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

唐朝是“群相”制度,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可以同時有多個宰相。唐朝設有三省六部,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一把手都被稱為“宰相”,唐朝著名的宰相有房玄齡、杜如晦、張說、姚崇、張九齡等,在世界範圍內,唐朝最出名的宰相,當數狄仁傑。在歐美,有許多關於狄仁傑的偵探小說,狄仁傑儼然成為了中國古代的“福爾摩斯”。而狄仁傑最初聞名於唐朝,和一棵樹有關。

"

唐朝是“群相”制度,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可以同時有多個宰相。唐朝設有三省六部,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一把手都被稱為“宰相”,唐朝著名的宰相有房玄齡、杜如晦、張說、姚崇、張九齡等,在世界範圍內,唐朝最出名的宰相,當數狄仁傑。在歐美,有許多關於狄仁傑的偵探小說,狄仁傑儼然成為了中國古代的“福爾摩斯”。而狄仁傑最初聞名於唐朝,和一棵樹有關。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字懷英,山西太原人,生於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成名於唐高宗李治時期,在武則天時期達到了人生巔峰。狄仁傑生於庶族官宦世家,從小思維敏捷,酷愛的讀書。唐高宗初期,狄仁傑在軍中任職,身份低微,唐朝著名的畫家、宰相閻立本在軍營中偶然看到狄仁傑,將狄仁傑逐漸提拔,狄仁傑到了45歲時,終於進入京城,任大理寺卿,主管刑獄。狄仁傑斷案如神,一年之內,清理全部積案,17000名罪犯沒有一人蒙冤,因此被唐高宗重視。

"

唐朝是“群相”制度,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可以同時有多個宰相。唐朝設有三省六部,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一把手都被稱為“宰相”,唐朝著名的宰相有房玄齡、杜如晦、張說、姚崇、張九齡等,在世界範圍內,唐朝最出名的宰相,當數狄仁傑。在歐美,有許多關於狄仁傑的偵探小說,狄仁傑儼然成為了中國古代的“福爾摩斯”。而狄仁傑最初聞名於唐朝,和一棵樹有關。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字懷英,山西太原人,生於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成名於唐高宗李治時期,在武則天時期達到了人生巔峰。狄仁傑生於庶族官宦世家,從小思維敏捷,酷愛的讀書。唐高宗初期,狄仁傑在軍中任職,身份低微,唐朝著名的畫家、宰相閻立本在軍營中偶然看到狄仁傑,將狄仁傑逐漸提拔,狄仁傑到了45歲時,終於進入京城,任大理寺卿,主管刑獄。狄仁傑斷案如神,一年之內,清理全部積案,17000名罪犯沒有一人蒙冤,因此被唐高宗重視。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當年底,唐朝發生了一件大事,震驚朝野:左衛大將軍權善才是唐朝名將,當時被唐高宗安排到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守陵,因為一個軍士犯罪叛逃,權善才在追捕的過程中,誤砍了一顆柏樹,最終被小人舉報,說權善才砍掉皇陵的柏樹,是對先帝不敬,更是為了陷唐高宗於不孝之地。唐高宗大怒,要殺權善才。

"

唐朝是“群相”制度,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可以同時有多個宰相。唐朝設有三省六部,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一把手都被稱為“宰相”,唐朝著名的宰相有房玄齡、杜如晦、張說、姚崇、張九齡等,在世界範圍內,唐朝最出名的宰相,當數狄仁傑。在歐美,有許多關於狄仁傑的偵探小說,狄仁傑儼然成為了中國古代的“福爾摩斯”。而狄仁傑最初聞名於唐朝,和一棵樹有關。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字懷英,山西太原人,生於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成名於唐高宗李治時期,在武則天時期達到了人生巔峰。狄仁傑生於庶族官宦世家,從小思維敏捷,酷愛的讀書。唐高宗初期,狄仁傑在軍中任職,身份低微,唐朝著名的畫家、宰相閻立本在軍營中偶然看到狄仁傑,將狄仁傑逐漸提拔,狄仁傑到了45歲時,終於進入京城,任大理寺卿,主管刑獄。狄仁傑斷案如神,一年之內,清理全部積案,17000名罪犯沒有一人蒙冤,因此被唐高宗重視。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當年底,唐朝發生了一件大事,震驚朝野:左衛大將軍權善才是唐朝名將,當時被唐高宗安排到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守陵,因為一個軍士犯罪叛逃,權善才在追捕的過程中,誤砍了一顆柏樹,最終被小人舉報,說權善才砍掉皇陵的柏樹,是對先帝不敬,更是為了陷唐高宗於不孝之地。唐高宗大怒,要殺權善才。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因為砍了一棵樹,就要殺掉一位名將,而且還是因為追捕過程中誤砍的,這樣做引來滿朝文武的大討論。很多大臣都勸諫唐高宗不要殺權善才,但唐高宗以“孝”為藉口,不聽勸諫。眼看一位名將就此殞命,狄仁傑出場了。唐高宗知道狄仁傑是來勸他,所以堅持不讓狄仁傑開口。

狄仁傑搶先說道:“我聽說堯舜之君都擅長聽取臣子的諫言,像桀紂那樣的暴君都不讓臣子說話。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堯舜那樣的明君,所以才來提建議。”狄仁傑一番話,把唐高宗捧得很高,唐高宗若是不聽,就成了“桀紂”,只好讓狄仁傑把話說完。

"

唐朝是“群相”制度,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可以同時有多個宰相。唐朝設有三省六部,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一把手都被稱為“宰相”,唐朝著名的宰相有房玄齡、杜如晦、張說、姚崇、張九齡等,在世界範圍內,唐朝最出名的宰相,當數狄仁傑。在歐美,有許多關於狄仁傑的偵探小說,狄仁傑儼然成為了中國古代的“福爾摩斯”。而狄仁傑最初聞名於唐朝,和一棵樹有關。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字懷英,山西太原人,生於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成名於唐高宗李治時期,在武則天時期達到了人生巔峰。狄仁傑生於庶族官宦世家,從小思維敏捷,酷愛的讀書。唐高宗初期,狄仁傑在軍中任職,身份低微,唐朝著名的畫家、宰相閻立本在軍營中偶然看到狄仁傑,將狄仁傑逐漸提拔,狄仁傑到了45歲時,終於進入京城,任大理寺卿,主管刑獄。狄仁傑斷案如神,一年之內,清理全部積案,17000名罪犯沒有一人蒙冤,因此被唐高宗重視。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當年底,唐朝發生了一件大事,震驚朝野:左衛大將軍權善才是唐朝名將,當時被唐高宗安排到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守陵,因為一個軍士犯罪叛逃,權善才在追捕的過程中,誤砍了一顆柏樹,最終被小人舉報,說權善才砍掉皇陵的柏樹,是對先帝不敬,更是為了陷唐高宗於不孝之地。唐高宗大怒,要殺權善才。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因為砍了一棵樹,就要殺掉一位名將,而且還是因為追捕過程中誤砍的,這樣做引來滿朝文武的大討論。很多大臣都勸諫唐高宗不要殺權善才,但唐高宗以“孝”為藉口,不聽勸諫。眼看一位名將就此殞命,狄仁傑出場了。唐高宗知道狄仁傑是來勸他,所以堅持不讓狄仁傑開口。

狄仁傑搶先說道:“我聽說堯舜之君都擅長聽取臣子的諫言,像桀紂那樣的暴君都不讓臣子說話。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堯舜那樣的明君,所以才來提建議。”狄仁傑一番話,把唐高宗捧得很高,唐高宗若是不聽,就成了“桀紂”,只好讓狄仁傑把話說完。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接下來說:“西漢時期,有人偷了長陵(劉邦之陵墓)的一個玉環,漢文帝一氣之下要將這個人滅九族。最後大臣勸諫,漢文帝取消滅族,只殺了盜竊者一人。而今權善才將軍並非偷盜,而是誤砍了一顆柏樹,罪過明顯比那個偷盜玉環的人要輕。偷盜玉環的人被殺了,所以權善才將軍就罪不至死。”

"

唐朝是“群相”制度,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可以同時有多個宰相。唐朝設有三省六部,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一把手都被稱為“宰相”,唐朝著名的宰相有房玄齡、杜如晦、張說、姚崇、張九齡等,在世界範圍內,唐朝最出名的宰相,當數狄仁傑。在歐美,有許多關於狄仁傑的偵探小說,狄仁傑儼然成為了中國古代的“福爾摩斯”。而狄仁傑最初聞名於唐朝,和一棵樹有關。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字懷英,山西太原人,生於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成名於唐高宗李治時期,在武則天時期達到了人生巔峰。狄仁傑生於庶族官宦世家,從小思維敏捷,酷愛的讀書。唐高宗初期,狄仁傑在軍中任職,身份低微,唐朝著名的畫家、宰相閻立本在軍營中偶然看到狄仁傑,將狄仁傑逐漸提拔,狄仁傑到了45歲時,終於進入京城,任大理寺卿,主管刑獄。狄仁傑斷案如神,一年之內,清理全部積案,17000名罪犯沒有一人蒙冤,因此被唐高宗重視。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當年底,唐朝發生了一件大事,震驚朝野:左衛大將軍權善才是唐朝名將,當時被唐高宗安排到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守陵,因為一個軍士犯罪叛逃,權善才在追捕的過程中,誤砍了一顆柏樹,最終被小人舉報,說權善才砍掉皇陵的柏樹,是對先帝不敬,更是為了陷唐高宗於不孝之地。唐高宗大怒,要殺權善才。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因為砍了一棵樹,就要殺掉一位名將,而且還是因為追捕過程中誤砍的,這樣做引來滿朝文武的大討論。很多大臣都勸諫唐高宗不要殺權善才,但唐高宗以“孝”為藉口,不聽勸諫。眼看一位名將就此殞命,狄仁傑出場了。唐高宗知道狄仁傑是來勸他,所以堅持不讓狄仁傑開口。

狄仁傑搶先說道:“我聽說堯舜之君都擅長聽取臣子的諫言,像桀紂那樣的暴君都不讓臣子說話。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堯舜那樣的明君,所以才來提建議。”狄仁傑一番話,把唐高宗捧得很高,唐高宗若是不聽,就成了“桀紂”,只好讓狄仁傑把話說完。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接下來說:“西漢時期,有人偷了長陵(劉邦之陵墓)的一個玉環,漢文帝一氣之下要將這個人滅九族。最後大臣勸諫,漢文帝取消滅族,只殺了盜竊者一人。而今權善才將軍並非偷盜,而是誤砍了一顆柏樹,罪過明顯比那個偷盜玉環的人要輕。偷盜玉環的人被殺了,所以權善才將軍就罪不至死。”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唐高宗辯駁說:“權善才陷朕於不孝,必殺之!”狄仁傑說:“陛下如果只顧自己的名聲,而不顧法律的公正,那百年之後,天下人會如何評價陛下?”唐高宗突然醒悟,下令免除權善才死罪。

群臣勸諫唐高宗半天,都未能成功。狄仁傑一個三品官,三言兩語就將此事擺平,這種勸諫方式完全不輸於戰國時期的“觸龍說趙太后”,滿朝的高官們紛紛對狄仁傑另眼相看,不出一日,狄仁傑的名字就傳遍了京城,名揚天下。

"

唐朝是“群相”制度,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可以同時有多個宰相。唐朝設有三省六部,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一把手都被稱為“宰相”,唐朝著名的宰相有房玄齡、杜如晦、張說、姚崇、張九齡等,在世界範圍內,唐朝最出名的宰相,當數狄仁傑。在歐美,有許多關於狄仁傑的偵探小說,狄仁傑儼然成為了中國古代的“福爾摩斯”。而狄仁傑最初聞名於唐朝,和一棵樹有關。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字懷英,山西太原人,生於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成名於唐高宗李治時期,在武則天時期達到了人生巔峰。狄仁傑生於庶族官宦世家,從小思維敏捷,酷愛的讀書。唐高宗初期,狄仁傑在軍中任職,身份低微,唐朝著名的畫家、宰相閻立本在軍營中偶然看到狄仁傑,將狄仁傑逐漸提拔,狄仁傑到了45歲時,終於進入京城,任大理寺卿,主管刑獄。狄仁傑斷案如神,一年之內,清理全部積案,17000名罪犯沒有一人蒙冤,因此被唐高宗重視。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當年底,唐朝發生了一件大事,震驚朝野:左衛大將軍權善才是唐朝名將,當時被唐高宗安排到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守陵,因為一個軍士犯罪叛逃,權善才在追捕的過程中,誤砍了一顆柏樹,最終被小人舉報,說權善才砍掉皇陵的柏樹,是對先帝不敬,更是為了陷唐高宗於不孝之地。唐高宗大怒,要殺權善才。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因為砍了一棵樹,就要殺掉一位名將,而且還是因為追捕過程中誤砍的,這樣做引來滿朝文武的大討論。很多大臣都勸諫唐高宗不要殺權善才,但唐高宗以“孝”為藉口,不聽勸諫。眼看一位名將就此殞命,狄仁傑出場了。唐高宗知道狄仁傑是來勸他,所以堅持不讓狄仁傑開口。

狄仁傑搶先說道:“我聽說堯舜之君都擅長聽取臣子的諫言,像桀紂那樣的暴君都不讓臣子說話。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堯舜那樣的明君,所以才來提建議。”狄仁傑一番話,把唐高宗捧得很高,唐高宗若是不聽,就成了“桀紂”,只好讓狄仁傑把話說完。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接下來說:“西漢時期,有人偷了長陵(劉邦之陵墓)的一個玉環,漢文帝一氣之下要將這個人滅九族。最後大臣勸諫,漢文帝取消滅族,只殺了盜竊者一人。而今權善才將軍並非偷盜,而是誤砍了一顆柏樹,罪過明顯比那個偷盜玉環的人要輕。偷盜玉環的人被殺了,所以權善才將軍就罪不至死。”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唐高宗辯駁說:“權善才陷朕於不孝,必殺之!”狄仁傑說:“陛下如果只顧自己的名聲,而不顧法律的公正,那百年之後,天下人會如何評價陛下?”唐高宗突然醒悟,下令免除權善才死罪。

群臣勸諫唐高宗半天,都未能成功。狄仁傑一個三品官,三言兩語就將此事擺平,這種勸諫方式完全不輸於戰國時期的“觸龍說趙太后”,滿朝的高官們紛紛對狄仁傑另眼相看,不出一日,狄仁傑的名字就傳遍了京城,名揚天下。

​大臣砍了一棵樹,差點丟了性命,成全了一位千古宰相

​狄仁傑斷案如神、勸諫有方、舉薦賢能,在同時期的宰相中,無人能出其右。狄仁傑救權善才只是他人生中一個細小的片段,但足以看出狄仁傑的敏達和忠貞。武則天時期,狄仁傑舉薦的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竇懷貞、姚崇等人,都是唐朝政壇舉足輕重的正面人物。歐陽修曾評價狄仁傑是“千古宰相”,狄仁傑堪當此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