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不除,人口暴漲的年代就很難再來

動物 經濟 歷史 農產品 明朝 計劃生育 清朝 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 2019-05-15

人口爆炸指的是一段時間人口暴增,那麼這是偶然還是必然?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人雖作為高等動物,其種群數量增加其實還是離不開一個因素:環境

第一、合適的環境自然可以孕育更多的物種,人類也自然願意生育。歷史上但凡我國國力鼎盛的朝代,一般人口的增長還是比較快的,因為這個時候國泰民安,人們都豐衣足食,吃住不愁了自然會考慮生育問題。包括清朝也是這樣,康乾盛世經歷了134年,從建國時候的動亂到人民安居樂業,官府減輕賦稅,其中主要的是康雍乾三帝便提出“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口號,並延續了明朝一條鞭法措施,實行攤丁入畝制度;使得老百姓不用再交人頭稅,所以在以人口作為主要勞力的情況下,自然人們願意生育。

高房價不除,人口暴漲的年代就很難再來

1978-2017年我國總人口增長,增長率最高年份在1990年前後

第二、除去自然環境外,生存環境才是影響生育的主要因素。就以建國後為例,建國初期因為國力貧弱加上本身生產力不足,導致我國大多數地方在1978年以前溫飽都是問題。在這之前別說人口增長了,人口保持不減少就是萬幸。但是隨著後期經濟發展和生產力提高,人口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圖上所示1990年以前,我國人口基本保持在10‰以上。這個時候國家不得不通過計劃生育來干預人口增速。可以說如果沒有當時政策的干預,我國人口總數破20億都是大概率。

人口爆發式增長絕不是偶然,其實是一本經濟賬

高房價不除,人口暴漲的年代就很難再來

人口增長如今跟房子和金錢關係很大

之前看過一部中國通史,裡面對於人口增減的觀點很有意思:人(或者動物)都是趨利避害的,當生育子女的代價少於收益的時候,人們就會減少生育,反之亦然。幾點愚見:

第一、古時候為什麼重男輕女?(男孩可以更快帶來價值)其實也是一本經濟賬,古時候都是以男耕女織為主的勞動模式,商品經濟不發達,主要食物來源就是農作物,而農作物生產也是需要體力的,自然男生的優勢要遠遠大於女生。古人為什麼喜歡男孩?除去傳宗接代外,其主要是10幾歲就可以參加勞動帶來收益有直接關係。而女孩不行,基本在習俗的影響下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就是賠本買賣。所以古時候人們重男輕女也就不足為奇了。

高房價不除,人口暴漲的年代就很難再來

二胎放開後,我國人口增長率並沒有明顯回升

第二、為什麼如今很多人願意生育女孩?(女孩撫養成本相對低)一個道理,因為如今的男孩不僅僅要花同樣的錢進行培養,關鍵長大後結婚、買房、買車等都是一筆大的開支。而女孩就相對簡單的多,畢竟如今女孩陪嫁10萬跟男孩花了10萬娶個媳婦的概念不一樣。大多數人都會講女方大方,不會說男方好話。

第三、包括如今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敢要二胎或者一胎?都是經濟賬。因為生養子女的代價太大了,把子女養大成人,結婚成家花個幾百萬都是少的。但是有多少家庭能夠做到這一點呢?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當支出超出自己承受能力太多的時候,人都會去考慮。說白了,人還是高級動物,克服生理慾望的能力足夠。人口問題可不可以理解為經濟問題?你覺得呢?

高房價不除,人口暴漲的年代就很難再來

三口之家尚難富足,何況四口之家呢?

綜上,從這點來說人口出現爆發增長具備必然性,動物只有在生存環境合適的時候才會開始生育。而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自然會考慮的更多,為什麼歐美國家生育率低?因為他們大多人感覺生育子女得不償失!!沒有儒家文化影響的歐美人想問題比我們直接的多,考慮的也少得多。可以這樣說,如今的房子等物質條件已經成為阻礙人口增長的關鍵因素。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等社會問題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