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週匯 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也在其中

近期自動駕駛又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此次熱議並不是因為自動駕駛出了車禍,而是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各大廠家宣傳的熱點,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熱議,很多人都對自動駕駛抱有懷疑的態度,其安全性一直備受爭議。比如,自動車仍有很多環境和路況應付不來,天氣會影響車上感應器。在此前的CES Asia上,車企們都帶來了Level 3的技術。在上週更多的企業將自動駕駛的願景展現了出來,除了車企還有不少互聯網企業也展現了出來。

科技一週匯 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也在其中

除了我們熟知的谷歌、百度、Uber等科技企業已經在自動駕駛領域有所作為,蘋果CEO庫克也透露出蘋果正式進軍自動駕駛領域。這不得不讓我們有更多浮想,蘋果這樣的科技公司進軍了自動駕駛領域,會不會也像蘋果手機一樣帶來一次革命性得變革?

我們先來看下上週都有哪些自動駕駛的新聞。

豐田或以併購 加大自動駕駛等技術開發

豐田可能會考慮兼併或收購的方式來開發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新型汽車技術,從而與競爭對手進行更為激烈的競爭。

科技一週匯 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也在其中

豐田已投入10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研究,並與微軟公司和Uber簽署了技術合作關係。該公司還向包括英偉達在內的技術公司開放,從而獲取更多的自動駕駛系統軟件。

本田發佈2030願景 專注自動駕駛/電動車

本田汽車發佈2030年中期願景戰略計劃,將於2020年前推出適於公路行駛的自動駕駛汽車,於2025年前開發出4級自動駕駛技術,並於2030年實現低排放汽油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車佔本田全球銷量三分之二的目標。

科技一週匯 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也在其中

開發新型駕駛技術、機器人驅動技術、人工智能驅動技術和新能源解決方案也將成為本田未來幾年的重中之重。本田正不斷加大在研發上的投資,2017年3月份,本田撥出了7500億日元(約合462.81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

本田稱,將促進研發、採購和製造三者之間的協調,以節約開發成本。因為只有超越傳統車型,才能在這個向著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飛速發展的行業中生存下去。

奔馳在德國進行了第三級自動駕駛系統測試

科技一週匯 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也在其中

奔馳駕駛輔助系統和主動安全部的負責人克里斯托弗·馮·雨果透露:“他並不滿足於第三級別自動駕駛,奔馳車型未來三年將能釋放雙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第三級別自動駕駛將在搭載有二級自動駕駛的S級改款之後推出,預計到2020年奔馳大部分車型將能實現自動駕駛。

蘋果在開發自動駕駛系統

科技一週匯 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也在其中

蘋果對製造“輪子上的機器”不太感興趣,主要是開發支持汽車的軟件或大腦。庫克說:“這是一項核心技術,我們認為它非常重要。”庫克將汽車項目比作“所有AI項目之母”,並稱其“可能是最困難的AI項目之一”。

對於自動駕駛我們不得不說任何一家車企或者科技公司就可以自行搞定的。再整個研發中是費力、費時、費資金的一個過程。而且在研發過程中還要與硬件企業、軟件企業、政策法規得結合。這樣才能為未來的自動駕駛實現有著更好的幫助。

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科技越來越靠近我們的生活,伴隨著就是車企與科技企業更緊密的結合。大家在各自領域帶來出色設計,提升我們日常出行的便捷度及舒適度。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自動駕駛領域會有科技公司的出現,汽車、科技公司相輔相成為未來出行一起做出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