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操場開放為何你不珍惜?除了在操場亂扔垃圾大聲喧譁,更有大媽跳起廣場舞'

"

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了濟南72所試點學校的體育場地陸續對外開放後,出現前來的市民隨地吐痰、小孩隨地小便的不文明現象。10日,記者繼續對部分開放的校園操場進行了探訪,發現除了個別居民在操場上做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外,有學校反映一些大媽在操場上跳廣場舞,影響附近居民休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戚雲雷

學校開放後

安保措施提升

作為首批開放學校之一,歷下區匯波小學已於9月1日開放。據匯波小學副校長韓冰介紹,他們在開放前已採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把開放時間放在學生全部離校後,即晚上7點到9點,另一方面對教學區進行隔離,開放期間教學樓完全封閉,不允許居民進入。如果有居民想上廁所可以到校外公廁。

“居民進學校要先簽一個文明行為的承諾書,比如說不能踢足球,不能大聲喧譁影響周圍住戶,不能帶寵物等。”韓冰告訴記者,因他們學校靠近大明湖,且周邊大都是老小區,所以平時來健身的居民並不是特別多,只有三四十人,相對來說比較好管理。

不過,對於那些健身居民較多的學校來說,安全壓力不容小覷。為維護校園安全,各個學校使出渾身解數,防護網、攝像頭、加強安保、人臉識別等都成為學校保障安全的方式。俊德實驗學校將安保人數從2名提升到16名;育秀中學校門入口通道安裝了人臉識別和安檢系統;匯文實驗學校操場擬建設2米以上的隔離網將其與教學區隔離;博文小學則在一層的所有教室安裝了防盜門、防盜窗和監控設備。

“校園開放後,我們的安保措施也會跟上。”韓冰表示,他們下一步將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等到系統安裝後居民需提供無犯罪證明、健康證明等到居委會登記,同時他們也將與保安公司溝通增加安保人員,並聯系保險公司購買公眾責任險,以防止健身居民在操場發生意外。

居民來健身

要籤承諾書

自9月1日以來,學校操場已開放了一週多。前期記者探訪發現絕大部分居民都自覺遵守學校制定的行為規範,但也有個別居民做出一些不文明行為,比如大人隨地吐痰、小孩隨地小便,有居民在操場亂扔垃圾、大聲喧譁,更有廣場舞大媽進入操場,這些不文明現象讓學校方面非常煩惱。

據匯波小學副校長韓冰稱,他們操場上設置有垃圾桶,但仍有個別居民把紙屑、礦泉水瓶扔到花壇裡。雖然第二天會有保潔人員提前來到學校打掃操場,但被扔到花壇裡的瓶子很難撿,這樣就給保潔人員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除了亂扔垃圾,健身居民大聲喧譁的問題也讓學校很煩惱。韓冰說,這兩天她在學校加班時,操場上的聲音很吵,因為有一些孩子跟著家長出來後就比較放得開,在操場上很鬧騰,而與操場僅一路之隔就有居民樓,因此他們希望家長能加強對孩子的約束,減少喧譁。

“聽說有其他學校操場還進來跳廣場舞的,學校都清理了三撥,目前我們學校還沒發現。”韓冰表示,他們想把校園操場開放的事辦好,給附近居民提供健身的便利,但同時他們也希望居民注意自身行為,愛護校園環境。

記者瞭解到,針對操場出現的不文明行為,目前已有部分學校建立了懲罰制度。俊德實驗學校規定,居民在操場有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為的將被記錄下來,如果連續兩到三次發生類似情況,將列入黑名單,拒絕其再進入學校健身。

和俊德實驗學校一樣,錦屏學校也建立了“黑名單”制度,效果明顯。“來學校健身的居民每個人都要簽訂承諾書,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大小便。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將納入失信人員名單,不允許再進入學校。如果造成了經濟損失,校方會調取監控,社區、居委會、派出所進行聯動,找出責任人。”錦屏學校政教處主任孔琦告訴記者。

規範不文明行為

要靠居民自覺

“不文明行為和居民的素質有關,主要還是靠居民自覺。”市民王先生認為,規範操場不文明現象不能光靠學校增加安保人員,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保安畢竟人數和精力有限,不能發現所有的不文明行為,即使發現了上前勸阻,居民也有可能不聽,甚至引發一些爭執。

在王先生看來,不文明行為的出現和居民個人素質有關,關鍵要靠居民自覺。因此,要想治理操場不文明現象,一方面要讓居民提高自覺性;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加強規範和引導,如在操場上設置警示牌,提醒居民不要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等,這樣居民看到後潛意識裡就會注意自己的行為。

享受惠民福利時,請擦亮文明名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九龍

9月初,濟南市首批72所試點學校的體育場地對社會開放。隨著人流的增多,個別市民不文明的健身行為成為一道特有的“風景”。只不過,這道“風景”顯得特別扎眼。

免費不等於沒有成本。學校體育場地開放,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背後是多少人的奔走呼號、精心準備和人財物的投入。

古人云:“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出現問題,固然與配套不完善、監管不到位有關,但是個別市民不珍惜、不自覺,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學校開放體育場地,代表著這座城市的人文關懷與文明形象,市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應該履行愛惜公物、遵守公德的責任。取之無度、用之無節,長此以往,只會加大不必要的運營維護投入,並最終有可能導致惠民政策夭折。

在現代社會,文明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細心使用體育器械、將垃圾丟到指定位置、按照規則出入場地……這樣的文明細節不僅僅是行為上的規範聽從,也意味著一種精神上的自制、自覺和對他人的尊重。

在文明的路上,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每個人都應該拿出文明的勇氣,既做文明的踐行者,也做文明的監督者,織牢全社會對於不文明行為的監督網,讓不文明行為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

環境可以塑造人,正如墨子所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也變。”文明會“傳染”,它就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當市民置身優美潔淨、秩序井然的體育場地,文明素質也會得到提高,整個社會也就更加文明和諧了。

"

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了濟南72所試點學校的體育場地陸續對外開放後,出現前來的市民隨地吐痰、小孩隨地小便的不文明現象。10日,記者繼續對部分開放的校園操場進行了探訪,發現除了個別居民在操場上做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外,有學校反映一些大媽在操場上跳廣場舞,影響附近居民休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戚雲雷

學校開放後

安保措施提升

作為首批開放學校之一,歷下區匯波小學已於9月1日開放。據匯波小學副校長韓冰介紹,他們在開放前已採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把開放時間放在學生全部離校後,即晚上7點到9點,另一方面對教學區進行隔離,開放期間教學樓完全封閉,不允許居民進入。如果有居民想上廁所可以到校外公廁。

“居民進學校要先簽一個文明行為的承諾書,比如說不能踢足球,不能大聲喧譁影響周圍住戶,不能帶寵物等。”韓冰告訴記者,因他們學校靠近大明湖,且周邊大都是老小區,所以平時來健身的居民並不是特別多,只有三四十人,相對來說比較好管理。

不過,對於那些健身居民較多的學校來說,安全壓力不容小覷。為維護校園安全,各個學校使出渾身解數,防護網、攝像頭、加強安保、人臉識別等都成為學校保障安全的方式。俊德實驗學校將安保人數從2名提升到16名;育秀中學校門入口通道安裝了人臉識別和安檢系統;匯文實驗學校操場擬建設2米以上的隔離網將其與教學區隔離;博文小學則在一層的所有教室安裝了防盜門、防盜窗和監控設備。

“校園開放後,我們的安保措施也會跟上。”韓冰表示,他們下一步將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等到系統安裝後居民需提供無犯罪證明、健康證明等到居委會登記,同時他們也將與保安公司溝通增加安保人員,並聯系保險公司購買公眾責任險,以防止健身居民在操場發生意外。

居民來健身

要籤承諾書

自9月1日以來,學校操場已開放了一週多。前期記者探訪發現絕大部分居民都自覺遵守學校制定的行為規範,但也有個別居民做出一些不文明行為,比如大人隨地吐痰、小孩隨地小便,有居民在操場亂扔垃圾、大聲喧譁,更有廣場舞大媽進入操場,這些不文明現象讓學校方面非常煩惱。

據匯波小學副校長韓冰稱,他們操場上設置有垃圾桶,但仍有個別居民把紙屑、礦泉水瓶扔到花壇裡。雖然第二天會有保潔人員提前來到學校打掃操場,但被扔到花壇裡的瓶子很難撿,這樣就給保潔人員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除了亂扔垃圾,健身居民大聲喧譁的問題也讓學校很煩惱。韓冰說,這兩天她在學校加班時,操場上的聲音很吵,因為有一些孩子跟著家長出來後就比較放得開,在操場上很鬧騰,而與操場僅一路之隔就有居民樓,因此他們希望家長能加強對孩子的約束,減少喧譁。

“聽說有其他學校操場還進來跳廣場舞的,學校都清理了三撥,目前我們學校還沒發現。”韓冰表示,他們想把校園操場開放的事辦好,給附近居民提供健身的便利,但同時他們也希望居民注意自身行為,愛護校園環境。

記者瞭解到,針對操場出現的不文明行為,目前已有部分學校建立了懲罰制度。俊德實驗學校規定,居民在操場有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為的將被記錄下來,如果連續兩到三次發生類似情況,將列入黑名單,拒絕其再進入學校健身。

和俊德實驗學校一樣,錦屏學校也建立了“黑名單”制度,效果明顯。“來學校健身的居民每個人都要簽訂承諾書,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大小便。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將納入失信人員名單,不允許再進入學校。如果造成了經濟損失,校方會調取監控,社區、居委會、派出所進行聯動,找出責任人。”錦屏學校政教處主任孔琦告訴記者。

規範不文明行為

要靠居民自覺

“不文明行為和居民的素質有關,主要還是靠居民自覺。”市民王先生認為,規範操場不文明現象不能光靠學校增加安保人員,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保安畢竟人數和精力有限,不能發現所有的不文明行為,即使發現了上前勸阻,居民也有可能不聽,甚至引發一些爭執。

在王先生看來,不文明行為的出現和居民個人素質有關,關鍵要靠居民自覺。因此,要想治理操場不文明現象,一方面要讓居民提高自覺性;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加強規範和引導,如在操場上設置警示牌,提醒居民不要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等,這樣居民看到後潛意識裡就會注意自己的行為。

享受惠民福利時,請擦亮文明名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九龍

9月初,濟南市首批72所試點學校的體育場地對社會開放。隨著人流的增多,個別市民不文明的健身行為成為一道特有的“風景”。只不過,這道“風景”顯得特別扎眼。

免費不等於沒有成本。學校體育場地開放,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背後是多少人的奔走呼號、精心準備和人財物的投入。

古人云:“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出現問題,固然與配套不完善、監管不到位有關,但是個別市民不珍惜、不自覺,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學校開放體育場地,代表著這座城市的人文關懷與文明形象,市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應該履行愛惜公物、遵守公德的責任。取之無度、用之無節,長此以往,只會加大不必要的運營維護投入,並最終有可能導致惠民政策夭折。

在現代社會,文明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細心使用體育器械、將垃圾丟到指定位置、按照規則出入場地……這樣的文明細節不僅僅是行為上的規範聽從,也意味著一種精神上的自制、自覺和對他人的尊重。

在文明的路上,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每個人都應該拿出文明的勇氣,既做文明的踐行者,也做文明的監督者,織牢全社會對於不文明行為的監督網,讓不文明行為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

環境可以塑造人,正如墨子所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也變。”文明會“傳染”,它就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當市民置身優美潔淨、秩序井然的體育場地,文明素質也會得到提高,整個社會也就更加文明和諧了。

校園操場開放為何你不珍惜?除了在操場亂扔垃圾大聲喧譁,更有大媽跳起廣場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