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大學 人生第一份工作 經濟 工程師 王小寒和王小牛 2019-07-23
"

大學到底是什麼?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今的大學,特別是財政強大、經費充足的大學,總是在不斷地四處挖老師,而如此興師動眾甚至吃相難看地“匯聚”各地的一流二流又或者包裝加工了的名師。其實目的說到底還是以此提高分數線,吸引來優質的生源,然後才有可能有機會去培養一流人才。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今的大學,特別是財政強大、經費充足的大學,總是在不斷地四處挖老師,而如此興師動眾甚至吃相難看地“匯聚”各地的一流二流又或者包裝加工了的名師。其實目的說到底還是以此提高分數線,吸引來優質的生源,然後才有可能有機會去培養一流人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只有一流師資而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大學可以是優秀的研究院,但絕不是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的成績是評價大學的唯一標準。那麼什麼樣的才是人才?作為大學,其培養過程自然不是零件加工車間,要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而是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自己變成人才,這個人才,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向的,是多角度的。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今的大學,特別是財政強大、經費充足的大學,總是在不斷地四處挖老師,而如此興師動眾甚至吃相難看地“匯聚”各地的一流二流又或者包裝加工了的名師。其實目的說到底還是以此提高分數線,吸引來優質的生源,然後才有可能有機會去培養一流人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只有一流師資而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大學可以是優秀的研究院,但絕不是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的成績是評價大學的唯一標準。那麼什麼樣的才是人才?作為大學,其培養過程自然不是零件加工車間,要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而是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自己變成人才,這個人才,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向的,是多角度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大學不應替學生做出決定要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才,而應對學生的價值觀做出基本的正確引導之後儘可能的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資源和自由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任何一所培養出的人才都千篇一律的大學,即使培養出的人才再優秀,也絕不是一流的大學。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今的大學,特別是財政強大、經費充足的大學,總是在不斷地四處挖老師,而如此興師動眾甚至吃相難看地“匯聚”各地的一流二流又或者包裝加工了的名師。其實目的說到底還是以此提高分數線,吸引來優質的生源,然後才有可能有機會去培養一流人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只有一流師資而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大學可以是優秀的研究院,但絕不是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的成績是評價大學的唯一標準。那麼什麼樣的才是人才?作為大學,其培養過程自然不是零件加工車間,要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而是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自己變成人才,這個人才,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向的,是多角度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大學不應替學生做出決定要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才,而應對學生的價值觀做出基本的正確引導之後儘可能的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資源和自由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任何一所培養出的人才都千篇一律的大學,即使培養出的人才再優秀,也絕不是一流的大學。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作為多渠道、寬口徑、彼此之間相互聯繫的綜合體系,教育正是培養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它能培養出有趣的靈魂、完整獨立的個體,其次是合格的公民,再其次才是醫生、教師、工程師。而事實是,我們這些過分的強制或半強制的、行政的或者經濟的、脫離教育本身,手段和政策,人為的把事物本身之間的內在聯繫割裂。教育的管理者甚至部分教育者缺乏對教育實質的思考,致使教育本身在教育過程中的錯位甚至缺位。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今的大學,特別是財政強大、經費充足的大學,總是在不斷地四處挖老師,而如此興師動眾甚至吃相難看地“匯聚”各地的一流二流又或者包裝加工了的名師。其實目的說到底還是以此提高分數線,吸引來優質的生源,然後才有可能有機會去培養一流人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只有一流師資而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大學可以是優秀的研究院,但絕不是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的成績是評價大學的唯一標準。那麼什麼樣的才是人才?作為大學,其培養過程自然不是零件加工車間,要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而是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自己變成人才,這個人才,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向的,是多角度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大學不應替學生做出決定要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才,而應對學生的價值觀做出基本的正確引導之後儘可能的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資源和自由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任何一所培養出的人才都千篇一律的大學,即使培養出的人才再優秀,也絕不是一流的大學。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作為多渠道、寬口徑、彼此之間相互聯繫的綜合體系,教育正是培養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它能培養出有趣的靈魂、完整獨立的個體,其次是合格的公民,再其次才是醫生、教師、工程師。而事實是,我們這些過分的強制或半強制的、行政的或者經濟的、脫離教育本身,手段和政策,人為的把事物本身之間的內在聯繫割裂。教育的管理者甚至部分教育者缺乏對教育實質的思考,致使教育本身在教育過程中的錯位甚至缺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加劇了大學生就業壓力,面對家長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的壓力。高校與教育主管部門過分的關注就業,儼然一副“不以就業為目的的211不是好大專,不以就業為目的的大學不是好技校”的姿態,而那些錯過了機會的雙非則更是頓足捶胸然後拿出自己的就業率表示自己的成長其實早就超過了那些985+211,只要你來,不管你讀什麼,畢業一定有工作!

不難看出,整個社會的氛圍就是如此,我們一直以來把大學看作一個職業培訓機構,在高校就業辦的老師們看來,只要你畢業有去處,不管是端盤子還是洗碗,都是了不起的一個小數點。學校對你不錯,你學以致用,有了工作,應該感謝你這莫名其妙的四年不是嗎?倘若畢業生中有幾個進了更好的公司,或者簽了五位數的合同,那更是值得大書特書一番的。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今的大學,特別是財政強大、經費充足的大學,總是在不斷地四處挖老師,而如此興師動眾甚至吃相難看地“匯聚”各地的一流二流又或者包裝加工了的名師。其實目的說到底還是以此提高分數線,吸引來優質的生源,然後才有可能有機會去培養一流人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只有一流師資而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大學可以是優秀的研究院,但絕不是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的成績是評價大學的唯一標準。那麼什麼樣的才是人才?作為大學,其培養過程自然不是零件加工車間,要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而是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自己變成人才,這個人才,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向的,是多角度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大學不應替學生做出決定要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才,而應對學生的價值觀做出基本的正確引導之後儘可能的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資源和自由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任何一所培養出的人才都千篇一律的大學,即使培養出的人才再優秀,也絕不是一流的大學。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作為多渠道、寬口徑、彼此之間相互聯繫的綜合體系,教育正是培養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它能培養出有趣的靈魂、完整獨立的個體,其次是合格的公民,再其次才是醫生、教師、工程師。而事實是,我們這些過分的強制或半強制的、行政的或者經濟的、脫離教育本身,手段和政策,人為的把事物本身之間的內在聯繫割裂。教育的管理者甚至部分教育者缺乏對教育實質的思考,致使教育本身在教育過程中的錯位甚至缺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加劇了大學生就業壓力,面對家長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的壓力。高校與教育主管部門過分的關注就業,儼然一副“不以就業為目的的211不是好大專,不以就業為目的的大學不是好技校”的姿態,而那些錯過了機會的雙非則更是頓足捶胸然後拿出自己的就業率表示自己的成長其實早就超過了那些985+211,只要你來,不管你讀什麼,畢業一定有工作!

不難看出,整個社會的氛圍就是如此,我們一直以來把大學看作一個職業培訓機構,在高校就業辦的老師們看來,只要你畢業有去處,不管是端盤子還是洗碗,都是了不起的一個小數點。學校對你不錯,你學以致用,有了工作,應該感謝你這莫名其妙的四年不是嗎?倘若畢業生中有幾個進了更好的公司,或者簽了五位數的合同,那更是值得大書特書一番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高校教育,成了服務於經濟社會的教育,成了找工作掙小錢錢為唯一風向標的教育,於是在家長、老師、學生還有各種輿論和氛圍中,我們理直氣壯地拋棄了教育本身的意義。

大學通常被分為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指標型大學,教學型大學,應用型大學等,科研確實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按照通行的標準世界上大多數一流大學都是研究型大學,再加上各種排名、評估盛行的刺激下。於是不少高校更是脫離實際爭相建設研究型大學。某些校長甚至公開表示,新來的老師三年內如果沒有某某某的文章等就要怎麼怎麼樣。關注科研工作沒錯,但是如果過分關注並在教師評價體系中過分誇大科研成果所佔據的比重。那麼所導致的教學工作的嚴重忽視結果就是坑慘了帶著理想來讀書的新一代。而且在現行寬進寬出的背景下,這樣的機制加劇了人才培養質量的下滑,很多學生聽著這個大牛的名字進了這個大學,結果四年連這個大牛的影子都沒有見到,更別提能有所收穫了。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今的大學,特別是財政強大、經費充足的大學,總是在不斷地四處挖老師,而如此興師動眾甚至吃相難看地“匯聚”各地的一流二流又或者包裝加工了的名師。其實目的說到底還是以此提高分數線,吸引來優質的生源,然後才有可能有機會去培養一流人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只有一流師資而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大學可以是優秀的研究院,但絕不是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的成績是評價大學的唯一標準。那麼什麼樣的才是人才?作為大學,其培養過程自然不是零件加工車間,要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而是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自己變成人才,這個人才,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向的,是多角度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大學不應替學生做出決定要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才,而應對學生的價值觀做出基本的正確引導之後儘可能的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資源和自由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任何一所培養出的人才都千篇一律的大學,即使培養出的人才再優秀,也絕不是一流的大學。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作為多渠道、寬口徑、彼此之間相互聯繫的綜合體系,教育正是培養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它能培養出有趣的靈魂、完整獨立的個體,其次是合格的公民,再其次才是醫生、教師、工程師。而事實是,我們這些過分的強制或半強制的、行政的或者經濟的、脫離教育本身,手段和政策,人為的把事物本身之間的內在聯繫割裂。教育的管理者甚至部分教育者缺乏對教育實質的思考,致使教育本身在教育過程中的錯位甚至缺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加劇了大學生就業壓力,面對家長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的壓力。高校與教育主管部門過分的關注就業,儼然一副“不以就業為目的的211不是好大專,不以就業為目的的大學不是好技校”的姿態,而那些錯過了機會的雙非則更是頓足捶胸然後拿出自己的就業率表示自己的成長其實早就超過了那些985+211,只要你來,不管你讀什麼,畢業一定有工作!

不難看出,整個社會的氛圍就是如此,我們一直以來把大學看作一個職業培訓機構,在高校就業辦的老師們看來,只要你畢業有去處,不管是端盤子還是洗碗,都是了不起的一個小數點。學校對你不錯,你學以致用,有了工作,應該感謝你這莫名其妙的四年不是嗎?倘若畢業生中有幾個進了更好的公司,或者簽了五位數的合同,那更是值得大書特書一番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高校教育,成了服務於經濟社會的教育,成了找工作掙小錢錢為唯一風向標的教育,於是在家長、老師、學生還有各種輿論和氛圍中,我們理直氣壯地拋棄了教育本身的意義。

大學通常被分為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指標型大學,教學型大學,應用型大學等,科研確實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按照通行的標準世界上大多數一流大學都是研究型大學,再加上各種排名、評估盛行的刺激下。於是不少高校更是脫離實際爭相建設研究型大學。某些校長甚至公開表示,新來的老師三年內如果沒有某某某的文章等就要怎麼怎麼樣。關注科研工作沒錯,但是如果過分關注並在教師評價體系中過分誇大科研成果所佔據的比重。那麼所導致的教學工作的嚴重忽視結果就是坑慘了帶著理想來讀書的新一代。而且在現行寬進寬出的背景下,這樣的機制加劇了人才培養質量的下滑,很多學生聽著這個大牛的名字進了這個大學,結果四年連這個大牛的影子都沒有見到,更別提能有所收穫了。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事可把教育主管部門急得不行,於是一系列政策出臺了,要求各高校抓好教學特別是本科生教學工作。能做成什麼樣不知道,至少上面很重視是好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學雖是教育的最基本保障,但卻也只是教育的重要一環而存在,絕非教育本身。輕視教學是教育的虛無主義,過分關注教學則是教育的狹隘主義。

教育部所出臺的所有教授必須承擔本科生課程等規定,某種程度上就如過去由於過分重視科研而強迫一大批教師過分投入科研工作一樣,為難了一部分確實不太適合講課的老師。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今的大學,特別是財政強大、經費充足的大學,總是在不斷地四處挖老師,而如此興師動眾甚至吃相難看地“匯聚”各地的一流二流又或者包裝加工了的名師。其實目的說到底還是以此提高分數線,吸引來優質的生源,然後才有可能有機會去培養一流人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只有一流師資而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大學可以是優秀的研究院,但絕不是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的成績是評價大學的唯一標準。那麼什麼樣的才是人才?作為大學,其培養過程自然不是零件加工車間,要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而是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自己變成人才,這個人才,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向的,是多角度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大學不應替學生做出決定要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才,而應對學生的價值觀做出基本的正確引導之後儘可能的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資源和自由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任何一所培養出的人才都千篇一律的大學,即使培養出的人才再優秀,也絕不是一流的大學。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作為多渠道、寬口徑、彼此之間相互聯繫的綜合體系,教育正是培養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它能培養出有趣的靈魂、完整獨立的個體,其次是合格的公民,再其次才是醫生、教師、工程師。而事實是,我們這些過分的強制或半強制的、行政的或者經濟的、脫離教育本身,手段和政策,人為的把事物本身之間的內在聯繫割裂。教育的管理者甚至部分教育者缺乏對教育實質的思考,致使教育本身在教育過程中的錯位甚至缺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加劇了大學生就業壓力,面對家長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的壓力。高校與教育主管部門過分的關注就業,儼然一副“不以就業為目的的211不是好大專,不以就業為目的的大學不是好技校”的姿態,而那些錯過了機會的雙非則更是頓足捶胸然後拿出自己的就業率表示自己的成長其實早就超過了那些985+211,只要你來,不管你讀什麼,畢業一定有工作!

不難看出,整個社會的氛圍就是如此,我們一直以來把大學看作一個職業培訓機構,在高校就業辦的老師們看來,只要你畢業有去處,不管是端盤子還是洗碗,都是了不起的一個小數點。學校對你不錯,你學以致用,有了工作,應該感謝你這莫名其妙的四年不是嗎?倘若畢業生中有幾個進了更好的公司,或者簽了五位數的合同,那更是值得大書特書一番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高校教育,成了服務於經濟社會的教育,成了找工作掙小錢錢為唯一風向標的教育,於是在家長、老師、學生還有各種輿論和氛圍中,我們理直氣壯地拋棄了教育本身的意義。

大學通常被分為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指標型大學,教學型大學,應用型大學等,科研確實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按照通行的標準世界上大多數一流大學都是研究型大學,再加上各種排名、評估盛行的刺激下。於是不少高校更是脫離實際爭相建設研究型大學。某些校長甚至公開表示,新來的老師三年內如果沒有某某某的文章等就要怎麼怎麼樣。關注科研工作沒錯,但是如果過分關注並在教師評價體系中過分誇大科研成果所佔據的比重。那麼所導致的教學工作的嚴重忽視結果就是坑慘了帶著理想來讀書的新一代。而且在現行寬進寬出的背景下,這樣的機制加劇了人才培養質量的下滑,很多學生聽著這個大牛的名字進了這個大學,結果四年連這個大牛的影子都沒有見到,更別提能有所收穫了。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事可把教育主管部門急得不行,於是一系列政策出臺了,要求各高校抓好教學特別是本科生教學工作。能做成什麼樣不知道,至少上面很重視是好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學雖是教育的最基本保障,但卻也只是教育的重要一環而存在,絕非教育本身。輕視教學是教育的虛無主義,過分關注教學則是教育的狹隘主義。

教育部所出臺的所有教授必須承擔本科生課程等規定,某種程度上就如過去由於過分重視科研而強迫一大批教師過分投入科研工作一樣,為難了一部分確實不太適合講課的老師。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對於這部分確實不太會講課的老師以及他們的學生無疑都是一種考驗。當然並不是說”部分“老師可以以此為由不承擔本科生的教學工作,而教學本身也可以有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之分,並不一定只有承擔具體課程,才是參與本科生教育教學工作。哪怕你來上第一節課也是好的,很多名校也是這樣做的。況且更重要的是採用積極引導的方式,讓合適的崗位上有合適的教師全方位的參與到教育的各個合適的層面。

"

大學到底是什麼?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又或者是職業培訓機構?還是三者的總和?

早些年時,提及大學,我們總會說,大學,非大廈,而在大師。因為有了大師,就有可能培養出厲害的學生。

可是我們跳出來,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所大學,比起匯聚一流師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流人才,換而言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首要的核心任務是培養人才。因為再厲害的老師有時候對於愚笨的學生,有時候也同樣束手無策尷尬的很。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成,大師其實是用來教天資聰慧的人的,這雖然聽起來不舒服,可是卻是事實。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今的大學,特別是財政強大、經費充足的大學,總是在不斷地四處挖老師,而如此興師動眾甚至吃相難看地“匯聚”各地的一流二流又或者包裝加工了的名師。其實目的說到底還是以此提高分數線,吸引來優質的生源,然後才有可能有機會去培養一流人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只有一流師資而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大學可以是優秀的研究院,但絕不是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的成績是評價大學的唯一標準。那麼什麼樣的才是人才?作為大學,其培養過程自然不是零件加工車間,要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而是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自己變成人才,這個人才,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向的,是多角度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大學不應替學生做出決定要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才,而應對學生的價值觀做出基本的正確引導之後儘可能的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資源和自由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任何一所培養出的人才都千篇一律的大學,即使培養出的人才再優秀,也絕不是一流的大學。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作為多渠道、寬口徑、彼此之間相互聯繫的綜合體系,教育正是培養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它能培養出有趣的靈魂、完整獨立的個體,其次是合格的公民,再其次才是醫生、教師、工程師。而事實是,我們這些過分的強制或半強制的、行政的或者經濟的、脫離教育本身,手段和政策,人為的把事物本身之間的內在聯繫割裂。教育的管理者甚至部分教育者缺乏對教育實質的思考,致使教育本身在教育過程中的錯位甚至缺位。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加劇了大學生就業壓力,面對家長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的壓力。高校與教育主管部門過分的關注就業,儼然一副“不以就業為目的的211不是好大專,不以就業為目的的大學不是好技校”的姿態,而那些錯過了機會的雙非則更是頓足捶胸然後拿出自己的就業率表示自己的成長其實早就超過了那些985+211,只要你來,不管你讀什麼,畢業一定有工作!

不難看出,整個社會的氛圍就是如此,我們一直以來把大學看作一個職業培訓機構,在高校就業辦的老師們看來,只要你畢業有去處,不管是端盤子還是洗碗,都是了不起的一個小數點。學校對你不錯,你學以致用,有了工作,應該感謝你這莫名其妙的四年不是嗎?倘若畢業生中有幾個進了更好的公司,或者簽了五位數的合同,那更是值得大書特書一番的。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高校教育,成了服務於經濟社會的教育,成了找工作掙小錢錢為唯一風向標的教育,於是在家長、老師、學生還有各種輿論和氛圍中,我們理直氣壯地拋棄了教育本身的意義。

大學通常被分為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指標型大學,教學型大學,應用型大學等,科研確實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按照通行的標準世界上大多數一流大學都是研究型大學,再加上各種排名、評估盛行的刺激下。於是不少高校更是脫離實際爭相建設研究型大學。某些校長甚至公開表示,新來的老師三年內如果沒有某某某的文章等就要怎麼怎麼樣。關注科研工作沒錯,但是如果過分關注並在教師評價體系中過分誇大科研成果所佔據的比重。那麼所導致的教學工作的嚴重忽視結果就是坑慘了帶著理想來讀書的新一代。而且在現行寬進寬出的背景下,這樣的機制加劇了人才培養質量的下滑,很多學生聽著這個大牛的名字進了這個大學,結果四年連這個大牛的影子都沒有見到,更別提能有所收穫了。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事可把教育主管部門急得不行,於是一系列政策出臺了,要求各高校抓好教學特別是本科生教學工作。能做成什麼樣不知道,至少上面很重視是好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學雖是教育的最基本保障,但卻也只是教育的重要一環而存在,絕非教育本身。輕視教學是教育的虛無主義,過分關注教學則是教育的狹隘主義。

教育部所出臺的所有教授必須承擔本科生課程等規定,某種程度上就如過去由於過分重視科研而強迫一大批教師過分投入科研工作一樣,為難了一部分確實不太適合講課的老師。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對於這部分確實不太會講課的老師以及他們的學生無疑都是一種考驗。當然並不是說”部分“老師可以以此為由不承擔本科生的教學工作,而教學本身也可以有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之分,並不一定只有承擔具體課程,才是參與本科生教育教學工作。哪怕你來上第一節課也是好的,很多名校也是這樣做的。況且更重要的是採用積極引導的方式,讓合適的崗位上有合適的教師全方位的參與到教育的各個合適的層面。

割裂的高校教育----所謂大學,到底是什麼?

結果上面小瞧了下面的應變能力,下面則”聰明地應付”了上面的過分的強制或者半強制的政策,不但如此,還抨擊起這“官僚的”行政手段,覺得他們才是不懂教育的。於是在這樣貓捉老鼠的博弈遊戲中,大量的被該用於高校教育的能量在強迫的過程中消耗甚至浪費,而不能充分轉化為推動高校進步的直接動力。這對高校是種遺憾,對社會是種遺憾,對學生更是種災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