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時弓箭明明不能射穿盾牌,士兵為何拼命射盾牌?原因簡單

在沒有槍支和炮火的時代,士兵們在征戰時的常用兵器便是弓箭,而用來防禦弓箭射擊的則是盾牌。按理說,弓箭的威力定然是不如槍炮的。但是在很多古裝影視劇中,我們卻不難見到這樣的橋段:滿天的箭雨射下來,士兵們只要被射中就倒地了,威力不亞於槍支。當然這其中少不了誇張的成分。但是在史料中,也有歷史的著名人物是因中箭而亡,宋朝更是憑藉弓箭手所向披靡。那麼弓箭在古代兵器中,究竟處於一種怎樣的地位呢?它的威力能否穿破堅硬的盾牌?首先,關於弓箭能否一擊斃命?大多情況下是不能的。百發百中,一擊斃命的弓箭手,只存在於武俠作者的天馬行空之中。

古代打仗時弓箭明明不能射穿盾牌,士兵為何拼命射盾牌?原因簡單

弓法準可以做到,但想要一擊斃命卻並不容易。據說,項羽曾經將箭矢射中了劉邦胸口。按常人的思維來說,劉邦早該“穿心而死”了。然而,劉邦非但活了下來,甚至還不忘嘲諷項羽一番。杜伏威的頭部直接中箭,這要是中槍的話,早就必死無疑了,然而杜伏威反而戰鬥力激增,將敵人斬殺。可見,弓箭的穿透力並不強勢,即使擊中要害,中箭者也無法當場斃命。可是三國曹魏名將張郃卻是中箭而亡,弓箭沒有射中他的要害,只是射中了膝蓋,然而最後卻導致了死亡。

古代打仗時弓箭明明不能射穿盾牌,士兵為何拼命射盾牌?原因簡單

其實,弓箭本不是致命的一擊,真正造就張郃死亡的是破傷風。畢竟古代的醫療條件有限,戰場上又條件惡劣,因為箭傷導致破傷風的士兵不在少數。那麼弓箭的穿透力這般柔弱,能否穿透那堅硬的盾牌呢?要知道在戰場上,將士哪怕拿著尖銳的長矛也難以穿破盾牌,區區細小的弓箭其實是射不穿的。而時代在發展,弓箭也在不斷地進展,盾牌也要進行相應地升級。但無論哪一種弓箭,穿破低材質的盾牌也是有難度的。那時明軍與清軍交戰的時候,明軍使用的是比弓箭威力還要強百倍的火藥彈丸,然而清軍卻還沒有先進的火藥武器。

古代打仗時弓箭明明不能射穿盾牌,士兵為何拼命射盾牌?原因簡單

但是面對明軍的襲擊,清軍卻拿簡單的盾車,輕易地抵擋住了明軍的火藥彈丸,而且這些盾車還是用木頭和鐵板做成的。據說後梁的張歸宇身上中了足足有15箭,但因為他身披鎧甲,還能衝鋒陷陣地殺敵。而弓箭之所以在宋朝威力尤為強勢,是因為宋朝的對手主要是北方的遊牧騎兵。這些騎兵由於要騎馬,不方便身穿重甲,也不便於手拿盾牌,弓箭手只需要射中馬匹,騎兵的威力便被大大削弱了。只要弓箭手不被近身,騎兵在弓弩手面前,就會變得不堪一擊。但是當古代軍隊進行攻城行動時,眼見敵方的軍隊拿著堅硬的盾牌進攻,卻還是不住地放箭呢?

古代打仗時弓箭明明不能射穿盾牌,士兵為何拼命射盾牌?原因簡單

古代打仗時弓箭明明不能射穿盾牌,士兵為何拼命射盾牌?道理其實很簡單。弓箭手放箭時一定是大規模大面積地進行,這樣就會對敵軍造成一種強大沖擊力,迫使他們躲在自己的盾牌,延緩進軍的速度。同時,雖然弓箭不能穿破盾牌,但卻有一定的機率射中敵軍的身體,也會折損敵軍的士氣。正如延州之戰的時候,宋朝的盾牌重甲樣樣俱全,但還是被西夏的箭雨延緩了攻擊速度。因此,古代的弓箭並不是用來一擊斃命的,而是用於威懾敵人。在箭雨的襲擊下,軍隊也不得不穿上厚重的盾甲,增加了戰爭成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