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英國在荒涼的黏土礦場上建設起來的“伊甸園植物園”吸引了全球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澳洲巴爾噶煤田:種葡萄採礦兩不誤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先的地質勘探和採礦大國,擁有儲量豐富的礦物資源。該國為保護礦區環境,多年來頒佈了《採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法律。各級管理機構致力於把環境治理貫穿於採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該國在監控和責任追究方面的一個特色是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每年擴大開採的面積計算,已復墾的面積可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英國在荒涼的黏土礦場上建設起來的“伊甸園植物園”吸引了全球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澳洲巴爾噶煤田:種葡萄採礦兩不誤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先的地質勘探和採礦大國,擁有儲量豐富的礦物資源。該國為保護礦區環境,多年來頒佈了《採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法律。各級管理機構致力於把環境治理貫穿於採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該國在監控和責任追究方面的一個特色是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每年擴大開採的面積計算,已復墾的面積可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索弗侖礦區曾是淘金客的,如今礦區進行了改造,保留了當時的原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真實應用。

20多年前,當時的瑞士礦業巨頭超達公司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申請了巴爾噶煤田勘探許可證,但是這塊煤田的開採在當地引發當地民眾的擔憂,因為這裡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煤田上方有40塊商業葡萄園地塊,也是河道區域。鑑於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超達公司為巴爾噶煤礦開展了一個葡萄園監測項目,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項目團隊和一個社區諮詢委員會,在礦山附近設了一個模擬葡萄園,關注葡萄栽培試驗的進度,以評估和長期觀察葡萄園基礎結構下沉的影響,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英國在荒涼的黏土礦場上建設起來的“伊甸園植物園”吸引了全球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澳洲巴爾噶煤田:種葡萄採礦兩不誤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先的地質勘探和採礦大國,擁有儲量豐富的礦物資源。該國為保護礦區環境,多年來頒佈了《採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法律。各級管理機構致力於把環境治理貫穿於採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該國在監控和責任追究方面的一個特色是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每年擴大開採的面積計算,已復墾的面積可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索弗侖礦區曾是淘金客的,如今礦區進行了改造,保留了當時的原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真實應用。

20多年前,當時的瑞士礦業巨頭超達公司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申請了巴爾噶煤田勘探許可證,但是這塊煤田的開採在當地引發當地民眾的擔憂,因為這裡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煤田上方有40塊商業葡萄園地塊,也是河道區域。鑑於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超達公司為巴爾噶煤礦開展了一個葡萄園監測項目,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項目團隊和一個社區諮詢委員會,在礦山附近設了一個模擬葡萄園,關注葡萄栽培試驗的進度,以評估和長期觀察葡萄園基礎結構下沉的影響,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巴爾噶煤礦的上方是澳大利亞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

礦山植被恢復也是澳大利亞修復礦山環境的第一選擇,其優勢在於可控制風蝕水蝕、抑制粉塵、增大土地利用率,以低成本獲得好效果,但肥料和灌溉水的補給要系統化,否則不可持續。

位於昆士蘭北部的基茲頓金礦的尾礦庫在1985至1996年貯存了大約6800萬噸尾礦,金礦閉坑後的一個修復目標是重現能自然維持的草原林地。在當地尾礦表面試種植被後,研究人員發現尾礦呈鹼性,不需要土壤或其他覆蓋層就能直接支持植被生長,於是從1998年起,工作人員直接在尾礦上撒播植被種子,收到了較好的治理效果。

目前,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針對當地的大面積礦區廢棄地如何治理,當地政府和民眾這幾年來一直在頻繁交流意見,有消息稱,上文提到的英國“伊甸園植物園”模式也是當地的一個備選項,其後續進展值得關注。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英國在荒涼的黏土礦場上建設起來的“伊甸園植物園”吸引了全球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澳洲巴爾噶煤田:種葡萄採礦兩不誤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先的地質勘探和採礦大國,擁有儲量豐富的礦物資源。該國為保護礦區環境,多年來頒佈了《採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法律。各級管理機構致力於把環境治理貫穿於採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該國在監控和責任追究方面的一個特色是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每年擴大開採的面積計算,已復墾的面積可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索弗侖礦區曾是淘金客的,如今礦區進行了改造,保留了當時的原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真實應用。

20多年前,當時的瑞士礦業巨頭超達公司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申請了巴爾噶煤田勘探許可證,但是這塊煤田的開採在當地引發當地民眾的擔憂,因為這裡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煤田上方有40塊商業葡萄園地塊,也是河道區域。鑑於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超達公司為巴爾噶煤礦開展了一個葡萄園監測項目,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項目團隊和一個社區諮詢委員會,在礦山附近設了一個模擬葡萄園,關注葡萄栽培試驗的進度,以評估和長期觀察葡萄園基礎結構下沉的影響,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巴爾噶煤礦的上方是澳大利亞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

礦山植被恢復也是澳大利亞修復礦山環境的第一選擇,其優勢在於可控制風蝕水蝕、抑制粉塵、增大土地利用率,以低成本獲得好效果,但肥料和灌溉水的補給要系統化,否則不可持續。

位於昆士蘭北部的基茲頓金礦的尾礦庫在1985至1996年貯存了大約6800萬噸尾礦,金礦閉坑後的一個修復目標是重現能自然維持的草原林地。在當地尾礦表面試種植被後,研究人員發現尾礦呈鹼性,不需要土壤或其他覆蓋層就能直接支持植被生長,於是從1998年起,工作人員直接在尾礦上撒播植被種子,收到了較好的治理效果。

目前,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針對當地的大面積礦區廢棄地如何治理,當地政府和民眾這幾年來一直在頻繁交流意見,有消息稱,上文提到的英國“伊甸園植物園”模式也是當地的一個備選項,其後續進展值得關注。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

美國銅礦蝶變高爾夫球場

美國的礦區治理工作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1918年,印第安納州的礦主就開始在採空區進行林業復墾。1970年之後,美國礦區生態恢復比率超過了7成。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全國性的礦區土地復墾法律《露天開採控制和復墾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並制定了統一的露天礦管理和復墾標準,對新破壞土地實行邊開採邊復墾,同時要求對以前廢棄的土地進行治理。美國礦山經營中邊開採邊復墾的比例高達85%,遠高於其他國家。美國礦山的生態恢復技術以生物復墾和改良土壤最為突出。

蒙大拿州的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風光旖旎,今天在這個球場上揮杆擊球的人們,都知道腳下的土地一度是銅礦井和鍊銅廠所在地,因為這裡留下了太多往日的遺蹟,但這並不是因為治理不徹底,而是特色治理之後的結果。阿爾康達礦區和工廠自1884年投產到1980年停產,持續運營了近1個世紀,為當地留下了一大片殘留危廢的地皮。1983年,在聯邦“超級基金”的資助下,當地對礦區和工廠殘留下來的土壤進行了清理。但治理工作並沒止步於此,1989年當地政府經過研究,在這片土地上啟動建設一座世界級高爾夫球場。在有史上最偉大高爾夫球手之稱的傑克·尼克勞斯的幫助下,當地完成了這個18洞球場的設計和建設工程。新球場作為當地的地標,周圍群山環繞,綠草茵茵,水光瀲灩,建成至今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比賽和旅遊收入。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英國在荒涼的黏土礦場上建設起來的“伊甸園植物園”吸引了全球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澳洲巴爾噶煤田:種葡萄採礦兩不誤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先的地質勘探和採礦大國,擁有儲量豐富的礦物資源。該國為保護礦區環境,多年來頒佈了《採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法律。各級管理機構致力於把環境治理貫穿於採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該國在監控和責任追究方面的一個特色是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每年擴大開採的面積計算,已復墾的面積可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索弗侖礦區曾是淘金客的,如今礦區進行了改造,保留了當時的原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真實應用。

20多年前,當時的瑞士礦業巨頭超達公司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申請了巴爾噶煤田勘探許可證,但是這塊煤田的開採在當地引發當地民眾的擔憂,因為這裡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煤田上方有40塊商業葡萄園地塊,也是河道區域。鑑於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超達公司為巴爾噶煤礦開展了一個葡萄園監測項目,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項目團隊和一個社區諮詢委員會,在礦山附近設了一個模擬葡萄園,關注葡萄栽培試驗的進度,以評估和長期觀察葡萄園基礎結構下沉的影響,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巴爾噶煤礦的上方是澳大利亞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

礦山植被恢復也是澳大利亞修復礦山環境的第一選擇,其優勢在於可控制風蝕水蝕、抑制粉塵、增大土地利用率,以低成本獲得好效果,但肥料和灌溉水的補給要系統化,否則不可持續。

位於昆士蘭北部的基茲頓金礦的尾礦庫在1985至1996年貯存了大約6800萬噸尾礦,金礦閉坑後的一個修復目標是重現能自然維持的草原林地。在當地尾礦表面試種植被後,研究人員發現尾礦呈鹼性,不需要土壤或其他覆蓋層就能直接支持植被生長,於是從1998年起,工作人員直接在尾礦上撒播植被種子,收到了較好的治理效果。

目前,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針對當地的大面積礦區廢棄地如何治理,當地政府和民眾這幾年來一直在頻繁交流意見,有消息稱,上文提到的英國“伊甸園植物園”模式也是當地的一個備選項,其後續進展值得關注。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

美國銅礦蝶變高爾夫球場

美國的礦區治理工作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1918年,印第安納州的礦主就開始在採空區進行林業復墾。1970年之後,美國礦區生態恢復比率超過了7成。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全國性的礦區土地復墾法律《露天開採控制和復墾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並制定了統一的露天礦管理和復墾標準,對新破壞土地實行邊開採邊復墾,同時要求對以前廢棄的土地進行治理。美國礦山經營中邊開採邊復墾的比例高達85%,遠高於其他國家。美國礦山的生態恢復技術以生物復墾和改良土壤最為突出。

蒙大拿州的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風光旖旎,今天在這個球場上揮杆擊球的人們,都知道腳下的土地一度是銅礦井和鍊銅廠所在地,因為這裡留下了太多往日的遺蹟,但這並不是因為治理不徹底,而是特色治理之後的結果。阿爾康達礦區和工廠自1884年投產到1980年停產,持續運營了近1個世紀,為當地留下了一大片殘留危廢的地皮。1983年,在聯邦“超級基金”的資助下,當地對礦區和工廠殘留下來的土壤進行了清理。但治理工作並沒止步於此,1989年當地政府經過研究,在這片土地上啟動建設一座世界級高爾夫球場。在有史上最偉大高爾夫球手之稱的傑克·尼克勞斯的幫助下,當地完成了這個18洞球場的設計和建設工程。新球場作為當地的地標,周圍群山環繞,綠草茵茵,水光瀲灩,建成至今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比賽和旅遊收入。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美國蒙大拿州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所在地原來是一片銅礦產區和冶煉工廠

德國勞齊茨礦區:礦坑變碧水

100多年來,德國始終是居世界前列的工業大國,有著極其旺盛的能源和礦產需求,國內存在大量因採礦被破壞的土地,以露天煤礦居多。二戰後,西德立法要求礦主必須負責礦區的土地生態恢復和環保工作,主要的補救形式就是種樹。樹種從最早的楊樹,到後來的橡樹、山毛櫸和楓樹等。1990年兩德統一後,德國礦區的生態恢復工作轉向了複合型土地復墾,物種保護用地、休閒用地和景觀用地比例上升,更注重從宏觀上考慮居民對環境的要求。健全的機構設置,嚴格的執法和充足的資金供應,使德國的礦區生態恢復工作在發達國家中表現搶眼,以東部的勞齊茨礦區的變化最有代表性。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英國在荒涼的黏土礦場上建設起來的“伊甸園植物園”吸引了全球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澳洲巴爾噶煤田:種葡萄採礦兩不誤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先的地質勘探和採礦大國,擁有儲量豐富的礦物資源。該國為保護礦區環境,多年來頒佈了《採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法律。各級管理機構致力於把環境治理貫穿於採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該國在監控和責任追究方面的一個特色是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每年擴大開採的面積計算,已復墾的面積可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索弗侖礦區曾是淘金客的,如今礦區進行了改造,保留了當時的原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真實應用。

20多年前,當時的瑞士礦業巨頭超達公司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申請了巴爾噶煤田勘探許可證,但是這塊煤田的開採在當地引發當地民眾的擔憂,因為這裡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煤田上方有40塊商業葡萄園地塊,也是河道區域。鑑於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超達公司為巴爾噶煤礦開展了一個葡萄園監測項目,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項目團隊和一個社區諮詢委員會,在礦山附近設了一個模擬葡萄園,關注葡萄栽培試驗的進度,以評估和長期觀察葡萄園基礎結構下沉的影響,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巴爾噶煤礦的上方是澳大利亞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

礦山植被恢復也是澳大利亞修復礦山環境的第一選擇,其優勢在於可控制風蝕水蝕、抑制粉塵、增大土地利用率,以低成本獲得好效果,但肥料和灌溉水的補給要系統化,否則不可持續。

位於昆士蘭北部的基茲頓金礦的尾礦庫在1985至1996年貯存了大約6800萬噸尾礦,金礦閉坑後的一個修復目標是重現能自然維持的草原林地。在當地尾礦表面試種植被後,研究人員發現尾礦呈鹼性,不需要土壤或其他覆蓋層就能直接支持植被生長,於是從1998年起,工作人員直接在尾礦上撒播植被種子,收到了較好的治理效果。

目前,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針對當地的大面積礦區廢棄地如何治理,當地政府和民眾這幾年來一直在頻繁交流意見,有消息稱,上文提到的英國“伊甸園植物園”模式也是當地的一個備選項,其後續進展值得關注。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

美國銅礦蝶變高爾夫球場

美國的礦區治理工作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1918年,印第安納州的礦主就開始在採空區進行林業復墾。1970年之後,美國礦區生態恢復比率超過了7成。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全國性的礦區土地復墾法律《露天開採控制和復墾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並制定了統一的露天礦管理和復墾標準,對新破壞土地實行邊開採邊復墾,同時要求對以前廢棄的土地進行治理。美國礦山經營中邊開採邊復墾的比例高達85%,遠高於其他國家。美國礦山的生態恢復技術以生物復墾和改良土壤最為突出。

蒙大拿州的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風光旖旎,今天在這個球場上揮杆擊球的人們,都知道腳下的土地一度是銅礦井和鍊銅廠所在地,因為這裡留下了太多往日的遺蹟,但這並不是因為治理不徹底,而是特色治理之後的結果。阿爾康達礦區和工廠自1884年投產到1980年停產,持續運營了近1個世紀,為當地留下了一大片殘留危廢的地皮。1983年,在聯邦“超級基金”的資助下,當地對礦區和工廠殘留下來的土壤進行了清理。但治理工作並沒止步於此,1989年當地政府經過研究,在這片土地上啟動建設一座世界級高爾夫球場。在有史上最偉大高爾夫球手之稱的傑克·尼克勞斯的幫助下,當地完成了這個18洞球場的設計和建設工程。新球場作為當地的地標,周圍群山環繞,綠草茵茵,水光瀲灩,建成至今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比賽和旅遊收入。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美國蒙大拿州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所在地原來是一片銅礦產區和冶煉工廠

德國勞齊茨礦區:礦坑變碧水

100多年來,德國始終是居世界前列的工業大國,有著極其旺盛的能源和礦產需求,國內存在大量因採礦被破壞的土地,以露天煤礦居多。二戰後,西德立法要求礦主必須負責礦區的土地生態恢復和環保工作,主要的補救形式就是種樹。樹種從最早的楊樹,到後來的橡樹、山毛櫸和楓樹等。1990年兩德統一後,德國礦區的生態恢復工作轉向了複合型土地復墾,物種保護用地、休閒用地和景觀用地比例上升,更注重從宏觀上考慮居民對環境的要求。健全的機構設置,嚴格的執法和充足的資金供應,使德國的礦區生態恢復工作在發達國家中表現搶眼,以東部的勞齊茨礦區的變化最有代表性。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哈雷附近的褐煤礦區的植被恢復得較好,照片拍攝於2015年9月。

上世紀末的勞齊茨礦區,因原有褐煤產業停產,到處是荒棄的尾礦和露天礦,巨大的礦坑中滿是被汙染的水體,灰暗的工業區一片寂靜。在國營土地管理公司LMBV牽頭下,勞齊茨地區耗時10多年,對停產礦井遺留下來的採礦區展開了系統的治理和重構。經過鋪設大面積植被,把露天礦坑改造成湖泊,當局把近100公頃的礦區土地轉化成肥沃的農田、茂密的森林和碧藍的湖泊,促進了老礦區經濟、文化、旅遊和社會的綜合發展。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英國在荒涼的黏土礦場上建設起來的“伊甸園植物園”吸引了全球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澳洲巴爾噶煤田:種葡萄採礦兩不誤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先的地質勘探和採礦大國,擁有儲量豐富的礦物資源。該國為保護礦區環境,多年來頒佈了《採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法律。各級管理機構致力於把環境治理貫穿於採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該國在監控和責任追究方面的一個特色是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每年擴大開採的面積計算,已復墾的面積可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索弗侖礦區曾是淘金客的,如今礦區進行了改造,保留了當時的原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真實應用。

20多年前,當時的瑞士礦業巨頭超達公司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申請了巴爾噶煤田勘探許可證,但是這塊煤田的開採在當地引發當地民眾的擔憂,因為這裡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煤田上方有40塊商業葡萄園地塊,也是河道區域。鑑於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超達公司為巴爾噶煤礦開展了一個葡萄園監測項目,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項目團隊和一個社區諮詢委員會,在礦山附近設了一個模擬葡萄園,關注葡萄栽培試驗的進度,以評估和長期觀察葡萄園基礎結構下沉的影響,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巴爾噶煤礦的上方是澳大利亞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

礦山植被恢復也是澳大利亞修復礦山環境的第一選擇,其優勢在於可控制風蝕水蝕、抑制粉塵、增大土地利用率,以低成本獲得好效果,但肥料和灌溉水的補給要系統化,否則不可持續。

位於昆士蘭北部的基茲頓金礦的尾礦庫在1985至1996年貯存了大約6800萬噸尾礦,金礦閉坑後的一個修復目標是重現能自然維持的草原林地。在當地尾礦表面試種植被後,研究人員發現尾礦呈鹼性,不需要土壤或其他覆蓋層就能直接支持植被生長,於是從1998年起,工作人員直接在尾礦上撒播植被種子,收到了較好的治理效果。

目前,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針對當地的大面積礦區廢棄地如何治理,當地政府和民眾這幾年來一直在頻繁交流意見,有消息稱,上文提到的英國“伊甸園植物園”模式也是當地的一個備選項,其後續進展值得關注。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

美國銅礦蝶變高爾夫球場

美國的礦區治理工作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1918年,印第安納州的礦主就開始在採空區進行林業復墾。1970年之後,美國礦區生態恢復比率超過了7成。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全國性的礦區土地復墾法律《露天開採控制和復墾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並制定了統一的露天礦管理和復墾標準,對新破壞土地實行邊開採邊復墾,同時要求對以前廢棄的土地進行治理。美國礦山經營中邊開採邊復墾的比例高達85%,遠高於其他國家。美國礦山的生態恢復技術以生物復墾和改良土壤最為突出。

蒙大拿州的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風光旖旎,今天在這個球場上揮杆擊球的人們,都知道腳下的土地一度是銅礦井和鍊銅廠所在地,因為這裡留下了太多往日的遺蹟,但這並不是因為治理不徹底,而是特色治理之後的結果。阿爾康達礦區和工廠自1884年投產到1980年停產,持續運營了近1個世紀,為當地留下了一大片殘留危廢的地皮。1983年,在聯邦“超級基金”的資助下,當地對礦區和工廠殘留下來的土壤進行了清理。但治理工作並沒止步於此,1989年當地政府經過研究,在這片土地上啟動建設一座世界級高爾夫球場。在有史上最偉大高爾夫球手之稱的傑克·尼克勞斯的幫助下,當地完成了這個18洞球場的設計和建設工程。新球場作為當地的地標,周圍群山環繞,綠草茵茵,水光瀲灩,建成至今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比賽和旅遊收入。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美國蒙大拿州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所在地原來是一片銅礦產區和冶煉工廠

德國勞齊茨礦區:礦坑變碧水

100多年來,德國始終是居世界前列的工業大國,有著極其旺盛的能源和礦產需求,國內存在大量因採礦被破壞的土地,以露天煤礦居多。二戰後,西德立法要求礦主必須負責礦區的土地生態恢復和環保工作,主要的補救形式就是種樹。樹種從最早的楊樹,到後來的橡樹、山毛櫸和楓樹等。1990年兩德統一後,德國礦區的生態恢復工作轉向了複合型土地復墾,物種保護用地、休閒用地和景觀用地比例上升,更注重從宏觀上考慮居民對環境的要求。健全的機構設置,嚴格的執法和充足的資金供應,使德國的礦區生態恢復工作在發達國家中表現搶眼,以東部的勞齊茨礦區的變化最有代表性。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哈雷附近的褐煤礦區的植被恢復得較好,照片拍攝於2015年9月。

上世紀末的勞齊茨礦區,因原有褐煤產業停產,到處是荒棄的尾礦和露天礦,巨大的礦坑中滿是被汙染的水體,灰暗的工業區一片寂靜。在國營土地管理公司LMBV牽頭下,勞齊茨地區耗時10多年,對停產礦井遺留下來的採礦區展開了系統的治理和重構。經過鋪設大面積植被,把露天礦坑改造成湖泊,當局把近100公頃的礦區土地轉化成肥沃的農田、茂密的森林和碧藍的湖泊,促進了老礦區經濟、文化、旅遊和社會的綜合發展。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德國東部勞奇茲礦區的露天礦坑,經過改造後形成一個景緻宜人的湖泊景區,湖邊鐵橋具有濃厚的工業時代氣息。

法國比維爾採石場:不掩飾開採痕跡

從古至今,石頭就是建築材料的主力軍。如今遍佈世界各地的採石場,表明人類利用這種資源的歷史至少已有數千年。近年來,許多采石場恢復成耕地、林地、牧業用地,有些則逐漸改造成公園、遊樂園、野生動物棲息地、展館、雕塑園,其中不乏風格迥異而又驚豔的治理案例。

法國由於人口稠密、工業發達,對礦區的治理強調在不改變農林面積的前提下,防止汙染並恢復生態平衡。法國非常重視在露天廢石場植草並促進土壤的活化,廢石場經過復墾,就變成新農田或旅遊景觀。

在法國西部沿海地帶的克蘭風丹山谷,有一處名為比維爾的舊採石場,它長期以來被稱為沿海風光上的“一道傷口”。1989至1990年,當地經過治理,將其改造成一個生態公園,主體園區包括3.5公頃的湖泊區和4公頃的植被區。

比維爾採石場的治理理念頗具特色,設計師並不刻意掩飾石料開採遺留的痕跡,而是將其作為場地特徵保留,再引入一些植被使廢棄採石場恢復到一種生態平衡的狀態。設計師在細節上也獨具匠心:採石場的陡坡上種了石楠,以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山谷底部的人工林和灌木叢蓬勃生長,矮樹籬和石頭牆交織在一起通向地勢更高的地方;設計了一系列引導水流的設施和設備,使其匯聚到谷底形成湖泊。如此處理是為了讓這裡貧瘠的地表重新獲得生態健康的土壤,隨著時間的流逝,引入的物種在這裡站穩腳跟,鞏固坡面,進而融入總體景觀。園區粗獷原始的風貌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還有年輕人在這裡舉辦室外婚禮。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英國在荒涼的黏土礦場上建設起來的“伊甸園植物園”吸引了全球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澳洲巴爾噶煤田:種葡萄採礦兩不誤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先的地質勘探和採礦大國,擁有儲量豐富的礦物資源。該國為保護礦區環境,多年來頒佈了《採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法律。各級管理機構致力於把環境治理貫穿於採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該國在監控和責任追究方面的一個特色是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每年擴大開採的面積計算,已復墾的面積可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索弗侖礦區曾是淘金客的,如今礦區進行了改造,保留了當時的原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真實應用。

20多年前,當時的瑞士礦業巨頭超達公司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申請了巴爾噶煤田勘探許可證,但是這塊煤田的開採在當地引發當地民眾的擔憂,因為這裡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煤田上方有40塊商業葡萄園地塊,也是河道區域。鑑於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超達公司為巴爾噶煤礦開展了一個葡萄園監測項目,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項目團隊和一個社區諮詢委員會,在礦山附近設了一個模擬葡萄園,關注葡萄栽培試驗的進度,以評估和長期觀察葡萄園基礎結構下沉的影響,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巴爾噶煤礦的上方是澳大利亞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

礦山植被恢復也是澳大利亞修復礦山環境的第一選擇,其優勢在於可控制風蝕水蝕、抑制粉塵、增大土地利用率,以低成本獲得好效果,但肥料和灌溉水的補給要系統化,否則不可持續。

位於昆士蘭北部的基茲頓金礦的尾礦庫在1985至1996年貯存了大約6800萬噸尾礦,金礦閉坑後的一個修復目標是重現能自然維持的草原林地。在當地尾礦表面試種植被後,研究人員發現尾礦呈鹼性,不需要土壤或其他覆蓋層就能直接支持植被生長,於是從1998年起,工作人員直接在尾礦上撒播植被種子,收到了較好的治理效果。

目前,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針對當地的大面積礦區廢棄地如何治理,當地政府和民眾這幾年來一直在頻繁交流意見,有消息稱,上文提到的英國“伊甸園植物園”模式也是當地的一個備選項,其後續進展值得關注。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

美國銅礦蝶變高爾夫球場

美國的礦區治理工作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1918年,印第安納州的礦主就開始在採空區進行林業復墾。1970年之後,美國礦區生態恢復比率超過了7成。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全國性的礦區土地復墾法律《露天開採控制和復墾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並制定了統一的露天礦管理和復墾標準,對新破壞土地實行邊開採邊復墾,同時要求對以前廢棄的土地進行治理。美國礦山經營中邊開採邊復墾的比例高達85%,遠高於其他國家。美國礦山的生態恢復技術以生物復墾和改良土壤最為突出。

蒙大拿州的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風光旖旎,今天在這個球場上揮杆擊球的人們,都知道腳下的土地一度是銅礦井和鍊銅廠所在地,因為這裡留下了太多往日的遺蹟,但這並不是因為治理不徹底,而是特色治理之後的結果。阿爾康達礦區和工廠自1884年投產到1980年停產,持續運營了近1個世紀,為當地留下了一大片殘留危廢的地皮。1983年,在聯邦“超級基金”的資助下,當地對礦區和工廠殘留下來的土壤進行了清理。但治理工作並沒止步於此,1989年當地政府經過研究,在這片土地上啟動建設一座世界級高爾夫球場。在有史上最偉大高爾夫球手之稱的傑克·尼克勞斯的幫助下,當地完成了這個18洞球場的設計和建設工程。新球場作為當地的地標,周圍群山環繞,綠草茵茵,水光瀲灩,建成至今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比賽和旅遊收入。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美國蒙大拿州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所在地原來是一片銅礦產區和冶煉工廠

德國勞齊茨礦區:礦坑變碧水

100多年來,德國始終是居世界前列的工業大國,有著極其旺盛的能源和礦產需求,國內存在大量因採礦被破壞的土地,以露天煤礦居多。二戰後,西德立法要求礦主必須負責礦區的土地生態恢復和環保工作,主要的補救形式就是種樹。樹種從最早的楊樹,到後來的橡樹、山毛櫸和楓樹等。1990年兩德統一後,德國礦區的生態恢復工作轉向了複合型土地復墾,物種保護用地、休閒用地和景觀用地比例上升,更注重從宏觀上考慮居民對環境的要求。健全的機構設置,嚴格的執法和充足的資金供應,使德國的礦區生態恢復工作在發達國家中表現搶眼,以東部的勞齊茨礦區的變化最有代表性。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哈雷附近的褐煤礦區的植被恢復得較好,照片拍攝於2015年9月。

上世紀末的勞齊茨礦區,因原有褐煤產業停產,到處是荒棄的尾礦和露天礦,巨大的礦坑中滿是被汙染的水體,灰暗的工業區一片寂靜。在國營土地管理公司LMBV牽頭下,勞齊茨地區耗時10多年,對停產礦井遺留下來的採礦區展開了系統的治理和重構。經過鋪設大面積植被,把露天礦坑改造成湖泊,當局把近100公頃的礦區土地轉化成肥沃的農田、茂密的森林和碧藍的湖泊,促進了老礦區經濟、文化、旅遊和社會的綜合發展。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德國東部勞奇茲礦區的露天礦坑,經過改造後形成一個景緻宜人的湖泊景區,湖邊鐵橋具有濃厚的工業時代氣息。

法國比維爾採石場:不掩飾開採痕跡

從古至今,石頭就是建築材料的主力軍。如今遍佈世界各地的採石場,表明人類利用這種資源的歷史至少已有數千年。近年來,許多采石場恢復成耕地、林地、牧業用地,有些則逐漸改造成公園、遊樂園、野生動物棲息地、展館、雕塑園,其中不乏風格迥異而又驚豔的治理案例。

法國由於人口稠密、工業發達,對礦區的治理強調在不改變農林面積的前提下,防止汙染並恢復生態平衡。法國非常重視在露天廢石場植草並促進土壤的活化,廢石場經過復墾,就變成新農田或旅遊景觀。

在法國西部沿海地帶的克蘭風丹山谷,有一處名為比維爾的舊採石場,它長期以來被稱為沿海風光上的“一道傷口”。1989至1990年,當地經過治理,將其改造成一個生態公園,主體園區包括3.5公頃的湖泊區和4公頃的植被區。

比維爾採石場的治理理念頗具特色,設計師並不刻意掩飾石料開採遺留的痕跡,而是將其作為場地特徵保留,再引入一些植被使廢棄採石場恢復到一種生態平衡的狀態。設計師在細節上也獨具匠心:採石場的陡坡上種了石楠,以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山谷底部的人工林和灌木叢蓬勃生長,矮樹籬和石頭牆交織在一起通向地勢更高的地方;設計了一系列引導水流的設施和設備,使其匯聚到谷底形成湖泊。如此處理是為了讓這裡貧瘠的地表重新獲得生態健康的土壤,隨著時間的流逝,引入的物種在這裡站穩腳跟,鞏固坡面,進而融入總體景觀。園區粗獷原始的風貌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還有年輕人在這裡舉辦室外婚禮。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馬來西亞近打錫礦場在關閉後,經過生態恢復被改造成了自然公園。

日本採砂場:建海峽公園巨型花海

日本淡路島的國營明石海峽公園是一個被花朵、綠意和海洋包圍的絕佳觀光場所。其實這裡原來是一處大型採石採砂場,裸露山體範圍達140平方公里左右。


"

◎本刊主筆 劉國偉

礦產資源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自近代以來,採礦在保障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持久而嚴重的創傷,給地球帶來一塊塊的瘡疤。如何讓礦山尤其是廢棄礦山綠起來,是各國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深入探索的話題,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開採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嚴重且持久。圖為出產了187.7克拉鑽石的加拿大迪亞維克鑽石礦坑。

全球廢棄礦區面積相當兩個臺灣

礦山開採往往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捷徑,但採礦也容易讓綠水青山蕩然無存。有學者甚至認為,採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

幾乎每一座傳統礦場都有如下弊端:從地表看,礦山開採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與景觀破碎化,礦區表土常被清除或流失殆盡,被大型設備碾壓後的土壤板結嚴重,常年寸草不生;從地下看,原有的局部水循環過程被改變,地表徑流的下滲過程和地下水的流向被破壞;從生態影響看,礦區也經常是重金屬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源頭,採礦活動導致生物棲息環境消失和物種多樣性降低……

雖然許多被人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撤離後會有較好的自我恢復,但遺憾的是,礦區恢復的過程要慢得多。這是因為,採礦通常會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力承受極限,僅僅依靠礦山廢棄地的自然演替恢復到原來的生態,少則需要數十年,在缺乏表土的生態惡劣地區甚至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因此,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礦區生態要得以更快更好地恢復,人工干預實屬必要。這裡所說的生態恢復,是指再現原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業界的說法通常包括修復、復綠、復墾和重建等含義。

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的廢棄礦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我國臺灣島的面積。人類開始對這些地球表面的“瘡疤”進行生態恢復,主要是在二戰後,時間上集中在公眾環境意識甦醒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上主要包括使用物理、化學方法重構土壤質地和利用動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等手段;從治理成效上看,工業化發展早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礦山生態因為人類的干預而普遍非常惡劣。圖為NASA拍攝的博茨瓦納的一處鑽石礦,近乎一片赤地。

英國最早出臺復墾法規 廢礦變植物園

礦山開採為英國擔當工業化國家的領頭羊立下了不世之功。二戰後的英國政府很重視礦區的環境問題,1951年就出臺了復墾法規併為之提供資金,1969年更是頒佈了《礦山開採法》,要求礦產開採與復墾同步進行。在各方努力下,英國的治理到上世紀90年代時已初見成效,大批礦區廢棄土地被恢復為高產農林用地,礦區土壤改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伊甸園植物園”項目就很好地展示了英國如何借用商業和技術力量,把一片荒蕪的舊礦區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雙贏傳奇。

“伊甸園植物園”的原貌如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看到,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白色粘土礦坑,曾為英國貢獻了160年的粘土資源。這裡是如此荒涼,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甚至在礦區拍攝了以地外行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裡的粘土終於被挖得一乾二淨,治理這個醜陋荒蕪礦區的任務,終於被排上了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上世紀末英國康沃爾郡白色粘土礦場,毫無生氣。

1996年,當地開始醞釀和制定治理方案。1998年礦區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工程歷時2年半。礦區於2001年3月向公眾開放,其廣闊的視野和富有想象力的景觀設計征服了四方遊客。礦坑底部的主題建築是被兩個特殊的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圓形穹頂籠罩的生物溫室。一個溫室裡是熱帶生物群落,佔地面積1.56公頃(55米高,100米寬,200米長),其中的熱帶植物包括香蕉、咖啡和橡膠等,裡面的溼度和溫度常年保持在熱帶水平。另一個溫室裡是地中海生物群落,佔地約0.654公頃(35米高,65米寬,135米長),植物以橄欖、葡萄等溫帶植物為主。室外花園還種植了茶、薰衣草、啤酒花、大麻和向日葵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來訪者在這裡會受到生動的生物多樣性教育。此外,這裡的雨水被收集起來用於沖洗衛生間,設施用電則來自附近康沃爾郡的風力發電機。

“伊甸園植物園”的成就不僅在於用當下主流的植物修復方案解決了礦區的生態問題,還在於為公眾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文化體驗,讓人與人、人與自然可以在這裡巧妙地聯結起來。“伊甸園植物園”因此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流連忘返,為當地吸金無數。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英國在荒涼的黏土礦場上建設起來的“伊甸園植物園”吸引了全球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澳洲巴爾噶煤田:種葡萄採礦兩不誤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先的地質勘探和採礦大國,擁有儲量豐富的礦物資源。該國為保護礦區環境,多年來頒佈了《採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法律。各級管理機構致力於把環境治理貫穿於採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該國在監控和責任追究方面的一個特色是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每年擴大開採的面積計算,已復墾的面積可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索弗侖礦區曾是淘金客的,如今礦區進行了改造,保留了當時的原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真實應用。

20多年前,當時的瑞士礦業巨頭超達公司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申請了巴爾噶煤田勘探許可證,但是這塊煤田的開採在當地引發當地民眾的擔憂,因為這裡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煤田上方有40塊商業葡萄園地塊,也是河道區域。鑑於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超達公司為巴爾噶煤礦開展了一個葡萄園監測項目,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項目團隊和一個社區諮詢委員會,在礦山附近設了一個模擬葡萄園,關注葡萄栽培試驗的進度,以評估和長期觀察葡萄園基礎結構下沉的影響,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巴爾噶煤礦的上方是澳大利亞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在葡萄園下方開採煤礦在澳大利亞尚屬首例。

礦山植被恢復也是澳大利亞修復礦山環境的第一選擇,其優勢在於可控制風蝕水蝕、抑制粉塵、增大土地利用率,以低成本獲得好效果,但肥料和灌溉水的補給要系統化,否則不可持續。

位於昆士蘭北部的基茲頓金礦的尾礦庫在1985至1996年貯存了大約6800萬噸尾礦,金礦閉坑後的一個修復目標是重現能自然維持的草原林地。在當地尾礦表面試種植被後,研究人員發現尾礦呈鹼性,不需要土壤或其他覆蓋層就能直接支持植被生長,於是從1998年起,工作人員直接在尾礦上撒播植被種子,收到了較好的治理效果。

目前,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針對當地的大面積礦區廢棄地如何治理,當地政府和民眾這幾年來一直在頻繁交流意見,有消息稱,上文提到的英國“伊甸園植物園”模式也是當地的一個備選項,其後續進展值得關注。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澳大利亞最新的礦區治理項目是安格爾西煤礦,該煤礦及其發電廠已於2015年8月停產。

美國銅礦蝶變高爾夫球場

美國的礦區治理工作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1918年,印第安納州的礦主就開始在採空區進行林業復墾。1970年之後,美國礦區生態恢復比率超過了7成。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全國性的礦區土地復墾法律《露天開採控制和復墾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並制定了統一的露天礦管理和復墾標準,對新破壞土地實行邊開採邊復墾,同時要求對以前廢棄的土地進行治理。美國礦山經營中邊開採邊復墾的比例高達85%,遠高於其他國家。美國礦山的生態恢復技術以生物復墾和改良土壤最為突出。

蒙大拿州的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風光旖旎,今天在這個球場上揮杆擊球的人們,都知道腳下的土地一度是銅礦井和鍊銅廠所在地,因為這裡留下了太多往日的遺蹟,但這並不是因為治理不徹底,而是特色治理之後的結果。阿爾康達礦區和工廠自1884年投產到1980年停產,持續運營了近1個世紀,為當地留下了一大片殘留危廢的地皮。1983年,在聯邦“超級基金”的資助下,當地對礦區和工廠殘留下來的土壤進行了清理。但治理工作並沒止步於此,1989年當地政府經過研究,在這片土地上啟動建設一座世界級高爾夫球場。在有史上最偉大高爾夫球手之稱的傑克·尼克勞斯的幫助下,當地完成了這個18洞球場的設計和建設工程。新球場作為當地的地標,周圍群山環繞,綠草茵茵,水光瀲灩,建成至今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比賽和旅遊收入。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美國蒙大拿州阿爾康達高爾夫球場所在地原來是一片銅礦產區和冶煉工廠

德國勞齊茨礦區:礦坑變碧水

100多年來,德國始終是居世界前列的工業大國,有著極其旺盛的能源和礦產需求,國內存在大量因採礦被破壞的土地,以露天煤礦居多。二戰後,西德立法要求礦主必須負責礦區的土地生態恢復和環保工作,主要的補救形式就是種樹。樹種從最早的楊樹,到後來的橡樹、山毛櫸和楓樹等。1990年兩德統一後,德國礦區的生態恢復工作轉向了複合型土地復墾,物種保護用地、休閒用地和景觀用地比例上升,更注重從宏觀上考慮居民對環境的要求。健全的機構設置,嚴格的執法和充足的資金供應,使德國的礦區生態恢復工作在發達國家中表現搶眼,以東部的勞齊茨礦區的變化最有代表性。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哈雷附近的褐煤礦區的植被恢復得較好,照片拍攝於2015年9月。

上世紀末的勞齊茨礦區,因原有褐煤產業停產,到處是荒棄的尾礦和露天礦,巨大的礦坑中滿是被汙染的水體,灰暗的工業區一片寂靜。在國營土地管理公司LMBV牽頭下,勞齊茨地區耗時10多年,對停產礦井遺留下來的採礦區展開了系統的治理和重構。經過鋪設大面積植被,把露天礦坑改造成湖泊,當局把近100公頃的礦區土地轉化成肥沃的農田、茂密的森林和碧藍的湖泊,促進了老礦區經濟、文化、旅遊和社會的綜合發展。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德國東部勞奇茲礦區的露天礦坑,經過改造後形成一個景緻宜人的湖泊景區,湖邊鐵橋具有濃厚的工業時代氣息。

法國比維爾採石場:不掩飾開採痕跡

從古至今,石頭就是建築材料的主力軍。如今遍佈世界各地的採石場,表明人類利用這種資源的歷史至少已有數千年。近年來,許多采石場恢復成耕地、林地、牧業用地,有些則逐漸改造成公園、遊樂園、野生動物棲息地、展館、雕塑園,其中不乏風格迥異而又驚豔的治理案例。

法國由於人口稠密、工業發達,對礦區的治理強調在不改變農林面積的前提下,防止汙染並恢復生態平衡。法國非常重視在露天廢石場植草並促進土壤的活化,廢石場經過復墾,就變成新農田或旅遊景觀。

在法國西部沿海地帶的克蘭風丹山谷,有一處名為比維爾的舊採石場,它長期以來被稱為沿海風光上的“一道傷口”。1989至1990年,當地經過治理,將其改造成一個生態公園,主體園區包括3.5公頃的湖泊區和4公頃的植被區。

比維爾採石場的治理理念頗具特色,設計師並不刻意掩飾石料開採遺留的痕跡,而是將其作為場地特徵保留,再引入一些植被使廢棄採石場恢復到一種生態平衡的狀態。設計師在細節上也獨具匠心:採石場的陡坡上種了石楠,以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山谷底部的人工林和灌木叢蓬勃生長,矮樹籬和石頭牆交織在一起通向地勢更高的地方;設計了一系列引導水流的設施和設備,使其匯聚到谷底形成湖泊。如此處理是為了讓這裡貧瘠的地表重新獲得生態健康的土壤,隨著時間的流逝,引入的物種在這裡站穩腳跟,鞏固坡面,進而融入總體景觀。園區粗獷原始的風貌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還有年輕人在這裡舉辦室外婚禮。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馬來西亞近打錫礦場在關閉後,經過生態恢復被改造成了自然公園。

日本採砂場:建海峽公園巨型花海

日本淡路島的國營明石海峽公園是一個被花朵、綠意和海洋包圍的絕佳觀光場所。其實這裡原來是一處大型採石採砂場,裸露山體範圍達140平方公里左右。


廢棄礦區生態修復有妙招,撫平七萬平方公里地球“瘡疤”

日本淡路島明石海峽公園的鬱金香

20世紀80年代開始,該島所在的兵庫縣委託全球知名的日本設計師安藤忠雄進行規劃設計,併成立綠化專家委員會,進行植被恢復。設計師精心選擇的不同植物品種保證公園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當局的規劃方案強調恢復自然的狀態,為此先是治癒山體幾十年來被開採留存的傷痕,具體做法包括在基岩上固定蜂窩狀的立體金屬板網,在灌入新土後覆以草簾,以涵養水分。經過一系列的治理恢復,該公園最終形成了良好的景觀和寬敞的遊憩空間。

上海辰山採石場:巧妙設計崖壁景觀

我國上海的辰山植物園礦坑花園,同樣是老礦區治理設計的典範之作。位於松江區佘山附近的辰山採石場,採石作業幾乎跨越整個20世紀。2000年,採石場被關閉後,現場留下一片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嚴重、地質災害隱患多和生物多樣性低的舊礦區。2004年至2010年,設計施工團隊在這裡選擇了應對採石礦坑特殊形態的生態修復設計原則。一方面採取“加法”策略,通過地形重塑和增加植被來構建新的生物群落。針對裸露的山體崖壁,設計師沒有采取常規的包裹方法,而是尊重崖壁景觀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在出於安全考慮的有效避讓前提下,設計師採取了不加干預的“減法”策略,使崖壁在雨水、陽光等自然條件下自我修復。對於存留的場地邊緣擋土牆,設計師用鏽鋼板這種帶有工業印記的材料,對其進行包裹,形成有節奏變化和光影韻律的景觀界面。

經過6年的清理、規劃和植被種植後,最終這裡煥然一新,成為上海辰山植物園中一處獨特的遊覽地標——礦坑花園。行走在礦坑深潭周圍的遊客,可以近距離感受礦坑採石場帶來的視覺衝擊,並體驗人工瀑布飛流直下的壯觀氣勢。由於礦坑花園備受好評,其主設計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園林研究所的朱育帆教授被網民親切地稱為“坑爹”。


辰山植物園礦坑的成功治理表明,我國的礦區生態修復雖然起步較晚,但也逐漸摸索出適合當地實際的“生態保護+經濟開發”新路,既修復綠水青山,又造出金山銀山,這對我國其他正在綠色化的礦山,無疑是個鼓舞人心的榜樣。

(本文寫作中參考了自然資源部、德國聯邦環境部、澳大利亞貿易投資委員會等網站的信息,在此一併致謝。)

本刊原創,轉載請聯繫《環境與生活》雜誌。

責編:鄭挺穎/[email protected]

網編: 崔悅 王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