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劉氏歷史演變

帝堯 劉邦 漢景帝 黃巢 五金家裝建材 2017-08-02

(以上為劉氏宗親家族微信群,各位宗親可掃描以上二維碼加入,或者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

全國的劉氏派系分支甚多,客家劉氏就是其中的一大支派,隸屬於中山劉氏大宗,以唐代僖宗年間,為避黃巢戰亂,從光州固始遷居福建省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洞村,繁子衍孫,現在的後裔主要聚居江南各省。而我惠州的劉氏就是客家劉氏之中的一支脈,以開七公為近代肇基始祖。縱觀各地劉氏,都因在近代的十年文化浩劫之中,宗廟、家乘被毀,失卻了自己的族譜源流,昭穆親疏難辨,難於續譜,故撰此文以正我客家劉氏根源。

廣東興寧《劉氏族譜》對客家劉氏歷史播遷概括為:始於陶唐,顯於三代,著於春秋,盛於漢室,派衍中山,望著涿郡,積慶洛陽,蜚聲閩嶠。

據我劉氏族譜記載:客家劉氏源自帝堯。帝堯原姓伊祁,名放勳,因其母親慶都生堯于丹陵,育於伊侯之國,後又徙耆(今山西省太原市祈縣),故曰伊耆(祈)氏;在十三歲時因佐兄弟有功,而受封於陶(即今山東省荷澤市定陶縣),到十五歲復封於唐(今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為唐侯,故又為陶唐氏。帝堯共生九子,其中第九子源明公受封於劉邑(今河北省唐縣),裔孫遂以邑為氏,為劉氏之始也。

再傳18世至夏朝累公,據《左傳》記載,他出生很奇特,一生下來兩手掌中即有特殊的掌紋,形似“劉累”二字,故取名劉累。年輕的劉累即離開家鄉,到豢龍氏族中學習馴養龍的本領,學成後就被夏帝孔甲召入宮中負責養龍,後御龍有功,封為“御龍氏”,賜居豕韋(今河南省滑縣西南韋鄉),故又為“豕韋氏”。

秦朝末年,秦皇朝暴虐天下,焚書坑儒,欲絕文筆,苛捐雜稅,以至生靈塗炭,民不潦生,而秦皇室卻極度揮霍,漢高祖劉邦(劉氏第75世祖)在看到秦始皇出遊的壯觀場面時,即立下“嗟呼,大丈夫當如此也!”的鴻鵠之志,然後斬白蛇舉義,殊秦滅項,歷時五年而創立漢家天下,共傳24帝426年;在漢景帝三年(公元154年),景帝封其第八子劉勝公為中山靖王,治廬直隸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出彭城郡(今徐州市),後世即以“彭城”為堂號。

進入三國時代,劉備公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桃園結義,並三請諸葛亮為軍師,與曹操、孫權連年交戰,至公元221年稱帝於成都,國號曰蜀。當時備公次子劉永公首封魯王,後被後主劉禪改封甘陵王。因被宦人(大監)黃皓阻攔,十餘年不能見後主,遂於曹魏鹹熙元年(公元264年)東遷洛陽(今河南洛陽),繁衍生息,子孫昌盛。

唐末僖宗乾符年間,劉氏第121世祖祥公為避黃巢之亂,偕子天錫公避居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洞(即現在的三明市寧化縣),為劉氏入閩始祖。第123世祖沐公博學多聞,有狀元之才,在後晉天福2年(公元937年)承先啟後而首修(客家)族譜,以明昭穆之序。

第135世祖開七公,字必高,號三郞,宋朝末年,官授廣東潮州都統制,率兵至興寧崗背平黃彥章之亂,歿於營,葬於廣東省興寧縣崗背黃峰嶂下---行山象形鼻穴(巽山乾向),故被尊為客家劉氏之近代肇基始祖。近代二世祖廣傳公在任江西省瑞金知縣時,令其十四房裔孫之中的部分遷回興寧,於是唔等祖輩由閩入粵,定居廣東省興寧市,在興寧崗背榕樹村建劉氏大宗祠一座,堂號“愛敬堂”,定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日掃墓,永為定祀。

客家劉氏近代二世祖廣傳公生十四子,八十六個孫子(興寧族譜記載為八十三個),360個曾孫,分佈江南各地居住。因裔孫居住各地,故廣傳公作了一首認宗詩,方便客家劉氏的認祖歸宗:

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

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

客家劉氏經過以上多次的輾轉遷徙,始定居廣東興寧崗背等地,爾後再次分遷珠江三角洲、粵東、粵北、港臺及馬來半島等世界各地,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形成了客家劉氏支派。

注:以清朝乾隆四十八年(1783)癸卯歲開七公十六世孫文華殿太學士劉墉撰修《劉氏集註重修族譜》為依據,祥公應為第127世祖,開七公應為第145世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