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淮南土話“洋貨”一詞說開去

大學 洋姜 日本 蠶豆 八公山視界 八公山視界 2017-09-18

隨筆:《從淮南土話“洋貨”一詞說開去》

從淮南土話“洋貨”一詞說開去

“洋”字在漢語中,本意為博大、眾多。從“洋洋大觀”、“洋洋灑灑”、“洋洋得意”、“喜氣洋洋”等詞語中可品味領略其意。以水為例,小者為池,大者稱塘,再大為湖,比湖再大叫作海,比海再大,就是洋了。佔地球表面積30%的陸地分為七大洲,而佔地球面積70%的水域只分為四大洋,可見洋之大。

中國古人囿於當時的科技與交通條件,認為天圓地方,藍天下只有一塊大地,就是華夏神州。我們祖先就住在這塊大地的中央,稱為中華或中國。周邊地區居住的一些少數民族,北方為狄,南方為蠻,東部叫夷,西部稱胡。他們都被認為是野蠻沒開化之人,因此,南方被叫作荒蠻之地,其人被叫作南蠻,被認為野蠻、蠻橫、蠻不講理;西部之人則被叫作胡人。其馬叫作胡馬,其衣叫作胡服,其言叫作胡語。因為一開始聽不懂他們的話,理不出頭腦,便認為人家是“胡說”。由此還引出了“胡言亂語”、“胡說八道”“胡編亂造”、“胡攪蠻纏”等一系列帶貶斥意義的詞語。一些由西域少數民族傳過來的物品也都被戴上了“胡”字,如胡琴、胡笳、胡椒、胡麻、胡蘿蔔,還有胡桃(核桃)、胡豆(蠶豆)、胡瓜(黃瓜)等等。

直到明朝以後,隨著鄭和下西洋和西方傳教士的進入,國人才漸漸知道,近海之外,還有遠洋,遠洋之外, 還有外國。於是,出國被叫作出洋,外國人被稱為洋人,或洋鬼子。由外國傳過來的物品統稱“洋貨”,如“洋布”(機織布)、“洋鐵”(白鐵皮)、“洋麵”(機碾面)、“洋油”(煤油)、“洋釘”(鐵釘)、“洋火”(火柴)、“洋車”(自行車),水泥被叫作“洋灰”,等等,不一而足。

至清末民初,中國已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隨著日本和歐美一些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經濟和文化侵略一步步加深,國人的思想觀念又從老祖宗對外族的高傲自大轉為奴顏婢膝和崇洋媚外。於是有了“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這樣的奇談怪論。不僅自家的大刀長矛比不上洋人的洋槍洋炮,連中國的馬和狗在洋馬洋狗面前也自愧不如,更不用說黃皮膚黑頭髮的中國人在金髮碧眼白皮膚的“洋人”面前必須卑躬屈膝了。要不,那些洋人們怎麼敢在中國的土地上趾高氣揚,罵中國人是“東亞病夫”,說“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要不,怎麼會有一些人跑到東洋(日本)或西洋(歐美)“留”一下“洋”(留學),鍍一層金,“洋裝”(西服)往身上一套就回到國內充當“假洋鬼子”?

不僅人沾上“洋”字就神氣活現,連馬和狗前面加上一個“洋”不也變得趾高氣揚?反正只要是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都姓“洋”。比如“洋蔥”、“洋蒜”、“洋芋”(馬鈴薯)、“洋白菜”、“洋柿子”(西紅柿)。不過,我們中國人對這些“洋貨”不但不反感,反而挺喜歡。因為它們早已被我們“洋為中用”,成了國人日常蔬菜了。日常蔬菜中還有一種帶“洋”的植物,名叫“洋生薑”,學名“菊芋”的,我就很喜歡。因為上大學時有一次得了瘧疾,病後頭昏口苦無食慾,當時吃了同學的一塊醬洋生薑,頓時覺得味美無比,就在腦中留下了美好印象。前幾天出門散步,在一堆廢墟上挖到了一些菊芋,妻子醃製後覺得甜脆可口,也很愛吃。上網一查,原來它還是對人體血糖有雙向調節作用的上好保健品呢。之所以叫“洋生薑”,是因為它的塊根的樣子特像生薑,原產北美洲,後經歐洲傳入中國。我之所以寫下這篇短文,就是由它名中的“洋”字引起的。

順便說一句,“洋貨”一詞,在淮南、壽縣一帶的方言裡,用作形容詞,意思是“高傲、愛發脾氣”。如“你瞎洋貨什麼?!”意思是“你傲什麼傲?!”“洋氣”一詞,則是說“時髦、時尚”。記得我上大學時,學院裡流傳幾句順口溜:“地理系土裡土氣,藝術系妖里妖氣,政教系官裡官氣,外語系洋裡洋氣。”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學生們都又窮又土,哪有那麼多的“氣”喲。我就是外語系的,不還是一輩子都土得掉渣?


(撰稿:張瑞安)

——【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