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電子商務 牡丹 豬八戒網 牡丹晚報 2017-06-08

由“賣商品”到“賣技術”,“互聯網+服務業”助力電商跨入4.0時代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武 霈

電商的高速發展讓“互聯網+”模式備受各個行業青睞,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新創企業粉墨登場:“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餐飲”……愈來愈多的行業涉足互聯網,市場的發展和商業趨勢讓“互聯網+”成為必然。

正是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我市電子商務發展有了質的突破。以建設豬八戒文創產業園為標誌,電商從帶動實物銷售、拉動製造業發展,升級為服務業互聯網經濟,最初始於曹縣大集、前店後坊式的演出服銷售模式成為過去,由“賣商品”升級到“賣技術”,“互聯網+服務業”讓我市電商快步跨入4.0時代。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從“牽手”阿里到“聯姻”豬八戒

“左側大屏幕上顯示的是豬八戒網全球交易的實時動態,右側張貼的是豬八戒網建立的百城雙創服務平臺。”昨日,在豬八戒網菏澤線下園區,豬八戒網菏澤分公司總經理李楠向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介紹豬八戒網的概況、入駐菏澤後的佈局,“豬八戒網的發展就是一個‘取經歷程’,落地菏澤就是我們‘華北取經團’的主要任務。”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瞭解到,豬八戒網是服務眾包平臺,擁有數百萬僱主和數千萬服務商,被譽為“第三產業的阿里巴巴”。近年來,我市電商發展迅速,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突出抓好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與豬八戒網政企“聯姻”可謂一拍即合。

自菏澤與豬八戒網“聯姻”後,一系列涵蓋平面設計、開發建站、營銷推廣、動畫視頻、工業設計的服務便開始落地,讓豬八戒網龐大的服務商資源為菏澤注入動力。根據規劃,2018年將打造超過2萬平方米的“菏澤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整合來自全球的1200萬創意工作者,為創新創業、文創產業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性服務。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通俗地說,阿里巴巴與菏澤合作是幫助菏澤賣產品,豬八戒網與菏澤合作是幫助菏澤賣技術、賣服務。”李楠說,“前者是帶動實物銷售、拉動製造業發展,後者是服務業的互聯網經濟。”

不賣“商品”賣“技術”,服務公司最受益

豬八戒網取經團的開疆擴土,吸引著菏澤不少服務型企業的入駐。藉助這個平臺,菏澤不少本土企業有了更寬廣的渠道。

“對於外行人,豬八戒網可能比較陌生,但對於我們行內人士,能入駐豬八戒網真的是很棒的選擇。”說這話的是32歲的王劍。他是一位電商創業者,成立了一家名為虛谷設計院的公司,今年4月成功入駐豬八戒網。

王劍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自2008年畢業後,他便開始在電商領域摸爬滾打,開網店、做網銷,銷售保溫杯或其他日用品,相對於實體店,從事電商讓他收益不少。可隨著競爭逐漸激烈,資金並不充裕的他,很難承受壓貨、押款的負擔。於是,他將目光放到第三產業。

“相對銷售產品,服務業不需要很大的資金週轉,成本低,不壓貨。我現在做的虛谷設計院主要經營企業的策劃、LOGO設計、企業的單頁設計,因為我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又在電商領域經營了很多年,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技術和經驗支撐,所以打算進軍第三產業。”王劍說,“做服務商,必須要有僱主,豬八戒網恰好能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藉助這個平臺,我每天的流水都要在15000元以上。”

據李楠介紹,目前,豬八戒網已經與菏澤30餘家服務企業打成共識,已經有15家企業入駐豬八戒網。下一步,購買者既可在豬八戒網平臺足不出戶購買到全球服務,也可以直接走進園區,線下購買園區企業服務,此舉將改變菏澤企業的傳統購買服務方式。

記者昨日從市商務局瞭解到,近年來,我市充分藉助“互聯網+”的風口推動,大力培育發展電子商務,天華、銀田、龍田、牡丹等一批電商產業園區迅速壯大,菜鳥物流、京東、蘇寧易購、田田圈等知名電商平臺紛紛入駐,與豬八戒網的“聯姻”對菏澤電商產業發展更是如虎添翼,將推動菏澤創意設計、營銷推廣、程序開發、動畫視頻、文案策劃等各類服務類行業的發展。

“豬八戒網作為服務平臺,將創意、智慧、技能轉化為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是升級服務業互聯網經濟的標誌,也是在電商帶動實物商品、拉動工業製造後的又一次提檔升級,同時也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力量。”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新電商模式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武 霈

“叮咚叮咚”,在電腦頻繁的提示音催促下,趙同安扔下手中的布料,顧不得與工人們交談,跑回電腦前忙碌起來。已經是下午兩點鐘,原本打算去吃午飯的趙同安總是被陸陸續續的買家提示音“召回”,紅火的生意讓他顧不得吃飯。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趙同安是曹縣大集淘寶鎮的一名電商從業者,藉助電子商務的“東風”經營了一家演出服飾公司。每年“六一”前後是演出服行業的銷售旺季,備戰、接單、加貨、包裝,翻了數番的訂單讓這種忙碌的場景成為家常便飯。雖然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但看著工人在流水線上十指翻飛,聽著買家下單的提示音,趙同安還是高興得笑不攏嘴。

淘寶鎮迎來演出服銷售旺季

“六一”前夕,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走進趙同安經營的朝陽服飾有限公司,見生產車間裡數十位女工各司其職,出布、剪裁、上機、縫紉,形成了專業的流水線。五顏六色的布匹在她們手中,不斷變化造型,很快便成了時尚、洋氣的演出服飾。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平時我們公司每天生產、銷售演出服800多件,進入5月份,訂單大量增加,最多的一天我們賣了4000多件。”趙同安說,“銷量增加,生產自然要跟上,這些天,我恨不得和工人們一起生產,加快進度。”

趙同安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每年的“六一”、“十一”、“春節”是演出服銷售旺季,他們加班加點是常事。尤其是“六一”兒童節,客服人員常常通宵奮戰、一天只吃一頓飯。“我們‘六一’期間的銷量佔全年的60%到70%左右,公司每年銷售額四五百萬元,‘六一’旺季銷售額就能達到300萬元。”趙同安說。

在曹縣大集鎮淘寶產業園,與朝陽服飾相鄰的李氏影視服飾有限公司同樣生意紅火。該公司老闆李東是一名地道的演出服創業者,見證了電商的興盛。他說:“現在政府引導建立了產業園,實現了規模化生產,集中式、爆發式的銷售將更加明顯。‘六一’期間,我們準備了400多種產品,預計銷售額在200萬元左右。”

電商模式由B2C向C2B轉型

曹縣大集鎮安堂村的安閣是從事影視演出服飾加工的老員工了,在電商剛剛在村子裡發芽時,她便開始與縫紉機“打交道”。鎮裡的電商產業園成立時,她已經成了一名熟練工。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剛開始的時候,村裡開網店的都是前店後坊的模式,我們這些工人也是從網店裡拿貨,回到自己家裡加工縫紉,後來形成了產業園,我們便集中到生產線上工作了。”安閣說,“入園以後,實行規範化管理、標準化生產,無論是質量還是效率都有明顯提升。”

產業園形成後,入園的電商企業經營愈加成熟,除了規模不斷擴大、孵化新的微小企業外,經營模式也在不斷創新。趙同安說:“入園前,我們這些電商企業的貨物大多數都是由散戶、農戶生產,我們僅僅通過網店代銷。規模化生產以後,85%以上的貨物都是我們自產自銷。不僅如此,現在我們不斷根據客戶需求改變生產,由銷售末端決定生產鏈。”

趙同安說,以前,大集鎮很多電商從業者對市場的理解比較淺,在產品款式的設計上一般是東拼西湊,做好的演出服飾“掛”在網上,等待消費者選購。“現在,大家優化產品的意識越來越強,經常根據客戶的要求來訂製款式,或者根據當下的一些影視熱點,在服裝中添加新的時尚元素。”趙同安說。

電商考慮用戶購物體驗和個性需求,其實恰恰是傳統的B2C電商向C2B電商模式轉變的體現。簡單來說,就是以廠商為中心的B2C模式,正在被以消費者為中心的C2B模式所取代。用戶參與產品製造和體驗的商業時代已經到來,這就是C2B電商模式。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市商務局瞭解到,2017年,我市電子商務工作重點突出“十大工程”,其中第一項就是“新實體經濟引領工程”,要求搭建開放平臺,引領我市傳統電商企業主導的B2C模式向消費者驅動的C2B模式轉變,從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供給側改革。

“下一步,我們要通過不斷優化產品、增加銷售通道,藉助新的電商模式來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贏得更大的成交額。”趙同安說。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觸網升級,看一株中藥材的“互聯網+之旅”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武 霈

在鄄城舜王城中藥材市場,這個以前常年門庭若市的地方,近幾年在互聯網時代下似乎變得門可羅雀。常年經營中藥材的銷售商再也沒有往年應接不暇的電話,也沒有絡繹不絕的賓客盈門,藥商們在自家店裡上網、拍照,十分清閒。不必驚慌市場裡這種看似“懶散”的現象,也不必擔心藥商們的碌碌無為,中藥材市場的銷售並非江河日下,反而是逐年攀升,只是他們總銷售額的半壁江山已轉移到互聯網上了。在電商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互聯網+”已經逐漸滲透到各個行業,除了服裝、日用品、家電、食品等行業外,中藥材這一傳統行業的“觸網”也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百年中藥世家進軍“互聯網”

“網上賣中藥材能靠譜嗎?對於網上銷售,我最初是有偏見的,可隨著近幾年的發展,網銷作為我們的主要銷售方式直接顛覆了我的觀點。”昨日,在舜王城中藥材市場裡,“老牌藥商”馬賢峰談起了自己的觀點。

老馬家世代經營中藥材,自馬賢峰的太爺爺開始,便已經在全國跋山涉水銷售中藥了。歷史上因交通不便、信息不對等,最初藥材流通完全靠跑貨商,逐漸發展到“長途電話+人挑馬馱”,進而變成了“手機+汽車”,再後來演變形成了藥材市場,但隨著人員增多、競爭越來越白熱化,銷售區域和渠道也十分不均衡。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大概是2014年,在同行無形的壓力下,我接觸到互聯網,加入了四川的一箇中藥材平臺,銷售模式令人眼前一亮。一張網絡直接打通了全國中藥的‘脈絡’,哪裡有種植,哪裡有收購,何時要、什麼價,藥商、藥農、藥企以及終端消費者都可以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藥材交易。”傳統保守的馬賢峰談起互聯網變得十分興奮,“中藥材分散種植、粗放加工、零散收儲等‘問題’也迎刃而解。”

肥水不流外人田。鄄城舜王城中藥材市場在行業內優勢明顯、資源豐厚,市場內藥企不能總是借外省的電商平臺。達成這一共識後,“舜王城中藥材”電商平臺成立了。

“自家也有了電商平臺,最受益的當然是我們這些藥商。平臺一測試完成,我們就立刻在這個平臺上線了。”馬賢峰說,“目前,我們店裡銷售著300多種藥材,隨著線上+線下銷售平臺的增多,銷售額也越來越大,公司一年的銷售額近2000萬元,網銷竟達到一半以上。”

千餘品種160家店鋪,“電商之花”越開越盛

在舜王城中藥材市場,像馬賢峰這樣受益於互聯網、得益於“舜王城中藥材”電商平臺的藥商可不在少數。

福壽緣保健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主要銷售花果茶及養生保健為主的公司,在淘寶、阿里巴巴均有銷售平臺,如今也加入了“舜王城中藥材”電商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的銷售方式,1至4月份銷售額達200萬元左右,其中70%的銷售額為線上銷售。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在中藥材行業,養生保健品對互聯網的渴望度最高,從他最初在淘寶等平臺上的銷售便可以看出,這些產品對銷售渠道的需求。”該公司負責人溫維豐說,“舜王城中藥材電商平臺成立後,我們便有了自己行業的門戶網站,精準、專業、高效,電商的便車可謂是及時雨。”

“舜王城中藥材電商平臺是根據園區內藥企的需求應運而生的,經過認證的所有店鋪達到條件後均可免費入駐電商平臺,藉助互聯網,多數藥企的銷售額都明顯提升,網銷量佔比在一半以上。”該平臺研發負責人張家理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據中藥材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秦懷勇介紹,目前,有160多家店鋪1000多個品種在該平臺銷售,除了電腦端以外,又研發了手機端,採用B2C模式,將舜王城中藥材市場內的產品遠銷到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互聯網+”讓小村子有了新模樣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武 霈

“明天早上8點到鄆城縣城,還有4個座,備註:拼車免費。”近日,鄆城縣隨官屯鎮隨西村黨支部書記李海全剛發佈一條“出行拼車”信息,就立刻吸引了47名村民關注,18位村民點贊。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我先提前預約,給我留個座位哈!”隨著消息發佈,村民李紅鑫點了點手機屏幕,輕鬆預約了一個座位。

村黨支部書記和村民在手機上相互交流、發佈拼車信息所使用的,是一個叫“為村”的平臺。這個看似普通的微信公眾號,卻讓不少村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有人藉此平臺實現財富增長,有人通過公眾號獲得便利,有人藉助“為村”普及法律,還有人搭上“為村”“順風車”返鄉創業。拋開了“老年機”,轉身變成“微信達人”,互聯網時代,小村子有了新模樣。

有了“掌中寶”,多了連接渠道少了東奔西走

“出行拼車”僅僅是為村公眾號上最普通不過的一項功能。作為騰訊發起的一個致力於鄉村移動互聯網能力建設的互聯網+鄉村項目,它通過引導村民以實名身份加入自己村莊的微信公眾號,凝聚外出打工與留守村民的關係,溝通城鄉,為鄉村連接情感、連接信息、連接財富。在這個平臺上,越來越多的功能被研發出來,黨建之家、鄉村文明、政務公開……均成為公號上的“必修課”。

“前幾天,我給俺父親辦理養老保險,在平臺上看到了流程、所需材料,準備齊全後很快就辦理了。”鄆城縣隨官屯鎮隨西村村民劉丹丹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如今,很多事都不用到處跑腿或打電話諮詢了,直接從平臺上了解有關信息,根據要求提前做好準備,很多事一次即可完成,再也不用為一件事東奔西走了,節省了大量時間。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談起“為村”的好處,劉丹丹基本停不下來。今年4月底,隨西村一位老人去世,村理事會按照移風易俗要求,實行火化、“一碗端”、不撕孝。村黨支部書記李海全利用“為村”裡的“支書日記”功能,在當天寫了一篇“一人一碗豆芽”的日記,並附上照片向全村傳遞正能量,樹立了文明新風,提倡厚養薄葬。

據瞭解,隨西村的“為村”平臺3月11日上線,目前已有500多村民加入,已實現每戶至少有一人認證,平臺上一經發布消息,每戶家庭都能看得到,然後互相告知,全村村民便可快速瞭解村務信息。

連接情感、連接信息、連接財富,“為村”遍地開花

受益於“為村”的,不僅僅是隨西村村民,在鄆城縣唐廟鎮王老虎村,有的村民找到了商機,有在外務工的村民看到了家人。

今年年初,王老虎村村民葉恩林結束了漂泊生涯,返鄉創業,從事煎餅銷售生意。他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創業初期,由於人員財力有限,銷售渠道與宣傳方式都比較單一,主要往縣區各大超市供貨,銷量小且不說,且極不穩定。如何打開銷路開拓更廣市場,是葉恩林苦苦思索的頭等要事。今年4月,王老虎村“為村”平臺正式運營,葉恩林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條全新的銷售渠道。平臺上線當日,他便申請實名認證,加入平臺之中。如今,藉助“為村”平臺“村有好貨”欄目,葉恩林不僅省去大筆宣傳費用,而且網上銷售渠道日漸暢通,剛創業一個月,通過“為村”平臺就賣出去一萬兩千元的煎餅。

“好久沒回家鄉了,感謝這個平臺讓我看到了我的家鄉,讓我時時刻刻能得到家鄉變化的消息。”王老虎村村民王增方在平臺上發了這樣一句話。常年在北京幹餐飲工作,他很少回老家,在平臺上看到許多家鄉的圖片和資料,深刻感受到家鄉的變化,對家鄉有了新的瞭解。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為村不僅能方便村民,還能辦很多實事呢!”王老虎村“為村”管理員劉丹丹說。劉丹丹是唐廟鎮副鎮長,從事運營“為村”平臺後,對管理員這個職務,非常熱衷。“前幾天下雨,受大風影響,村裡的小麥大面積倒伏,村黨支部書記王敏炮第一時間在“為村”平臺上發佈消息,提醒村民注意。雨停後,又根據在“為村”裡收集的信息,上報至唐廟鎮政府,聯繫保險公司對倒伏的小麥面積進行丈量。”

王敏炮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那場大雨,使村子裡的910畝小麥倒伏;幸虧有了“為村”,不僅在第一時間向村民告知了情況,還第一時間收集了情況,大大節約了處理理賠問題的時間,減少了村民的損失。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市商務局瞭解到,“為村”建設被寫進2017年菏澤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成為今年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自今年1月26日在鄆城打響第一槍後,全市“為村”建設實現多點開花,上線速度和覆蓋面積在全國持續保持領先,截至6月5日,全國上線的“為村”平臺共1262個,其中菏澤有1050個,佔全國的80.26%,全國活躍度排名前十位的“為村”中,菏澤佔據7個。

牡丹晚報系列報道:菏澤電商邁進4.0時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