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坐落與長江與嘉陵江交匯之處,而水運,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極其重要的交通方式。不知道交通不便的說法從何而來?山區地形影響的只是市內交通,而更重要的對外交通因為長江而比其他西部城市有了太大的優勢。

借用鄧小平一句話,“四川太大了,早晚要出事”。

川內中心天然在成都,要形成有效制衡,陸路在漢中,水路在重慶。隴西劃歸甘肅,漢中劃歸陝西,已使四川徹底淪為守成之地。要防止故步自封、尾大不掉,重慶是攪動巴蜀一番風雲的關鍵。重慶沿嘉陵江往上可至川東北重鎮南充,循涪江而上可至川北第一市綿陽,溯長江岷江而上可至川中名邑樂山,由沱江而上可至川南鎖鑰瀘州。

一個被徹底制衡、但又不失活力的四川,才是北京最喜歡的四川,大約這就是重慶必須直轄的主要原因。

越是沒有工業文明的時候,水路才越重要。

重慶城的歷史始於東周,張儀滅蜀後,在朝天門附近屯兵,建城江州。而重慶真正具有現代規模的時候是在南宋時期,為了防守蒙古所擴建的。

當時蒙古鐵騎攻破了成都,而南宋為了保護經濟政治核心的江南,必須要全力在四川佈防。如果蒙古人拿下川東勢必會順江而下。

當時宋軍的防守是使用了焦土戰術,以重慶城為核心,佈下了許多防禦城堡,通過不斷的騷擾、伏擊使蒙古軍隊陷於苦戰。其中最為出名,戰績最佳的就是擊殺了蒙古大汗蒙哥合川釣魚城。

而這類城堡是怎麼樣的呢,簡單說就是一個蛋糕形狀。最頂上比較平坦,可以進行農業生產,而周圍是陡峭的懸崖。防守一方可以安心守住地勢高處,一邊農業生產備戰,一邊靠投石機、弓箭、火器對進攻一方不斷的騷擾,而進攻一方很難拔掉一個個城堡。

重慶建成伊始的時候還只是在航運方便的朝天門碼頭附近。為了防禦蒙古,當時的重慶知府彭大雅竭盡全力拓寬重慶城,重慶城最往西延伸到了今天的通遠門,而北部也完全依賴嘉陵江,修建瞭如臨江門,南邊靠近了長江,修建了南紀門。總共17座城門所圍起來的土地都是可以夠軍民生活,能自給自足生產,而外面全是嘉陵天險和懸崖峭壁。整個今天的渝中半島完全就是一個巨大的要塞。

當時僅是重慶主城區就不止就重慶城一個城堡。江北區以前也是個獨立的城市,有獨立的城門,今天在大劇院下面還有古城牆的遺址。江北的江北城,渝北的多功城,合川的釣魚城等等數百個城堡構成了四川整個防禦體系。

這些城堡的戰績也十分出眾,合川的釣魚城飛石打死了蒙古的大汗,蒙古鐵騎最終也只能無奈繞過四川直接進攻襄陽。蒙哥死在釣魚城,可以說間接導致蒙古帝國分裂,偶然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而重慶這個半島要塞一直延續到清末。

"

重慶坐落與長江與嘉陵江交匯之處,而水運,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極其重要的交通方式。不知道交通不便的說法從何而來?山區地形影響的只是市內交通,而更重要的對外交通因為長江而比其他西部城市有了太大的優勢。

借用鄧小平一句話,“四川太大了,早晚要出事”。

川內中心天然在成都,要形成有效制衡,陸路在漢中,水路在重慶。隴西劃歸甘肅,漢中劃歸陝西,已使四川徹底淪為守成之地。要防止故步自封、尾大不掉,重慶是攪動巴蜀一番風雲的關鍵。重慶沿嘉陵江往上可至川東北重鎮南充,循涪江而上可至川北第一市綿陽,溯長江岷江而上可至川中名邑樂山,由沱江而上可至川南鎖鑰瀘州。

一個被徹底制衡、但又不失活力的四川,才是北京最喜歡的四川,大約這就是重慶必須直轄的主要原因。

越是沒有工業文明的時候,水路才越重要。

重慶城的歷史始於東周,張儀滅蜀後,在朝天門附近屯兵,建城江州。而重慶真正具有現代規模的時候是在南宋時期,為了防守蒙古所擴建的。

當時蒙古鐵騎攻破了成都,而南宋為了保護經濟政治核心的江南,必須要全力在四川佈防。如果蒙古人拿下川東勢必會順江而下。

當時宋軍的防守是使用了焦土戰術,以重慶城為核心,佈下了許多防禦城堡,通過不斷的騷擾、伏擊使蒙古軍隊陷於苦戰。其中最為出名,戰績最佳的就是擊殺了蒙古大汗蒙哥合川釣魚城。

而這類城堡是怎麼樣的呢,簡單說就是一個蛋糕形狀。最頂上比較平坦,可以進行農業生產,而周圍是陡峭的懸崖。防守一方可以安心守住地勢高處,一邊農業生產備戰,一邊靠投石機、弓箭、火器對進攻一方不斷的騷擾,而進攻一方很難拔掉一個個城堡。

重慶建成伊始的時候還只是在航運方便的朝天門碼頭附近。為了防禦蒙古,當時的重慶知府彭大雅竭盡全力拓寬重慶城,重慶城最往西延伸到了今天的通遠門,而北部也完全依賴嘉陵江,修建瞭如臨江門,南邊靠近了長江,修建了南紀門。總共17座城門所圍起來的土地都是可以夠軍民生活,能自給自足生產,而外面全是嘉陵天險和懸崖峭壁。整個今天的渝中半島完全就是一個巨大的要塞。

當時僅是重慶主城區就不止就重慶城一個城堡。江北區以前也是個獨立的城市,有獨立的城門,今天在大劇院下面還有古城牆的遺址。江北的江北城,渝北的多功城,合川的釣魚城等等數百個城堡構成了四川整個防禦體系。

這些城堡的戰績也十分出眾,合川的釣魚城飛石打死了蒙古的大汗,蒙古鐵騎最終也只能無奈繞過四川直接進攻襄陽。蒙哥死在釣魚城,可以說間接導致蒙古帝國分裂,偶然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而重慶這個半島要塞一直延續到清末。

重慶地形複雜不利於現代交通的發展,為何還會成為直轄市?

老重慶人都知道重慶是分上半城和下班城的。所謂的上半城就是解放碑,上清寺,較場口,枇杷山,兩路口,這些地方,大都以前在城牆裡面。而重慶的下半城是像大溪溝,黃花園,李子壩,菜園壩這些地方,大都在城牆之外。下半城是沒有戰亂之後,城市工商業發展,陸陸續續人口增多才拓寬的土地,以前重慶上半城和下班城差距挺大的,大部分的商業中心都在上半城。而上下半城之間的交通都是爬坡上坎。上半城和下半城都有零零碎碎的平地,如從小什字到較場口那一塊。

現在在十八梯一帶,還能感覺得到上半城和下半城的差距。

而清末的時候迎來了重慶成為大城市最大的機遇。光緒16年,清政府在《煙臺條約續爭專條》被迫同意讓重慶開埠,這也成為了當時四川地區對外最重要的通商口岸。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四川和其他地區交通不便,特別是對於大宗貨物。所以四川和湖廣,江南地區的貨物貿易只能選擇長江這樣天然的黃金水道。重慶人也第一次看到英國商船從長江而來。當時英國人控制了長江川江流域的航運,也帶來了大量的洋行,四川地區貨物集散於此,人口也大量增長。1894年清日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在《馬關條約》被迫同意重慶王家沱成為日本租界。

重慶主城的若瑟堂、法軍水師營等西洋建築都是那個時期的見證。

第二次大發展是在陪都時期。隨著南京淪陷,國民政府搬入重慶,帶來了大量人口、工廠、學校。那個時候做為中華民國的戰時首都,重慶好不風光。星星咖啡館的傳說,中山四路的社會名流。還有好多保留至今的陪都時期建築。中山醫院是中華民國立法院舊址,重慶飯店是中華民國經濟部的舊樓,上清寺中國電信那棟樓是美國軍人俱樂部,還有民盟誕生地特園,周總理下榻的曾家巖,解放碑旁的中英聯絡處,澳大利亞大使館,蘇聯大使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重慶的四大廠(長安,嘉陵,望江,建設)都是那個時候來的。這也是重慶工業繁榮最主要的因素。後來三線建設時期重慶的工業(特別是軍工)更成為了全國一流。有興趣可以搜索重慶816地下核工廠,6萬子弟兵日夜開挖出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洞體,現在已經開放參觀。

很多人的誤解是國家升級重慶市為直轄市,其實早在中華民國時期重慶就已經是院轄市。解放後新中國成立了六個行政區,分別是華北,東北,西北,東南,中南,西南。而重慶是西南大區的軍政中心。當時西南大區的第一書記和主席分別是鄧小平和劉伯承。後來大區被裁撤,文革開始西南中央局也被撤銷重慶回到四川管轄。所以1997年重慶的提法是恢復直轄。

恢復直轄的原因主要是四川省當時面積太大,人口太多,行政區劃太複雜。四川是全國第一個人口破億的省。二是因為重慶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城市,直轄後充分發展,能輻射整個西南片區。第三才是為了配合三峽工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