內首個且唯一的國家標準,於2013年12月31日發佈,2014年6月1日開始實施。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技術規範GB/T僅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又稱自願標準,而非必須執行的強制性標準。

南岸區八公里歐治二手車行負責人王興民表示,“當前的二手車市場的確存在經銷商魚龍混雜、相關管理法規缺失、交易不透明等不良因素。《規範》出臺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二手車交易進行指導,但由於不是強制性規範而只是參考,所以其對當前二手車市場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雖然市場環境惡劣,但由於市場供需兩端巨大,中國二手車市場仍在不斷壯大。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686.2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93%,交易金額為4336.09億元。二手車和新車登記比例達0.94:1,較去年同期0.74:1的比例明顯提高。由此可見,二手車交易市場日益活躍,正處在一個高速追趕新車市場的狀態。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調查顯示,目前80後、90後消費理念越來越理性,二手車高性價比的特性正在獲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細分法律缺位、行業監管不力,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暴增的銷量面前,呈現出早產發展的趨勢,即上層需求不斷擴大的同時,下層體系能力卻面臨著搖搖欲墜的困境,兩者無法形成有效的匹配。

"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撰文 | Rex

編輯 | 老司機


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向我打聽購買二手車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剛開始我滿懷信心,在二手車市場四處探尋。

但是,在看車詢價的過程中,我發現舉步維艱。二手車市場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用一句話來形容,有多少激情進去,就有多少失望出來。

中國二手車市場何以至此呢?

為“檸檬理論”所困

在找車的過程中,我遭遇了很多二手車商,他們憑藉人工經驗進行粗略檢測評估,甚至以次充好、隱瞞車況等情形。讓我深切見識了,缺乏正規監管的線下二手車市場和不良二手車商群體。

由於這些二手車商多為小商戶甚至夫妻老婆店,監管很難深入探查或給予處罰,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投訴無門。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約為1382.19萬輛,超過15萬家大小二手車經銷商平均每家年交易量僅不足100臺,零散化交易嚴重阻礙了行業的規模化發展。

更為嚴重的是,不規範的二手車市場為不良車商提供了成長的溫床,使得市場魚龍混雜,以致劣幣驅逐良幣。

“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存在著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車況信息不透明。”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楊曉軍表示。

北京市二中院調研發現,在與二手車交易有關的訴訟中,最常見的有四種情況:1、車輛不具備法定證明文件,導致無法過戶;2、車輛存在質量瑕疵,消費者購車時未獲知;3、車輛存在歸屬權糾紛,被其他權利人強行取回;4、合同約定其他義務,銷售者未履行。

經過持續地深入調查,我發現市場背後的行業規則,乃至最為根本的法律法規,有明顯的滯後狀況。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首先,在法律法規層面,現行《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由國家商務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稅務總局聯合印發,於2005年實施。2006年,國家商務部配套印發了《二手車交易規範》。但是,從此以後再無相關法律法規推出。

以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泡水車為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沈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泡水車進入市場,國家並無法律禁止。事實的確如此,在《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對泡水車、火燒車以及嚴重事故車的交易並沒有明確說明。

其次,在行業標準方面,二手車鑑定評估技術規範(GB/T 30323-2013)是二手車行業內首個且唯一的國家標準,於2013年12月31日發佈,2014年6月1日開始實施。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技術規範GB/T僅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又稱自願標準,而非必須執行的強制性標準。

南岸區八公里歐治二手車行負責人王興民表示,“當前的二手車市場的確存在經銷商魚龍混雜、相關管理法規缺失、交易不透明等不良因素。《規範》出臺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二手車交易進行指導,但由於不是強制性規範而只是參考,所以其對當前二手車市場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雖然市場環境惡劣,但由於市場供需兩端巨大,中國二手車市場仍在不斷壯大。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686.2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93%,交易金額為4336.09億元。二手車和新車登記比例達0.94:1,較去年同期0.74:1的比例明顯提高。由此可見,二手車交易市場日益活躍,正處在一個高速追趕新車市場的狀態。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調查顯示,目前80後、90後消費理念越來越理性,二手車高性價比的特性正在獲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細分法律缺位、行業監管不力,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暴增的銷量面前,呈現出早產發展的趨勢,即上層需求不斷擴大的同時,下層體系能力卻面臨著搖搖欲墜的困境,兩者無法形成有效的匹配。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比如說,調錶車、泡水車等混雜在普通車輛中以次充好,普通用戶難以辨別車輛的品質與價值,質優價高的產品缺乏競爭力,不良車商猶如堰塞湖一樣阻礙著正常的信息流,行業就此陷入“價格低——質量差——購買意願差”的惡性循環。

這種情況與知名經濟學家阿克洛夫所提出的“檸檬市場”理論相暗合,由於信息不對稱、價格不透明,將導致用戶對二手車市場整體信任度的下降,劣幣驅逐良幣,造成市場混亂、效率低下甚至萎縮。

當早產遭遇檸檬,二手車市場不止處於爆發的前夜,也正在希望通過深化調整,迎接期盼已久的黎明。

黎明前的黑夜

毋庸諱言,在中國一直有行業進步倒逼政策更新的傳統,二手車市場也不例外。

首先,加強車況信息披露,是二手車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目前,國內車輛信息、維保信息、保險信息等不向第三方公開,二手車車主作為車輛的所有人只能通過4S店、保險公司、主機廠等渠道查詢車況信息。由於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很多賣家希望通過隱瞞車況,來達到車輛銷售價格最大化的目的。

先來看看成熟的國外市場是怎麼做的。以日本二手車市場為例,上世紀80年代在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檢測體系和交易制度。在二手車行業體系與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日本的自工連、中販連、日查定、日整連等行業協會組織積極參與其中。

"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撰文 | Rex

編輯 | 老司機


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向我打聽購買二手車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剛開始我滿懷信心,在二手車市場四處探尋。

但是,在看車詢價的過程中,我發現舉步維艱。二手車市場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用一句話來形容,有多少激情進去,就有多少失望出來。

中國二手車市場何以至此呢?

為“檸檬理論”所困

在找車的過程中,我遭遇了很多二手車商,他們憑藉人工經驗進行粗略檢測評估,甚至以次充好、隱瞞車況等情形。讓我深切見識了,缺乏正規監管的線下二手車市場和不良二手車商群體。

由於這些二手車商多為小商戶甚至夫妻老婆店,監管很難深入探查或給予處罰,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投訴無門。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約為1382.19萬輛,超過15萬家大小二手車經銷商平均每家年交易量僅不足100臺,零散化交易嚴重阻礙了行業的規模化發展。

更為嚴重的是,不規範的二手車市場為不良車商提供了成長的溫床,使得市場魚龍混雜,以致劣幣驅逐良幣。

“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存在著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車況信息不透明。”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楊曉軍表示。

北京市二中院調研發現,在與二手車交易有關的訴訟中,最常見的有四種情況:1、車輛不具備法定證明文件,導致無法過戶;2、車輛存在質量瑕疵,消費者購車時未獲知;3、車輛存在歸屬權糾紛,被其他權利人強行取回;4、合同約定其他義務,銷售者未履行。

經過持續地深入調查,我發現市場背後的行業規則,乃至最為根本的法律法規,有明顯的滯後狀況。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首先,在法律法規層面,現行《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由國家商務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稅務總局聯合印發,於2005年實施。2006年,國家商務部配套印發了《二手車交易規範》。但是,從此以後再無相關法律法規推出。

以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泡水車為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沈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泡水車進入市場,國家並無法律禁止。事實的確如此,在《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對泡水車、火燒車以及嚴重事故車的交易並沒有明確說明。

其次,在行業標準方面,二手車鑑定評估技術規範(GB/T 30323-2013)是二手車行業內首個且唯一的國家標準,於2013年12月31日發佈,2014年6月1日開始實施。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技術規範GB/T僅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又稱自願標準,而非必須執行的強制性標準。

南岸區八公里歐治二手車行負責人王興民表示,“當前的二手車市場的確存在經銷商魚龍混雜、相關管理法規缺失、交易不透明等不良因素。《規範》出臺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二手車交易進行指導,但由於不是強制性規範而只是參考,所以其對當前二手車市場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雖然市場環境惡劣,但由於市場供需兩端巨大,中國二手車市場仍在不斷壯大。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686.2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93%,交易金額為4336.09億元。二手車和新車登記比例達0.94:1,較去年同期0.74:1的比例明顯提高。由此可見,二手車交易市場日益活躍,正處在一個高速追趕新車市場的狀態。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調查顯示,目前80後、90後消費理念越來越理性,二手車高性價比的特性正在獲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細分法律缺位、行業監管不力,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暴增的銷量面前,呈現出早產發展的趨勢,即上層需求不斷擴大的同時,下層體系能力卻面臨著搖搖欲墜的困境,兩者無法形成有效的匹配。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比如說,調錶車、泡水車等混雜在普通車輛中以次充好,普通用戶難以辨別車輛的品質與價值,質優價高的產品缺乏競爭力,不良車商猶如堰塞湖一樣阻礙著正常的信息流,行業就此陷入“價格低——質量差——購買意願差”的惡性循環。

這種情況與知名經濟學家阿克洛夫所提出的“檸檬市場”理論相暗合,由於信息不對稱、價格不透明,將導致用戶對二手車市場整體信任度的下降,劣幣驅逐良幣,造成市場混亂、效率低下甚至萎縮。

當早產遭遇檸檬,二手車市場不止處於爆發的前夜,也正在希望通過深化調整,迎接期盼已久的黎明。

黎明前的黑夜

毋庸諱言,在中國一直有行業進步倒逼政策更新的傳統,二手車市場也不例外。

首先,加強車況信息披露,是二手車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目前,國內車輛信息、維保信息、保險信息等不向第三方公開,二手車車主作為車輛的所有人只能通過4S店、保險公司、主機廠等渠道查詢車況信息。由於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很多賣家希望通過隱瞞車況,來達到車輛銷售價格最大化的目的。

先來看看成熟的國外市場是怎麼做的。以日本二手車市場為例,上世紀80年代在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檢測體系和交易制度。在二手車行業體系與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日本的自工連、中販連、日查定、日整連等行業協會組織積極參與其中。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而在車源環節,賣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義務,在轉讓汽車時必須如實填寫車輛基本信息和里程數,車主或二手車商改里程數都要負法律責任。此外,日本車輛的車檢和修理歷史記錄有據可查,尤其事故車必須特別註明。

在美國市場,以公開公正著名的《凱利藍皮書》不光為二手車提供專家和消費者車輛評論和評級,還會鼓勵消費者公佈5年的新車成本信息,最終確定切實的二手車價值。

如此看來,國外二手車市場在車況信息披露方面,有諸多可借鑑之處。換句話說,針對性的信息披露,加上行業各方強制的信息融合,是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政策層面改善的當務之急。

對於消費者關心的隱私問題,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教授表示,“從民法角度講,數據的權利應當歸屬於車主本人,但是影響二手車交易合同目的達成的一切信息,車主本人及有關數據保存機構都應本著誠實信用原則如實回答詢問,滿足數據的特定公開請求。”

其次,二手車行業監管部門與相應行業協會機構,應與消費服務平臺企業協同,共同推進行業相關檢測標準與抽查制度的建立,將二手車車源質量與消費服務品質納入經銷商與消費服務平臺的合規考量範圍。

眾所周知,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的新興二手車電商正成為二手車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與此同時,它們還發揮著“鯰魚效應”,通過對服務、技術的投入,帶動行業向著標準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從某種角度而言,它們也是驅趕不良車商的重要推手。

"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撰文 | Rex

編輯 | 老司機


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向我打聽購買二手車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剛開始我滿懷信心,在二手車市場四處探尋。

但是,在看車詢價的過程中,我發現舉步維艱。二手車市場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用一句話來形容,有多少激情進去,就有多少失望出來。

中國二手車市場何以至此呢?

為“檸檬理論”所困

在找車的過程中,我遭遇了很多二手車商,他們憑藉人工經驗進行粗略檢測評估,甚至以次充好、隱瞞車況等情形。讓我深切見識了,缺乏正規監管的線下二手車市場和不良二手車商群體。

由於這些二手車商多為小商戶甚至夫妻老婆店,監管很難深入探查或給予處罰,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投訴無門。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約為1382.19萬輛,超過15萬家大小二手車經銷商平均每家年交易量僅不足100臺,零散化交易嚴重阻礙了行業的規模化發展。

更為嚴重的是,不規範的二手車市場為不良車商提供了成長的溫床,使得市場魚龍混雜,以致劣幣驅逐良幣。

“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存在著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車況信息不透明。”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楊曉軍表示。

北京市二中院調研發現,在與二手車交易有關的訴訟中,最常見的有四種情況:1、車輛不具備法定證明文件,導致無法過戶;2、車輛存在質量瑕疵,消費者購車時未獲知;3、車輛存在歸屬權糾紛,被其他權利人強行取回;4、合同約定其他義務,銷售者未履行。

經過持續地深入調查,我發現市場背後的行業規則,乃至最為根本的法律法規,有明顯的滯後狀況。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首先,在法律法規層面,現行《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由國家商務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稅務總局聯合印發,於2005年實施。2006年,國家商務部配套印發了《二手車交易規範》。但是,從此以後再無相關法律法規推出。

以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泡水車為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沈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泡水車進入市場,國家並無法律禁止。事實的確如此,在《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對泡水車、火燒車以及嚴重事故車的交易並沒有明確說明。

其次,在行業標準方面,二手車鑑定評估技術規範(GB/T 30323-2013)是二手車行業內首個且唯一的國家標準,於2013年12月31日發佈,2014年6月1日開始實施。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技術規範GB/T僅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又稱自願標準,而非必須執行的強制性標準。

南岸區八公里歐治二手車行負責人王興民表示,“當前的二手車市場的確存在經銷商魚龍混雜、相關管理法規缺失、交易不透明等不良因素。《規範》出臺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二手車交易進行指導,但由於不是強制性規範而只是參考,所以其對當前二手車市場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雖然市場環境惡劣,但由於市場供需兩端巨大,中國二手車市場仍在不斷壯大。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686.2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93%,交易金額為4336.09億元。二手車和新車登記比例達0.94:1,較去年同期0.74:1的比例明顯提高。由此可見,二手車交易市場日益活躍,正處在一個高速追趕新車市場的狀態。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調查顯示,目前80後、90後消費理念越來越理性,二手車高性價比的特性正在獲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細分法律缺位、行業監管不力,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暴增的銷量面前,呈現出早產發展的趨勢,即上層需求不斷擴大的同時,下層體系能力卻面臨著搖搖欲墜的困境,兩者無法形成有效的匹配。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比如說,調錶車、泡水車等混雜在普通車輛中以次充好,普通用戶難以辨別車輛的品質與價值,質優價高的產品缺乏競爭力,不良車商猶如堰塞湖一樣阻礙著正常的信息流,行業就此陷入“價格低——質量差——購買意願差”的惡性循環。

這種情況與知名經濟學家阿克洛夫所提出的“檸檬市場”理論相暗合,由於信息不對稱、價格不透明,將導致用戶對二手車市場整體信任度的下降,劣幣驅逐良幣,造成市場混亂、效率低下甚至萎縮。

當早產遭遇檸檬,二手車市場不止處於爆發的前夜,也正在希望通過深化調整,迎接期盼已久的黎明。

黎明前的黑夜

毋庸諱言,在中國一直有行業進步倒逼政策更新的傳統,二手車市場也不例外。

首先,加強車況信息披露,是二手車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目前,國內車輛信息、維保信息、保險信息等不向第三方公開,二手車車主作為車輛的所有人只能通過4S店、保險公司、主機廠等渠道查詢車況信息。由於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很多賣家希望通過隱瞞車況,來達到車輛銷售價格最大化的目的。

先來看看成熟的國外市場是怎麼做的。以日本二手車市場為例,上世紀80年代在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檢測體系和交易制度。在二手車行業體系與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日本的自工連、中販連、日查定、日整連等行業協會組織積極參與其中。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而在車源環節,賣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義務,在轉讓汽車時必須如實填寫車輛基本信息和里程數,車主或二手車商改里程數都要負法律責任。此外,日本車輛的車檢和修理歷史記錄有據可查,尤其事故車必須特別註明。

在美國市場,以公開公正著名的《凱利藍皮書》不光為二手車提供專家和消費者車輛評論和評級,還會鼓勵消費者公佈5年的新車成本信息,最終確定切實的二手車價值。

如此看來,國外二手車市場在車況信息披露方面,有諸多可借鑑之處。換句話說,針對性的信息披露,加上行業各方強制的信息融合,是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政策層面改善的當務之急。

對於消費者關心的隱私問題,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教授表示,“從民法角度講,數據的權利應當歸屬於車主本人,但是影響二手車交易合同目的達成的一切信息,車主本人及有關數據保存機構都應本著誠實信用原則如實回答詢問,滿足數據的特定公開請求。”

其次,二手車行業監管部門與相應行業協會機構,應與消費服務平臺企業協同,共同推進行業相關檢測標準與抽查制度的建立,將二手車車源質量與消費服務品質納入經銷商與消費服務平臺的合規考量範圍。

眾所周知,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的新興二手車電商正成為二手車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與此同時,它們還發揮著“鯰魚效應”,通過對服務、技術的投入,帶動行業向著標準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從某種角度而言,它們也是驅趕不良車商的重要推手。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傳統二手車評估檢測流程,更像是一門流傳的“手藝”,基於人工經驗、主觀判斷。而以瓜子二手車為代表的新興二手車平臺的出現和發展,讓技術和模式創新為核心的新興二手車檢測評估體系,成為了二手車市場的通用標準。

具體而言,目前行業的檢測流程,正逐步被基於智能設備檢測與人工智能評估的技術化流程所取代,在問題檢出率、檢測效率等方面均有明顯的提升。

以核心環節的標準化定價為例,瓜子二手車已經積累了超990萬車輛與3億車主和潛在買家的基因圖譜,擁有極其龐大的車輛及車主數據庫,以交易數據與不斷學習提升的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支撐,二手車估價精確度會不斷提升。

從某種程度上講,“瓜子價”的推行,車商進入了薄利時代,檸檬市場的信息不透明正在逐步減輕。

作為起步不久的技術,儘管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遠超人工操作的水平,但仍無法做到針對車輛所有零部件絕對細緻準確的評判,且仍有一部分內容需要人工輔助操作,因此尚且無法實現車輛檢測評估效果100%準確。

因此,瓜子二手車等平臺分別制定了完善的售後保障機制與客戶響應機制,以確保能夠在檢測出現誤差的情況下儘可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同時,瓜子二手車還將售後保障範圍提升至行業最高標準,提供2年或4萬公里超長售後保障。

"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撰文 | Rex

編輯 | 老司機


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向我打聽購買二手車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剛開始我滿懷信心,在二手車市場四處探尋。

但是,在看車詢價的過程中,我發現舉步維艱。二手車市場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用一句話來形容,有多少激情進去,就有多少失望出來。

中國二手車市場何以至此呢?

為“檸檬理論”所困

在找車的過程中,我遭遇了很多二手車商,他們憑藉人工經驗進行粗略檢測評估,甚至以次充好、隱瞞車況等情形。讓我深切見識了,缺乏正規監管的線下二手車市場和不良二手車商群體。

由於這些二手車商多為小商戶甚至夫妻老婆店,監管很難深入探查或給予處罰,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投訴無門。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約為1382.19萬輛,超過15萬家大小二手車經銷商平均每家年交易量僅不足100臺,零散化交易嚴重阻礙了行業的規模化發展。

更為嚴重的是,不規範的二手車市場為不良車商提供了成長的溫床,使得市場魚龍混雜,以致劣幣驅逐良幣。

“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存在著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車況信息不透明。”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楊曉軍表示。

北京市二中院調研發現,在與二手車交易有關的訴訟中,最常見的有四種情況:1、車輛不具備法定證明文件,導致無法過戶;2、車輛存在質量瑕疵,消費者購車時未獲知;3、車輛存在歸屬權糾紛,被其他權利人強行取回;4、合同約定其他義務,銷售者未履行。

經過持續地深入調查,我發現市場背後的行業規則,乃至最為根本的法律法規,有明顯的滯後狀況。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首先,在法律法規層面,現行《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由國家商務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稅務總局聯合印發,於2005年實施。2006年,國家商務部配套印發了《二手車交易規範》。但是,從此以後再無相關法律法規推出。

以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泡水車為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沈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泡水車進入市場,國家並無法律禁止。事實的確如此,在《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對泡水車、火燒車以及嚴重事故車的交易並沒有明確說明。

其次,在行業標準方面,二手車鑑定評估技術規範(GB/T 30323-2013)是二手車行業內首個且唯一的國家標準,於2013年12月31日發佈,2014年6月1日開始實施。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技術規範GB/T僅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又稱自願標準,而非必須執行的強制性標準。

南岸區八公里歐治二手車行負責人王興民表示,“當前的二手車市場的確存在經銷商魚龍混雜、相關管理法規缺失、交易不透明等不良因素。《規範》出臺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二手車交易進行指導,但由於不是強制性規範而只是參考,所以其對當前二手車市場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雖然市場環境惡劣,但由於市場供需兩端巨大,中國二手車市場仍在不斷壯大。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686.2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93%,交易金額為4336.09億元。二手車和新車登記比例達0.94:1,較去年同期0.74:1的比例明顯提高。由此可見,二手車交易市場日益活躍,正處在一個高速追趕新車市場的狀態。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調查顯示,目前80後、90後消費理念越來越理性,二手車高性價比的特性正在獲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細分法律缺位、行業監管不力,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暴增的銷量面前,呈現出早產發展的趨勢,即上層需求不斷擴大的同時,下層體系能力卻面臨著搖搖欲墜的困境,兩者無法形成有效的匹配。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比如說,調錶車、泡水車等混雜在普通車輛中以次充好,普通用戶難以辨別車輛的品質與價值,質優價高的產品缺乏競爭力,不良車商猶如堰塞湖一樣阻礙著正常的信息流,行業就此陷入“價格低——質量差——購買意願差”的惡性循環。

這種情況與知名經濟學家阿克洛夫所提出的“檸檬市場”理論相暗合,由於信息不對稱、價格不透明,將導致用戶對二手車市場整體信任度的下降,劣幣驅逐良幣,造成市場混亂、效率低下甚至萎縮。

當早產遭遇檸檬,二手車市場不止處於爆發的前夜,也正在希望通過深化調整,迎接期盼已久的黎明。

黎明前的黑夜

毋庸諱言,在中國一直有行業進步倒逼政策更新的傳統,二手車市場也不例外。

首先,加強車況信息披露,是二手車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目前,國內車輛信息、維保信息、保險信息等不向第三方公開,二手車車主作為車輛的所有人只能通過4S店、保險公司、主機廠等渠道查詢車況信息。由於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很多賣家希望通過隱瞞車況,來達到車輛銷售價格最大化的目的。

先來看看成熟的國外市場是怎麼做的。以日本二手車市場為例,上世紀80年代在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檢測體系和交易制度。在二手車行業體系與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日本的自工連、中販連、日查定、日整連等行業協會組織積極參與其中。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而在車源環節,賣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義務,在轉讓汽車時必須如實填寫車輛基本信息和里程數,車主或二手車商改里程數都要負法律責任。此外,日本車輛的車檢和修理歷史記錄有據可查,尤其事故車必須特別註明。

在美國市場,以公開公正著名的《凱利藍皮書》不光為二手車提供專家和消費者車輛評論和評級,還會鼓勵消費者公佈5年的新車成本信息,最終確定切實的二手車價值。

如此看來,國外二手車市場在車況信息披露方面,有諸多可借鑑之處。換句話說,針對性的信息披露,加上行業各方強制的信息融合,是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政策層面改善的當務之急。

對於消費者關心的隱私問題,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教授表示,“從民法角度講,數據的權利應當歸屬於車主本人,但是影響二手車交易合同目的達成的一切信息,車主本人及有關數據保存機構都應本著誠實信用原則如實回答詢問,滿足數據的特定公開請求。”

其次,二手車行業監管部門與相應行業協會機構,應與消費服務平臺企業協同,共同推進行業相關檢測標準與抽查制度的建立,將二手車車源質量與消費服務品質納入經銷商與消費服務平臺的合規考量範圍。

眾所周知,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的新興二手車電商正成為二手車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與此同時,它們還發揮著“鯰魚效應”,通過對服務、技術的投入,帶動行業向著標準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從某種角度而言,它們也是驅趕不良車商的重要推手。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傳統二手車評估檢測流程,更像是一門流傳的“手藝”,基於人工經驗、主觀判斷。而以瓜子二手車為代表的新興二手車平臺的出現和發展,讓技術和模式創新為核心的新興二手車檢測評估體系,成為了二手車市場的通用標準。

具體而言,目前行業的檢測流程,正逐步被基於智能設備檢測與人工智能評估的技術化流程所取代,在問題檢出率、檢測效率等方面均有明顯的提升。

以核心環節的標準化定價為例,瓜子二手車已經積累了超990萬車輛與3億車主和潛在買家的基因圖譜,擁有極其龐大的車輛及車主數據庫,以交易數據與不斷學習提升的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支撐,二手車估價精確度會不斷提升。

從某種程度上講,“瓜子價”的推行,車商進入了薄利時代,檸檬市場的信息不透明正在逐步減輕。

作為起步不久的技術,儘管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遠超人工操作的水平,但仍無法做到針對車輛所有零部件絕對細緻準確的評判,且仍有一部分內容需要人工輔助操作,因此尚且無法實現車輛檢測評估效果100%準確。

因此,瓜子二手車等平臺分別制定了完善的售後保障機制與客戶響應機制,以確保能夠在檢測出現誤差的情況下儘可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同時,瓜子二手車還將售後保障範圍提升至行業最高標準,提供2年或4萬公里超長售後保障。

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新動力


毋庸諱言,最近二手車市場出現了一些行業亂象,一時間,這些新興電商平臺成為眾矢之的。

從商業模式本質而言,電商平臺為二手車個人買家、賣家提供撮合交易的中介服務,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一旦在平臺購買車輛出現車況問題,將面臨大額的賠償。因此,從理論上來說,電商平臺作為中介方並沒有隱瞞車況的動力。

在路由社看來,打通買賣雙方的信息流、產品流,最終形成強勁的雙邊網絡效應,才是以瓜子二手車為首的企業的終極目標。

未來,二手車行業的交易模式,將會從以單車差價收益為核心的孤立交易型平臺,轉移到以產品標準化、業務規模化、服務生態化為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型平臺。這正是中國二手車企業以信息化為基礎,對標美日等發達國家二手車市場,所走出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我們希望二手車行業能夠獲得持續且健康的發展,有必要對新事物有一個容錯期,對短期“陣痛”有一定的寬容度,而不是把企業的創新嘗試一棒子打死。

事實上,在中國汽車業已經有成功的先例。如今以吉利、長城、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車,都曾經歷過野蠻生長的草莽階段,正是得益於政策的支持、行業的自律與自身的砥礪,才得以化繭成蝶,成長為中國製造業的驕傲。

恐怕,唯其如此,中國二手車行業才能早日迎來黎明的曙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