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傳奇廣糧門

聖旨:奉天成運,皇帝制曰:山東兗州府東阿縣民趙得和:國家施仁養民,爾能出豆谷七千五百石,用助賑濟。有司以聞,朕用嘉之。今特賜敕獎諭,勞以羊酒,旌為義民,仍免本戶雜派差役四年。尚允蹈忠厚,表勵鄉俗,用副朝廷,褒嘉之意,欽哉故敕。大明正統十一年 月二十一日。

以上聖旨是明正統十一年明英宗皇帝頒發給兗州東阿縣馬曹集村(今姜樓鎮廣糧門村)村民趙得和的。原因是明英宗時期天災過頻,時年,天下饑荒,坊間百姓十門九閉,行路五里有白骨。當時朝廷糧庫尚無餘量賑災,東阿縣鉅富趙得和慷慨開倉向朝廷進獻七千五百石豆谷賑濟天下災民,據當地文史專家講述,當時送糧的隊伍頭車到了北京,尾車還停在東阿縣。

朝廷大喜,明英宗召其進京,親封趙得和為“義民”並加封戶部員外郎,賜趙氏“廣糧門”聖旨牌坊一座,賜予村名廣糧門,趙得和亦世稱公明員外。從此趙氏一門名播四海,耕讀相傳,熬膠濟世,演繹了一段不可磨滅的傳奇,這都是後話。以至於明朝晚期小說家許仲林以當年趙得和的佳話塑造了趙公元帥,也就是今天的財神爺。

廣糧門,在當今的阿膠故里東阿縣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村子。廣者,大也,闊也,多也。糧者,五穀也,萬民之本也。門者,家門,國門,天下門是也。很多時候我們單看它的名字,就會很容易貪婪地聯想到它的它的財大氣粗。五百多年前,這個村子曾經名震大明王朝,當時普天之下的朝中官紳和坊間萬民,無不稱讚村中趙氏始祖,大富翁趙得和為富者,達濟天下的善舉,壯舉。

農曆癸巳年冬月,我們跟隨東阿東方阿膠總經理,公明趙得和員外的直系子孫趙雲峰迴了一趟他的老家,廣糧門。那個對他有著生養之恩,哺育之情的村子。同行的還有《聖土文化》主編老土先生和十幾位作家前輩。

這是坐落在魯西平原上的一個毫不起眼的村莊,給人的感覺總是舒展的天空,寧靜,祥和,淡然。村子裡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工廠的轟鳴,樸實的鄉親朝夕勞作。與許多村莊一樣,村子周遭一片闊地,樹木環繞,滿目鄉村田園風情。只有當你真正走進了它,你才會感覺到它的胸懷裡容納著飽滿的中國鄉村歷史、文化的篇章,雖然它遠離城市,獨居一隅。

正是大地微寒,城外的村莊一地暖黃,村莊靜臥在黃河的懷抱裡,沉默不語。正走著,眼前突起一片數百畝的土丘,高數米,巍巍壯觀,甚是奇異,趙總說他的祖先趙得和就安息在高丘之上。村莊裡,開裂的老樹,風化了的石頭詮釋著村莊曾經的輝煌與傳奇。古樸的老街、廟堂、石碑,鐫刻著凝固了幾百年光陰的歷史與往事。趙總先是祭拜了他的祖先,隨後我們跟隨趙總走進了他的童年,童年時期曾經玩耍的池塘,他曾經上過小學的趙氏家廟,他朝著破敗不堪的廟頂和牆頭的枯草仰視了良久……

天下傳奇廣糧門

我們得知整個村子大部分村民都是趙得和的後裔,村民們圍上來十分激動自豪地訴說著祖先的往事,趙總安排司機給他的村中父老發了煙。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麼叫做耕讀傳家,蔭澤後人了。根據趙姓一位老人的具體敘述,下面整理的是一段廣糧門的往事。

明朝初年,天下連年征戰,遍地荒涼,百姓塗炭。山東大地百里一村,人煙極少,以至於很快就陷入無人的絕境。這年春天,朝廷布告,為保天下之安泰,山東青州府諸縣,擇民西遷。山東青州府樂安縣一戶趙家,這趙家本是山西遷民。老趙家有一後生,喚名趙得和,身高七尺,生的一副天圓地方的白淨皮面。趙家後生識文斷字,熟讀五經,頗具經營頭腦,讀書耕田,很是在行,於鄉間名望極高。

遷民事宜,也許是歪打正著,也許正是衙門另有用意。他的名字被縣衙官吏寫入名單。他還不知,一筆從此,他的命運就要被徹底地改寫了。這年春天,春草勢頭正旺,茂密青翠的野草遮不住大片無名的野墳,這些野墳裡埋的有前幾年打仗戰死的兵們,更多的則是餓死的百姓。

遷民排起了一排長隊,隨著隊伍遷往兗州府東阿縣的趙得和,坐在荒草和野墳之間,從滿是破洞,好似馬蜂窩一樣的包袱裡掏出半個大餅,吃了起來。這隻包袱裡還裝了筆墨、紙張,還有一些破舊的古書。大餅太硬,他只吃了幾口就鼓得腮幫子疼,儘管沒有吃飽,他還是很小心地把大餅塞進了包袱裡。陽光乾熱,大地四處乾涸,不時有大量遷民昏厥在地,引起前民們一片驚叫,找不到水源,遷民舔著乾裂的嘴脣艱難地前行,身後是官差們無力的棒喝。

大約剛過了濟南府,一條大河好似從天而降,滾滾而來,渴的頭頂冒煙的遷民們歡呼起來,連滾帶爬紛紛跳下河去,伸長了脖子,把乾癟的肚皮灌成了一個個渾圓的大鼓。只有趙家後生,雙臂抱著腿坐在岸上,忽然他聽到一聲烏鴉的嘶叫,一個激靈跳起來,把人們狠狠地嚇了一大跳。過了大河,很快兗州的地界就到了,遷民們四分五落,快要到兗州府東阿縣地界的時候,隊伍從最初長龍一般的五百人漸漸地減少到了兩個人,其中一個便是青州李氏後生,和趙得和一樣,他們的目的地都是兗州府東阿縣。

天下傳奇廣糧門

兩人同行來到東阿縣腹地,身體自然是勞碌飢渴,腦門直放暈光,忽見眼前突起數傾高丘,丘高九丈九,樹茂草肥,野竹叢生。高丘之上燈火通明,似有流水宴席之樂,菜餚酒香逐漸入鼻。兩後生通體頓生猛力,稍息便爬上高丘大吃一通,酒飽飯足,兩人互窺,發現宴席之上獨有二人,不覺心中生寒。突然路途中熟悉的烏鴉叫聲再次傳入趙得和的耳中,不僅感到驚秫,瞬間一隻碩大的烏鴉自廳堂外飛過。見李氏後生端坐如初,趙得和不免感到驚異,逐問,李氏後生可所見聽聞,李氏後生搖頭否認。

天剛放亮,兩人睜開眼睛,不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昨夜的廳堂瞬間變作了荒草叢,兩人望著高丘下面的曠野正納悶著。一個生著枯發的乾癟老頭伸出腦袋把兩人嚇了一跳。老頭操著怪異的口吻說,兩後人可是自青州府遠道而來?正是!兩人回答到。老人又說,此處前方十餘里便有一座苫羊山,李姓後生方可去那裡。趙姓後生方可留此,此莊喚作馬曹集,丘下住著數十戶馬姓與曹姓人家。說話間老頭已不見蹤影,眼前只留下一棵裂開皮的老柏樹。

望著李氏後生下丘南去的身影,想想數月以來的奔波,他不禁熱淚盈眶,數次背景離家,孤身一人,也許今後這裡就是家了吧。正難過著,丘下走上來三三兩兩的村民,有幾個脖子纖細的黃口小兒圍著這個陌生人望著趙得和的包袱轉圈子。趙得和解開包袱把剩下的一個大餅遞給幾個小兒,幾個小兒轟做一團,大餅滾了好幾個圈,幾個小兒才把沾著黃泥的大餅吃進嘴裡。寒暄一會,才知道來人是莊裡的馬姓和曹姓人家。莊裡的人說這片高丘原名喚作扼龍崗,原先這裡猛虎野獸聚集,後來曾住過一窩匪兵,三天就被縣衙捉拿了去,就是真龍來了也站不住腳跟哩!趙得和微微笑了笑,村民們見趙得和麵無色變,紛紛搖頭離去,為首的是個馬姓人,生著一隻獨眼睛,喚名馬三,他穿著一身鐵皮一樣的衣裳,蓬亂著一頭骯發,說起話來結結巴巴,他有些氣憤地指著趙得和說:你你你……

又過了數年之後,年過三十餘歲的趙得和已成家生子。面孔生得一層濃濃的黑鬍鬚,可依舊不減當年高大英俊的身姿。一排面闊九間的院落,瓦脊上挑,高高的聳立在高丘的東南角。門口懸掛著一幅松木對聯,字裡行間見真功夫。松木對聯上書: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渾厚有力,氣震八方。八個兒子於自家院落中讀書習字,趙得和於院中圈椅之中精讀岐黃,怡然自樂。顯然,趙氏家族在趙得和的機智精幹,吃苦耐勞地領導與帶領下,家成一體,逐成望族。其家境漸漸地超越了莊裡的土著馬家和曹家,至後來家業發展成良田千頃,錢莊八家,貢喜堂膠莊分號六家的大家業。

明英宗大明正統年間,天下先是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再是老天潑下一場黃水將大明江山淹了一個透心涼。一熱一冷的天災折騰的大明朝廷無力而支。明英宗一夜之間眉宇之上多了三道皺紋,不是嘴角起泡,就是牙床上長瘡。戶部官員哭哭咧咧地向英宗呈報糧倉裡別說糧食了,老鼠都餓死了一大堆。英宗一氣之下就斬了他的腦袋。

大明正統年十一年,天災一年比一年嚴重。趙得和召集八個兒子召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家庭大會議。會議上只有在東阿縣城裡,老趙家貢喜堂膠莊裡,熬製阿膠的老六沒有到場,因為到了熬膠的接骨眼上不能離開缺了席,剩下的弟兄七個全到場了。會議開到最後,弟兄七個的意見當場拍板,趙得和捻著花白的鬍鬚做出了令馬曹集整個村子幾乎爆炸,令明英宗震顫的決定,出倉七千五百石糧食,白麻兩千,賑濟災民,支難八方!

故事講到最後,有一筆補白,據說老趙家起家,是因了最初跟趙得和來東阿縣的那隻老烏鴉。人們說老烏鴉一聲叫,土裡生種,地裡生金。是否真假?留到下回分解。讓我們再回到開始,再說一說再說一說老趙家後人的今貌。

讓我寫出這個故事的引路人便是趙得和的直系後人趙雲峰,他有著祖先傳承下來的英俊,機智精幹,胸懷大愛,將趙氏家族的獨門手藝,貢喜堂膠方在歷史上時光的斷層傳承下來,延續下去,並做到私人企業股票上市的可喜成績。鋪路、修橋、贊助貧困兒童、孤寡老人,在趙家門裡,他是延續的家風,而在世人眼裡則是無可品味的大愛,善美。有詩云:趙氏一門有公明,開倉賑災濟萬民。貢喜堂裡傳膠香,五百雲煙淵源長。

那個初冬的上午我們站在廣糧門的村子裡,一棵老樹下仰望著,一個人,一段傳奇,一座城,一個企業,一處延伸的風華……(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