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局部。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局部。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寶曇和尚祭祀窟。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

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峨眉山上寺廟眾多,現存大佛禪院、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洗象池、臥雲庵、華藏寺等眾多寺廟。

然而,峨眉本山以外向北20公里遠的峨眉山市普興鄉,卻還有著一座“神祕”的普賢寺。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局部。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寶曇和尚祭祀窟。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

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峨眉山上寺廟眾多,現存大佛禪院、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洗象池、臥雲庵、華藏寺等眾多寺廟。

然而,峨眉本山以外向北20公里遠的峨眉山市普興鄉,卻還有著一座“神祕”的普賢寺。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局部。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寶曇和尚祭祀窟。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

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峨眉山上寺廟眾多,現存大佛禪院、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洗象池、臥雲庵、華藏寺等眾多寺廟。

然而,峨眉本山以外向北20公里遠的峨眉山市普興鄉,卻還有著一座“神祕”的普賢寺。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轉角鬥拱 數個少見的龍頭造型

從普興鄉政府前的公路一側,沿著一級級青石臺階緩步而上,透過兩旁翠綠掩映的竹林向上望去,就能看到隱藏在山林裡的悠悠普賢寺。讓人意外的是,普賢寺十分古舊,也沒有僧人常住,平時由一位村民負責看守。

普賢寺門口立著三塊石碑,有一塊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重修殿碑和一塊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的功德碑,字跡工整,大部分依然十分清晰。在一旁,還有一塊年代更加久遠、已看不清何時雕刻的碑刻,仍然有不少字跡可辨。

進入普賢寺,大殿整體為木質結構古建築,轉角鬥拱上有數個少見的龍頭造型,層加疊架著承載屋脊出挑。大殿內,有兩根實木立柱,柱上各盤旋著一條巨龍雕塑,雕塑手法高超,身形神態活靈活現,只是龍頭朝下讓人頗為詫異,這與平常看到的氣宇軒昂的龍的形象大不相同。大殿上方的橫樑上,明永曆十年(公元1656年)所刻下的字跡仍然清晰可辨。

據史料記載,普賢寺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國師寶曇和尚於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後主持重建。峨眉山地方史料記載:“明寶曇國師,吳人,乃斷巖禪師後身。洪武初,敕往峨峰,重建錫瓦殿,並鑄普賢金像。留蜀十年,道化大行。後召還,卒天界寺。”

峨眉山市文史研究員謝君洪推測,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權以後,便大力宣揚佛教,將統治理念融入其中,於是派遣寶曇和尚來峨眉山傳播佛教。寶曇圓寂後,靈骨安放於普賢寺西側的“寶曇和尚祭祀窟”內,至今已有340多年的歷史。一旁還立有一塊石碑,上面還刻有朱元璋贈寶曇的詩:“山中靜閱歲華深,舉世何人識此心?不獨峨眉幻銀色,從教大地變黃金。”

據普興當地鄉賢傳記載,普賢寺並非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後才修建,而應該是北宋仁宗(趙禎)天聖一至九年間(公元1023年—1031年),創建在雙福河上游普興場上的圓覺殿,距今已有980多年的歷史。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局部。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寶曇和尚祭祀窟。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

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峨眉山上寺廟眾多,現存大佛禪院、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洗象池、臥雲庵、華藏寺等眾多寺廟。

然而,峨眉本山以外向北20公里遠的峨眉山市普興鄉,卻還有著一座“神祕”的普賢寺。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轉角鬥拱 數個少見的龍頭造型

從普興鄉政府前的公路一側,沿著一級級青石臺階緩步而上,透過兩旁翠綠掩映的竹林向上望去,就能看到隱藏在山林裡的悠悠普賢寺。讓人意外的是,普賢寺十分古舊,也沒有僧人常住,平時由一位村民負責看守。

普賢寺門口立著三塊石碑,有一塊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重修殿碑和一塊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的功德碑,字跡工整,大部分依然十分清晰。在一旁,還有一塊年代更加久遠、已看不清何時雕刻的碑刻,仍然有不少字跡可辨。

進入普賢寺,大殿整體為木質結構古建築,轉角鬥拱上有數個少見的龍頭造型,層加疊架著承載屋脊出挑。大殿內,有兩根實木立柱,柱上各盤旋著一條巨龍雕塑,雕塑手法高超,身形神態活靈活現,只是龍頭朝下讓人頗為詫異,這與平常看到的氣宇軒昂的龍的形象大不相同。大殿上方的橫樑上,明永曆十年(公元1656年)所刻下的字跡仍然清晰可辨。

據史料記載,普賢寺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國師寶曇和尚於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後主持重建。峨眉山地方史料記載:“明寶曇國師,吳人,乃斷巖禪師後身。洪武初,敕往峨峰,重建錫瓦殿,並鑄普賢金像。留蜀十年,道化大行。後召還,卒天界寺。”

峨眉山市文史研究員謝君洪推測,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權以後,便大力宣揚佛教,將統治理念融入其中,於是派遣寶曇和尚來峨眉山傳播佛教。寶曇圓寂後,靈骨安放於普賢寺西側的“寶曇和尚祭祀窟”內,至今已有340多年的歷史。一旁還立有一塊石碑,上面還刻有朱元璋贈寶曇的詩:“山中靜閱歲華深,舉世何人識此心?不獨峨眉幻銀色,從教大地變黃金。”

據普興當地鄉賢傳記載,普賢寺並非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後才修建,而應該是北宋仁宗(趙禎)天聖一至九年間(公元1023年—1031年),創建在雙福河上游普興場上的圓覺殿,距今已有980多年的歷史。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局部。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寶曇和尚祭祀窟。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

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峨眉山上寺廟眾多,現存大佛禪院、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洗象池、臥雲庵、華藏寺等眾多寺廟。

然而,峨眉本山以外向北20公里遠的峨眉山市普興鄉,卻還有著一座“神祕”的普賢寺。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轉角鬥拱 數個少見的龍頭造型

從普興鄉政府前的公路一側,沿著一級級青石臺階緩步而上,透過兩旁翠綠掩映的竹林向上望去,就能看到隱藏在山林裡的悠悠普賢寺。讓人意外的是,普賢寺十分古舊,也沒有僧人常住,平時由一位村民負責看守。

普賢寺門口立著三塊石碑,有一塊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重修殿碑和一塊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的功德碑,字跡工整,大部分依然十分清晰。在一旁,還有一塊年代更加久遠、已看不清何時雕刻的碑刻,仍然有不少字跡可辨。

進入普賢寺,大殿整體為木質結構古建築,轉角鬥拱上有數個少見的龍頭造型,層加疊架著承載屋脊出挑。大殿內,有兩根實木立柱,柱上各盤旋著一條巨龍雕塑,雕塑手法高超,身形神態活靈活現,只是龍頭朝下讓人頗為詫異,這與平常看到的氣宇軒昂的龍的形象大不相同。大殿上方的橫樑上,明永曆十年(公元1656年)所刻下的字跡仍然清晰可辨。

據史料記載,普賢寺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國師寶曇和尚於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後主持重建。峨眉山地方史料記載:“明寶曇國師,吳人,乃斷巖禪師後身。洪武初,敕往峨峰,重建錫瓦殿,並鑄普賢金像。留蜀十年,道化大行。後召還,卒天界寺。”

峨眉山市文史研究員謝君洪推測,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權以後,便大力宣揚佛教,將統治理念融入其中,於是派遣寶曇和尚來峨眉山傳播佛教。寶曇圓寂後,靈骨安放於普賢寺西側的“寶曇和尚祭祀窟”內,至今已有340多年的歷史。一旁還立有一塊石碑,上面還刻有朱元璋贈寶曇的詩:“山中靜閱歲華深,舉世何人識此心?不獨峨眉幻銀色,從教大地變黃金。”

據普興當地鄉賢傳記載,普賢寺並非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後才修建,而應該是北宋仁宗(趙禎)天聖一至九年間(公元1023年—1031年),創建在雙福河上游普興場上的圓覺殿,距今已有980多年的歷史。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該石碑上刻有朱元璋贈寶曇和尚的詩。

為何低頭?較大的可能是太子龍

在謝君洪看來,普賢寺現保留的大殿為單體木結構建築,挑、樑、拱、柱均體現出皇家風格的建築規制,尤其是轉角鬥拱以龍頭形狀雕琢呈現,表明這應該是帝王官廟專屬;其次,大殿立柱塑龍且龍頭向下,這在全國佛寺建築中也是少見的。這樣的建築特點,證明普賢寺是從明代遺留下來的,木質結構中帶有皇權象徵的一座建築體。

兩條“低頭龍”修建於何時?又有何意義?峨眉山市文物管理局局長代成剛表示,這兩個龍頭朝下的雕塑具體修建時代已無從考證,也沒有相關記載。如今只能推測,在皇權至上的封建時代,天子(朱元璋)不可能低頭,這兩條龍比較大的可能是太子龍,讓太子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從而宣揚尊師重教的理念。

據史料記載,寶曇和尚重建普賢寺後,這裡香火持續旺盛,在此常住的僧人達二三百人之多,引峨眉、樂山、夾江、沙灣、井研、犍為、峨邊、眉山、雅安、洪雅等地的信眾虔心朝拜。普興鄉亦應"普賢之地,興旺之鄉"寓意而取。

因為普賢寺的存在,從14世紀末到20世紀50年代初,普興成為夾江、峨眉、洪雅、樂山四縣“插花飛地”毗連地區的農副土特產品的集散地,糧食、牲畜、造紙原料(竹麻)、山貨特產源源不斷地在此交易,街上的門市、客棧、飯店、茶館、綢緞鋪,一應俱全,每年農曆“春分”節,場上還要搭臺唱戲,出會抬佛像遊行,十分熱鬧。

目前,普賢寺留存的部分主要有佔地408平方米的大殿,以及寶曇和尚祭祀石窟。

1988年,普賢寺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樂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普賢寺 是朝聖北線上的山門

然而,為何普賢寺如今的“名氣”和“境遇”比不上峨眉山上的眾多寺廟呢?謝君洪表示,由於種種原因,普賢寺並沒有歸到峨眉山的寺廟保護體系中去,嚴格說,現在的普賢寺已不是佛教教產,而只是一個文物保護單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普賢寺在峨眉山應該有兩處原初地,一處是峨眉山中部的古白水寺(即萬年寺),另一處應該就是峨眉北部的普賢寺。”謝君洪說。

普賢寺為什麼建在遠離峨眉本山的地方?

有一種說法普賢寺是民間鄉廟。因為在歷史上,峨眉屬古“南安”地界,佛教廣佈,普興則是夾(江)-峨(眉)-洪(雅)之間的連接點,在當時的交通和貿易情況下,具備了建寺教化的條件。

另外有一種解釋引出佛教進入峨眉山的路徑推測,即佛教西來長安,翻過秦嶺進入成都平原向內地傳播,再跨過岷江和青衣江,有一支在夾江的“千佛巖”走向峨眉山。與此對應的,峨眉普興也有一處“千佛巖”。由此沿普興河上行一里路便是普賢寺,接著“佛頂山”、“觀音堂”,然後走向“黑水寺”、“白水寺”(今萬年寺),走向“金頂”。從這個角度看,普賢寺應該就是朝聖北線上的山門,猶如東部的符溪“進山寺”(廢),或今之大佛禪院,為朝山起點而已。

據瞭解,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峨眉山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部門歷來對普賢寺非常重視,目前正在申報資金維修。普興鄉人民政府負責人表示,他們十分重視普賢寺維護管理工作,近年來,陸續修建了消防蓄水池、鋪設了消防管道、安裝消防栓,將木結構建築的火災隱患降到最低;此外,聘請一位村民負責看守管理普賢寺。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普賢寺平時並不對公眾開放,只在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定期開放。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局部。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寶曇和尚祭祀窟。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

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峨眉山上寺廟眾多,現存大佛禪院、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洗象池、臥雲庵、華藏寺等眾多寺廟。

然而,峨眉本山以外向北20公里遠的峨眉山市普興鄉,卻還有著一座“神祕”的普賢寺。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轉角鬥拱 數個少見的龍頭造型

從普興鄉政府前的公路一側,沿著一級級青石臺階緩步而上,透過兩旁翠綠掩映的竹林向上望去,就能看到隱藏在山林裡的悠悠普賢寺。讓人意外的是,普賢寺十分古舊,也沒有僧人常住,平時由一位村民負責看守。

普賢寺門口立著三塊石碑,有一塊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重修殿碑和一塊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的功德碑,字跡工整,大部分依然十分清晰。在一旁,還有一塊年代更加久遠、已看不清何時雕刻的碑刻,仍然有不少字跡可辨。

進入普賢寺,大殿整體為木質結構古建築,轉角鬥拱上有數個少見的龍頭造型,層加疊架著承載屋脊出挑。大殿內,有兩根實木立柱,柱上各盤旋著一條巨龍雕塑,雕塑手法高超,身形神態活靈活現,只是龍頭朝下讓人頗為詫異,這與平常看到的氣宇軒昂的龍的形象大不相同。大殿上方的橫樑上,明永曆十年(公元1656年)所刻下的字跡仍然清晰可辨。

據史料記載,普賢寺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國師寶曇和尚於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後主持重建。峨眉山地方史料記載:“明寶曇國師,吳人,乃斷巖禪師後身。洪武初,敕往峨峰,重建錫瓦殿,並鑄普賢金像。留蜀十年,道化大行。後召還,卒天界寺。”

峨眉山市文史研究員謝君洪推測,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權以後,便大力宣揚佛教,將統治理念融入其中,於是派遣寶曇和尚來峨眉山傳播佛教。寶曇圓寂後,靈骨安放於普賢寺西側的“寶曇和尚祭祀窟”內,至今已有340多年的歷史。一旁還立有一塊石碑,上面還刻有朱元璋贈寶曇的詩:“山中靜閱歲華深,舉世何人識此心?不獨峨眉幻銀色,從教大地變黃金。”

據普興當地鄉賢傳記載,普賢寺並非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後才修建,而應該是北宋仁宗(趙禎)天聖一至九年間(公元1023年—1031年),創建在雙福河上游普興場上的圓覺殿,距今已有980多年的歷史。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普賢寺大殿轉角鬥拱上的龍頭造型。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該石碑上刻有朱元璋贈寶曇和尚的詩。

為何低頭?較大的可能是太子龍

在謝君洪看來,普賢寺現保留的大殿為單體木結構建築,挑、樑、拱、柱均體現出皇家風格的建築規制,尤其是轉角鬥拱以龍頭形狀雕琢呈現,表明這應該是帝王官廟專屬;其次,大殿立柱塑龍且龍頭向下,這在全國佛寺建築中也是少見的。這樣的建築特點,證明普賢寺是從明代遺留下來的,木質結構中帶有皇權象徵的一座建築體。

兩條“低頭龍”修建於何時?又有何意義?峨眉山市文物管理局局長代成剛表示,這兩個龍頭朝下的雕塑具體修建時代已無從考證,也沒有相關記載。如今只能推測,在皇權至上的封建時代,天子(朱元璋)不可能低頭,這兩條龍比較大的可能是太子龍,讓太子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從而宣揚尊師重教的理念。

據史料記載,寶曇和尚重建普賢寺後,這裡香火持續旺盛,在此常住的僧人達二三百人之多,引峨眉、樂山、夾江、沙灣、井研、犍為、峨邊、眉山、雅安、洪雅等地的信眾虔心朝拜。普興鄉亦應"普賢之地,興旺之鄉"寓意而取。

因為普賢寺的存在,從14世紀末到20世紀50年代初,普興成為夾江、峨眉、洪雅、樂山四縣“插花飛地”毗連地區的農副土特產品的集散地,糧食、牲畜、造紙原料(竹麻)、山貨特產源源不斷地在此交易,街上的門市、客棧、飯店、茶館、綢緞鋪,一應俱全,每年農曆“春分”節,場上還要搭臺唱戲,出會抬佛像遊行,十分熱鬧。

目前,普賢寺留存的部分主要有佔地408平方米的大殿,以及寶曇和尚祭祀石窟。

1988年,普賢寺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樂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普賢寺 是朝聖北線上的山門

然而,為何普賢寺如今的“名氣”和“境遇”比不上峨眉山上的眾多寺廟呢?謝君洪表示,由於種種原因,普賢寺並沒有歸到峨眉山的寺廟保護體系中去,嚴格說,現在的普賢寺已不是佛教教產,而只是一個文物保護單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普賢寺在峨眉山應該有兩處原初地,一處是峨眉山中部的古白水寺(即萬年寺),另一處應該就是峨眉北部的普賢寺。”謝君洪說。

普賢寺為什麼建在遠離峨眉本山的地方?

有一種說法普賢寺是民間鄉廟。因為在歷史上,峨眉屬古“南安”地界,佛教廣佈,普興則是夾(江)-峨(眉)-洪(雅)之間的連接點,在當時的交通和貿易情況下,具備了建寺教化的條件。

另外有一種解釋引出佛教進入峨眉山的路徑推測,即佛教西來長安,翻過秦嶺進入成都平原向內地傳播,再跨過岷江和青衣江,有一支在夾江的“千佛巖”走向峨眉山。與此對應的,峨眉普興也有一處“千佛巖”。由此沿普興河上行一里路便是普賢寺,接著“佛頂山”、“觀音堂”,然後走向“黑水寺”、“白水寺”(今萬年寺),走向“金頂”。從這個角度看,普賢寺應該就是朝聖北線上的山門,猶如東部的符溪“進山寺”(廢),或今之大佛禪院,為朝山起點而已。

據瞭解,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峨眉山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部門歷來對普賢寺非常重視,目前正在申報資金維修。普興鄉人民政府負責人表示,他們十分重視普賢寺維護管理工作,近年來,陸續修建了消防蓄水池、鋪設了消防管道、安裝消防栓,將木結構建築的火災隱患降到最低;此外,聘請一位村民負責看守管理普賢寺。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普賢寺平時並不對公眾開放,只在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定期開放。

峨眉山外 普賢寺有兩條神祕的“低頭龍”

倉山大樂。

四川文藝

槍盾相擊成倉山大樂

德陽倉山大樂誕生於周文王時期,文王打了勝仗,士兵們以刀槍盾牌相擊為樂,其音鏗鏘悅耳,於是文王令鑄青銅釵鈸為樂器,並讓宮廷樂師進行編排演奏。流傳千年的大樂,便是在士兵們不經意的一次狂歡中誕生。

到了唐代,愛熱鬧、講排場和喜藝術的唐太宗李世民以他至高無上的皇權,把音樂文化發展到了一個嶄新高度。以《唐王破陣樂》為代表的一大批音樂作品應運而生,周代大樂在唐朝得到了發揚光大,並被正式命名為《大樂》。

通過一代代宮廷樂師的傳承,《大樂》流傳下來,直到明朝滅亡,一位宮廷樂師帶著樂譜和演奏技藝回到家鄉,又隨“湖廣填四川”人口遷徙大潮來到倉山,終於把這塊音樂瑰寶保存在地靈人傑的倉山。

從清朝到民國,社會動盪不安,老百姓衣食無著,已紮根倉山的大樂處於自生自滅的境地,偶爾有幾位老藝人聚在一起乘興演奏一番,卻再也沒有了昔日宮廷中尊貴的身份和威威氣勢。

改革開放後的1991年,時任德陽市委書記李永壽來到倉山蹲點,不經意間聽到了《大樂》高亢激越的旋律,大加讚賞,在他的關心支持下立即組建了青年大樂隊,並請來了省市音樂專家進行挖掘整理。

“倉山大樂”是在宮廷大樂的基礎上匯入了古巴蜀樂舞和民間社火樂舞,採收了中江民間舞蹈婀娜多姿的揉腕挽袂;吸收了四川鬧年鑼鼓和川劇鑼鼓的雋秀歡快;融匯了北方鑼鼓的雄渾粗獷;再輔以鐃鈸、蘇釵、馬鑼、鐺鑔等樂器,演奏時快打如排山倒海,慢打時和風細雨。隨著隊形的不斷變更,樂隊造型猶如“鳳凰飛舞”“大鵬展翅”“比翼齊飛”。樂舞隊伍也隨演奏的曲牌不斷地增加,十幾人也可,成百上千人也可。曼妙如鳳凰,靈動似蛟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