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正確的控價措施,小品牌迅速成為網紅品牌

電子商務 市場營銷 最美的她 百博衛士 2019-06-27

品牌商家控價的正確姿勢,保護品牌提升銷量

電商平臺上銷售或分銷,對於品牌商家來說,有一個比較沉重的課題,那就是如何控價。如果不控價,意味著價格失控,一家比一家低,大家紛紛價格戰,造成的惡劣後果,就是對品牌的傷害,讓該品牌的商品,成為低價的代名詞,再也無法翻身。

如果控價,但是控價過頭了,又容易阻礙分銷商家的加入,甚至是趕走對品牌認同的分銷網商。分銷網商規模少了,甚至沒有人分銷,則意味著品牌號召力轉弱,市場號召力轉弱,甚至可能導致市場消費者的認可度降低。

也就是說,對於品牌廠商來說,控價必須控,但需要採用合理的策略,而不是一味控價,將價格控制得死死的。一旦控死了,弊大於利。特別是中小型的廠商,這一點尤其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說,控價控死了,分銷商不願意分銷了,品牌廠商就得自行承擔網絡零售的零售營銷成本,讓分銷商分銷,實際上是將零售營銷成本,分攤到分銷商身上。

那麼,究竟怎麼樣的控價措施才是對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幾個錯誤的案例:

1、某自熱小火鍋品牌控價,分銷商家明確表示支持控價,但有一次分銷商得到了一個活動坑位,必須馬上提報,提報價格沒有越過要求的最低價,但是品牌方認為,由於並非是電商節的大促,所以算是亂價,馬上罰款,必須罰款。

其實,罰款不是目的,目的是控價。在商家並沒有亂價的情況下,應該酌情考慮不予處罰。為了罰款不好。再說,網店促銷,可不僅僅是雙十一、女神節等活動,每個月都得有活動的。如果強硬地強行規定只有幾個大促才可以促銷,而且事先並沒有說清楚明白,這就容易趕走分銷商,也容易讓分銷商不再投入資源推廣產品。

2、某知名猴頭菇餅乾品牌。這是一個大型食藥廠商,各地設有分公司,分工比較混亂。每個部門都可以授權出品牌,但是某個部門認為,必須由他們授權,並與他們簽訂合同,否則,一定投訴。

這種情況,屬於部門職責不明晰,造成的公司內部利益糾紛,導致分銷政策不明,進而阻礙分銷商規模的發展。

3、某知名化妝品公司,規定,只要低於規定的價格,只要低於1分錢,也立馬投訴維權。

這種情況,屬於硬性要求。如果事先說明,也並無不可,但容易阻礙分銷商規模的發展。

實際上,品牌廠商,特別是中小品牌廠商,如果要控價,必須明白控價的目的:

1、控價是避免自有分銷商盲目參與價格競爭,導致品牌聲譽受損,並降低利潤;

2、控價是為了更好地推廣自有品牌,吸納更多的分銷商分銷產品,而不是阻礙或者趕走分銷商;

3、控價是為了自身與分銷商有足夠的餘地與利潤控價,有序參與到平臺方的促銷活動中,而不是將價錢做爛了,導致誰都無法以有足夠競爭力的價格,有序地參與到平臺方的官方活動。

4、保障正常的網絡零售秩序。

如果我們明白以上目的,就可以採取正確的控價措施與政策:

1、日常銷售,不能低於日常銷售價,如果低於日常銷售價,則視為亂價,可以斷貨、維權及根據雙方達成的合同條款處罰;

2、支持參與活動,但規定同款一個月一個店鋪不得多於多少次參與,參與價格不得多於幾天市場,活動價格不得低於哪個價格,活動後必須恢復日常銷售價。

3、參與活動,可獲得品牌廠商的補貼與進貨貨款返點、進貨價直降、免郵、贈品等諸多扶持政策。

4、參與活動必須是電商平臺官方活動,有平臺坑位支持,有費用投入,有預期產出計劃。

如果能採用以上策略,中小品牌商,可以迅速獲取大量的分銷商隊伍,降低自身的網絡零售成本,將零售營銷成本分攤到分銷商身上,同時還能迅速獲得大量的平臺方的活動坑位,增加商品的曝光度,帶來巨量的交易,讓品牌觸達到更多的消費者,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同時還不至於讓品牌受損。

新聞來源:http://www.hzbb315.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