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雅理科學霸的“努力”經:盡全力執行

大學 高考 數學 跑步 華聲在線 2017-07-07
南雅理科學霸的“努力”經:盡全力執行

吳銘東和他媽媽在北大未名湖。

學霸檔案:

吳銘東,長沙市南雅中學高1401班學生。高考總分673,語文116,數學140,英語145,理綜272。北京大學博雅計劃30+5分優惠加分獲得者,北大錄取分703分。

華聲在線通訊員 雷運祥 記者 鄧桂明 報道

學霸的“努力”觀

所有學霸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努力理論,吳銘東也不例外:“努力是為了實現夢想,收穫成功。但努力絕不是簡單的體力活動,開夜車,進入‘無腦狀態’,而是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意志,高效去調動“體能”和“智能”,這才是真正的努力”。每當下課鈴響,其他同學拼命衝向食堂,希望在人少的時候儘快解決午飯,再把騰出的時間用於學習。吳銘東恰恰相反,從容不迫,從不與人爭食堂時間,而是盡情享受這段輕鬆的自由時光,或聽歌或看風景。無論高三學習有多忙,每天堅持規律作息,科學飲食,保持充沛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學習,這就是吳銘東所說的腦力、體力上的雙重勤奮。他總是說,如果把別人上課睡覺、走神的時間用來認真聽課、全力考試,那麼效率就會高几倍,有時候看起來事情做得很少,但心裡一直在想有什麼好辦法能解決現在的問題,看起來是“不作為”,但卻在不經意間輕鬆換來某個難題的實質性突破……

換衣!跑步去!

學霸所謂的體力勤奮,其中之一就是長跑。說起為什麼熱愛長跑,他滿臉委屈,說是老爸誘騙的:“長跑啊,我隨便四千米,你信嗎?周圍好多同事的子女都在高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不少都是超常發揮,他們的共同點?跑長跑”這是銘東爸爸最初鼓勵孩子長跑的說辭,雖然當時是被哄著去長跑的,但時間一長,就變成了一種愛好,一種習慣。

長跑,很累,心肺負擔很大,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心肺功能強大,遇到緊急情況時,你的心跳、呼吸和血壓就不會變化太大,你會感覺更平穩更踏實,不會太緊張。而且長跑釋放的內啡肽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情緒,你將因此成為一個很積極的人。多次長跑,讓你有豐富的對抗高壓、堅持奮戰的經驗,這使你面對困難更有力量。平時很積極,考前不緊張,考試有力量。而跑步,完美地培養了這三種品質,讓自己在高考中完美髮揮。

停課!自習去!

距離高考只有一個多月。在大家最緊張的時候,在老師的威望日漸增長之時,吳銘東要去搞事情了。對於吳銘東而言,雖然學習漏洞很明顯,亟待解決,但他自己已經有醞釀已久的方案,那就是要連續的、大量的時間、不被打擾的環境。

於是,吳銘東開始向班主任周志勇老師上報想法。周老師像改革開放試點的小崗村一樣,讓他先“祕密地實驗”一週。在之後的一模考試成績出來後,“小崗村”“豐收了”——一模他與年級第二拉開24分的差距,比雅禮第一名低2.5分,只可惜理綜因低級失誤丟掉12分的簡單選擇題。於是,周老師積極地與各科老師溝通,參考他的自習經驗靈活調整了教學方式,吳銘東成績也取得了飛躍的進步。

學霸的積極經驗就在於:努力是心態,是執行力。努力不見得就是要達到什麼“身心俱疲”的狀態,努力的狀態,就是在不浪費時間的前提下,盡全力想辦法,再盡全力執行計劃,哪怕是“盡全力讓自己早點吃好飯”或者“盡全力讓自己每天開心”都行。如果你的行動收效不錯,那麼你就是努力的!

或許,不是所有人一上來就能做到學霸這種體力和智力的雙重勤奮,如果這種努力真的能輕易實現,那不人人都當學霸?許多剛進高三的學生,不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不知道這樣有沒有用,不知道能不能完成時間夠不夠,不知道要堅持多久才有效……但是,吳銘東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好好在這條嶄新的努力之路上探索吧!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感恩心語

我很感謝並佩服我的老師們,他們真不是一般人!每個老師都有他的“拓展能力”,你若是能深入瞭解,一定會有意外的驚喜!隨手舉兩個例子:咱們語文彭老師,就很有眼光,有“近乎神奇的遠見”,我在自招、選專業等人生的大路口上都得好好向她請教一番;咱們數學伍老師,早年有過創業經歷,人生閱歷豐厚,而且高中時期是雅禮的大學霸!找他聊聊可以漲不少見識。

未來的設想?未來是高新技術產業的時代,讀工科怕收窄視野,所以我選擇先讀理科(基礎學科),儘量多學點。未來進軍整合科學(交叉學科)領域,有強大的理科(尤其數學)基礎可以讓我有更多創業空間、創業靈感,有機會的話,就創業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