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讀書 不完美媽媽 三隻小豬 大象 幼兒園 文章 卡漫熊親子club 2019-08-24
"

週末,去繪本館剛好看到有幾位媽媽在給孩子講繪本。

我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很多媽媽都是自顧自地給孩子講著繪本上的故事,繪聲繪色。而一旁看起來應該是已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很安靜,偶爾會指著畫面說,“看,行李箱上還有一隻小老鼠”。一本書講完,媽媽和孩子說:“去,再找一本來吧。”於是,剛剛講完的一本就被合上放在了一邊。

這樣講繪本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說好的親子閱讀,好像變成了“媽媽”的獨角戲,完全沒有“孩子”什麼事。這邊,媽媽講地口乾舌燥,那邊,孩子只是被動在聽。基本沒有交流和互動。要知道,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從“激活孩子大腦”的角度來看,是非常低效的。

有研究顯示,在親子閱讀中,如果媽媽多多使用“對話式閱讀”的方式來和孩子互動,例如多提問,多鼓勵孩子參與討論,透過讓孩子思考和口語表達,就可以促進前額葉的發展,增強前額葉的活動性。

跟隨這篇文章,我們共同探討一下如何讓繪本物盡其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

週末,去繪本館剛好看到有幾位媽媽在給孩子講繪本。

我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很多媽媽都是自顧自地給孩子講著繪本上的故事,繪聲繪色。而一旁看起來應該是已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很安靜,偶爾會指著畫面說,“看,行李箱上還有一隻小老鼠”。一本書講完,媽媽和孩子說:“去,再找一本來吧。”於是,剛剛講完的一本就被合上放在了一邊。

這樣講繪本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說好的親子閱讀,好像變成了“媽媽”的獨角戲,完全沒有“孩子”什麼事。這邊,媽媽講地口乾舌燥,那邊,孩子只是被動在聽。基本沒有交流和互動。要知道,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從“激活孩子大腦”的角度來看,是非常低效的。

有研究顯示,在親子閱讀中,如果媽媽多多使用“對話式閱讀”的方式來和孩子互動,例如多提問,多鼓勵孩子參與討論,透過讓孩子思考和口語表達,就可以促進前額葉的發展,增強前額葉的活動性。

跟隨這篇文章,我們共同探討一下如何讓繪本物盡其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如何進行“對話式閱讀”


“對話式閱讀”適用於反覆閱讀同一本繪本。很多研究都顯示,繪本不在於讀得多,而在於讀得精。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比泛讀很多不同的書對孩子的語言提升效果反而更好。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


對於兩歲以下的孩子,這一步可能只是孩子用手指著圖畫來回答,但這個動作應該被大人用“哦,這是一隻大灰狼,很壞的大灰狼”這樣的擴展陳述來得到積極的肯定。


在2到4歲之後,孩子可能會被問到“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 隨著孩子語言和理解能力的發展,他們會給出越來越詳細的迴應。

對孩子所說的內容進行評估


這一步對於幼兒閱讀非常重要,因為它有助於指導他們理解世界。


當一個孩子指著豬的圖畫說“狗”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那是一隻豬,看看它有一條捲曲的尾巴。” 我們的評估是在為孩子提供及時反饋,使孩子得到進步。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


我們可以擴展孩子的思路,在孩子答案的基礎上增加更多描述性的細節。


如果孩子回答說:“它是大象”,我們除了補充說“一隻龐大的大象”之外,還可以通過展示大象的叫聲來加深孩子對大象的認知。

讓孩子再複述一遍,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


通過這四步,可以引導孩子說出更深層次的回答。


下面以《三隻小豬》的故事舉例:1.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狼。”2. 評估孩子所說的內容大人想了一會兒,說:“對的,是一隻狼,你能說得更具體一點嗎?一隻什麼樣的狼呢?”3.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大人:“對的,一隻很壞的大灰狼想要抓三隻小豬!”4.讓孩子再複述一遍以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


第一次讀一本新繪本時,不需採用對話式閱讀法,正常照著書讀即可,滿足孩子想知道下一頁講的是什麼的好奇心。


當孩子已經熟悉書中的內容後,就應該啟用對話式閱讀了。提問幾乎在每一頁都可以進行,家長們可以先念一頁的文字,然後進行提問。


在反覆閱讀中,一本書講過的次數越多,“照著念文字”的成分就應該越少,將更多空白留給孩子自己去解讀和擴展。


在開始講一本熟悉的繪本之前,可以先把書合上,讓孩子自己憑印象複述一下故事內容,家長對孩子遺忘的細節或情節漏洞進行提問,然後再帶著問題和孩子一起翻開書去找答案。


"

週末,去繪本館剛好看到有幾位媽媽在給孩子講繪本。

我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很多媽媽都是自顧自地給孩子講著繪本上的故事,繪聲繪色。而一旁看起來應該是已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很安靜,偶爾會指著畫面說,“看,行李箱上還有一隻小老鼠”。一本書講完,媽媽和孩子說:“去,再找一本來吧。”於是,剛剛講完的一本就被合上放在了一邊。

這樣講繪本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說好的親子閱讀,好像變成了“媽媽”的獨角戲,完全沒有“孩子”什麼事。這邊,媽媽講地口乾舌燥,那邊,孩子只是被動在聽。基本沒有交流和互動。要知道,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從“激活孩子大腦”的角度來看,是非常低效的。

有研究顯示,在親子閱讀中,如果媽媽多多使用“對話式閱讀”的方式來和孩子互動,例如多提問,多鼓勵孩子參與討論,透過讓孩子思考和口語表達,就可以促進前額葉的發展,增強前額葉的活動性。

跟隨這篇文章,我們共同探討一下如何讓繪本物盡其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如何進行“對話式閱讀”


“對話式閱讀”適用於反覆閱讀同一本繪本。很多研究都顯示,繪本不在於讀得多,而在於讀得精。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比泛讀很多不同的書對孩子的語言提升效果反而更好。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


對於兩歲以下的孩子,這一步可能只是孩子用手指著圖畫來回答,但這個動作應該被大人用“哦,這是一隻大灰狼,很壞的大灰狼”這樣的擴展陳述來得到積極的肯定。


在2到4歲之後,孩子可能會被問到“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 隨著孩子語言和理解能力的發展,他們會給出越來越詳細的迴應。

對孩子所說的內容進行評估


這一步對於幼兒閱讀非常重要,因為它有助於指導他們理解世界。


當一個孩子指著豬的圖畫說“狗”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那是一隻豬,看看它有一條捲曲的尾巴。” 我們的評估是在為孩子提供及時反饋,使孩子得到進步。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


我們可以擴展孩子的思路,在孩子答案的基礎上增加更多描述性的細節。


如果孩子回答說:“它是大象”,我們除了補充說“一隻龐大的大象”之外,還可以通過展示大象的叫聲來加深孩子對大象的認知。

讓孩子再複述一遍,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


通過這四步,可以引導孩子說出更深層次的回答。


下面以《三隻小豬》的故事舉例:1.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狼。”2. 評估孩子所說的內容大人想了一會兒,說:“對的,是一隻狼,你能說得更具體一點嗎?一隻什麼樣的狼呢?”3.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大人:“對的,一隻很壞的大灰狼想要抓三隻小豬!”4.讓孩子再複述一遍以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


第一次讀一本新繪本時,不需採用對話式閱讀法,正常照著書讀即可,滿足孩子想知道下一頁講的是什麼的好奇心。


當孩子已經熟悉書中的內容後,就應該啟用對話式閱讀了。提問幾乎在每一頁都可以進行,家長們可以先念一頁的文字,然後進行提問。


在反覆閱讀中,一本書講過的次數越多,“照著念文字”的成分就應該越少,將更多空白留給孩子自己去解讀和擴展。


在開始講一本熟悉的繪本之前,可以先把書合上,讓孩子自己憑印象複述一下故事內容,家長對孩子遺忘的細節或情節漏洞進行提問,然後再帶著問題和孩子一起翻開書去找答案。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家長如何提問


家長提的問題直接決定了與孩子對話和互動的質量。作為家長,想講好繪本,我們首先應學習如何提問。

1.補充型提問


初次讀一本繪本,我們可以讓孩子根據對畫面的觀察來把一句話描述完。比如《溫妮和午夜小火龍》開篇,溫妮的大黑貓威爾伯醒來聽到奇怪的響聲,它來到貓洞前,往外一看……這時候,就可以問問孩子:“威爾伯看到了什麼?”畫面上,黑漆漆的夜裡,一雙綠色的眼睛瞪著。這個畫面信息簡單明確,對孩子來說,描述起來基本無難度。


"

週末,去繪本館剛好看到有幾位媽媽在給孩子講繪本。

我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很多媽媽都是自顧自地給孩子講著繪本上的故事,繪聲繪色。而一旁看起來應該是已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很安靜,偶爾會指著畫面說,“看,行李箱上還有一隻小老鼠”。一本書講完,媽媽和孩子說:“去,再找一本來吧。”於是,剛剛講完的一本就被合上放在了一邊。

這樣講繪本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說好的親子閱讀,好像變成了“媽媽”的獨角戲,完全沒有“孩子”什麼事。這邊,媽媽講地口乾舌燥,那邊,孩子只是被動在聽。基本沒有交流和互動。要知道,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從“激活孩子大腦”的角度來看,是非常低效的。

有研究顯示,在親子閱讀中,如果媽媽多多使用“對話式閱讀”的方式來和孩子互動,例如多提問,多鼓勵孩子參與討論,透過讓孩子思考和口語表達,就可以促進前額葉的發展,增強前額葉的活動性。

跟隨這篇文章,我們共同探討一下如何讓繪本物盡其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如何進行“對話式閱讀”


“對話式閱讀”適用於反覆閱讀同一本繪本。很多研究都顯示,繪本不在於讀得多,而在於讀得精。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比泛讀很多不同的書對孩子的語言提升效果反而更好。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


對於兩歲以下的孩子,這一步可能只是孩子用手指著圖畫來回答,但這個動作應該被大人用“哦,這是一隻大灰狼,很壞的大灰狼”這樣的擴展陳述來得到積極的肯定。


在2到4歲之後,孩子可能會被問到“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 隨著孩子語言和理解能力的發展,他們會給出越來越詳細的迴應。

對孩子所說的內容進行評估


這一步對於幼兒閱讀非常重要,因為它有助於指導他們理解世界。


當一個孩子指著豬的圖畫說“狗”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那是一隻豬,看看它有一條捲曲的尾巴。” 我們的評估是在為孩子提供及時反饋,使孩子得到進步。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


我們可以擴展孩子的思路,在孩子答案的基礎上增加更多描述性的細節。


如果孩子回答說:“它是大象”,我們除了補充說“一隻龐大的大象”之外,還可以通過展示大象的叫聲來加深孩子對大象的認知。

讓孩子再複述一遍,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


通過這四步,可以引導孩子說出更深層次的回答。


下面以《三隻小豬》的故事舉例:1.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狼。”2. 評估孩子所說的內容大人想了一會兒,說:“對的,是一隻狼,你能說得更具體一點嗎?一隻什麼樣的狼呢?”3.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大人:“對的,一隻很壞的大灰狼想要抓三隻小豬!”4.讓孩子再複述一遍以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


第一次讀一本新繪本時,不需採用對話式閱讀法,正常照著書讀即可,滿足孩子想知道下一頁講的是什麼的好奇心。


當孩子已經熟悉書中的內容後,就應該啟用對話式閱讀了。提問幾乎在每一頁都可以進行,家長們可以先念一頁的文字,然後進行提問。


在反覆閱讀中,一本書講過的次數越多,“照著念文字”的成分就應該越少,將更多空白留給孩子自己去解讀和擴展。


在開始講一本熟悉的繪本之前,可以先把書合上,讓孩子自己憑印象複述一下故事內容,家長對孩子遺忘的細節或情節漏洞進行提問,然後再帶著問題和孩子一起翻開書去找答案。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家長如何提問


家長提的問題直接決定了與孩子對話和互動的質量。作為家長,想講好繪本,我們首先應學習如何提問。

1.補充型提問


初次讀一本繪本,我們可以讓孩子根據對畫面的觀察來把一句話描述完。比如《溫妮和午夜小火龍》開篇,溫妮的大黑貓威爾伯醒來聽到奇怪的響聲,它來到貓洞前,往外一看……這時候,就可以問問孩子:“威爾伯看到了什麼?”畫面上,黑漆漆的夜裡,一雙綠色的眼睛瞪著。這個畫面信息簡單明確,對孩子來說,描述起來基本無難度。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通過這種補充型提問,可以讓孩子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故事情節中,也是對第一招裡面提到的“觀察和描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等到日後孩子上了學,寫作文的第一關就是看圖說話,孩子自然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

2. 填空提問


在一個句子的末尾留下一個空白,讓孩子說出來。通常用於帶有押韻或具有重複句子的書籍。


例如,你可能會說,“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我看見一隻____,” 讓孩子填補空白。這可以幫助孩子瞭解語言結構,鍛鍊孩子的記憶力。

3. 回憶型提問


讓孩子回想故事情節。學齡年前孩子看書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一些書會情有獨鍾,要求大人反覆講述,不斷重複。那麼,在講了幾遍後,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請孩子來回想故事情節了。


你也許會覺得,小孩子的繪本都很簡單,文字一般來說也不多,回想這事應該不難吧?但事實上,腦袋想的和嘴巴說完全是兩回事。孩子要能夠回想,然後再說出來,需要有很好的組織能力和敘事能力。


在一些幼升小的面試中,也經常有類似的考察,就是老師講一個故事,然後讓孩子來複述。如果平時在親子閱讀中常常有意識地做這樣的回想提問,到時候孩子一定會更有優勢。


此處應注意,如果我們和孩子一起回憶和思考,可以讓我們和孩子的關係顯得更加平等,而不是總是將孩子置於回答問題的位置。


"

週末,去繪本館剛好看到有幾位媽媽在給孩子講繪本。

我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很多媽媽都是自顧自地給孩子講著繪本上的故事,繪聲繪色。而一旁看起來應該是已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很安靜,偶爾會指著畫面說,“看,行李箱上還有一隻小老鼠”。一本書講完,媽媽和孩子說:“去,再找一本來吧。”於是,剛剛講完的一本就被合上放在了一邊。

這樣講繪本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說好的親子閱讀,好像變成了“媽媽”的獨角戲,完全沒有“孩子”什麼事。這邊,媽媽講地口乾舌燥,那邊,孩子只是被動在聽。基本沒有交流和互動。要知道,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從“激活孩子大腦”的角度來看,是非常低效的。

有研究顯示,在親子閱讀中,如果媽媽多多使用“對話式閱讀”的方式來和孩子互動,例如多提問,多鼓勵孩子參與討論,透過讓孩子思考和口語表達,就可以促進前額葉的發展,增強前額葉的活動性。

跟隨這篇文章,我們共同探討一下如何讓繪本物盡其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如何進行“對話式閱讀”


“對話式閱讀”適用於反覆閱讀同一本繪本。很多研究都顯示,繪本不在於讀得多,而在於讀得精。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比泛讀很多不同的書對孩子的語言提升效果反而更好。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


對於兩歲以下的孩子,這一步可能只是孩子用手指著圖畫來回答,但這個動作應該被大人用“哦,這是一隻大灰狼,很壞的大灰狼”這樣的擴展陳述來得到積極的肯定。


在2到4歲之後,孩子可能會被問到“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 隨著孩子語言和理解能力的發展,他們會給出越來越詳細的迴應。

對孩子所說的內容進行評估


這一步對於幼兒閱讀非常重要,因為它有助於指導他們理解世界。


當一個孩子指著豬的圖畫說“狗”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那是一隻豬,看看它有一條捲曲的尾巴。” 我們的評估是在為孩子提供及時反饋,使孩子得到進步。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


我們可以擴展孩子的思路,在孩子答案的基礎上增加更多描述性的細節。


如果孩子回答說:“它是大象”,我們除了補充說“一隻龐大的大象”之外,還可以通過展示大象的叫聲來加深孩子對大象的認知。

讓孩子再複述一遍,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


通過這四步,可以引導孩子說出更深層次的回答。


下面以《三隻小豬》的故事舉例:1.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狼。”2. 評估孩子所說的內容大人想了一會兒,說:“對的,是一隻狼,你能說得更具體一點嗎?一隻什麼樣的狼呢?”3.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大人:“對的,一隻很壞的大灰狼想要抓三隻小豬!”4.讓孩子再複述一遍以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


第一次讀一本新繪本時,不需採用對話式閱讀法,正常照著書讀即可,滿足孩子想知道下一頁講的是什麼的好奇心。


當孩子已經熟悉書中的內容後,就應該啟用對話式閱讀了。提問幾乎在每一頁都可以進行,家長們可以先念一頁的文字,然後進行提問。


在反覆閱讀中,一本書講過的次數越多,“照著念文字”的成分就應該越少,將更多空白留給孩子自己去解讀和擴展。


在開始講一本熟悉的繪本之前,可以先把書合上,讓孩子自己憑印象複述一下故事內容,家長對孩子遺忘的細節或情節漏洞進行提問,然後再帶著問題和孩子一起翻開書去找答案。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家長如何提問


家長提的問題直接決定了與孩子對話和互動的質量。作為家長,想講好繪本,我們首先應學習如何提問。

1.補充型提問


初次讀一本繪本,我們可以讓孩子根據對畫面的觀察來把一句話描述完。比如《溫妮和午夜小火龍》開篇,溫妮的大黑貓威爾伯醒來聽到奇怪的響聲,它來到貓洞前,往外一看……這時候,就可以問問孩子:“威爾伯看到了什麼?”畫面上,黑漆漆的夜裡,一雙綠色的眼睛瞪著。這個畫面信息簡單明確,對孩子來說,描述起來基本無難度。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通過這種補充型提問,可以讓孩子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故事情節中,也是對第一招裡面提到的“觀察和描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等到日後孩子上了學,寫作文的第一關就是看圖說話,孩子自然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

2. 填空提問


在一個句子的末尾留下一個空白,讓孩子說出來。通常用於帶有押韻或具有重複句子的書籍。


例如,你可能會說,“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我看見一隻____,” 讓孩子填補空白。這可以幫助孩子瞭解語言結構,鍛鍊孩子的記憶力。

3. 回憶型提問


讓孩子回想故事情節。學齡年前孩子看書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一些書會情有獨鍾,要求大人反覆講述,不斷重複。那麼,在講了幾遍後,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請孩子來回想故事情節了。


你也許會覺得,小孩子的繪本都很簡單,文字一般來說也不多,回想這事應該不難吧?但事實上,腦袋想的和嘴巴說完全是兩回事。孩子要能夠回想,然後再說出來,需要有很好的組織能力和敘事能力。


在一些幼升小的面試中,也經常有類似的考察,就是老師講一個故事,然後讓孩子來複述。如果平時在親子閱讀中常常有意識地做這樣的回想提問,到時候孩子一定會更有優勢。


此處應注意,如果我們和孩子一起回憶和思考,可以讓我們和孩子的關係顯得更加平等,而不是總是將孩子置於回答問題的位置。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4. 開放式提問


就是和孩子就故事內容進行一些“開放問題”討論。比如,你覺得小熊當時不這麼做的話,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呢?或者,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另外,就是針對故事的結局來提出開放型的問題,比如:你喜歡這個結尾麼?如果換你來寫,你覺得要怎麼結尾呢?


開放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這樣的對話互動,就是要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力,天馬行空地去想象。


開放式提問可以幫助孩子關注細節,提高敘事能力。即使很多一兩歲講過的繪本,也可以等四五歲了用這個方法再拿出來重新講一講。

5. Wh-式提問


這些提問通常始於what, where, when, why和how。與開放式提問一樣,也是重點關注書中的配圖。例如,問“你知道這是什麼嗎”,同時指著書中的一個物體。


Wh-問題的答案一般不是開放性的,但這類問題的好處是能教會孩子新詞彙,以及加深對細節的關注。

6. 聯想提問


這類問題要求孩子將他們正在閱讀的書中的圖片或文字與書外的真實生活經歷聯繫起來。例如,在閱讀一本帶有農場動物圖片的書時,可以問孩子,“記得我們上週去動物園的時候,我們在那裡看到了哪些動物?”


提問時可儘量多聯繫家庭和學校生活,也是我們瞭解孩子生活的一種途徑。


比如在講《三隻小豬》的故事時,可以問:“狼是一個惡霸。他對三隻小豬很不友善。如果有人在學校欺負你,你會怎麼做?” 通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旁敲側擊地知道孩子在學校是否遭到欺負。


聯想提問可以讓孩子從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學會感同身受。還能幫助他們提高語言流利性、會話能力和發展敘事技巧。


"

週末,去繪本館剛好看到有幾位媽媽在給孩子講繪本。

我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很多媽媽都是自顧自地給孩子講著繪本上的故事,繪聲繪色。而一旁看起來應該是已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很安靜,偶爾會指著畫面說,“看,行李箱上還有一隻小老鼠”。一本書講完,媽媽和孩子說:“去,再找一本來吧。”於是,剛剛講完的一本就被合上放在了一邊。

這樣講繪本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說好的親子閱讀,好像變成了“媽媽”的獨角戲,完全沒有“孩子”什麼事。這邊,媽媽講地口乾舌燥,那邊,孩子只是被動在聽。基本沒有交流和互動。要知道,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從“激活孩子大腦”的角度來看,是非常低效的。

有研究顯示,在親子閱讀中,如果媽媽多多使用“對話式閱讀”的方式來和孩子互動,例如多提問,多鼓勵孩子參與討論,透過讓孩子思考和口語表達,就可以促進前額葉的發展,增強前額葉的活動性。

跟隨這篇文章,我們共同探討一下如何讓繪本物盡其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如何進行“對話式閱讀”


“對話式閱讀”適用於反覆閱讀同一本繪本。很多研究都顯示,繪本不在於讀得多,而在於讀得精。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比泛讀很多不同的書對孩子的語言提升效果反而更好。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


對於兩歲以下的孩子,這一步可能只是孩子用手指著圖畫來回答,但這個動作應該被大人用“哦,這是一隻大灰狼,很壞的大灰狼”這樣的擴展陳述來得到積極的肯定。


在2到4歲之後,孩子可能會被問到“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 隨著孩子語言和理解能力的發展,他們會給出越來越詳細的迴應。

對孩子所說的內容進行評估


這一步對於幼兒閱讀非常重要,因為它有助於指導他們理解世界。


當一個孩子指著豬的圖畫說“狗”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那是一隻豬,看看它有一條捲曲的尾巴。” 我們的評估是在為孩子提供及時反饋,使孩子得到進步。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


我們可以擴展孩子的思路,在孩子答案的基礎上增加更多描述性的細節。


如果孩子回答說:“它是大象”,我們除了補充說“一隻龐大的大象”之外,還可以通過展示大象的叫聲來加深孩子對大象的認知。

讓孩子再複述一遍,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


通過這四步,可以引導孩子說出更深層次的回答。


下面以《三隻小豬》的故事舉例:1.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對書中的內容說點什麼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狼。”2. 評估孩子所說的內容大人想了一會兒,說:“對的,是一隻狼,你能說得更具體一點嗎?一隻什麼樣的狼呢?”3. 家長通過複述和添加信息來擴展孩子的回答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大人:“對的,一隻很壞的大灰狼想要抓三隻小豬!”4.讓孩子再複述一遍以確保孩子從擴展中學到了東西大人:“是誰想抓三隻小豬?”孩子:“一隻很壞的大灰狼!”


第一次讀一本新繪本時,不需採用對話式閱讀法,正常照著書讀即可,滿足孩子想知道下一頁講的是什麼的好奇心。


當孩子已經熟悉書中的內容後,就應該啟用對話式閱讀了。提問幾乎在每一頁都可以進行,家長們可以先念一頁的文字,然後進行提問。


在反覆閱讀中,一本書講過的次數越多,“照著念文字”的成分就應該越少,將更多空白留給孩子自己去解讀和擴展。


在開始講一本熟悉的繪本之前,可以先把書合上,讓孩子自己憑印象複述一下故事內容,家長對孩子遺忘的細節或情節漏洞進行提問,然後再帶著問題和孩子一起翻開書去找答案。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家長如何提問


家長提的問題直接決定了與孩子對話和互動的質量。作為家長,想講好繪本,我們首先應學習如何提問。

1.補充型提問


初次讀一本繪本,我們可以讓孩子根據對畫面的觀察來把一句話描述完。比如《溫妮和午夜小火龍》開篇,溫妮的大黑貓威爾伯醒來聽到奇怪的響聲,它來到貓洞前,往外一看……這時候,就可以問問孩子:“威爾伯看到了什麼?”畫面上,黑漆漆的夜裡,一雙綠色的眼睛瞪著。這個畫面信息簡單明確,對孩子來說,描述起來基本無難度。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通過這種補充型提問,可以讓孩子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故事情節中,也是對第一招裡面提到的“觀察和描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等到日後孩子上了學,寫作文的第一關就是看圖說話,孩子自然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

2. 填空提問


在一個句子的末尾留下一個空白,讓孩子說出來。通常用於帶有押韻或具有重複句子的書籍。


例如,你可能會說,“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我看見一隻____,” 讓孩子填補空白。這可以幫助孩子瞭解語言結構,鍛鍊孩子的記憶力。

3. 回憶型提問


讓孩子回想故事情節。學齡年前孩子看書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一些書會情有獨鍾,要求大人反覆講述,不斷重複。那麼,在講了幾遍後,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請孩子來回想故事情節了。


你也許會覺得,小孩子的繪本都很簡單,文字一般來說也不多,回想這事應該不難吧?但事實上,腦袋想的和嘴巴說完全是兩回事。孩子要能夠回想,然後再說出來,需要有很好的組織能力和敘事能力。


在一些幼升小的面試中,也經常有類似的考察,就是老師講一個故事,然後讓孩子來複述。如果平時在親子閱讀中常常有意識地做這樣的回想提問,到時候孩子一定會更有優勢。


此處應注意,如果我們和孩子一起回憶和思考,可以讓我們和孩子的關係顯得更加平等,而不是總是將孩子置於回答問題的位置。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4. 開放式提問


就是和孩子就故事內容進行一些“開放問題”討論。比如,你覺得小熊當時不這麼做的話,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呢?或者,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另外,就是針對故事的結局來提出開放型的問題,比如:你喜歡這個結尾麼?如果換你來寫,你覺得要怎麼結尾呢?


開放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這樣的對話互動,就是要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力,天馬行空地去想象。


開放式提問可以幫助孩子關注細節,提高敘事能力。即使很多一兩歲講過的繪本,也可以等四五歲了用這個方法再拿出來重新講一講。

5. Wh-式提問


這些提問通常始於what, where, when, why和how。與開放式提問一樣,也是重點關注書中的配圖。例如,問“你知道這是什麼嗎”,同時指著書中的一個物體。


Wh-問題的答案一般不是開放性的,但這類問題的好處是能教會孩子新詞彙,以及加深對細節的關注。

6. 聯想提問


這類問題要求孩子將他們正在閱讀的書中的圖片或文字與書外的真實生活經歷聯繫起來。例如,在閱讀一本帶有農場動物圖片的書時,可以問孩子,“記得我們上週去動物園的時候,我們在那裡看到了哪些動物?”


提問時可儘量多聯繫家庭和學校生活,也是我們瞭解孩子生活的一種途徑。


比如在講《三隻小豬》的故事時,可以問:“狼是一個惡霸。他對三隻小豬很不友善。如果有人在學校欺負你,你會怎麼做?” 通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旁敲側擊地知道孩子在學校是否遭到欺負。


聯想提問可以讓孩子從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學會感同身受。還能幫助他們提高語言流利性、會話能力和發展敘事技巧。


讀繪本的最好方式是“對話式閱讀”


“對話式閱讀”的注意事項:

上面寫到的步驟和方法都是用來指導家長,而不是孩子讓家長對如何與孩子開啟圍繞繪本的對話有一定頭緒。在實際執行中,應由孩子主導,我們跟隨孩子的興趣和節奏而靈活調整。

在我們努力“做正確的事”時,我們必須記住,除非孩子正在享受故事和圍繞故事展開的互動,否則我們的任何努力都將是徒勞。

只要我們懂得將“對話式閱讀”與傳統閱讀相結合,保持好兩者之間的平衡,尊重孩子的興趣,孩子將更加享受對話式閱讀而不是傳統閱讀。

不要把“對話式閱讀”當成教學任務去完成,使回答問題成為孩子的負擔。我們需要引導孩子,讓孩子保持對閱讀的興趣,才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