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廣西東大門——廣西梧州市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紀實'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梧州市各族人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腳踏實地、接續奮鬥,梧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富民興梧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2018年,該市地區生產總值1029.8億元,是1950年的133.5倍;財政收入121.77億元,是1950年的4141.8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1209元和12238元,是1978年的70.6倍和144倍。70年來,梧州市國民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梧州是廣西現代工業的發源地,廣西第一家玻璃廠、火柴廠、電池廠等均誕生在梧州。新中國成立後,逐步發展成為廣西輕化工業基地,擁有紡織、服裝、食品、製藥、化工等10多個工業門類。黨的十八大以來,梧州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精會神抓產業上項目,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梧州市安排該市四家班子6名廳級領導兼任各工業園區(新區)黨工委書記,梧州高新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不鏽鋼園區等6個園區產值均超百億元。聚力打造再生資源、醫藥食品、冶金機械、建材環保、電子信息、文化旅遊6大重點產業。

實行市四家班子聯席會議和市領導掛點聯繫項目(事項)制度,30萬噸再生銅、30萬噸不鏽鋼、歐神諾陶瓷等產業項目實現復產投產;恆大養生谷、冰雪文體小鎮、蒙娜麗莎、簡一大理石陶瓷等重大項目成功落戶,正威(梧州)國際寶玉石文化創意產業園、中盟中小企業園等加快推進。突出特色發展縣域經濟,藤縣陶瓷和鈦白、岑溪石材加工、蒼梧林產林化、蒙山繭絲綢等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如今,梧州市三次產業結構由1950年的69.7:7.9:22.4,發展到2018年的13.9:40.5:45.6。

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發展活力充分迸發

梧州市堅持開放發展理念,按照自治區黨委賦予梧州“全面對接大灣區、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經濟帶、建好廣西東大門”新定位和“發揮優勢、搶抓機遇,突出重點、抓好關鍵,奮發進取、狠抓落實,加快建設廣西東大門”新要求,堅定不移實施“東融”戰略。

去年以來,該市召開兩次市委全會,出臺梧州市《關於毫不動搖實施“東融”戰略的決定》和《關於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加快建設廣西東大門的決定》,著力在規劃、理念、交通、產業、生態、人才等方面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全力打造廣西“東融”樞紐門戶城市。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部拆除5個一級路收費站,特別是提前2年7個月拆除市區最後一座公路收費站(梧州至廣東封開一級公路收費站),進出廣西東大門暢通無阻。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市、縣(市、區)、園區主要領導每月至少外出招商一次。“十三五”以來,梧州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65億元,新引進項目1408個,其中70%以上來自粵港澳大灣區,作為珠江—西江經濟帶規劃重要組成部分的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目前入園企業達428家,成為梧州發展新引擎。“我們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引進人才超過300人,建成各類人才培育及合作開發平臺13個,與暨南大學等高校和智力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落地各類人才項目20多個。”該市市委書記全桂壽說道。

今年7月,兩廣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聯席會議第六次會議和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會議在梧州召開,百年商埠迎來了跨越發展的新機遇。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水青山更加鮮亮

梧州是廣西第一個國家森林城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所轄的岑溪市、蒙山縣獲評“中國長壽之鄉”。

廣西境內937條河流,有784條彙集梧州流入西江。作為生態環境較敏感區域,梧州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要求,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桂粵兩省(區)江河交接界首斷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水質達標率100%,在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中該位列第5名,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5.8%,在廣西14個設區市中位居榜首;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2%,全區排名第一。

時間是書寫者,歷史是見證人,如今的梧州緊跟時代步伐,正在加快建設更有活力、實力、魅力的廣西東大門。(通訊員 唐桂花 記者 朱柳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