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說:“當你走回到你熟悉的城市以後,慢慢將這些信展開,另一齣戲劇正淺淺地開始。”

事實如此,觀看完公演的諸多記者們,在微信群裡紛紛展示出收到的信件,他們說:“今夜難以入眠。”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說:“當你走回到你熟悉的城市以後,慢慢將這些信展開,另一齣戲劇正淺淺地開始。”

事實如此,觀看完公演的諸多記者們,在微信群裡紛紛展示出收到的信件,他們說:“今夜難以入眠。”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第一批觀眾晒出收到的信件

《只有峨眉山》呈現的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地方,但是又完完全全在陌生的情景包裹之下,這就是“戲劇幻城”。

演員跟觀眾模糊起來,觀眾也是演員,可以自主尋找一些痕跡,尋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


03

精神浸沒

“身體浸沒式”戲劇在市面上已極為普遍,但王潮歌並不將自己的戲劇與之相提並論,她提出了“精神浸沒”的概念。

我對空間的探索、藝術的探索,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故事講清楚,為了這個目的,任何藝術手段我都會去用。‘身體浸沒式’戲劇可能是用藝術完成技術,我是用技術完成藝術,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說:“當你走回到你熟悉的城市以後,慢慢將這些信展開,另一齣戲劇正淺淺地開始。”

事實如此,觀看完公演的諸多記者們,在微信群裡紛紛展示出收到的信件,他們說:“今夜難以入眠。”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第一批觀眾晒出收到的信件

《只有峨眉山》呈現的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地方,但是又完完全全在陌生的情景包裹之下,這就是“戲劇幻城”。

演員跟觀眾模糊起來,觀眾也是演員,可以自主尋找一些痕跡,尋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


03

精神浸沒

“身體浸沒式”戲劇在市面上已極為普遍,但王潮歌並不將自己的戲劇與之相提並論,她提出了“精神浸沒”的概念。

我對空間的探索、藝術的探索,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故事講清楚,為了這個目的,任何藝術手段我都會去用。‘身體浸沒式’戲劇可能是用藝術完成技術,我是用技術完成藝術,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組在工作中

最令她自豪的,是將一座即將拆除的村莊打造成“雲之下”劇場。“我特別幸運,遇到了那個地方,它叫高河村。”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說:“當你走回到你熟悉的城市以後,慢慢將這些信展開,另一齣戲劇正淺淺地開始。”

事實如此,觀看完公演的諸多記者們,在微信群裡紛紛展示出收到的信件,他們說:“今夜難以入眠。”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第一批觀眾晒出收到的信件

《只有峨眉山》呈現的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地方,但是又完完全全在陌生的情景包裹之下,這就是“戲劇幻城”。

演員跟觀眾模糊起來,觀眾也是演員,可以自主尋找一些痕跡,尋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


03

精神浸沒

“身體浸沒式”戲劇在市面上已極為普遍,但王潮歌並不將自己的戲劇與之相提並論,她提出了“精神浸沒”的概念。

我對空間的探索、藝術的探索,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故事講清楚,為了這個目的,任何藝術手段我都會去用。‘身體浸沒式’戲劇可能是用藝術完成技術,我是用技術完成藝術,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組在工作中

最令她自豪的,是將一座即將拆除的村莊打造成“雲之下”劇場。“我特別幸運,遇到了那個地方,它叫高河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是一次隨意的探訪,王潮歌在高河村感受到了一種極為強大的震撼。當時,因為拆遷,村民們已經離開了這座村子。

她進到一個房間,床頭擺放著結婚照,牆上貼滿了韓國組合東方神起的海報;然後她走到另一個房間,滿牆都是獎狀,張仕傑的名字格外顯眼,根據推測,他只有十歲。

王潮歌如同發現了一塊寶,從村民遺留下來的東西里,獲取了大量的信息。

她將這座村落保留了下來。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說:“當你走回到你熟悉的城市以後,慢慢將這些信展開,另一齣戲劇正淺淺地開始。”

事實如此,觀看完公演的諸多記者們,在微信群裡紛紛展示出收到的信件,他們說:“今夜難以入眠。”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第一批觀眾晒出收到的信件

《只有峨眉山》呈現的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地方,但是又完完全全在陌生的情景包裹之下,這就是“戲劇幻城”。

演員跟觀眾模糊起來,觀眾也是演員,可以自主尋找一些痕跡,尋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


03

精神浸沒

“身體浸沒式”戲劇在市面上已極為普遍,但王潮歌並不將自己的戲劇與之相提並論,她提出了“精神浸沒”的概念。

我對空間的探索、藝術的探索,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故事講清楚,為了這個目的,任何藝術手段我都會去用。‘身體浸沒式’戲劇可能是用藝術完成技術,我是用技術完成藝術,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組在工作中

最令她自豪的,是將一座即將拆除的村莊打造成“雲之下”劇場。“我特別幸運,遇到了那個地方,它叫高河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是一次隨意的探訪,王潮歌在高河村感受到了一種極為強大的震撼。當時,因為拆遷,村民們已經離開了這座村子。

她進到一個房間,床頭擺放著結婚照,牆上貼滿了韓國組合東方神起的海報;然後她走到另一個房間,滿牆都是獎狀,張仕傑的名字格外顯眼,根據推測,他只有十歲。

王潮歌如同發現了一塊寶,從村民遺留下來的東西里,獲取了大量的信息。

她將這座村落保留了下來。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這是王潮歌最希望觀眾看到的部分——正在變遷的舊村歷史。

04

來峨眉山

全村的故事脈絡,共有6條線,也就是說,想要完整地看完這部劇,你需要來6次。

觀眾真的會來6次嗎?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說:“當你走回到你熟悉的城市以後,慢慢將這些信展開,另一齣戲劇正淺淺地開始。”

事實如此,觀看完公演的諸多記者們,在微信群裡紛紛展示出收到的信件,他們說:“今夜難以入眠。”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第一批觀眾晒出收到的信件

《只有峨眉山》呈現的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地方,但是又完完全全在陌生的情景包裹之下,這就是“戲劇幻城”。

演員跟觀眾模糊起來,觀眾也是演員,可以自主尋找一些痕跡,尋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


03

精神浸沒

“身體浸沒式”戲劇在市面上已極為普遍,但王潮歌並不將自己的戲劇與之相提並論,她提出了“精神浸沒”的概念。

我對空間的探索、藝術的探索,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故事講清楚,為了這個目的,任何藝術手段我都會去用。‘身體浸沒式’戲劇可能是用藝術完成技術,我是用技術完成藝術,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組在工作中

最令她自豪的,是將一座即將拆除的村莊打造成“雲之下”劇場。“我特別幸運,遇到了那個地方,它叫高河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是一次隨意的探訪,王潮歌在高河村感受到了一種極為強大的震撼。當時,因為拆遷,村民們已經離開了這座村子。

她進到一個房間,床頭擺放著結婚照,牆上貼滿了韓國組合東方神起的海報;然後她走到另一個房間,滿牆都是獎狀,張仕傑的名字格外顯眼,根據推測,他只有十歲。

王潮歌如同發現了一塊寶,從村民遺留下來的東西里,獲取了大量的信息。

她將這座村落保留了下來。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這是王潮歌最希望觀眾看到的部分——正在變遷的舊村歷史。

04

來峨眉山

全村的故事脈絡,共有6條線,也就是說,想要完整地看完這部劇,你需要來6次。

觀眾真的會來6次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有這個底氣,“我這部戲的內容很淺顯,就是小家庭裡的家常裡短,但戲的開頭和結尾每次都告訴你一點點內容,可能觀眾反而會有這樣的錯覺——我還沒有完成,我還想再看,我會想更多瞭解這個故事。這種感覺是我特別想要的,我歡迎你再來、再來、再來!”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說:“當你走回到你熟悉的城市以後,慢慢將這些信展開,另一齣戲劇正淺淺地開始。”

事實如此,觀看完公演的諸多記者們,在微信群裡紛紛展示出收到的信件,他們說:“今夜難以入眠。”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第一批觀眾晒出收到的信件

《只有峨眉山》呈現的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地方,但是又完完全全在陌生的情景包裹之下,這就是“戲劇幻城”。

演員跟觀眾模糊起來,觀眾也是演員,可以自主尋找一些痕跡,尋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


03

精神浸沒

“身體浸沒式”戲劇在市面上已極為普遍,但王潮歌並不將自己的戲劇與之相提並論,她提出了“精神浸沒”的概念。

我對空間的探索、藝術的探索,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故事講清楚,為了這個目的,任何藝術手段我都會去用。‘身體浸沒式’戲劇可能是用藝術完成技術,我是用技術完成藝術,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組在工作中

最令她自豪的,是將一座即將拆除的村莊打造成“雲之下”劇場。“我特別幸運,遇到了那個地方,它叫高河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是一次隨意的探訪,王潮歌在高河村感受到了一種極為強大的震撼。當時,因為拆遷,村民們已經離開了這座村子。

她進到一個房間,床頭擺放著結婚照,牆上貼滿了韓國組合東方神起的海報;然後她走到另一個房間,滿牆都是獎狀,張仕傑的名字格外顯眼,根據推測,他只有十歲。

王潮歌如同發現了一塊寶,從村民遺留下來的東西里,獲取了大量的信息。

她將這座村落保留了下來。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這是王潮歌最希望觀眾看到的部分——正在變遷的舊村歷史。

04

來峨眉山

全村的故事脈絡,共有6條線,也就是說,想要完整地看完這部劇,你需要來6次。

觀眾真的會來6次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有這個底氣,“我這部戲的內容很淺顯,就是小家庭裡的家常裡短,但戲的開頭和結尾每次都告訴你一點點內容,可能觀眾反而會有這樣的錯覺——我還沒有完成,我還想再看,我會想更多瞭解這個故事。這種感覺是我特別想要的,我歡迎你再來、再來、再來!”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那麼,來峨眉山,你知道峨眉山嗎?

你知道它的歷史和人民?你想了解它嗎?

《只有峨眉山》的主題,希望能夠展現四川人吃苦耐勞、隱忍向上和天生樂觀的精神。

“我希望所有人都像背夫一樣負重前行,攀到山頂。到達山頂以後,會像站在雲彩上一樣,可以俯瞰一個更美好的人間。”

"

當人們進來的時候,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人們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戲劇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峨眉山腳下,雲霧繚繞,“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共同組成了一座瑰麗奇幻的“戲劇幻城”。

導演王潮歌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幻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下出現了一座“戲劇幻城”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王潮歌說——

我不認為遊樂場、公園那些歡樂的地方,才是黃金週唯一的去處。

旅遊應當是一場身心沉澱的過程,應當要去了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厚度,從而得到身心的沉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導演王潮歌

旅遊,要你的身,更要你的心;

打造全新形式的文旅結合項目,王潮歌一直都在突破創新。

△ 王潮歌寄語新民晚報讀者

00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項目佔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240平方米。

50萬片瓦片、6大表演空間、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共同翻湧起戲劇國潮。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中

觀眾會先到達被稱為“雲之中”的園林劇場,周圍瀰漫雲霧,有京劇與現代樂器結合卻又不失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那是從峨眉山頂看人間的視角。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上

在“雲之上”,觀眾被引導觀賞6個空間的表演,甚至能觸摸到演員。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雲之下

“雲之下”劇場即高河村,觀眾置身於17場院落戲、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

《只有峨眉山》中的故事來自延續千年的職業背夫,來自百年曆史的川主鎮高河村,來自改革開放20年後的普通村莊......

人是“當地”的,故事是“陳舊”的,但“戲劇幻城”的表達方式卻是前所未有的。

它打破了“舞臺”邊界,更突破了“室內表演”和“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中國美學的實與虛、寫意與留白,戲劇語系中的表現與間離,都在這座“城”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 《只有峨眉山》先導片

在雲中漫遊、在時空中穿梭、體驗不同時代峨眉山上發生的故事,觀眾跟隨故事主人公們一起探索人生真諦,體驗鄉愁、體驗愛。

01

素人演員

“雲”指的是峨眉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傳說裡,有福之人才能看到。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峨眉山雲海

而王潮歌上到峨眉金頂,卻和別人不同,她的眼睛是朝下看的。“峨眉山腳下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是怎麼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情感?”

公演前一天,王潮歌已經先後修改了百餘次劇本,這其中的故事,大多來源於現實,為此,她花了大量時間做採訪、寫劇本。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故事,劇中的大部分中老年演員,是當地的農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中許多群眾演員就是當地的農民

老奶奶對一起爬上金頂的小姑娘說:“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能活整個世界“;

山上年邁的背夫說:“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背夫。”

提及為何請當地中老年人來參演,王潮歌表示——

“我認為去表演一個農民,不如真的是一個農民,去表演一個老父不如真的就是一個老父。演自己,才是最準確、最真實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包辦了劇中大部分的臺詞和詩歌,一如此前的“印象”和“又見”系列,創作的靈感,都來自腳下的真實的土地,根植於真實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02

觸及人心

“這場演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王潮歌如是說,而觀眾和演員也是這麼感受到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只有峨眉山》的主創們

當觀眾從演員手中,接過一張張手寫的紙條和信件,全場響起一片啜泣聲。

這些“素人”演員們哭了,他們演的是自己;觀眾們哭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觸及了內心深處。

而王潮歌本人,亦在創作的過程中數次落淚,“不管你是年老年少,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還是低,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我希望這部劇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說:“當你走回到你熟悉的城市以後,慢慢將這些信展開,另一齣戲劇正淺淺地開始。”

事實如此,觀看完公演的諸多記者們,在微信群裡紛紛展示出收到的信件,他們說:“今夜難以入眠。”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第一批觀眾晒出收到的信件

《只有峨眉山》呈現的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地方,但是又完完全全在陌生的情景包裹之下,這就是“戲劇幻城”。

演員跟觀眾模糊起來,觀眾也是演員,可以自主尋找一些痕跡,尋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


03

精神浸沒

“身體浸沒式”戲劇在市面上已極為普遍,但王潮歌並不將自己的戲劇與之相提並論,她提出了“精神浸沒”的概念。

我對空間的探索、藝術的探索,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故事講清楚,為了這個目的,任何藝術手段我都會去用。‘身體浸沒式’戲劇可能是用藝術完成技術,我是用技術完成藝術,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劇組在工作中

最令她自豪的,是將一座即將拆除的村莊打造成“雲之下”劇場。“我特別幸運,遇到了那個地方,它叫高河村。”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只是一次隨意的探訪,王潮歌在高河村感受到了一種極為強大的震撼。當時,因為拆遷,村民們已經離開了這座村子。

她進到一個房間,床頭擺放著結婚照,牆上貼滿了韓國組合東方神起的海報;然後她走到另一個房間,滿牆都是獎狀,張仕傑的名字格外顯眼,根據推測,他只有十歲。

王潮歌如同發現了一塊寶,從村民遺留下來的東西里,獲取了大量的信息。

她將這座村落保留了下來。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這是王潮歌最希望觀眾看到的部分——正在變遷的舊村歷史。

04

來峨眉山

全村的故事脈絡,共有6條線,也就是說,想要完整地看完這部劇,你需要來6次。

觀眾真的會來6次嗎?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王潮歌有這個底氣,“我這部戲的內容很淺顯,就是小家庭裡的家常裡短,但戲的開頭和結尾每次都告訴你一點點內容,可能觀眾反而會有這樣的錯覺——我還沒有完成,我還想再看,我會想更多瞭解這個故事。這種感覺是我特別想要的,我歡迎你再來、再來、再來!”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那麼,來峨眉山,你知道峨眉山嗎?

你知道它的歷史和人民?你想了解它嗎?

《只有峨眉山》的主題,希望能夠展現四川人吃苦耐勞、隱忍向上和天生樂觀的精神。

“我希望所有人都像背夫一樣負重前行,攀到山頂。到達山頂以後,會像站在雲彩上一樣,可以俯瞰一個更美好的人間。”

相看兩不厭,只有峨眉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