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圖畫書之父,7條繪本閱讀法則,早知道讓孩子愛上閱讀

讀書 不完美媽媽 日本 動畫 聰明孩子養成記 加油鴨星星君 2019-06-25

鬆居直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他認為親子時光中,圖畫書閱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為孩子的心靈種下“幸福的種子”。那麼,如何高質量地陪伴孩子閱讀圖畫書呢?

1. 親力親為,不委託他人或機器;

親子閱讀行為是親子間促進親密關係的一種方式,父母的全身心投入能夠將親情與愛傳遞給孩子。閱讀對於孩子來說,不是學習,而是體驗到快樂和幸福的過程。老師、故事機無法代替父母的聲音、動作、語調等,正如狼孩的新聞,他們長大後很難再融入人類社會生存下去。

人,應該由人來親自養育才能成為人。

日本圖畫書之父,7條繪本閱讀法則,早知道讓孩子愛上閱讀

2.父母“讀”給孩子聽,而不是讓孩子獨自閱讀圖畫書;

語言是從養育者那裡學習來的。孩子的語言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聽來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對話,語氣、節奏、語調等等,通過聲音傳到孩子的耳朵裡,不知不覺被記下來,慢慢地從嘴裡說出來。

所以,將圖畫書裡的故事用心的敘述給孩子聽,讓孩子在不經意間領悟豐富又有趣的語言,才是最重要的。有了耳朵聽語言的經驗,接下來才是讀和寫。

3.培養閱讀儀式:牽著孩子的手、固定時間、舒適的閱讀環境等;

將親子閱讀時間作為日常生活中一段“特別時光”來對待。

家長需要選擇一個雙方都合適的時間,不強迫、不執著,以平和的心境來進入閱讀時間;當然最好可以固定一個時間,比如每天晚上睡覺前半小時,或週末上午半小時,讓孩子形成習慣和期待;親密的肌膚接觸,比如牽著孩子的手,閱讀時便有了身體感官的經驗,讓這段時光更加記憶深刻。

日本圖畫書之父,7條繪本閱讀法則,早知道讓孩子愛上閱讀

4.注意你讀到了多少信息

陪孩子閱讀時,父母首先要做功課。一本圖畫書在講給孩子聽之前,至少要反覆閱讀3遍左右。圖畫書首先在家長的內心建立起一個故事世界,父母的體驗和理解,通過語言、互動等行為,傳遞給孩子,你理解的越豐富和生動,越容易傳遞給聽故事的孩子。

5.先讀圖畫,再讀文字;

圖畫書有文字和圖畫兩種語言,鬆居直說:

“如果用算式來比喻文圖關係的畫,繪本不是‘文+圖’,而是‘文x圖’”。

1)第一次拿到繪本,先讀圖不讀文字;

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去觀察線條、形狀、圖案、構圖,試著去理解敘述的故事。仔細觀察畫面細節,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連續和變化,這些構成了故事的情節、轉折、完整性與戲劇性。一本好的圖畫書,只看圖就可以讀懂故事。

2)讀文字時注意語調,是否適合故事情節或者形象個性;

朗讀文字時需要注意故事情節與結構,重要的是通過文字的敘述能否讓畫面和故事更加生動起來。這樣才能達到“文x圖”的效果。

3)把圖畫書作為一個整體來閱讀

不要忽視封面、封底、腰封、環襯、扉頁等每一個畫面,這些都是敘述故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日本圖畫書之父,7條繪本閱讀法則,早知道讓孩子愛上閱讀

6.注意孩子的節奏和體驗;

讀圖畫書和看動畫片不一樣,動畫片畫面的節奏不可控,孩子只有被動接受以及盡力跟上節奏才能體驗其中的樂趣。而閱讀圖畫書則不同,父母可以讓孩子主動承擔起翻頁的任務,讓孩子有選擇地控制閱讀的節奏,喜歡或充滿興趣的畫面可以停留多一些時間,翻頁的時間也是在培養孩子想象力的時間。

7.重複閱讀是件好事;

閱讀圖畫書不是為了學習知識,但是重複閱讀必然會增強記憶,對於還未識字的幼兒來說,能將自己喜歡的故事記下來,不是件稀奇的事。這種記憶故事的過程,也是培養語言能力的過程。

對於學齡前兒童,閱讀不講究數量,而在於體驗。對於故事的體驗,以及學習閱讀的樂趣是根本。如果你的孩子反覆要求聽一個故事,這說明孩子理解了一個故事的迷人之處,並開始發現閱讀的樂趣。沒有什麼事比這更好了。

*本文為星星君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