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什麼是社會意識?動物到底有沒有意識?

動物 小說 含羞草 莊子 青蛙 讀書廣記 2019-04-03

小說:什麼是社會意識?動物到底有沒有意識?

髑髏問:“你認為意識僅僅是人才擁有的,而感覺屬於意識,那麼動物沒有感覺麼?只有人才有感覺麼?”

莊子休說:“感覺是外界事物對感官的直接刺激,而人的感覺區別於動物,人的感覺是受動與主動的統一,外界刺激人的同時人也對外界做出反應,包括高級系統的知覺、思維反映,人有時會主動的去感覺,而動物僅僅停留在被動應激、停留在本能的反應之上,因此不能說它們有真正意義上的感覺。”

髑髏生氣的說:“你真是一個糊塗的老頭,馬見到馬捶會奔跑,狼看到火會嚎叫,人的吼聲能驅散綿羊,狗尚且聽從主人的招喚,就連含羞草被觸摸後也會封閉。蹲在荷葉上的青蛙是綠色的,北極浮冰上的熊是白色的。難道狗對人招喚、馬對捶的恐懼、含羞草的封閉都不屬於感覺嗎?不同動物的活動難道都是無目的、不自覺的嗎?動物是機器嗎?動物對外界的反應、腦中對外界的表象都不屬於意識世界嗎而是屬於物質世界嗎?還是兩個世界都不屬於,而從屬於第三個世界呢?”

莊子休說:“額……這個我倒沒有深刻思考過,或許動物並沒有表象,它們僅僅是對外界做出應激性、本能反應——一種物質活動。”

髑髏詰難道:“管仲放老馬而識別舊途,塞翁失馬知歸路,難道馬對路都只是應激反應嗎?難道這不包含的馬對路的記憶在內嗎?難道記憶不屬於感覺嗎?狗對主人的每一次指揮一都是應激反應嗎?”

莊子休承認道:“對此,我並未深思熟慮過。我不知道將動物對外界的反映放入哪個世界中,也說不清它們跟人有什麼顯著區別。”

髑髏說:“你犯了一個糊塗,你已經從共性中去把握物質概念了,卻又從相對個性中去把握意識概念。你說物質是一切客觀事物的共性,即客觀實在性。一切客觀實在的物或事件都屬於物質概念;相反,你卻把意識概念侷限在人的特性上,將意識侷限在人腦中。動物的精神,它們對外界的感覺、反映被你排除出意識概念之外。物質是一切客觀實在的東西,意識僅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矛盾雙方,一方成了共性範疇,另一方卻成了個性範疇,這顯然不合理。假如動物的精神不屬於意識,那麼我說‘狗對其主人的表象決定了其主人的存在’,這是個唯物論的觀點嘍?你在搖頭呢。”

莊子休說:“我的二分法是從人、從實踐的人出發的,以人為標準,他按照自己對世界的關係,把世界分為存在於他的意識之外的物質世界、現實世界和存在於他的意識之內的觀念世界、精神世界。根據這種劃分,很明顯意識應當是屬於人的東西,因為意識世界是人的意識的世界,因而我推論出只有人才有意識,不然這種劃分就失去了意義。”

髑髏說:“不,我認為你的劃分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作為劃分主體的不應該是人,而是意識生物。況且你所說的實踐的人實際上還是一個孤零零的人。物質世界不是相對於人而存在的,它是相對於意識生物而存在著。你作為人、而且是個人,便以個人為標準,從你個人出發去劃分世界,這也就造成了你對世界的認識無法超出個人的視野,無法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你無法超出人。

“那麼我們重新探討一下意識範疇吧,人的意識是人腦的產物,人腦是物質性的,因此人的意識是物質的產物。不能單單說人的意識是物質對物質的反映,因為人的意識還能反映別人的意見、觀點和思想等等。因此,人的意識有思維性,能反映一切客觀存在。動物與人不同的是動物不能反映其他動物的意識、它只能反映物質,即反映客觀存在中的客觀實在部分。

“意識概念應從共性中去把握,無論是人的感覺、經驗、意志、思維還是動物對外界的反映和應激作用都有一個共性,即反映性。人的反映範圍廣,包括一切客觀存在,並且人的反映性中還包含著能動性;動物的反映範圍較人窄了許多,它只能反映客觀存在中的實在部分。所以我們應把意識定義為‘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這個定義是很抽象的,它跟物質概念一樣,是一個很廣泛的範疇。在這個定義中,無論是客觀存在的哪一部分,還是客觀存在的全部被反映;或者無論客觀存在的哪個主體中的主觀映像都決定意識的種類,不能決定意識的性質。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映像,為人的意識;客觀實在在動物的器官中的映像,為動物的意識。顯然,人的意識屬於意識世界中的一種,而且是一種高級的意識,我們把它稱為‘社會意識’。

“意識就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被反映的對象因反映主體不同而有所限定。而反映主體必是物質性的,無論是人腦還是動物器官,都是物質性的。至於反映的主體是哪種物質,這不決定意識的本質,只決定意識的種類。

莊子休說;“人的意識與動物的意識同為意識,人的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和反映廣泛性。請問這些特性是怎麼來的呢,人究竟因何而優於一般動物呢?”

髑髏說:“社會——人優於一般動物的地方在於人有社會生活,形成社會存在。任何人都生活在現實的社會關係中,人與人之間的現實關係推動人的意識發展,是人的意識發展的原始動力。

人類的意識跟文明一樣,是處在永恆發展之中的。我們都知道,人是從動物中進化而來的。最初人跟動物一樣受制於自然界及自身的肉體組織,他們所具有的意識跟現在馬啊、狗啊、豬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僅僅侷限在對周圍可感知的環境的意識,視野還非常的狹隘。人在這個階段僅僅是意識到自己和周邊的事物。這時候,社會幾乎還是一個雛形,意識的主要對象是人從中獲取食物的自然界。人把自然界視為一個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他們就像其他動物一樣匍匐於自然界的統治下,我們可以把意識發展的這個階段稱為‘純粹動物式意識’。這是最初的人與動物所共同處於的水平。

“隨著勞動的擴展,人類實踐活動的範圍得到擴大,人腦機體也產生了變化,交流與理解的需要開始出現,語言理解的意識就隨之而形成。人們群居而存,互相群婚,聯合勞動,這時人們就不僅僅意識到自然界了,他們還意味到周邊的人,意識到這個群居的集體,意識到必須和周圍的人來往,意識到自己不是直接生活在自然界中,而是生活在社會裡。這個階段的意識我們稱為‘純粹畜群意識’,這種意識還帶有動物性,但已經不同於綿羊,它並不僅僅侷限於本能,而是意識到了自己的本能——意識到了人的社會性。

“隨著生產的提高、社會的發展,人的感官能力也得到提升,視野不斷開闊。人口的迅速增長與分工的形成,使人的意識已經具有了社會性,向‘社會意識’轉化。人不再僅僅是去意識天地水火風雷山川等自然現象,而且還意識到了自己所生活在其中的家庭、氏族、部落乃至國家,意識到維持社會運行的組織結構。進而產生法律、道德、倫理、神學、政治、藝術等觀念。社會意識的出現,表明人已經脫離了動物性,成為真正的人。這時候他們仍然承認自然界和社會是認識的來源及內容。

“在社會意識的基礎上,意識進一步發展,形成了‘自我意識’。人把意識的對象從外界的自然及社會轉向自己的精神,試圖擺脫外界去構造一個純粹的意識形態。並且聲稱這種自我意識是自給自足的,是天賦的觀念,甚至它們還能反過來決定外界的樣子。於是,頭足顛倒的唯心論就出現了。

“然而,我們十分清楚的看到,人的意識經歷了‘動物式意識’、‘畜群意識’和‘社會意識’才最終發展到‘自我意識’階段,自我意識並不是天賦的,而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出來的。人的社會生活實踐推動著意識的發展,意識的對象也逐漸把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精神納入其中,並以它們為內容。所以不言而喻,是人的社會實踐、社會生活決定了人的意識!

“因為人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人,人已經改造了自然界的原貌,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的標籤,所以人對自然界的意識本身也是一種社會意識。我們在社會中學習,把前人的自然理論繼承下來,並通過社會實踐去獲取新的自然知識。

“同樣,‘自我意識’也是一種社會意識,‘自我’並不是一個獨立於社會之外,生活在真空中的人,而是一個從小就生活在家庭裡、社會裡,被社會塑造出來的人。我們自己的意識本身就具有社會性,因此,對我們的意識進行再意識,得出來的仍然是社會意識

“無論是對自然界的意識,對社會的意識還是對自己精神的意識其實都是同一個社會意識。這個社會意識由人的社會存在來決定,這個以後我們有機會還可以細講。

“人的意識是對外界事物的主觀反映,而人與人的相互關係又推動著這種反映的上升,使它變化為感性、思維和意志,使它不斷的發展。是現實關係、人類社會造成了人的意識的優越性。人類社會是人類意識優越性的根源。所以我們說,動物也有意識,但只有人才具有社會意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