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入股滴滴傳聞背後,你的出行數據到底值多少錢?


豐田入股滴滴傳聞背後,你的出行數據到底值多少錢?

對於每一家車企而言,如今有一個珍貴的機會擺在它們面前——汽車新四化。新的世界充滿著無盡的吸引力,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而想要掘金汽車新四化,無疑需要早期的大量投資。對於車企而言,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當前汽車行業處於持久的寒冬期,銷售市場的低迷給了車企巨大的資金壓力。在兼顧利潤報表和佈局未來的選擇中,車企的每一筆支出都是經過反覆測算並服務於整體戰略目標的。

豐田入股滴滴傳聞背後,你的出行數據到底值多少錢?

近日,豐田在出行領域投入了一筆巨資,而它投資的目標是滴滴。據東京新聞社消息,日本汽車巨頭豐田將投資滴滴,組建汽車租賃公司,投資金額大約為50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31.6億元。

對於在轉型出行服務上積極探索的豐田而言,在出行服務上佈局已經不再是新聞。而這一次,豐田,豐田斥資500億日元將滴滴納入其出行版圖,卻似乎有著更多版本的解讀。

佈局中國出行,繞不開滴滴的門檻

眾所周知,經過幾年的發展,滴滴已經先後兼併快的和優步,成長為當前中國出行市場上無人能與之匹敵的出行巨頭。

滴滴出行旗下包括快車、出租車、順風車、專車、拼車等業務,為消費者出行提供了全方面的服務。滴滴改變了一代中國人的出行習慣,並掌握著數億人的出行數據。

從滴滴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滴滴全年為全國400多座城市的4.5億用戶,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包含單車和車主服務)。這相當於2017年全國每人使用滴滴5次進行叫車服務。

豐田入股滴滴傳聞背後,你的出行數據到底值多少錢?

每一次出行服務的達成都是滴滴在出行數據上的一次累計,滴滴誕生六年以來,已經深度掌握了消費者出行的各種數據。與此同時,滴滴還致力於在智慧交通系統上取得突破。滴滴已經與各城市推行智慧交通合作實踐,通過智慧信號燈、智慧誘導屏、潮汐車道等多種方式緩解交通擁堵,提高出行效率。

一方面是對用戶出行數據的把握,一方面是對中國交通信息的把握,滴滴的觸角已經伸到了車、人、交通三大領域。在數據積累的基礎之上,滴滴一直致力於在智慧交通和無人駕駛等領域持續投資。

從滴滴目前取得的成績來看,豐田在轉型出行服務供應商的道路上,想要搶佔中國市場勢必繞不開“寡頭”滴滴的支持。軟銀多次投資滴滴也正是看中了滴滴在出行領域所作出的成績。

豐田入股滴滴傳聞背後,你的出行數據到底值多少錢?

2019年3月,軟銀CEO孫正義在接受外媒CNBC採訪時透露,將對滴滴出行進行第三次投資,金額為16億美元。此前, 滴滴曾在2017年陸續獲得軟銀共80億美元的投資,加上此次的第三輪融資,滴滴將從軟銀方獲得將近百億美元的融資。

即便滴滴從創業到現在,一直處於長期的虧損階段,但是不斷在投資方創造神話的孫正義和豐田深知,這款在虧損中革新的產品,是佈局中國出行領域繞不開的門檻。

信息安全和商業利益,滴滴作何選擇?

從商業的邏輯來講,滴滴與豐田、軟銀之間的合作是雙贏的好事,但是從信息安全的角度來講,這似乎又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

眾所周知,未來的汽車市場勢必是朝著智能化、共享化、網聯化、電動化轉型。這其中,大數據成為支撐汽車市場轉型的基礎之一,可以說,掌握出行數據便率先搶佔了未來汽車市場的一大塊蛋糕。

而事情總是具有兩面性,在依賴數據支持而重新構建汽車社會的時候,信息安全成為人們必須解決的痛點。此前已經有不少案例彰顯出大數據所帶來的信息安全隱患。

豐田入股滴滴傳聞背後,你的出行數據到底值多少錢?

2016年,高德地圖公佈了一項讓人啼笑皆非的出行數據:當奔馳、寶馬車主奔赴在機場和高檔酒店、政府機構的時候,凱迪拉克車主最常出現的地點確是洗浴推拿場所。

在受到圍觀與非議之後,高德地圖迅速修改了“措辭”,將原本的 洗浴推拿場所改為休閒養生場所、遊樂場、綜合體育館等。

這出烏龍的背後,讓整個汽車圈開始大範圍地關注其汽車信息安全問題。消費者的信息是否在被過度透露,車企和互聯網公司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度?

如今,這一問題擺在了滴滴的面前。滴滴與豐田在出行領域的合作,組建汽車租賃公司,雙方勢必涉及到對數據的分析。

那麼,滴滴如何正確地對豐田輸出中國出行數據,成為一道必答題。作為中國企業手握中國消費者和中國交通的出行數據,滴滴有權利以商業的名義對外資企業輸出數據嗎?

滴滴需要平衡的是,既用手中的數據推動汽車行業轉型汽車新四化,又要兼顧中國消費者出行隱私安全。當然,在權衡之間,維護出行信息安全必要條件。

商道即人道,有德才有財。剛剛陷入“順風車司機殺人案”的滴滴,更需要在前行的路上始終將用戶的利益放在首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