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教師屬於中級職稱,可以享受科級工資待遇?

大學 高考 教育 大慶中公教育 大慶中公教育 2017-09-01

2011年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進行了改革試點。這意味著全國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教師可以參評與教授級別一樣的正高級職稱。

一級教師屬於中級職稱,可以享受科級工資待遇?

按照以前的國家規定,中學教師職稱最高等級為副高級,小學教師職稱最高等級僅為中級,影響了很多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這次中小學職稱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將原來獨立的中學教師職務系列與小學教師職務系列統一併入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

職稱設置從正高級職稱到員級5個等級,依次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與職稱的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相對應。

所以根據規定:一級教師屬於中級職稱,對應行政崗位什麼級別,主要是根據學校的級別而定,但是一般應該享受科級幹部的工資待遇。

一級教師屬於中級職稱,可以享受科級工資待遇?

那麼在老師的心目中,作為一級教師的自己,相當於行政崗中的什麼級別呢?

A老師:你不妨比一下,縣教育扃局長正科級,副局長副科級,初中校長科員,副校長...,教務主任...,一級教師前面有高級教師,高級師上邊有特級教師,特級教師被教研室主人管,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道。

B 老師:按工資級別,高級教師相當於副縣,一級教師相當於正科。特級教師是榮譽,不是職稱。

C教師:現職中學一級教師比不上科級局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退休後科級局長比不上中一教師,局長人走茶涼,學生中還有感恩者,退休教師沒感到失落,生活質量高。所以中一與科局長沒有可比性,退休前科局長含金量高,退休後中一教師生活質量高。

D教師:別鬧了,中級職稱的教師還是教師,高級乃至正高級的教師也還是教師,怎麼和行政崗位比呢?人家就是科員也是管理你的…工資是可以比一下,可是車補你有嗎?年中獎你有嗎?即使有有他們高嗎?

你的觀點是怎樣的呢?

一級教師相當於行政崗裡的哪個級別呢?

一級教師屬於中級職稱,可以享受科級工資待遇?

文言文閱讀的虛詞考情分析和備考建議

文言文閱讀的虛詞考情分析和備考建議

一、考查形式

主要考查客觀題,以單選題為主,有時也考多選題、判斷題。提問形式如“下列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是( )”。

二、考點分析及備考建議

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對文言文虛詞的掌握情況,文言文的虛詞有18個,常考的有5個,分別是“而、其、以、之、於”。考生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備考:

1.重點掌握這5個虛詞的用法。如“棄甲曳兵而走”中“而”字在這裡表修飾關係。

2.記住小初高課本中的文言文章中的語句,並能夠識記虛詞的用法。

(一)“而”

考點:

命題重點考查“而”字作代詞和連詞的用法,特別是作連詞時,前後詞語表示的關係。

備考建議:

1.重點掌握“而”字作代詞時,可譯為“你、你的、這樣”。如:“爾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重點掌握“而”字作連詞的用法,尤其是表遞進、並列、順承和轉折關係,知道課本中常見句子“而”的用法。

如:表並列和遞進關係的區別,主要看“而”字前後詞語能否互換,如果互換之後語意不改變則為並列關係,而語意改變則為遞進關係。如:溫故而知新,“而”在這裡表遞進關係。

能夠區別承接和修飾關係,這也是常考的。二者同時連接兩個動作,但語意不一樣。判斷方法是看前後的關係,如果是表示同時進行,則為修飾關係,不然則為承接關係。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這句話“而”表示修飾關係,意思是河曲智叟笑著讓他停止。

(二)“其”

考點:

命題重在考查“其”字作代詞和副詞,而作連詞和助詞則考的很少。作代詞,主要考查它作第三人稱代詞的用法;作副詞,主要是語氣詞,如祈使語氣、反問語氣和揣摩語氣。

備考建議:

1.重點掌握“其”作代詞和副詞的用法。作代詞時,意思是“他的”,如“愛其子,擇其師而教之”中的“其”翻譯為“他的,他們的”。作副詞時,“其”翻譯為“還是,恐怕,大概,難道,怎麼”等,具體還要根據語意判斷整句話的語氣。如:“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這句話中的“其”字表祈使語氣,翻譯為“可,一定”。

2.重點掌握講義上提供的課內的句子,考試中常考課內的重點語句。

(三)“以”

考點:

命題重在考查“以”字作介詞、連詞和副詞的用法,而作動詞和名詞則考得不多。

備考建議:

1.掌握“以”作介詞時可翻譯為“拿,用,憑,按照、依據”。作連詞時,根據前後詞語的關係來翻譯。如“餘與四人擁火以入”中的“以”表承接關係,翻譯為“而”或者省略。

2.重點掌握講義上提供的課內的句子,考試中常考課內的重點語句。

3.知道“所以”、“何以”和“可以”的用法。

(四)“之”

考點:

命題重在考查“之”字作動詞和助詞的用法。

備考建議:

1.重點掌握“之”作助詞,前後詞語的之間的關係的變化。“之”作助詞時,一般會存在取消句子獨立性、賓語前置或定語後置的現象。如:夫晉,何厭之有?這句話“之”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2.掌握“之”作動詞的用法,一般譯為“去、到”。如:輟耕之隴上,“之”是“去,到”。

3.重點掌握講義上提供的課內的句子,考試中常考課內的重點語句。

(五)“於”

考點:

命題重在考查“於”字作介詞和“見······於”表被動的用法。

備考建議:

1.掌握“於”作介詞的用法,如:“苛政猛於虎也”中的“於”是“比”的意思。“其一犬坐於前”中的“於”是“在”的意思。

2.掌握“見······於”表被動的用法。如: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3.重點掌握講義上提供的課內的句子,考試中常考課內的重點語句。

教師招聘考試之教學評價

每次說到教學評價,大家就覺得有教學就得了唄,還得評價個啥,沒辦法,我們既然開展了教學,那麼就非常有必要,看看老師的表現,掌握同學們的發展動態,所以教學評價就應運而生了。

在咱們教育學中主要講教學評價分為三大類,每一類中具體又會分為不同的小類。所以咱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他們,這裡的在考試中主要出現選擇題或者簡答題。選擇題很直接,給一個概念或者例子,大家直接選擇是什麼類型的,或者多選題直接給出一個標準,大家選擇這個標準中包括哪些分類。簡答題直接是讓我們說出教學評價包括哪些內容了,在說的時候,我們儘量把內容寫全面。

首先我們來說一些平時見的最多的就是按照實施功能可以劃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以及總結性評價。那麼診斷性評價主要是說明在一個學期開始之前進行的測驗,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我們用一個摸底考試的例子來記就OK了,摸底考試就是在學期開始之前進行的,也就是診斷性評價。下面是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活動以及結果的評價。其實就是在教學活動之中進行的評價,我們可以用月考或者週考這種考試的形式進行記憶。最後就是總結性評價,總結總結嘛,就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結束後進行的評價咯。像中考,高考,期末考試都屬於這種評價。

我們接著再說說按照運用標準不同來進行劃分的評價,它包括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以及個體內差異評價。說到相對性評價,它又叫做常模參照性評價。主要是看學生在本班次中的次序,所以在做題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相對位置或者排次序就直接選擇相對性評價。所以它非常適用於選拔類的考試中。第二個評價是絕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又叫做目標參照性評價,其實就是定一個目標,只要達到了,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在大學中的考試幾乎都是絕對性評價,60分萬歲就是這個道理了。最後一個是個體內差異評價,這種評價主要強調是自己和自己進行比較,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較等等。大家在記憶的過程中注意把每一個評價的學名和別名都記住,這樣在考試中才能保證題都做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