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小美人魚》真人版,飾演女主角愛麗兒的Halle Bailey

符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多數觀眾的認同,也才能保證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觀察商業動畫的故事情節可以瞭解影片製作當時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小美人魚》真人版,飾演女主角愛麗兒的Halle Bailey

符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多數觀眾的認同,也才能保證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觀察商業動畫的故事情節可以瞭解影片製作當時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相比將“商業動畫”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迪士尼,同樣作為動漫產業帝國的日本,老早也是看到了商業動畫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今敏等導演的帶領之下,日本動畫開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不主張表現角色動作的誇張、彈性,而是深入角色內心探求更深的情感,追求細膩、寫實的繪製效果,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多向寫實風格的電影借鑑,成為世界動畫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小美人魚》真人版,飾演女主角愛麗兒的Halle Bailey

符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多數觀眾的認同,也才能保證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觀察商業動畫的故事情節可以瞭解影片製作當時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相比將“商業動畫”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迪士尼,同樣作為動漫產業帝國的日本,老早也是看到了商業動畫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今敏等導演的帶領之下,日本動畫開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不主張表現角色動作的誇張、彈性,而是深入角色內心探求更深的情感,追求細膩、寫實的繪製效果,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多向寫實風格的電影借鑑,成為世界動畫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雖然日本動漫這種改革方式,避免了商業動畫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加深了商業動畫的藝術性,但是依然逃脫不了熱門作品IP被過度開發和胡編亂改的局面。就拿前幾天社長所寫的

《灌籃》之後最棒的籃球動漫:149cm的身高不配打籃球?

一文中,提到《鴨子的天空》這部可以媲美《灌籃高手》的熱血競技類作品,連載至今,居然一直都沒有動畫化,就是因為原作者不滿意動畫製作公司的腳本,公司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篡改作品結局,硬是把勵志番改成了“無腦爽番”,不能忍受作品被這樣對待,作者兩次拒絕動畫化。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小美人魚》真人版,飾演女主角愛麗兒的Halle Bailey

符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多數觀眾的認同,也才能保證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觀察商業動畫的故事情節可以瞭解影片製作當時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相比將“商業動畫”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迪士尼,同樣作為動漫產業帝國的日本,老早也是看到了商業動畫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今敏等導演的帶領之下,日本動畫開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不主張表現角色動作的誇張、彈性,而是深入角色內心探求更深的情感,追求細膩、寫實的繪製效果,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多向寫實風格的電影借鑑,成為世界動畫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雖然日本動漫這種改革方式,避免了商業動畫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加深了商業動畫的藝術性,但是依然逃脫不了熱門作品IP被過度開發和胡編亂改的局面。就拿前幾天社長所寫的

《灌籃》之後最棒的籃球動漫:149cm的身高不配打籃球?

一文中,提到《鴨子的天空》這部可以媲美《灌籃高手》的熱血競技類作品,連載至今,居然一直都沒有動畫化,就是因為原作者不滿意動畫製作公司的腳本,公司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篡改作品結局,硬是把勵志番改成了“無腦爽番”,不能忍受作品被這樣對待,作者兩次拒絕動畫化。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鴨子的天空(あひるの空),港臺翻譯為籃球少年王

但無論日漫的作品被如何改編,當年老一輩人對商業動畫的改革還是繼承下來了,能夠穩定的保證著故事劇情的質量。

然而國產動畫作品也是商業動畫,對於作品本身的開發不僅很難得到粉絲和路人的支持,還屢屢被詬病“吃相難看”,這是為什麼呢?是我們改編的作品傳達的故事和價值觀不符合大眾口味嗎?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小美人魚》真人版,飾演女主角愛麗兒的Halle Bailey

符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多數觀眾的認同,也才能保證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觀察商業動畫的故事情節可以瞭解影片製作當時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相比將“商業動畫”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迪士尼,同樣作為動漫產業帝國的日本,老早也是看到了商業動畫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今敏等導演的帶領之下,日本動畫開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不主張表現角色動作的誇張、彈性,而是深入角色內心探求更深的情感,追求細膩、寫實的繪製效果,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多向寫實風格的電影借鑑,成為世界動畫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雖然日本動漫這種改革方式,避免了商業動畫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加深了商業動畫的藝術性,但是依然逃脫不了熱門作品IP被過度開發和胡編亂改的局面。就拿前幾天社長所寫的

《灌籃》之後最棒的籃球動漫:149cm的身高不配打籃球?

一文中,提到《鴨子的天空》這部可以媲美《灌籃高手》的熱血競技類作品,連載至今,居然一直都沒有動畫化,就是因為原作者不滿意動畫製作公司的腳本,公司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篡改作品結局,硬是把勵志番改成了“無腦爽番”,不能忍受作品被這樣對待,作者兩次拒絕動畫化。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鴨子的天空(あひるの空),港臺翻譯為籃球少年王

但無論日漫的作品被如何改編,當年老一輩人對商業動畫的改革還是繼承下來了,能夠穩定的保證著故事劇情的質量。

然而國產動畫作品也是商業動畫,對於作品本身的開發不僅很難得到粉絲和路人的支持,還屢屢被詬病“吃相難看”,這是為什麼呢?是我們改編的作品傳達的故事和價值觀不符合大眾口味嗎?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小美人魚》真人版,飾演女主角愛麗兒的Halle Bailey

符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多數觀眾的認同,也才能保證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觀察商業動畫的故事情節可以瞭解影片製作當時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相比將“商業動畫”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迪士尼,同樣作為動漫產業帝國的日本,老早也是看到了商業動畫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今敏等導演的帶領之下,日本動畫開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不主張表現角色動作的誇張、彈性,而是深入角色內心探求更深的情感,追求細膩、寫實的繪製效果,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多向寫實風格的電影借鑑,成為世界動畫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雖然日本動漫這種改革方式,避免了商業動畫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加深了商業動畫的藝術性,但是依然逃脫不了熱門作品IP被過度開發和胡編亂改的局面。就拿前幾天社長所寫的

《灌籃》之後最棒的籃球動漫:149cm的身高不配打籃球?

一文中,提到《鴨子的天空》這部可以媲美《灌籃高手》的熱血競技類作品,連載至今,居然一直都沒有動畫化,就是因為原作者不滿意動畫製作公司的腳本,公司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篡改作品結局,硬是把勵志番改成了“無腦爽番”,不能忍受作品被這樣對待,作者兩次拒絕動畫化。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鴨子的天空(あひるの空),港臺翻譯為籃球少年王

但無論日漫的作品被如何改編,當年老一輩人對商業動畫的改革還是繼承下來了,能夠穩定的保證著故事劇情的質量。

然而國產動畫作品也是商業動畫,對於作品本身的開發不僅很難得到粉絲和路人的支持,還屢屢被詬病“吃相難看”,這是為什麼呢?是我們改編的作品傳達的故事和價值觀不符合大眾口味嗎?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豆瓣評分不及格的《全職高手》大電影

並非如此,其實國產動畫在策劃上選了一個特別好、一定會爆的選題,卻沒能力將它做好,就像學生寫作文,起了一個屌炸天的標題,拿名人名言開了一個震撼的開頭,然後中間和結尾寫的稀爛。問題最典型的作品就要數號稱“十年磨一劍”的《大魚海棠》,在技術和畫面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可是經不起推敲的故事劇情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小美人魚》真人版,飾演女主角愛麗兒的Halle Bailey

符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多數觀眾的認同,也才能保證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觀察商業動畫的故事情節可以瞭解影片製作當時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相比將“商業動畫”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迪士尼,同樣作為動漫產業帝國的日本,老早也是看到了商業動畫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今敏等導演的帶領之下,日本動畫開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不主張表現角色動作的誇張、彈性,而是深入角色內心探求更深的情感,追求細膩、寫實的繪製效果,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多向寫實風格的電影借鑑,成為世界動畫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雖然日本動漫這種改革方式,避免了商業動畫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加深了商業動畫的藝術性,但是依然逃脫不了熱門作品IP被過度開發和胡編亂改的局面。就拿前幾天社長所寫的

《灌籃》之後最棒的籃球動漫:149cm的身高不配打籃球?

一文中,提到《鴨子的天空》這部可以媲美《灌籃高手》的熱血競技類作品,連載至今,居然一直都沒有動畫化,就是因為原作者不滿意動畫製作公司的腳本,公司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篡改作品結局,硬是把勵志番改成了“無腦爽番”,不能忍受作品被這樣對待,作者兩次拒絕動畫化。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鴨子的天空(あひるの空),港臺翻譯為籃球少年王

但無論日漫的作品被如何改編,當年老一輩人對商業動畫的改革還是繼承下來了,能夠穩定的保證著故事劇情的質量。

然而國產動畫作品也是商業動畫,對於作品本身的開發不僅很難得到粉絲和路人的支持,還屢屢被詬病“吃相難看”,這是為什麼呢?是我們改編的作品傳達的故事和價值觀不符合大眾口味嗎?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豆瓣評分不及格的《全職高手》大電影

並非如此,其實國產動畫在策劃上選了一個特別好、一定會爆的選題,卻沒能力將它做好,就像學生寫作文,起了一個屌炸天的標題,拿名人名言開了一個震撼的開頭,然後中間和結尾寫的稀爛。問題最典型的作品就要數號稱“十年磨一劍”的《大魚海棠》,在技術和畫面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可是經不起推敲的故事劇情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小美人魚》真人版,飾演女主角愛麗兒的Halle Bailey

符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多數觀眾的認同,也才能保證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觀察商業動畫的故事情節可以瞭解影片製作當時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相比將“商業動畫”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迪士尼,同樣作為動漫產業帝國的日本,老早也是看到了商業動畫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今敏等導演的帶領之下,日本動畫開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不主張表現角色動作的誇張、彈性,而是深入角色內心探求更深的情感,追求細膩、寫實的繪製效果,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多向寫實風格的電影借鑑,成為世界動畫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雖然日本動漫這種改革方式,避免了商業動畫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加深了商業動畫的藝術性,但是依然逃脫不了熱門作品IP被過度開發和胡編亂改的局面。就拿前幾天社長所寫的

《灌籃》之後最棒的籃球動漫:149cm的身高不配打籃球?

一文中,提到《鴨子的天空》這部可以媲美《灌籃高手》的熱血競技類作品,連載至今,居然一直都沒有動畫化,就是因為原作者不滿意動畫製作公司的腳本,公司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篡改作品結局,硬是把勵志番改成了“無腦爽番”,不能忍受作品被這樣對待,作者兩次拒絕動畫化。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鴨子的天空(あひるの空),港臺翻譯為籃球少年王

但無論日漫的作品被如何改編,當年老一輩人對商業動畫的改革還是繼承下來了,能夠穩定的保證著故事劇情的質量。

然而國產動畫作品也是商業動畫,對於作品本身的開發不僅很難得到粉絲和路人的支持,還屢屢被詬病“吃相難看”,這是為什麼呢?是我們改編的作品傳達的故事和價值觀不符合大眾口味嗎?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豆瓣評分不及格的《全職高手》大電影

並非如此,其實國產動畫在策劃上選了一個特別好、一定會爆的選題,卻沒能力將它做好,就像學生寫作文,起了一個屌炸天的標題,拿名人名言開了一個震撼的開頭,然後中間和結尾寫的稀爛。問題最典型的作品就要數號稱“十年磨一劍”的《大魚海棠》,在技術和畫面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可是經不起推敲的故事劇情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空有中國風,沒有故事內核的《大魚海棠》

即便迪士尼在吃老本,但是它還是保證了故事劇情的完整性,視聽效果、造型設計無一不是出挑的;日本動畫更是把故事和人性挖掘的透徹,在情感的塑造和傳達上十分細膩貼切,即便把技術層面忽略掉,單是故事劇情就讓人心服口服。

"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當今動漫世界,無論是國產動畫、日本動畫、美國動畫等等,基本上主流的、被觀眾所熟知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屬於“商業動畫”。商業動畫是相對於藝術作品而言的一個類目,主流商業動畫中的觀眾心理需求有知覺快樂、替代滿足、緊張刺激、審美昇華。簡單來講,就是“商業動畫”要麼能帶來視覺享受、要麼能愉悅身心、要麼故事劇情動人,總之要能夠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這樣做的最高目的就是——收益。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而這種目的和本質也決定了身為“商業動畫”的作品,要受市場牽制,被“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漫作品的時機明明還不夠成熟,卻硬要改成真人版和大電影;為什麼迪士尼動畫一直在啃老本;以及日本一些漫畫作品明明應該結局,卻還在無限的連載,哪怕故事情節前後已經銜接不上了。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為對於好的作品,觀眾會希望它能夠長久的存在和不斷衍生新的故事,而製作公司也知道延長一部原本就已經很火爆的作品壽命,所獲得的收益是又快又好又容易的。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比作者命還長的《哆啦A夢》,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早已去世,後續是他的弟子再畫,至今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

以迪士尼為例,每年迪士尼都會改編一些老作品,新瓶裝舊酒再重新上映,新的作品越來越少。今年改編的動畫電影更是特別多,比如真人版電影《阿拉丁》,3D的《獅子王》,還敲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檔期和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的演員,據傳《小鹿斑比》也加入了改編序列。這種改編作品的集中爆發,讓觀眾驚呼迪士尼“變了”、“就會啃老本”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但其實迪士尼在發展動畫之初,以“藝術”作為號召,吸引眾多藝術家來參與動畫製作,開創了動畫獨特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力,在繪製與拍攝技術方面也多有創新。然而,當迪士尼闡述他對動畫的期待是“使全世界的觀眾在動畫片中得到歡笑”時,迪士尼的動畫創作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主流商業道路。要符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代表影片從形式到風格、從故事情節到思想內涵,都要變得較為中庸、簡單,不能存在過於個人化的觀點或是敘事手法。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從迪士尼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主流商業動畫”從構思、設計、製作到發行都受到市場的牽制,沒有太多個人化創作的空間,影片在經過程序化的商業運作後得到經濟效益,製片方再將利潤用於下一部影片的投資,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市場的牽制,指的是影片需要符合廣大觀眾的愛好,而觀眾是善變的,因此時刻觀察社會動向、調查大眾的需求,是在商業動畫片的前期策劃階段就必須做的工作,在瞭解現實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而創造時代潮流。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因此當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權益的加強,迪士尼改編自動畫的電影也會加入這種當時的主流思想,比如讓真人版電影中的女主具有獨立思想和卓越的才能,不再只能依靠男人;或者社會主流對人種歧視的問題特別敏感,那就一定要讓作品顯得“人人平等”,因此就出現了黑皮膚的《小美人魚》、華裔的《花木蘭》等等。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小美人魚》真人版,飾演女主角愛麗兒的Halle Bailey

符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多數觀眾的認同,也才能保證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觀察商業動畫的故事情節可以瞭解影片製作當時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相比將“商業動畫”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迪士尼,同樣作為動漫產業帝國的日本,老早也是看到了商業動畫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今敏等導演的帶領之下,日本動畫開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不主張表現角色動作的誇張、彈性,而是深入角色內心探求更深的情感,追求細膩、寫實的繪製效果,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多向寫實風格的電影借鑑,成為世界動畫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雖然日本動漫這種改革方式,避免了商業動畫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加深了商業動畫的藝術性,但是依然逃脫不了熱門作品IP被過度開發和胡編亂改的局面。就拿前幾天社長所寫的

《灌籃》之後最棒的籃球動漫:149cm的身高不配打籃球?

一文中,提到《鴨子的天空》這部可以媲美《灌籃高手》的熱血競技類作品,連載至今,居然一直都沒有動畫化,就是因為原作者不滿意動畫製作公司的腳本,公司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篡改作品結局,硬是把勵志番改成了“無腦爽番”,不能忍受作品被這樣對待,作者兩次拒絕動畫化。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鴨子的天空(あひるの空),港臺翻譯為籃球少年王

但無論日漫的作品被如何改編,當年老一輩人對商業動畫的改革還是繼承下來了,能夠穩定的保證著故事劇情的質量。

然而國產動畫作品也是商業動畫,對於作品本身的開發不僅很難得到粉絲和路人的支持,還屢屢被詬病“吃相難看”,這是為什麼呢?是我們改編的作品傳達的故事和價值觀不符合大眾口味嗎?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豆瓣評分不及格的《全職高手》大電影

並非如此,其實國產動畫在策劃上選了一個特別好、一定會爆的選題,卻沒能力將它做好,就像學生寫作文,起了一個屌炸天的標題,拿名人名言開了一個震撼的開頭,然後中間和結尾寫的稀爛。問題最典型的作品就要數號稱“十年磨一劍”的《大魚海棠》,在技術和畫面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可是經不起推敲的故事劇情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空有中國風,沒有故事內核的《大魚海棠》

即便迪士尼在吃老本,但是它還是保證了故事劇情的完整性,視聽效果、造型設計無一不是出挑的;日本動畫更是把故事和人性挖掘的透徹,在情感的塑造和傳達上十分細膩貼切,即便把技術層面忽略掉,單是故事劇情就讓人心服口服。

為什麼有些動漫IP被過分開發?究竟什麼是“商業動畫”?

粉絲們雖然支持國產動畫,但並非對國產動畫在故事劇情上的問題視而不見,因此期望原著漫畫也好、動畫也好,先把故事劇情做好,在技術上能夠穩定一些,再進行作品的進一步開發。即便要開發,也要耐心地好好打磨劇本。不要看到一個作品爆了,就瘋一樣的挨家公司過來啃一口,急著把作品的價值消耗殆盡。

文章部分參考和摘錄自《動畫藝術概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成為ACG大神第一步從關注【吸鐵石動漫社】開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