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矇蔽了,端午節並非只為紀念屈原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後因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我們便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矇蔽了,端午節並非只為紀念屈原

其實,端午並不只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生。相傳,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父兄皆被楚王所殺,便奔吳,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伍子胥亦為父兄報仇,掘墓鞭屍楚平王。

吳王闔閭死後,夫差繼位,吳軍百戰百勝,大敗越國,越王勾踐請和,夫差允之。伍子胥獻策,應一鼓作氣徹底吞併越國。吳國大宰,受越賄賂,讒言誹謗伍子胥。夫差疑之,賜伍子胥寶劍,令其自裁。伍子胥一屆忠良,心寒意冷,對旁人說:“我死後,將我眼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拔劍自刎。夫差聞之大怒,令左右取伍子胥屍身裝進皮革,拋入滾滾大江。那一天正好是五月五日,所以人家便把端午節作為紀念伍子胥的節日。

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矇蔽了,端午節並非只為紀念屈原

還有一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據言,年僅十四歲的東漢上虞曹娥,父親溺足江中,數日不見屍身,曹娥沿江晝夜哭喊十七天無果,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佳話,令度尚感之不已,讓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曹娥。因此,五月五日亦是孝女曹娥的節日。

且漢時認為端午是“惡月、惡日”,並有“不舉五月子”之俗,甚至有“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傳言。所以應運而生“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精神信仰是古老傳統節日的核心,端午節展現了大家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美好願望。

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矇蔽了,端午節並非只為紀念屈原

所以,我們片面的理解端午的由來,是不正確的,不論是寄託對偉人的懷念,還是祈福納祥的美好願望,端午節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傳承和弘揚了傳統文化!而今年的端午又跟高考重合,願莘莘學子們端午安康,金榜題名,登科及第!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帶來不便很抱歉!

感謝觀看!

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