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釣魚 鯽魚 鯉魚 草魚 認真的釣魚 2019-09-14
"
"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釣魚最怕什麼,沒口,比沒口更討厭的是什麼,是來口了沒抓住,那還有更討厭的麼?頻繁的有口,頻繁的抓不住,一直到窩子散了,頓時就覺得四大皆空,都不知道背一大包東西來水邊做什麼來了,沒錯,就是頻繁跑魚,因為沒有魚口,可能是沒魚,可能是窩料不行,但是沒有魚這一點,是很公平的,但是有口,頻繁抓不住,這就很是問題了。

"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釣魚最怕什麼,沒口,比沒口更討厭的是什麼,是來口了沒抓住,那還有更討厭的麼?頻繁的有口,頻繁的抓不住,一直到窩子散了,頓時就覺得四大皆空,都不知道背一大包東西來水邊做什麼來了,沒錯,就是頻繁跑魚,因為沒有魚口,可能是沒魚,可能是窩料不行,但是沒有魚這一點,是很公平的,但是有口,頻繁抓不住,這就很是問題了。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要說頻繁跑魚,就目前總結的經驗,大致有這麼幾種,魚鉤鉤號問題,餌料溶散問題,線徑搭配問題,調釣靈敏度問題,基本上這四個原因,包圓了所有跑魚脫鉤的理由,好些釣友可能只知道魚鉤、調釣,會出現跑魚脫鉤,那麼餌料溶散、線徑搭配,又是個什麼鬼,這為什麼會導致脫鉤跑魚呢?咱們一條條來說。

一、鉤號過小,導致刺魚不成功,鉤號太大,導致魚無法順利吸食

嚴格意義來說,只有鉤號過小才會導致脫鉤,這裡的鉤號小,不僅時只鉤尖小、鉤柄短,還包括了鉤門距,也就時鉤尖到鉤柄之間的距離,很多釣友在挑選魚鉤時,往往只注意了鉤尖的長短、鉤柄的長短,很少會注意鉤門距,這個參數恰恰是跑魚的關鍵,因為鉤尖掛住魚脣後,因為條件反射,魚會馬上搖動魚頭,這個時候,魚鉤鉤距適合,就會順利刺入魚脣,然後翻轉,鉤尖刺穿魚脣,但是如果鉤門距過小,只能是掛在魚脣上,魚是有極大的機率忍著受傷,直接逃跑的。

"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釣魚最怕什麼,沒口,比沒口更討厭的是什麼,是來口了沒抓住,那還有更討厭的麼?頻繁的有口,頻繁的抓不住,一直到窩子散了,頓時就覺得四大皆空,都不知道背一大包東西來水邊做什麼來了,沒錯,就是頻繁跑魚,因為沒有魚口,可能是沒魚,可能是窩料不行,但是沒有魚這一點,是很公平的,但是有口,頻繁抓不住,這就很是問題了。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要說頻繁跑魚,就目前總結的經驗,大致有這麼幾種,魚鉤鉤號問題,餌料溶散問題,線徑搭配問題,調釣靈敏度問題,基本上這四個原因,包圓了所有跑魚脫鉤的理由,好些釣友可能只知道魚鉤、調釣,會出現跑魚脫鉤,那麼餌料溶散、線徑搭配,又是個什麼鬼,這為什麼會導致脫鉤跑魚呢?咱們一條條來說。

一、鉤號過小,導致刺魚不成功,鉤號太大,導致魚無法順利吸食

嚴格意義來說,只有鉤號過小才會導致脫鉤,這裡的鉤號小,不僅時只鉤尖小、鉤柄短,還包括了鉤門距,也就時鉤尖到鉤柄之間的距離,很多釣友在挑選魚鉤時,往往只注意了鉤尖的長短、鉤柄的長短,很少會注意鉤門距,這個參數恰恰是跑魚的關鍵,因為鉤尖掛住魚脣後,因為條件反射,魚會馬上搖動魚頭,這個時候,魚鉤鉤距適合,就會順利刺入魚脣,然後翻轉,鉤尖刺穿魚脣,但是如果鉤門距過小,只能是掛在魚脣上,魚是有極大的機率忍著受傷,直接逃跑的。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那麼鉤號大,其實鉤門距這個參數影響也是很大,因為這就意味著魚吸食的餌團大,更費力,所以會出現頻繁的訊號,但是既不容易吸進嘴,進嘴後又很有強的異物感,所以要麼不咬鉤,要麼就是頓口多,抓不住,偶有刺中的魚,會發現魚鉤都快掛到魚鰓上了,這就是魚鉤太大了。

二、調釣太靈了

這種例子很少,但是懶人和新人常犯,新人是不會調,又或者是剪鉛皮剪高興了,一不留神,剪多了,又沒額外的鉛皮,那隻能這麼懸墜、離底,釣極靈,懶人就不說了,心思很難理解,認為釣魚是隨緣的;那麼這樣的後果,就是雙鉤均離底,還不知道離底的具體距離,那如果窩料不咋地,不招魚,自然沒口;要是魚群進窩了,那樂子就大了,漂相頻繁,不易抓口,總是跑魚。

"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釣魚最怕什麼,沒口,比沒口更討厭的是什麼,是來口了沒抓住,那還有更討厭的麼?頻繁的有口,頻繁的抓不住,一直到窩子散了,頓時就覺得四大皆空,都不知道背一大包東西來水邊做什麼來了,沒錯,就是頻繁跑魚,因為沒有魚口,可能是沒魚,可能是窩料不行,但是沒有魚這一點,是很公平的,但是有口,頻繁抓不住,這就很是問題了。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要說頻繁跑魚,就目前總結的經驗,大致有這麼幾種,魚鉤鉤號問題,餌料溶散問題,線徑搭配問題,調釣靈敏度問題,基本上這四個原因,包圓了所有跑魚脫鉤的理由,好些釣友可能只知道魚鉤、調釣,會出現跑魚脫鉤,那麼餌料溶散、線徑搭配,又是個什麼鬼,這為什麼會導致脫鉤跑魚呢?咱們一條條來說。

一、鉤號過小,導致刺魚不成功,鉤號太大,導致魚無法順利吸食

嚴格意義來說,只有鉤號過小才會導致脫鉤,這裡的鉤號小,不僅時只鉤尖小、鉤柄短,還包括了鉤門距,也就時鉤尖到鉤柄之間的距離,很多釣友在挑選魚鉤時,往往只注意了鉤尖的長短、鉤柄的長短,很少會注意鉤門距,這個參數恰恰是跑魚的關鍵,因為鉤尖掛住魚脣後,因為條件反射,魚會馬上搖動魚頭,這個時候,魚鉤鉤距適合,就會順利刺入魚脣,然後翻轉,鉤尖刺穿魚脣,但是如果鉤門距過小,只能是掛在魚脣上,魚是有極大的機率忍著受傷,直接逃跑的。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那麼鉤號大,其實鉤門距這個參數影響也是很大,因為這就意味著魚吸食的餌團大,更費力,所以會出現頻繁的訊號,但是既不容易吸進嘴,進嘴後又很有強的異物感,所以要麼不咬鉤,要麼就是頓口多,抓不住,偶有刺中的魚,會發現魚鉤都快掛到魚鰓上了,這就是魚鉤太大了。

二、調釣太靈了

這種例子很少,但是懶人和新人常犯,新人是不會調,又或者是剪鉛皮剪高興了,一不留神,剪多了,又沒額外的鉛皮,那隻能這麼懸墜、離底,釣極靈,懶人就不說了,心思很難理解,認為釣魚是隨緣的;那麼這樣的後果,就是雙鉤均離底,還不知道離底的具體距離,那如果窩料不咋地,不招魚,自然沒口;要是魚群進窩了,那樂子就大了,漂相頻繁,不易抓口,總是跑魚。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那麼調釣時,尤其是野外調釣時,姑且不說靈鈍,至少要保證一鉤託底,這並不是考慮別的,就是害怕出現魚群進窩,雙鉤都懸底,漂訊必然是雜口、亂口多,這要是小魚鬧窩,那就可以免費觀看現場直播《浮漂在有口時,會有多少種表現》。

三、線徑搭配不合理

所謂釣大魚用粗線,釣小魚用細線,那麼再進一步說,野釣誰會知道有大魚進窩,還是小魚進窩,雖說我們窩料是為目標魚準備的,但是目標魚不見得來,來了也不見得吃;以前出去野釣,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明準備的窩料,釣餌,就是為了釣草魚和鯉魚,偏偏連桿了不少大鯽魚,結果晚上去買了點鯽魚的麥粒,第二天同樣的釣點,麥粒打下去,鯽魚一口沒有,反而小草魚上來好幾條頭天用的大線組,所以影響不大,第二天,用的細竿小線組,溜魚時這個心驚膽戰,沒辦法說。

"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釣魚最怕什麼,沒口,比沒口更討厭的是什麼,是來口了沒抓住,那還有更討厭的麼?頻繁的有口,頻繁的抓不住,一直到窩子散了,頓時就覺得四大皆空,都不知道背一大包東西來水邊做什麼來了,沒錯,就是頻繁跑魚,因為沒有魚口,可能是沒魚,可能是窩料不行,但是沒有魚這一點,是很公平的,但是有口,頻繁抓不住,這就很是問題了。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要說頻繁跑魚,就目前總結的經驗,大致有這麼幾種,魚鉤鉤號問題,餌料溶散問題,線徑搭配問題,調釣靈敏度問題,基本上這四個原因,包圓了所有跑魚脫鉤的理由,好些釣友可能只知道魚鉤、調釣,會出現跑魚脫鉤,那麼餌料溶散、線徑搭配,又是個什麼鬼,這為什麼會導致脫鉤跑魚呢?咱們一條條來說。

一、鉤號過小,導致刺魚不成功,鉤號太大,導致魚無法順利吸食

嚴格意義來說,只有鉤號過小才會導致脫鉤,這裡的鉤號小,不僅時只鉤尖小、鉤柄短,還包括了鉤門距,也就時鉤尖到鉤柄之間的距離,很多釣友在挑選魚鉤時,往往只注意了鉤尖的長短、鉤柄的長短,很少會注意鉤門距,這個參數恰恰是跑魚的關鍵,因為鉤尖掛住魚脣後,因為條件反射,魚會馬上搖動魚頭,這個時候,魚鉤鉤距適合,就會順利刺入魚脣,然後翻轉,鉤尖刺穿魚脣,但是如果鉤門距過小,只能是掛在魚脣上,魚是有極大的機率忍著受傷,直接逃跑的。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那麼鉤號大,其實鉤門距這個參數影響也是很大,因為這就意味著魚吸食的餌團大,更費力,所以會出現頻繁的訊號,但是既不容易吸進嘴,進嘴後又很有強的異物感,所以要麼不咬鉤,要麼就是頓口多,抓不住,偶有刺中的魚,會發現魚鉤都快掛到魚鰓上了,這就是魚鉤太大了。

二、調釣太靈了

這種例子很少,但是懶人和新人常犯,新人是不會調,又或者是剪鉛皮剪高興了,一不留神,剪多了,又沒額外的鉛皮,那隻能這麼懸墜、離底,釣極靈,懶人就不說了,心思很難理解,認為釣魚是隨緣的;那麼這樣的後果,就是雙鉤均離底,還不知道離底的具體距離,那如果窩料不咋地,不招魚,自然沒口;要是魚群進窩了,那樂子就大了,漂相頻繁,不易抓口,總是跑魚。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那麼調釣時,尤其是野外調釣時,姑且不說靈鈍,至少要保證一鉤託底,這並不是考慮別的,就是害怕出現魚群進窩,雙鉤都懸底,漂訊必然是雜口、亂口多,這要是小魚鬧窩,那就可以免費觀看現場直播《浮漂在有口時,會有多少種表現》。

三、線徑搭配不合理

所謂釣大魚用粗線,釣小魚用細線,那麼再進一步說,野釣誰會知道有大魚進窩,還是小魚進窩,雖說我們窩料是為目標魚準備的,但是目標魚不見得來,來了也不見得吃;以前出去野釣,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明準備的窩料,釣餌,就是為了釣草魚和鯉魚,偏偏連桿了不少大鯽魚,結果晚上去買了點鯽魚的麥粒,第二天同樣的釣點,麥粒打下去,鯽魚一口沒有,反而小草魚上來好幾條頭天用的大線組,所以影響不大,第二天,用的細竿小線組,溜魚時這個心驚膽戰,沒辦法說。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所以不少釣友就會覺得,野釣就用大線組,那麼釣鯽魚,咱們用粗線配小線,水淺尚好,水深略深一些,這個抓口,就很難形容 了,明明浮漂無動靜,但是一提,有魚,沒提到近岸就掉了,這是因為主線粗、子線吸,鯽魚吃口訊號傳導到漂座時,早都衰弱的快沒有了,如果把主線換成匹配子線的線徑,這種情況馬上消失,至少明顯的訊號是有了;那麼主子線接近,線號大致相等,比釣鯽魚略大,比釣大魚略小行不行呢?實戰用起來,就會發現也很糟糕,子線過粗,因為距離短,總會略硬,小魚吃口沒反應,大魚吃口時比較僵硬,兩頭都不搭,所以線徑的搭配,一定要慎重,就算不是子線是主線線號一半,也要按三分之二來搭配。

四、餌料溶散、狀態有問題

野外垂釣,餌料的味型對路,那不說魚群扎窩,那至少連桿是沒問題,但是有兩種情況,就容易出現問題,第一,是溶散太好,這會導致鉤餌沒落地,可能就散掉了,這樣魚吸食魚鉤進脣的機率很低,但是又會進窩後來迴游曳,水流帶動浮漂有各種小訊號,提竿總是空竿,其實驗證起來很簡單,附餌之後,扔到腳邊上淺水,觀察一下溶散速度就知道了。

"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釣魚最怕什麼,沒口,比沒口更討厭的是什麼,是來口了沒抓住,那還有更討厭的麼?頻繁的有口,頻繁的抓不住,一直到窩子散了,頓時就覺得四大皆空,都不知道背一大包東西來水邊做什麼來了,沒錯,就是頻繁跑魚,因為沒有魚口,可能是沒魚,可能是窩料不行,但是沒有魚這一點,是很公平的,但是有口,頻繁抓不住,這就很是問題了。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要說頻繁跑魚,就目前總結的經驗,大致有這麼幾種,魚鉤鉤號問題,餌料溶散問題,線徑搭配問題,調釣靈敏度問題,基本上這四個原因,包圓了所有跑魚脫鉤的理由,好些釣友可能只知道魚鉤、調釣,會出現跑魚脫鉤,那麼餌料溶散、線徑搭配,又是個什麼鬼,這為什麼會導致脫鉤跑魚呢?咱們一條條來說。

一、鉤號過小,導致刺魚不成功,鉤號太大,導致魚無法順利吸食

嚴格意義來說,只有鉤號過小才會導致脫鉤,這裡的鉤號小,不僅時只鉤尖小、鉤柄短,還包括了鉤門距,也就時鉤尖到鉤柄之間的距離,很多釣友在挑選魚鉤時,往往只注意了鉤尖的長短、鉤柄的長短,很少會注意鉤門距,這個參數恰恰是跑魚的關鍵,因為鉤尖掛住魚脣後,因為條件反射,魚會馬上搖動魚頭,這個時候,魚鉤鉤距適合,就會順利刺入魚脣,然後翻轉,鉤尖刺穿魚脣,但是如果鉤門距過小,只能是掛在魚脣上,魚是有極大的機率忍著受傷,直接逃跑的。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那麼鉤號大,其實鉤門距這個參數影響也是很大,因為這就意味著魚吸食的餌團大,更費力,所以會出現頻繁的訊號,但是既不容易吸進嘴,進嘴後又很有強的異物感,所以要麼不咬鉤,要麼就是頓口多,抓不住,偶有刺中的魚,會發現魚鉤都快掛到魚鰓上了,這就是魚鉤太大了。

二、調釣太靈了

這種例子很少,但是懶人和新人常犯,新人是不會調,又或者是剪鉛皮剪高興了,一不留神,剪多了,又沒額外的鉛皮,那隻能這麼懸墜、離底,釣極靈,懶人就不說了,心思很難理解,認為釣魚是隨緣的;那麼這樣的後果,就是雙鉤均離底,還不知道離底的具體距離,那如果窩料不咋地,不招魚,自然沒口;要是魚群進窩了,那樂子就大了,漂相頻繁,不易抓口,總是跑魚。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那麼調釣時,尤其是野外調釣時,姑且不說靈鈍,至少要保證一鉤託底,這並不是考慮別的,就是害怕出現魚群進窩,雙鉤都懸底,漂訊必然是雜口、亂口多,這要是小魚鬧窩,那就可以免費觀看現場直播《浮漂在有口時,會有多少種表現》。

三、線徑搭配不合理

所謂釣大魚用粗線,釣小魚用細線,那麼再進一步說,野釣誰會知道有大魚進窩,還是小魚進窩,雖說我們窩料是為目標魚準備的,但是目標魚不見得來,來了也不見得吃;以前出去野釣,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明準備的窩料,釣餌,就是為了釣草魚和鯉魚,偏偏連桿了不少大鯽魚,結果晚上去買了點鯽魚的麥粒,第二天同樣的釣點,麥粒打下去,鯽魚一口沒有,反而小草魚上來好幾條頭天用的大線組,所以影響不大,第二天,用的細竿小線組,溜魚時這個心驚膽戰,沒辦法說。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所以不少釣友就會覺得,野釣就用大線組,那麼釣鯽魚,咱們用粗線配小線,水淺尚好,水深略深一些,這個抓口,就很難形容 了,明明浮漂無動靜,但是一提,有魚,沒提到近岸就掉了,這是因為主線粗、子線吸,鯽魚吃口訊號傳導到漂座時,早都衰弱的快沒有了,如果把主線換成匹配子線的線徑,這種情況馬上消失,至少明顯的訊號是有了;那麼主子線接近,線號大致相等,比釣鯽魚略大,比釣大魚略小行不行呢?實戰用起來,就會發現也很糟糕,子線過粗,因為距離短,總會略硬,小魚吃口沒反應,大魚吃口時比較僵硬,兩頭都不搭,所以線徑的搭配,一定要慎重,就算不是子線是主線線號一半,也要按三分之二來搭配。

四、餌料溶散、狀態有問題

野外垂釣,餌料的味型對路,那不說魚群扎窩,那至少連桿是沒問題,但是有兩種情況,就容易出現問題,第一,是溶散太好,這會導致鉤餌沒落地,可能就散掉了,這樣魚吸食魚鉤進脣的機率很低,但是又會進窩後來迴游曳,水流帶動浮漂有各種小訊號,提竿總是空竿,其實驗證起來很簡單,附餌之後,扔到腳邊上淺水,觀察一下溶散速度就知道了。

鉤、線、漂、餌,細節處理好,跑魚的概率就很小了

第二種,就是餌料過黏、過硬,比如我們在遇見小魚鬧窩時,會有一種開餌方法,專門避小魚鬧窩守大魚的,就是不用拉絲粉,改用粘粉,這樣打出來的餌團,就比較黏、硬,如果味型又比較腥香,就算餌團大,也極易招惹小魚,不停的鬧餌,如果餌團小,魚吸食進嘴之後,則因為餌團硬、黏,鉤尖露出的少,刺魚很難刺穿。

在實戰中,如果我們發現魚口跡象明顯,抓的住口,但是頻繁跑魚,那麼按照順序,依次對照,符合哪一項就解決哪一項,那麼跑魚現象基本上都會減少,所以不要著急,只要有口,我們處理好了,就等著起魚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