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1

歷史劇《漢武大帝》中有過這樣一個片段:青年劉徹甫一登位,雄心勃勃想要革除弊政,讓朝廷吹進一股新風。為此他重用以趙綰和王臧為代表的一班儒生,並禮聘趙和王的老師申公,向他虛心求教。沒想到面對著滿懷期待的劉徹,年屆八旬的申老爺子只是說了“為政不在於多說話,而在於多做事”這樣的空談,隨即便哈欠連連,盡顯老邁之相,惹得劉徹老大的不高興。趙綰和王臧聽聞此事,忙去問老師為何如此吝惜言辭,申公則捻捻鬍鬚道:“好的理論,宛如一個剛出浴的美人兒,她必須依附於一個有權勢的人,方能生存。你們倆看那個御座上的孩子,他是那樣的人嗎?”

據歷史記載,這個申公原名申培,大約生於公元前220年,正是秦始皇剛剛統一天下之時。此後他歷經焚書坑儒,又眼見秦滅漢興,可謂深諳政道,絕不僅僅是個讀死書的腐儒。在申公看來,劉徹雖然有志於興儒改制,但尚未坐穩皇位,步子邁得太大,搞不好會閃了腰。結果一語成讖,不久後,武帝的祖母竇太后竇漪房發難,派人調查出趙綰王臧在任期間有為自己謀私利的情節,二人雙雙下獄,不久自盡。而支持改制的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則一律免官,武帝的新政還未來得及全面推行,便胎死腹中。

長期以來在大眾的認知中,竇太后之所以阻撓新政,是由於推行儒學和自己所崇尚的黃老之學格格不入。那麼,這位老太后以垂暮之年搞出這麼大的動靜,真的僅僅是為了儒道之爭嗎?

"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1

歷史劇《漢武大帝》中有過這樣一個片段:青年劉徹甫一登位,雄心勃勃想要革除弊政,讓朝廷吹進一股新風。為此他重用以趙綰和王臧為代表的一班儒生,並禮聘趙和王的老師申公,向他虛心求教。沒想到面對著滿懷期待的劉徹,年屆八旬的申老爺子只是說了“為政不在於多說話,而在於多做事”這樣的空談,隨即便哈欠連連,盡顯老邁之相,惹得劉徹老大的不高興。趙綰和王臧聽聞此事,忙去問老師為何如此吝惜言辭,申公則捻捻鬍鬚道:“好的理論,宛如一個剛出浴的美人兒,她必須依附於一個有權勢的人,方能生存。你們倆看那個御座上的孩子,他是那樣的人嗎?”

據歷史記載,這個申公原名申培,大約生於公元前220年,正是秦始皇剛剛統一天下之時。此後他歷經焚書坑儒,又眼見秦滅漢興,可謂深諳政道,絕不僅僅是個讀死書的腐儒。在申公看來,劉徹雖然有志於興儒改制,但尚未坐穩皇位,步子邁得太大,搞不好會閃了腰。結果一語成讖,不久後,武帝的祖母竇太后竇漪房發難,派人調查出趙綰王臧在任期間有為自己謀私利的情節,二人雙雙下獄,不久自盡。而支持改制的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則一律免官,武帝的新政還未來得及全面推行,便胎死腹中。

長期以來在大眾的認知中,竇太后之所以阻撓新政,是由於推行儒學和自己所崇尚的黃老之學格格不入。那麼,這位老太后以垂暮之年搞出這麼大的動靜,真的僅僅是為了儒道之爭嗎?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2

黃老學說中提倡的“無為而治”,大抵是要求統治者儘可能不要擾民,不要發動戰爭和徭役,不要嚴刑峻法,給百姓一個安心生活的環境。而西漢初立時,歷經數年戰爭的華夏大地可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民生凋敝,急需補血,於是從劉邦一直到景帝的幾代統治者便推行黃老的“無為”政策,與民生息,到了景帝末年,“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可見此時大漢已經多麼富足。

出身孤苦,自幼侍奉呂后,後又嫁給文帝為妻的竇太后,見證並參與了丈夫和兒子創建“文景之治”的盛世。年輕時的她在呂后面前謹小慎微,即使從代王妃升級成皇后,由於夫妻二人毫無倚仗,故而也是步步小心。這種隱忍恬淡的性格,又恰恰符合黃老之學的修身之道,因此從竇太后的生平和施政來說她尊道而蔑儒並沒有錯,但並不全面。

事實上,《老子》一書詞句玄妙。哲理幽深,本非易讀之書。但也正因其深奧,便容易讓人隨意附會,各取所需。《老子》中不少詞句,可以附會為母權或者女性的偉大,諸如“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柔弱勝剛強”、“牝常以靜勝牡”等等。這些話可以從老子“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角度理解為萬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但也在無形中為竇太后“柔弱勝剛強”,以“天下母”的身份悠然自得地居於大漢權力的中心。正因如此,竇太后要求景帝、武帝和竇氏的子侄自幼必須精讀《老子》,恐怕老太太正是要通過這種洗腦式的教育,令自己無上的權威不可動搖。

可是呢?偏偏就有不長眼的傢伙來觸碰竇太后的逆鱗,而這個叫轅固生的人又恰是一位老儒。轅固生同志在景帝在位時擔任宮中的博士,曾經和黃生辯論武王伐紂到底孰是孰非,結果將黃生辯得啞口無言。這麼一個鐵齒銅牙的硬漢,在竇太后問他覺得《老子》這書該如何評價時,也是毫不客氣地回答“此家人言耳”(這不過是老百姓看的書)!竇太后聽了勃然大怒:心想轅固生這話不只是輕視《老子》,更是在譏諷自己出身寒微。盛怒的竇老太后將轅固生和野豬關在一起,令兩者搏鬥。眼看可憐的轅固生就要被拱成肉泥,景帝連忙扔給他一把劍,轅固生這才殺了野豬,保得了性命。通過這事兒就可以看出,比藐視《老子》更讓竇太后無法忍受的,是藐視自己的權威。

"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1

歷史劇《漢武大帝》中有過這樣一個片段:青年劉徹甫一登位,雄心勃勃想要革除弊政,讓朝廷吹進一股新風。為此他重用以趙綰和王臧為代表的一班儒生,並禮聘趙和王的老師申公,向他虛心求教。沒想到面對著滿懷期待的劉徹,年屆八旬的申老爺子只是說了“為政不在於多說話,而在於多做事”這樣的空談,隨即便哈欠連連,盡顯老邁之相,惹得劉徹老大的不高興。趙綰和王臧聽聞此事,忙去問老師為何如此吝惜言辭,申公則捻捻鬍鬚道:“好的理論,宛如一個剛出浴的美人兒,她必須依附於一個有權勢的人,方能生存。你們倆看那個御座上的孩子,他是那樣的人嗎?”

據歷史記載,這個申公原名申培,大約生於公元前220年,正是秦始皇剛剛統一天下之時。此後他歷經焚書坑儒,又眼見秦滅漢興,可謂深諳政道,絕不僅僅是個讀死書的腐儒。在申公看來,劉徹雖然有志於興儒改制,但尚未坐穩皇位,步子邁得太大,搞不好會閃了腰。結果一語成讖,不久後,武帝的祖母竇太后竇漪房發難,派人調查出趙綰王臧在任期間有為自己謀私利的情節,二人雙雙下獄,不久自盡。而支持改制的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則一律免官,武帝的新政還未來得及全面推行,便胎死腹中。

長期以來在大眾的認知中,竇太后之所以阻撓新政,是由於推行儒學和自己所崇尚的黃老之學格格不入。那麼,這位老太后以垂暮之年搞出這麼大的動靜,真的僅僅是為了儒道之爭嗎?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2

黃老學說中提倡的“無為而治”,大抵是要求統治者儘可能不要擾民,不要發動戰爭和徭役,不要嚴刑峻法,給百姓一個安心生活的環境。而西漢初立時,歷經數年戰爭的華夏大地可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民生凋敝,急需補血,於是從劉邦一直到景帝的幾代統治者便推行黃老的“無為”政策,與民生息,到了景帝末年,“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可見此時大漢已經多麼富足。

出身孤苦,自幼侍奉呂后,後又嫁給文帝為妻的竇太后,見證並參與了丈夫和兒子創建“文景之治”的盛世。年輕時的她在呂后面前謹小慎微,即使從代王妃升級成皇后,由於夫妻二人毫無倚仗,故而也是步步小心。這種隱忍恬淡的性格,又恰恰符合黃老之學的修身之道,因此從竇太后的生平和施政來說她尊道而蔑儒並沒有錯,但並不全面。

事實上,《老子》一書詞句玄妙。哲理幽深,本非易讀之書。但也正因其深奧,便容易讓人隨意附會,各取所需。《老子》中不少詞句,可以附會為母權或者女性的偉大,諸如“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柔弱勝剛強”、“牝常以靜勝牡”等等。這些話可以從老子“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角度理解為萬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但也在無形中為竇太后“柔弱勝剛強”,以“天下母”的身份悠然自得地居於大漢權力的中心。正因如此,竇太后要求景帝、武帝和竇氏的子侄自幼必須精讀《老子》,恐怕老太太正是要通過這種洗腦式的教育,令自己無上的權威不可動搖。

可是呢?偏偏就有不長眼的傢伙來觸碰竇太后的逆鱗,而這個叫轅固生的人又恰是一位老儒。轅固生同志在景帝在位時擔任宮中的博士,曾經和黃生辯論武王伐紂到底孰是孰非,結果將黃生辯得啞口無言。這麼一個鐵齒銅牙的硬漢,在竇太后問他覺得《老子》這書該如何評價時,也是毫不客氣地回答“此家人言耳”(這不過是老百姓看的書)!竇太后聽了勃然大怒:心想轅固生這話不只是輕視《老子》,更是在譏諷自己出身寒微。盛怒的竇老太后將轅固生和野豬關在一起,令兩者搏鬥。眼看可憐的轅固生就要被拱成肉泥,景帝連忙扔給他一把劍,轅固生這才殺了野豬,保得了性命。通過這事兒就可以看出,比藐視《老子》更讓竇太后無法忍受的,是藐視自己的權威。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3

除了儒道之爭外,竇太后發難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新政的一些主張侵害了舊貴族的利益。

在史書中著濃墨記載的漢武新政有這麼三條:除關、檢舉、列侯就國。

所謂“除關”,是指取消函谷關的關禁。漢初沿用秦法,出入函谷關必須有專門的文書,從而防止一些閒雜人可能會給京城帶來治安問題。除去關禁,為的是顯示天下太平,這個在竇太后看來應該沒什麼問題。

所謂“檢舉”,就是要整頓宗親,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史記》中還特意寫到:“舉適諸竇,宗室毋節行者,除其屬籍”,也就是將以竇家為代表的外戚們中間那些為非作歹的傢伙逮起來,除去他們的宗親身份。如此一來,狐假虎威的外戚就沒法繼續橫行無忌了。

所謂“列侯就國”,顧名思義就是讓這些被分封的皇親國戚乖乖去自己的封地,這一招可說是要了宗親們的老命:這些所謂的封地往往地處偏遠,跟京城的經濟文化差距較大,生活水平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那些要跟著駙馬同去封國的公主們,更是一萬個不情願。比沒法過滋潤日子更令宗親們難以接受的,是他們要遠離長安這個政治中心,山高皇帝遠,被漸漸遺忘,未來的升遷希望頓時變得無比渺茫。

這些宗親,要麼是景帝甚至文帝時代的叔叔大爺們,要麼是竇氏宗族的子侄,而這個利益群體的核心,無疑是竇太后了。竇老太太雖然心知這些措施都是革除弊政的良藥,但耐不住這些小輩兒們天天在自己耳邊訴苦,漸漸也覺得小孫子這“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不是做得太過了些,需要自己出手控制一下了。

"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1

歷史劇《漢武大帝》中有過這樣一個片段:青年劉徹甫一登位,雄心勃勃想要革除弊政,讓朝廷吹進一股新風。為此他重用以趙綰和王臧為代表的一班儒生,並禮聘趙和王的老師申公,向他虛心求教。沒想到面對著滿懷期待的劉徹,年屆八旬的申老爺子只是說了“為政不在於多說話,而在於多做事”這樣的空談,隨即便哈欠連連,盡顯老邁之相,惹得劉徹老大的不高興。趙綰和王臧聽聞此事,忙去問老師為何如此吝惜言辭,申公則捻捻鬍鬚道:“好的理論,宛如一個剛出浴的美人兒,她必須依附於一個有權勢的人,方能生存。你們倆看那個御座上的孩子,他是那樣的人嗎?”

據歷史記載,這個申公原名申培,大約生於公元前220年,正是秦始皇剛剛統一天下之時。此後他歷經焚書坑儒,又眼見秦滅漢興,可謂深諳政道,絕不僅僅是個讀死書的腐儒。在申公看來,劉徹雖然有志於興儒改制,但尚未坐穩皇位,步子邁得太大,搞不好會閃了腰。結果一語成讖,不久後,武帝的祖母竇太后竇漪房發難,派人調查出趙綰王臧在任期間有為自己謀私利的情節,二人雙雙下獄,不久自盡。而支持改制的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則一律免官,武帝的新政還未來得及全面推行,便胎死腹中。

長期以來在大眾的認知中,竇太后之所以阻撓新政,是由於推行儒學和自己所崇尚的黃老之學格格不入。那麼,這位老太后以垂暮之年搞出這麼大的動靜,真的僅僅是為了儒道之爭嗎?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2

黃老學說中提倡的“無為而治”,大抵是要求統治者儘可能不要擾民,不要發動戰爭和徭役,不要嚴刑峻法,給百姓一個安心生活的環境。而西漢初立時,歷經數年戰爭的華夏大地可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民生凋敝,急需補血,於是從劉邦一直到景帝的幾代統治者便推行黃老的“無為”政策,與民生息,到了景帝末年,“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可見此時大漢已經多麼富足。

出身孤苦,自幼侍奉呂后,後又嫁給文帝為妻的竇太后,見證並參與了丈夫和兒子創建“文景之治”的盛世。年輕時的她在呂后面前謹小慎微,即使從代王妃升級成皇后,由於夫妻二人毫無倚仗,故而也是步步小心。這種隱忍恬淡的性格,又恰恰符合黃老之學的修身之道,因此從竇太后的生平和施政來說她尊道而蔑儒並沒有錯,但並不全面。

事實上,《老子》一書詞句玄妙。哲理幽深,本非易讀之書。但也正因其深奧,便容易讓人隨意附會,各取所需。《老子》中不少詞句,可以附會為母權或者女性的偉大,諸如“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柔弱勝剛強”、“牝常以靜勝牡”等等。這些話可以從老子“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角度理解為萬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但也在無形中為竇太后“柔弱勝剛強”,以“天下母”的身份悠然自得地居於大漢權力的中心。正因如此,竇太后要求景帝、武帝和竇氏的子侄自幼必須精讀《老子》,恐怕老太太正是要通過這種洗腦式的教育,令自己無上的權威不可動搖。

可是呢?偏偏就有不長眼的傢伙來觸碰竇太后的逆鱗,而這個叫轅固生的人又恰是一位老儒。轅固生同志在景帝在位時擔任宮中的博士,曾經和黃生辯論武王伐紂到底孰是孰非,結果將黃生辯得啞口無言。這麼一個鐵齒銅牙的硬漢,在竇太后問他覺得《老子》這書該如何評價時,也是毫不客氣地回答“此家人言耳”(這不過是老百姓看的書)!竇太后聽了勃然大怒:心想轅固生這話不只是輕視《老子》,更是在譏諷自己出身寒微。盛怒的竇老太后將轅固生和野豬關在一起,令兩者搏鬥。眼看可憐的轅固生就要被拱成肉泥,景帝連忙扔給他一把劍,轅固生這才殺了野豬,保得了性命。通過這事兒就可以看出,比藐視《老子》更讓竇太后無法忍受的,是藐視自己的權威。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3

除了儒道之爭外,竇太后發難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新政的一些主張侵害了舊貴族的利益。

在史書中著濃墨記載的漢武新政有這麼三條:除關、檢舉、列侯就國。

所謂“除關”,是指取消函谷關的關禁。漢初沿用秦法,出入函谷關必須有專門的文書,從而防止一些閒雜人可能會給京城帶來治安問題。除去關禁,為的是顯示天下太平,這個在竇太后看來應該沒什麼問題。

所謂“檢舉”,就是要整頓宗親,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史記》中還特意寫到:“舉適諸竇,宗室毋節行者,除其屬籍”,也就是將以竇家為代表的外戚們中間那些為非作歹的傢伙逮起來,除去他們的宗親身份。如此一來,狐假虎威的外戚就沒法繼續橫行無忌了。

所謂“列侯就國”,顧名思義就是讓這些被分封的皇親國戚乖乖去自己的封地,這一招可說是要了宗親們的老命:這些所謂的封地往往地處偏遠,跟京城的經濟文化差距較大,生活水平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那些要跟著駙馬同去封國的公主們,更是一萬個不情願。比沒法過滋潤日子更令宗親們難以接受的,是他們要遠離長安這個政治中心,山高皇帝遠,被漸漸遺忘,未來的升遷希望頓時變得無比渺茫。

這些宗親,要麼是景帝甚至文帝時代的叔叔大爺們,要麼是竇氏宗族的子侄,而這個利益群體的核心,無疑是竇太后了。竇老太太雖然心知這些措施都是革除弊政的良藥,但耐不住這些小輩兒們天天在自己耳邊訴苦,漸漸也覺得小孫子這“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不是做得太過了些,需要自己出手控制一下了。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04

而真正點燃了竇太后一連串發飆的導火索,其實是愣頭青趙綰同志向漢武帝建議:請無奏事東宮(不需要什麼事情都向竇太后稟告)。一方面,趙綰是希望武帝能夠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另一方面,他也是覺得竇太后年事已高,不會有什麼能量。不想老太太只是輕輕動了動手指,就將一派革新的大臣像捏蛐蛐兒一樣捏死了。

當然,竇太后一生的功績德行不能因此而否定。出身農女的竇漪房,無論是王妃、皇后還是成為太后,都始終關心民間疾苦,時時接濟鰥寡孤獨。而漢景帝和漢武帝能夠成為一代有為之君,更離不開她的殷切教誨。只是在帝國政治你死我活的鬥爭中,只有狠辣果決才能避免成為敗者,而對權力的那份貪戀,恐怕任何人都無法免俗。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琴劍霜月 編輯:吃硬盤吧、小二

本文由「魚羊史記」原創制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歡迎轉發朋友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