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是歐洲國家,為什麼俄羅斯的體制與西方如此不同?

俄羅斯在歐洲始終是個異類,明明是歐系白人,信仰的也是基督教,但卻始終不被歐洲徹底接納。而之所以如此,除了俄羅斯文明發展程度的相對落後,其實也跟其體制有關。廣袤的國土,使得俄羅斯除了用自身硬實力來維繫國土的統治外,也需要在政治體制上進行調整來適應俄羅斯特殊的國情。

那麼,俄羅斯的政治體制採用的是何種方式呢?

俄羅斯採用的是中央集權政體。在莫斯科公國時期就創造出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而這個中央集權制度在之後被沙俄、蘇聯、俄羅斯所繼承。

雖然俄羅斯出現了杜馬這個議會組織,蘇聯時代國家結構上採取加盟共和國等給予地方高度主權的制度,甚至在當代建立起三權分立的分權制衡形式。

但這並未改變俄羅斯中央集權的本質。沙俄末期,杜馬制度很快被革命顛覆,並沒有持續多久;蘇聯是在蘇共一黨專政的框架下進行的行政分權,其本質是被蘇共嚴密管理;當代的俄羅斯聯邦,其行政、司法、立法之上還有總統統籌管理。

綜上,俄羅斯擁有西式分權制衡的表,但卻是中央集權的裡。

分明是歐洲國家,為什麼俄羅斯的體制與西方如此不同?

不過,俄羅斯並不承認。在俄羅斯的政權字典裡,沒有“集權”這個詞彙。雖然俄羅斯在行動上用集權捍衛中央的權威,但在對外表述中卻是極力排斥的。

為什麼俄羅斯在國家結構和政治體制上會有這種不一致呢?雲石君為大家進行分析。

首先,俄羅斯為什麼能實施中央集權?

表面看來,俄羅斯沒有實施中央集權的基礎。俄羅斯的領土龐大。巨大的版圖雖然規整,但也需要一個強大的核心區將版圖整合在一起。

而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東歐平原)沒有這樣強勁的地緣實力。東歐平原在農耕時期是不毛之地,後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地緣實力得到釋放,成長為有一定實力的地緣板塊。但其實力將兩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整合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還較為單薄。

而且,東歐平原的地緣區位並不理想。俄羅斯領土東西跨幅長達1萬多平方公里,而本部核心區不僅位於俄羅斯領土的最西端,而且氣候苦寒,開發難度極大,極難建成高效密集的地緣通道,因此東方領土接收到的地緣輻射影響力被大幅限制。

這樣看來,俄羅斯的地緣結構決定了其較難形成中央集權的架構,反而更適合鬆散的聯邦組織架構。

可是,俄羅斯依然建立起了中央集權架構。其主要原因,雲石君認為有以下兩點。

首先,俄羅斯在亞洲部分的實力非常弱——面積巨大,人口少,氣候惡劣(不是酷寒就是乾旱荒漠),文明程度極低。換句話說,其地緣實力極弱,俄羅斯本部核心區完全能憑自身硬實力,將在亞洲部分的領土牢牢掌控在手。

而俄羅斯領土的大擴張期在17-19世紀,此時是全球由農耕文明轉型到工業文明的過渡期。俄羅斯因歐洲的先發優勢,而擁有了遠超自身地緣實力的“文明溢價”,因此在對亞洲進行擴張時,獲得了華夏、伊斯蘭兩大地緣勢力的許多地盤。

如果不是因為文明水平上的差距,即使俄羅斯實力強悍,也無法在伊斯蘭和中國手裡討到如此大的便宜——伊斯蘭和中國在面對俄羅斯的大舉擴張中,可從側面干擾,大幅消耗俄羅斯的力量,使其無法保持對亞洲領土的絕對控制,那麼中央集權也就無法實現。

分明是歐洲國家,為什麼俄羅斯的體制與西方如此不同?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已走出曾經的泥濘,擁有強大的實力,但國家的組織結構已進化到現代形態。現代國與國之間界限分明,國家政治力量對文明交流有極大的限制。這樣的背景下,即使中國對曾經的領土分割不滿,也因不能同俄羅斯這個國家為敵,而迫不得已的接受。

俄羅斯除了特殊的機遇外,還擁有實施中央集權的必要性。

俄羅斯幅員遼闊、地緣結構複雜、民族和種族繁多。其內部的複雜性,使得俄羅斯的凝聚力存在天然不足的現象。

而俄羅斯凝聚力的不足,決定其無法給予地方過多的自主權。畢竟,如果邊緣板塊獲得較大自主權,其本土化傾向將會增強,而更能被周邊文明滲透。

任由這種情況長期發展,俄羅斯對邊緣板塊的掌控將會鬆動。因此,俄羅斯必須將權力集中,從國家的整體利益層面出發對待地區內部經濟發展、文化傳承以及對外交流合作。

同時,俄羅斯的國家發展,同樣需要中央集權來支撐。

就內部而言,作為本部核心區的東歐平原能夠進行大規模的工業發展,可是發展工業的礦產資源卻集中在亞洲領土,而亞洲領土因惡劣的自然環境無法進行有效開發。這種資源帶與開發帶的高度分離的現實,決定了俄羅斯必須通過中央集權,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就外部而言,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地盤龐大,幾乎與全球所有強勢地緣勢力都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矛盾。這代表,俄羅斯將同時面臨多個方向的挑戰。

俄羅斯要想在這樣的情形下謀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只有在行動上保持一致性,集中力量應對外部威脅。如果地方擁有較大自主權,在面對多方向的外敵威脅時,不免會出現多個不同聲音,這會分散俄羅斯的力量,以致全盤皆輸。

國內國外複雜的局勢,決定俄羅斯只有進行中央集權的整合,才能維護內部的穩定以及應對外部敵人的威脅。

不過,俄羅斯的中央集權並不徹底。這種不徹底不僅體現在態度與實際的表裡不一,還體現在現實層面的政治架構上的分權設計。

如,蘇聯時代,蘇聯不僅將國家分為15個加盟共和國,還在《蘇聯憲法》中規定,加盟共和國是擁有主權的國家。而現在俄羅斯的22個自治共和國、9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也有一定的自主權。

當然,蘇聯以及俄羅斯的這些自治地區的自主權並沒有法律授予的那麼大。畢竟蘇聯是以黨治國,而俄羅斯是“超級總統制”。不過這就表明了,在法律層面,俄羅斯的中央集權非常不徹底。

這也說明俄羅斯在政治層面上的不穩定。雖然俄羅斯的中央權力壓制了地方權力,但這僅是動態平衡上的壓制,不具有合法性。這種格局會隨著當權的中央勢力的衰落而被打破,進而造成政治動盪。

分明是歐洲國家,為什麼俄羅斯的體制與西方如此不同?

俄羅斯的這種不穩定性,造就了俄羅斯政治上出現較多鐵腕領導者。從曾經的斯大林到現在的普京,俄羅斯的獨裁特徵異常明顯,政治權力高度集中在總統手中。

俄羅斯的政壇上為什麼會出現政治強人獨裁的風氣,以至於不管怎麼改朝換代,強人政治屢禁不絕?關於這一點,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將在下一節為您分析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14章——俄羅斯之第三部分,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