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建聯如山卻孤獨的背影,定格在歷史深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廣州的深夜,睡不著。小組沒出線那一夜,我已經寫過,那讓中國籃球倒退了十年。那失去直通東京,可能也是失去奧運資格的這一戰呢?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乾脆選了一些網絡上大家都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到天明,咱們聊聊吧。

"

易建聯如山卻孤獨的背影,定格在歷史深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廣州的深夜,睡不著。小組沒出線那一夜,我已經寫過,那讓中國籃球倒退了十年。那失去直通東京,可能也是失去奧運資格的這一戰呢?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乾脆選了一些網絡上大家都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到天明,咱們聊聊吧。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這場失敗帶給男籃的影響是什麼?

易建聯在賽後用英文回答的問題出現了被誤讀,他自己也在新聞發佈會上澄清,沒有說過退出國家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在客觀上,他也的確可能打完了國家隊生涯的最後一場球。明年6月還有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和歐美諸強決戰,24支球隊搶四個名額,這個難度比世界盃進前四還難,想晉級基本不可能了。但這應該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練兵機會,讓中國男籃能連續和世界高水平球隊比賽。這樣的機會,之前就是太少了。

在失去東京奧運會參賽權的前提下,未來四年,中國男籃就沒有世界大賽了。因為改制,現在亞洲比賽和世界大賽沒有銜接了,你說還需要阿聯這樣已近職業生涯暮年的運動員去打嗎?不光是阿聯,這支男籃裡還有幾個年近三十歲的運動員,中國運動員的年齡問題咱們也別細說了。再過四年,他們已經度過職業生涯黃金時期了。這一屆世界盃輸了,等於這一代的機會就失去了。

"

易建聯如山卻孤獨的背影,定格在歷史深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廣州的深夜,睡不著。小組沒出線那一夜,我已經寫過,那讓中國籃球倒退了十年。那失去直通東京,可能也是失去奧運資格的這一戰呢?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乾脆選了一些網絡上大家都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到天明,咱們聊聊吧。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這場失敗帶給男籃的影響是什麼?

易建聯在賽後用英文回答的問題出現了被誤讀,他自己也在新聞發佈會上澄清,沒有說過退出國家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在客觀上,他也的確可能打完了國家隊生涯的最後一場球。明年6月還有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和歐美諸強決戰,24支球隊搶四個名額,這個難度比世界盃進前四還難,想晉級基本不可能了。但這應該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練兵機會,讓中國男籃能連續和世界高水平球隊比賽。這樣的機會,之前就是太少了。

在失去東京奧運會參賽權的前提下,未來四年,中國男籃就沒有世界大賽了。因為改制,現在亞洲比賽和世界大賽沒有銜接了,你說還需要阿聯這樣已近職業生涯暮年的運動員去打嗎?不光是阿聯,這支男籃裡還有幾個年近三十歲的運動員,中國運動員的年齡問題咱們也別細說了。再過四年,他們已經度過職業生涯黃金時期了。這一屆世界盃輸了,等於這一代的機會就失去了。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下一屆世界盃,是由日本、印尼、菲律賓共同主辦,等於亞洲就佔了三個東道主,中國男籃要晉級決賽圈難度就不小。即便進了決賽圈,分組難度可想而知,中國男籃還能成為亞洲成績最好的球隊晉級奧運會嗎?所以客觀上,男籃要做好至少缺席兩屆奧運會決賽圈的準備。這意味著中國男籃的更新換代,應該從現在就主動開始了。一批20歲上下的年輕運動員,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獲得機會,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經歷高水平的歷練,把戰線拉長,把戰略目標放到未來四年到八年這個區間。這個計劃看上去很遙遠,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但改變應該從此刻就開始了。

另外,我不同意大姚負全責。主席做的大量工作卓有成效,他完成了他能完成的工作,中國籃球不能失去大姚。

這回男籃的失敗,回頭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太想當然。分組抽籤一出來,雖然我們一直在說,千萬別以為準能出線。中國男籃歷史上所有的小組出線突圍,都是大爆冷門,從來沒有作為熱門出線的經歷,咱們也沒那個實力,就等著臨場發揮呢。大熱門壓力一來,本來水平有限,再發揮不出來,更完了。但是實際上,整個行業和組織,還是沒有人真正相信中國隊能小組不出線,所以很多工作沒做細,沒落實到根兒上。

我就舉一個小例子。比賽之前我跟幾位運動員閒聊,大家都有一個期待,就是主場作戰,怎麼也得有點兒主場優勢。啥叫主場優勢?您說呢?這不是說咱們吹黑哨啊,但一般來說,東道主球隊佔10分球便宜,很正常,大家都能理解。

"

易建聯如山卻孤獨的背影,定格在歷史深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廣州的深夜,睡不著。小組沒出線那一夜,我已經寫過,那讓中國籃球倒退了十年。那失去直通東京,可能也是失去奧運資格的這一戰呢?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乾脆選了一些網絡上大家都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到天明,咱們聊聊吧。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這場失敗帶給男籃的影響是什麼?

易建聯在賽後用英文回答的問題出現了被誤讀,他自己也在新聞發佈會上澄清,沒有說過退出國家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在客觀上,他也的確可能打完了國家隊生涯的最後一場球。明年6月還有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和歐美諸強決戰,24支球隊搶四個名額,這個難度比世界盃進前四還難,想晉級基本不可能了。但這應該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練兵機會,讓中國男籃能連續和世界高水平球隊比賽。這樣的機會,之前就是太少了。

在失去東京奧運會參賽權的前提下,未來四年,中國男籃就沒有世界大賽了。因為改制,現在亞洲比賽和世界大賽沒有銜接了,你說還需要阿聯這樣已近職業生涯暮年的運動員去打嗎?不光是阿聯,這支男籃裡還有幾個年近三十歲的運動員,中國運動員的年齡問題咱們也別細說了。再過四年,他們已經度過職業生涯黃金時期了。這一屆世界盃輸了,等於這一代的機會就失去了。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下一屆世界盃,是由日本、印尼、菲律賓共同主辦,等於亞洲就佔了三個東道主,中國男籃要晉級決賽圈難度就不小。即便進了決賽圈,分組難度可想而知,中國男籃還能成為亞洲成績最好的球隊晉級奧運會嗎?所以客觀上,男籃要做好至少缺席兩屆奧運會決賽圈的準備。這意味著中國男籃的更新換代,應該從現在就主動開始了。一批20歲上下的年輕運動員,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獲得機會,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經歷高水平的歷練,把戰線拉長,把戰略目標放到未來四年到八年這個區間。這個計劃看上去很遙遠,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但改變應該從此刻就開始了。

另外,我不同意大姚負全責。主席做的大量工作卓有成效,他完成了他能完成的工作,中國籃球不能失去大姚。

這回男籃的失敗,回頭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太想當然。分組抽籤一出來,雖然我們一直在說,千萬別以為準能出線。中國男籃歷史上所有的小組出線突圍,都是大爆冷門,從來沒有作為熱門出線的經歷,咱們也沒那個實力,就等著臨場發揮呢。大熱門壓力一來,本來水平有限,再發揮不出來,更完了。但是實際上,整個行業和組織,還是沒有人真正相信中國隊能小組不出線,所以很多工作沒做細,沒落實到根兒上。

我就舉一個小例子。比賽之前我跟幾位運動員閒聊,大家都有一個期待,就是主場作戰,怎麼也得有點兒主場優勢。啥叫主場優勢?您說呢?這不是說咱們吹黑哨啊,但一般來說,東道主球隊佔10分球便宜,很正常,大家都能理解。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但事實上呢?咱們不但沒佔便宜,還吃了大虧。第一場打科特迪瓦,裁判把咱們吹的都驚慌了,幹嘛呢這是?第二場打波蘭,裁判上來就幹咱們,第二節易建聯3犯,第三節郭艾倫5犯。易建聯和郭艾倫被吹的犯規裡,都有明顯誤判,還有完全可以不吹的犯規。從第三節後半段開始,裁判突然轉向了,玩命幫咱們找。可是晚了呀大哥,您把我們外線核心給吹沒了呀。要是波蘭那場上半場沒那麼吃虧,這球很可能就拿下來了。這球拿上來了,士氣和鬥志就上去了,打委內瑞拉完全就不一樣了。唉,你說你們幹嘛呢?咱們做工作的時候,就不能有點兒CBA球隊的精神嗎……

可能有的比較單純的朋友還是說,那你就得靠實力。這話是,可咱沒有凌駕於別人之上的實力。為什麼動用這麼多資源,花了這麼多錢,把世界盃帶到中國,不就是為了爭取全方位的優勢,給中國男籃突破歷史,激發中國籃球的發展創造條件嗎?

"

易建聯如山卻孤獨的背影,定格在歷史深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廣州的深夜,睡不著。小組沒出線那一夜,我已經寫過,那讓中國籃球倒退了十年。那失去直通東京,可能也是失去奧運資格的這一戰呢?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乾脆選了一些網絡上大家都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到天明,咱們聊聊吧。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這場失敗帶給男籃的影響是什麼?

易建聯在賽後用英文回答的問題出現了被誤讀,他自己也在新聞發佈會上澄清,沒有說過退出國家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在客觀上,他也的確可能打完了國家隊生涯的最後一場球。明年6月還有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和歐美諸強決戰,24支球隊搶四個名額,這個難度比世界盃進前四還難,想晉級基本不可能了。但這應該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練兵機會,讓中國男籃能連續和世界高水平球隊比賽。這樣的機會,之前就是太少了。

在失去東京奧運會參賽權的前提下,未來四年,中國男籃就沒有世界大賽了。因為改制,現在亞洲比賽和世界大賽沒有銜接了,你說還需要阿聯這樣已近職業生涯暮年的運動員去打嗎?不光是阿聯,這支男籃裡還有幾個年近三十歲的運動員,中國運動員的年齡問題咱們也別細說了。再過四年,他們已經度過職業生涯黃金時期了。這一屆世界盃輸了,等於這一代的機會就失去了。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下一屆世界盃,是由日本、印尼、菲律賓共同主辦,等於亞洲就佔了三個東道主,中國男籃要晉級決賽圈難度就不小。即便進了決賽圈,分組難度可想而知,中國男籃還能成為亞洲成績最好的球隊晉級奧運會嗎?所以客觀上,男籃要做好至少缺席兩屆奧運會決賽圈的準備。這意味著中國男籃的更新換代,應該從現在就主動開始了。一批20歲上下的年輕運動員,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獲得機會,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經歷高水平的歷練,把戰線拉長,把戰略目標放到未來四年到八年這個區間。這個計劃看上去很遙遠,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但改變應該從此刻就開始了。

另外,我不同意大姚負全責。主席做的大量工作卓有成效,他完成了他能完成的工作,中國籃球不能失去大姚。

這回男籃的失敗,回頭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太想當然。分組抽籤一出來,雖然我們一直在說,千萬別以為準能出線。中國男籃歷史上所有的小組出線突圍,都是大爆冷門,從來沒有作為熱門出線的經歷,咱們也沒那個實力,就等著臨場發揮呢。大熱門壓力一來,本來水平有限,再發揮不出來,更完了。但是實際上,整個行業和組織,還是沒有人真正相信中國隊能小組不出線,所以很多工作沒做細,沒落實到根兒上。

我就舉一個小例子。比賽之前我跟幾位運動員閒聊,大家都有一個期待,就是主場作戰,怎麼也得有點兒主場優勢。啥叫主場優勢?您說呢?這不是說咱們吹黑哨啊,但一般來說,東道主球隊佔10分球便宜,很正常,大家都能理解。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但事實上呢?咱們不但沒佔便宜,還吃了大虧。第一場打科特迪瓦,裁判把咱們吹的都驚慌了,幹嘛呢這是?第二場打波蘭,裁判上來就幹咱們,第二節易建聯3犯,第三節郭艾倫5犯。易建聯和郭艾倫被吹的犯規裡,都有明顯誤判,還有完全可以不吹的犯規。從第三節後半段開始,裁判突然轉向了,玩命幫咱們找。可是晚了呀大哥,您把我們外線核心給吹沒了呀。要是波蘭那場上半場沒那麼吃虧,這球很可能就拿下來了。這球拿上來了,士氣和鬥志就上去了,打委內瑞拉完全就不一樣了。唉,你說你們幹嘛呢?咱們做工作的時候,就不能有點兒CBA球隊的精神嗎……

可能有的比較單純的朋友還是說,那你就得靠實力。這話是,可咱沒有凌駕於別人之上的實力。為什麼動用這麼多資源,花了這麼多錢,把世界盃帶到中國,不就是為了爭取全方位的優勢,給中國男籃突破歷史,激發中國籃球的發展創造條件嗎?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東道主的優勢,該佔絕不能含糊。2010年世錦賽,土耳其怎麼進的決賽?半決賽打完,塞爾維亞隊都瘋了。可是你回頭看看,那一屆世錦賽的成功對土耳其的籃球發展促進作用有多大。當時土耳其就一個NBA運動員奧庫,那之後出現了多名NBA運動員。雖然這屆世界盃陰錯陽差最後沒進16強,但打美國那場,顯示出了他們的實力。

咱們不說別人,就說自己。很多朋友說了,2008年奧運會突圍那支中國男籃,是史上最強的中國男籃。一提就無限懷念。那我問問您,最關鍵的對德國那場球,決勝關頭,大姚造諾維茨基那個進攻犯規,還有吹諾維茨基那個走步,這兩聲哨硬不硬?如果那個進攻犯規吹成大姚阻擋,那個走步不吹,結果會怎麼樣?如果那場球輸了,那還是你心目中的史上最強男籃嗎?你的歷史觀可能就被改寫了。歷史是由細節決定的。

唉。

聯賽和國家隊應該以哪一個優先?

一般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是覺得聯賽時間太長,影響了國家隊訓練和備戰。其實這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過去計劃經濟體制時代,肯定是國家隊優先,聯賽是賽會制,很快打完,一年裡大多數時間國家隊集訓。當時國家隊長期集訓的好處是訓練水平高,但計劃經濟體制時代的問題是資本不參與,大家都沒錢。運動員之間缺乏競爭,職業性遠遠不夠,沒到30歲就得想後路找工作,不能專注在運動生涯上。1995年CBA聯賽開始,逐漸市場化,孔雀東南飛,發財到廣東。從八一王朝到廣東王朝的更替,就是計劃經濟體制時代向市場經濟體制時代的更替。有了錢,運動員有了收入保障,才能專注在職業上,才有條件和國際接軌。當然,年紀輕輕有了錢,還能不能控制住自己,能不能保持職業熱情,這是個人精神和信念問題。哪兒都有迷失的年輕人,美國也一樣。但市場一旦打開,就不可能再關閉了。體育事業發展的潮流,也是能交給市場的,儘量交給市場。

那什麼是市場呢?聯賽就是市場。這麼多職業隊,有國企,也有私企,私企的數量在增加。聯賽代表了為中國籃球真金白銀投入的投資人的利益,這是中國籃球環境的最根本利益。聯賽規模越大,品牌價值越高,投資人的利益和中國籃球的整體利益越能得到保證。所以這時候,你還想縮小聯賽規模,讓聯賽完全為國家隊服務是不可能的。正常的思考腦回路應該是,怎樣提升聯賽水平和改善聯賽環境,讓運動員在聯賽裡得到更多鍛鍊。所以聯賽改革,必須繼續。

"

易建聯如山卻孤獨的背影,定格在歷史深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廣州的深夜,睡不著。小組沒出線那一夜,我已經寫過,那讓中國籃球倒退了十年。那失去直通東京,可能也是失去奧運資格的這一戰呢?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乾脆選了一些網絡上大家都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到天明,咱們聊聊吧。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這場失敗帶給男籃的影響是什麼?

易建聯在賽後用英文回答的問題出現了被誤讀,他自己也在新聞發佈會上澄清,沒有說過退出國家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在客觀上,他也的確可能打完了國家隊生涯的最後一場球。明年6月還有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和歐美諸強決戰,24支球隊搶四個名額,這個難度比世界盃進前四還難,想晉級基本不可能了。但這應該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練兵機會,讓中國男籃能連續和世界高水平球隊比賽。這樣的機會,之前就是太少了。

在失去東京奧運會參賽權的前提下,未來四年,中國男籃就沒有世界大賽了。因為改制,現在亞洲比賽和世界大賽沒有銜接了,你說還需要阿聯這樣已近職業生涯暮年的運動員去打嗎?不光是阿聯,這支男籃裡還有幾個年近三十歲的運動員,中國運動員的年齡問題咱們也別細說了。再過四年,他們已經度過職業生涯黃金時期了。這一屆世界盃輸了,等於這一代的機會就失去了。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下一屆世界盃,是由日本、印尼、菲律賓共同主辦,等於亞洲就佔了三個東道主,中國男籃要晉級決賽圈難度就不小。即便進了決賽圈,分組難度可想而知,中國男籃還能成為亞洲成績最好的球隊晉級奧運會嗎?所以客觀上,男籃要做好至少缺席兩屆奧運會決賽圈的準備。這意味著中國男籃的更新換代,應該從現在就主動開始了。一批20歲上下的年輕運動員,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獲得機會,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經歷高水平的歷練,把戰線拉長,把戰略目標放到未來四年到八年這個區間。這個計劃看上去很遙遠,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但改變應該從此刻就開始了。

另外,我不同意大姚負全責。主席做的大量工作卓有成效,他完成了他能完成的工作,中國籃球不能失去大姚。

這回男籃的失敗,回頭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太想當然。分組抽籤一出來,雖然我們一直在說,千萬別以為準能出線。中國男籃歷史上所有的小組出線突圍,都是大爆冷門,從來沒有作為熱門出線的經歷,咱們也沒那個實力,就等著臨場發揮呢。大熱門壓力一來,本來水平有限,再發揮不出來,更完了。但是實際上,整個行業和組織,還是沒有人真正相信中國隊能小組不出線,所以很多工作沒做細,沒落實到根兒上。

我就舉一個小例子。比賽之前我跟幾位運動員閒聊,大家都有一個期待,就是主場作戰,怎麼也得有點兒主場優勢。啥叫主場優勢?您說呢?這不是說咱們吹黑哨啊,但一般來說,東道主球隊佔10分球便宜,很正常,大家都能理解。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但事實上呢?咱們不但沒佔便宜,還吃了大虧。第一場打科特迪瓦,裁判把咱們吹的都驚慌了,幹嘛呢這是?第二場打波蘭,裁判上來就幹咱們,第二節易建聯3犯,第三節郭艾倫5犯。易建聯和郭艾倫被吹的犯規裡,都有明顯誤判,還有完全可以不吹的犯規。從第三節後半段開始,裁判突然轉向了,玩命幫咱們找。可是晚了呀大哥,您把我們外線核心給吹沒了呀。要是波蘭那場上半場沒那麼吃虧,這球很可能就拿下來了。這球拿上來了,士氣和鬥志就上去了,打委內瑞拉完全就不一樣了。唉,你說你們幹嘛呢?咱們做工作的時候,就不能有點兒CBA球隊的精神嗎……

可能有的比較單純的朋友還是說,那你就得靠實力。這話是,可咱沒有凌駕於別人之上的實力。為什麼動用這麼多資源,花了這麼多錢,把世界盃帶到中國,不就是為了爭取全方位的優勢,給中國男籃突破歷史,激發中國籃球的發展創造條件嗎?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東道主的優勢,該佔絕不能含糊。2010年世錦賽,土耳其怎麼進的決賽?半決賽打完,塞爾維亞隊都瘋了。可是你回頭看看,那一屆世錦賽的成功對土耳其的籃球發展促進作用有多大。當時土耳其就一個NBA運動員奧庫,那之後出現了多名NBA運動員。雖然這屆世界盃陰錯陽差最後沒進16強,但打美國那場,顯示出了他們的實力。

咱們不說別人,就說自己。很多朋友說了,2008年奧運會突圍那支中國男籃,是史上最強的中國男籃。一提就無限懷念。那我問問您,最關鍵的對德國那場球,決勝關頭,大姚造諾維茨基那個進攻犯規,還有吹諾維茨基那個走步,這兩聲哨硬不硬?如果那個進攻犯規吹成大姚阻擋,那個走步不吹,結果會怎麼樣?如果那場球輸了,那還是你心目中的史上最強男籃嗎?你的歷史觀可能就被改寫了。歷史是由細節決定的。

唉。

聯賽和國家隊應該以哪一個優先?

一般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是覺得聯賽時間太長,影響了國家隊訓練和備戰。其實這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過去計劃經濟體制時代,肯定是國家隊優先,聯賽是賽會制,很快打完,一年裡大多數時間國家隊集訓。當時國家隊長期集訓的好處是訓練水平高,但計劃經濟體制時代的問題是資本不參與,大家都沒錢。運動員之間缺乏競爭,職業性遠遠不夠,沒到30歲就得想後路找工作,不能專注在運動生涯上。1995年CBA聯賽開始,逐漸市場化,孔雀東南飛,發財到廣東。從八一王朝到廣東王朝的更替,就是計劃經濟體制時代向市場經濟體制時代的更替。有了錢,運動員有了收入保障,才能專注在職業上,才有條件和國際接軌。當然,年紀輕輕有了錢,還能不能控制住自己,能不能保持職業熱情,這是個人精神和信念問題。哪兒都有迷失的年輕人,美國也一樣。但市場一旦打開,就不可能再關閉了。體育事業發展的潮流,也是能交給市場的,儘量交給市場。

那什麼是市場呢?聯賽就是市場。這麼多職業隊,有國企,也有私企,私企的數量在增加。聯賽代表了為中國籃球真金白銀投入的投資人的利益,這是中國籃球環境的最根本利益。聯賽規模越大,品牌價值越高,投資人的利益和中國籃球的整體利益越能得到保證。所以這時候,你還想縮小聯賽規模,讓聯賽完全為國家隊服務是不可能的。正常的思考腦回路應該是,怎樣提升聯賽水平和改善聯賽環境,讓運動員在聯賽裡得到更多鍛鍊。所以聯賽改革,必須繼續。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另外,你說國家隊沒得到集訓時間的保障,這也是胡說。這屆國家隊從5月份集中,到8月底比賽,集訓時間四個月。世界上有多少國家隊能集訓四個月備戰?關鍵是,集訓四個月,後三個月打了17場熱身賽,熱身賽數量世界第一,其中大量是低水平熱身賽,而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第一造成球隊非常疲憊,後期連續出現傷病;第二造成整塊訓練時間非常少,比賽出現問題後,沒有足夠訓練去解決問題。可國家隊的商務權益是打包賣給盈方了,盈方每年給籃協大量的錢。要保護盈方的利益,國家隊就得每年給人家打比賽。你罵盈方也是不對的,人家給錢了呀。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就這麼回事兒。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改成,在國家隊層面上,是商務權益重要還是出成績重要?

您說呢?

夏天有沒有必要縮短訓練時間,給隊員們更多自由?

這問題跟上一個問題是連著的。集訓時間可以縮短,本身聯賽時間在增長,明年還要再增加場次。打完聯賽,運動員已經很疲勞了,需要時間休息。現在的條件,也保證了運動員能通過個人訓練系統提升水平。但關鍵是,國家隊集訓的時間是不是能得到充分利用。你要去大量國內三四線城市,跟低水平球隊打熱身賽,就只能拉長集訓時間。反過來,哪怕集訓時間只有兩個月,去一次美國打夏季聯賽,回來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再去一次歐洲拉練,連續和高水平球隊比賽,就像2008年奧運會之前尤納斯帶隊那幾年做到的一樣,時間完全來得及。你跟高水平球隊打慣了,還至於碰上壓力就失常嗎?高水平球隊,特別是國家隊是不可能來中國陪咱們打的,一是跟中國隊打對人家來說沒必要;二是出場費太貴。人家不來,咱們得去呀!

所以啊,這不是時間長短問題,是時間怎麼安排和利用的問題。

美國風格和歐洲風格,哪個更適合中國籃球?

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咱們國家隊層面從開始聘用外教起,也是一會兒美式一會兒歐式。一開始美國銀狐哈里斯,後來歐洲凱撒尤納斯,再後來用本土的輸了球,又改成美國咆哮派鄧華德,後來又變成歐洲大師揚納基斯。反正是幾年一變,沒有延續性可言。可說到根兒上,中國籃球能打純美國風格嗎?能打純歐洲風格嗎?都沒戲呀。現在這一代運動員,身體條件是比過去出色了。可是你再出色,你也是個黃種人運動員。你天天看NBA,你有美洲黑孩子的速度和爆發力嗎?你有歐洲大白那種橫向的絕對力量嗎?咱們都沒有。基礎條件不具備,怎麼完全拷貝人家的風格呀?何況現在隨著交流增多,人員流動,世界籃球的風格都交匯了。美國人也在強調整體,歐洲人也開始沒完沒了打擋拆,還有純粹的美式風格和歐洲風格的定義嗎?

"

易建聯如山卻孤獨的背影,定格在歷史深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廣州的深夜,睡不著。小組沒出線那一夜,我已經寫過,那讓中國籃球倒退了十年。那失去直通東京,可能也是失去奧運資格的這一戰呢?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乾脆選了一些網絡上大家都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到天明,咱們聊聊吧。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這場失敗帶給男籃的影響是什麼?

易建聯在賽後用英文回答的問題出現了被誤讀,他自己也在新聞發佈會上澄清,沒有說過退出國家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在客觀上,他也的確可能打完了國家隊生涯的最後一場球。明年6月還有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和歐美諸強決戰,24支球隊搶四個名額,這個難度比世界盃進前四還難,想晉級基本不可能了。但這應該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練兵機會,讓中國男籃能連續和世界高水平球隊比賽。這樣的機會,之前就是太少了。

在失去東京奧運會參賽權的前提下,未來四年,中國男籃就沒有世界大賽了。因為改制,現在亞洲比賽和世界大賽沒有銜接了,你說還需要阿聯這樣已近職業生涯暮年的運動員去打嗎?不光是阿聯,這支男籃裡還有幾個年近三十歲的運動員,中國運動員的年齡問題咱們也別細說了。再過四年,他們已經度過職業生涯黃金時期了。這一屆世界盃輸了,等於這一代的機會就失去了。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下一屆世界盃,是由日本、印尼、菲律賓共同主辦,等於亞洲就佔了三個東道主,中國男籃要晉級決賽圈難度就不小。即便進了決賽圈,分組難度可想而知,中國男籃還能成為亞洲成績最好的球隊晉級奧運會嗎?所以客觀上,男籃要做好至少缺席兩屆奧運會決賽圈的準備。這意味著中國男籃的更新換代,應該從現在就主動開始了。一批20歲上下的年輕運動員,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獲得機會,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經歷高水平的歷練,把戰線拉長,把戰略目標放到未來四年到八年這個區間。這個計劃看上去很遙遠,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但改變應該從此刻就開始了。

另外,我不同意大姚負全責。主席做的大量工作卓有成效,他完成了他能完成的工作,中國籃球不能失去大姚。

這回男籃的失敗,回頭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太想當然。分組抽籤一出來,雖然我們一直在說,千萬別以為準能出線。中國男籃歷史上所有的小組出線突圍,都是大爆冷門,從來沒有作為熱門出線的經歷,咱們也沒那個實力,就等著臨場發揮呢。大熱門壓力一來,本來水平有限,再發揮不出來,更完了。但是實際上,整個行業和組織,還是沒有人真正相信中國隊能小組不出線,所以很多工作沒做細,沒落實到根兒上。

我就舉一個小例子。比賽之前我跟幾位運動員閒聊,大家都有一個期待,就是主場作戰,怎麼也得有點兒主場優勢。啥叫主場優勢?您說呢?這不是說咱們吹黑哨啊,但一般來說,東道主球隊佔10分球便宜,很正常,大家都能理解。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但事實上呢?咱們不但沒佔便宜,還吃了大虧。第一場打科特迪瓦,裁判把咱們吹的都驚慌了,幹嘛呢這是?第二場打波蘭,裁判上來就幹咱們,第二節易建聯3犯,第三節郭艾倫5犯。易建聯和郭艾倫被吹的犯規裡,都有明顯誤判,還有完全可以不吹的犯規。從第三節後半段開始,裁判突然轉向了,玩命幫咱們找。可是晚了呀大哥,您把我們外線核心給吹沒了呀。要是波蘭那場上半場沒那麼吃虧,這球很可能就拿下來了。這球拿上來了,士氣和鬥志就上去了,打委內瑞拉完全就不一樣了。唉,你說你們幹嘛呢?咱們做工作的時候,就不能有點兒CBA球隊的精神嗎……

可能有的比較單純的朋友還是說,那你就得靠實力。這話是,可咱沒有凌駕於別人之上的實力。為什麼動用這麼多資源,花了這麼多錢,把世界盃帶到中國,不就是為了爭取全方位的優勢,給中國男籃突破歷史,激發中國籃球的發展創造條件嗎?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東道主的優勢,該佔絕不能含糊。2010年世錦賽,土耳其怎麼進的決賽?半決賽打完,塞爾維亞隊都瘋了。可是你回頭看看,那一屆世錦賽的成功對土耳其的籃球發展促進作用有多大。當時土耳其就一個NBA運動員奧庫,那之後出現了多名NBA運動員。雖然這屆世界盃陰錯陽差最後沒進16強,但打美國那場,顯示出了他們的實力。

咱們不說別人,就說自己。很多朋友說了,2008年奧運會突圍那支中國男籃,是史上最強的中國男籃。一提就無限懷念。那我問問您,最關鍵的對德國那場球,決勝關頭,大姚造諾維茨基那個進攻犯規,還有吹諾維茨基那個走步,這兩聲哨硬不硬?如果那個進攻犯規吹成大姚阻擋,那個走步不吹,結果會怎麼樣?如果那場球輸了,那還是你心目中的史上最強男籃嗎?你的歷史觀可能就被改寫了。歷史是由細節決定的。

唉。

聯賽和國家隊應該以哪一個優先?

一般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是覺得聯賽時間太長,影響了國家隊訓練和備戰。其實這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過去計劃經濟體制時代,肯定是國家隊優先,聯賽是賽會制,很快打完,一年裡大多數時間國家隊集訓。當時國家隊長期集訓的好處是訓練水平高,但計劃經濟體制時代的問題是資本不參與,大家都沒錢。運動員之間缺乏競爭,職業性遠遠不夠,沒到30歲就得想後路找工作,不能專注在運動生涯上。1995年CBA聯賽開始,逐漸市場化,孔雀東南飛,發財到廣東。從八一王朝到廣東王朝的更替,就是計劃經濟體制時代向市場經濟體制時代的更替。有了錢,運動員有了收入保障,才能專注在職業上,才有條件和國際接軌。當然,年紀輕輕有了錢,還能不能控制住自己,能不能保持職業熱情,這是個人精神和信念問題。哪兒都有迷失的年輕人,美國也一樣。但市場一旦打開,就不可能再關閉了。體育事業發展的潮流,也是能交給市場的,儘量交給市場。

那什麼是市場呢?聯賽就是市場。這麼多職業隊,有國企,也有私企,私企的數量在增加。聯賽代表了為中國籃球真金白銀投入的投資人的利益,這是中國籃球環境的最根本利益。聯賽規模越大,品牌價值越高,投資人的利益和中國籃球的整體利益越能得到保證。所以這時候,你還想縮小聯賽規模,讓聯賽完全為國家隊服務是不可能的。正常的思考腦回路應該是,怎樣提升聯賽水平和改善聯賽環境,讓運動員在聯賽裡得到更多鍛鍊。所以聯賽改革,必須繼續。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另外,你說國家隊沒得到集訓時間的保障,這也是胡說。這屆國家隊從5月份集中,到8月底比賽,集訓時間四個月。世界上有多少國家隊能集訓四個月備戰?關鍵是,集訓四個月,後三個月打了17場熱身賽,熱身賽數量世界第一,其中大量是低水平熱身賽,而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第一造成球隊非常疲憊,後期連續出現傷病;第二造成整塊訓練時間非常少,比賽出現問題後,沒有足夠訓練去解決問題。可國家隊的商務權益是打包賣給盈方了,盈方每年給籃協大量的錢。要保護盈方的利益,國家隊就得每年給人家打比賽。你罵盈方也是不對的,人家給錢了呀。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就這麼回事兒。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改成,在國家隊層面上,是商務權益重要還是出成績重要?

您說呢?

夏天有沒有必要縮短訓練時間,給隊員們更多自由?

這問題跟上一個問題是連著的。集訓時間可以縮短,本身聯賽時間在增長,明年還要再增加場次。打完聯賽,運動員已經很疲勞了,需要時間休息。現在的條件,也保證了運動員能通過個人訓練系統提升水平。但關鍵是,國家隊集訓的時間是不是能得到充分利用。你要去大量國內三四線城市,跟低水平球隊打熱身賽,就只能拉長集訓時間。反過來,哪怕集訓時間只有兩個月,去一次美國打夏季聯賽,回來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再去一次歐洲拉練,連續和高水平球隊比賽,就像2008年奧運會之前尤納斯帶隊那幾年做到的一樣,時間完全來得及。你跟高水平球隊打慣了,還至於碰上壓力就失常嗎?高水平球隊,特別是國家隊是不可能來中國陪咱們打的,一是跟中國隊打對人家來說沒必要;二是出場費太貴。人家不來,咱們得去呀!

所以啊,這不是時間長短問題,是時間怎麼安排和利用的問題。

美國風格和歐洲風格,哪個更適合中國籃球?

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咱們國家隊層面從開始聘用外教起,也是一會兒美式一會兒歐式。一開始美國銀狐哈里斯,後來歐洲凱撒尤納斯,再後來用本土的輸了球,又改成美國咆哮派鄧華德,後來又變成歐洲大師揚納基斯。反正是幾年一變,沒有延續性可言。可說到根兒上,中國籃球能打純美國風格嗎?能打純歐洲風格嗎?都沒戲呀。現在這一代運動員,身體條件是比過去出色了。可是你再出色,你也是個黃種人運動員。你天天看NBA,你有美洲黑孩子的速度和爆發力嗎?你有歐洲大白那種橫向的絕對力量嗎?咱們都沒有。基礎條件不具備,怎麼完全拷貝人家的風格呀?何況現在隨著交流增多,人員流動,世界籃球的風格都交匯了。美國人也在強調整體,歐洲人也開始沒完沒了打擋拆,還有純粹的美式風格和歐洲風格的定義嗎?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中國籃球要想打出水平,那必須得是自己的風格。中國籃球的風格是什麼?那就是亞洲的風格,必須強調快和準,其中最重要的是準。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都講過,這事兒30年前孫邦指導和蔣興權指導在國家隊時就強調,把投籃當成最重要的技術環節去抓。不是說你不練身體不練力量,但你亞洲球隊沒有過硬的投籃能力,根本沒法和歐美球隊抗衡。孫軍鄭武胡衛東劉玉棟,這些中國籃球歷史上最能投的人,就是在那個時代的訓練要求下出現的。中國隊要想在世界大賽上有成績,就得三分致命,箭如雨下。你三分球命中率百分之二十多,根本沒法打。這應該是中國籃球未來在技術訓練上必須重新明確的方向。

如果換教練,應該選本土教練還是外籍教練?

還是應該用本土教練。本土教練了解中國籃球的歷史,瞭解每個運動員的特點和個性,瞭解行業內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容易上手開展工作。但本土教練應該是有過職業聯賽執教經歷,有豐富的賽場經驗,被打磨過的教練,而且擁有開放的性格和溝通能力。如果請高水平外教,那是球隊基本成型,向高水平和好成績衝刺那一步的事兒,現在暫時用不上。而且未來四年很可能沒有世界大賽,也沒有必要花大錢請外教。

"

易建聯如山卻孤獨的背影,定格在歷史深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廣州的深夜,睡不著。小組沒出線那一夜,我已經寫過,那讓中國籃球倒退了十年。那失去直通東京,可能也是失去奧運資格的這一戰呢?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乾脆選了一些網絡上大家都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到天明,咱們聊聊吧。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這場失敗帶給男籃的影響是什麼?

易建聯在賽後用英文回答的問題出現了被誤讀,他自己也在新聞發佈會上澄清,沒有說過退出國家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在客觀上,他也的確可能打完了國家隊生涯的最後一場球。明年6月還有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和歐美諸強決戰,24支球隊搶四個名額,這個難度比世界盃進前四還難,想晉級基本不可能了。但這應該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練兵機會,讓中國男籃能連續和世界高水平球隊比賽。這樣的機會,之前就是太少了。

在失去東京奧運會參賽權的前提下,未來四年,中國男籃就沒有世界大賽了。因為改制,現在亞洲比賽和世界大賽沒有銜接了,你說還需要阿聯這樣已近職業生涯暮年的運動員去打嗎?不光是阿聯,這支男籃裡還有幾個年近三十歲的運動員,中國運動員的年齡問題咱們也別細說了。再過四年,他們已經度過職業生涯黃金時期了。這一屆世界盃輸了,等於這一代的機會就失去了。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下一屆世界盃,是由日本、印尼、菲律賓共同主辦,等於亞洲就佔了三個東道主,中國男籃要晉級決賽圈難度就不小。即便進了決賽圈,分組難度可想而知,中國男籃還能成為亞洲成績最好的球隊晉級奧運會嗎?所以客觀上,男籃要做好至少缺席兩屆奧運會決賽圈的準備。這意味著中國男籃的更新換代,應該從現在就主動開始了。一批20歲上下的年輕運動員,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獲得機會,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經歷高水平的歷練,把戰線拉長,把戰略目標放到未來四年到八年這個區間。這個計劃看上去很遙遠,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但改變應該從此刻就開始了。

另外,我不同意大姚負全責。主席做的大量工作卓有成效,他完成了他能完成的工作,中國籃球不能失去大姚。

這回男籃的失敗,回頭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太想當然。分組抽籤一出來,雖然我們一直在說,千萬別以為準能出線。中國男籃歷史上所有的小組出線突圍,都是大爆冷門,從來沒有作為熱門出線的經歷,咱們也沒那個實力,就等著臨場發揮呢。大熱門壓力一來,本來水平有限,再發揮不出來,更完了。但是實際上,整個行業和組織,還是沒有人真正相信中國隊能小組不出線,所以很多工作沒做細,沒落實到根兒上。

我就舉一個小例子。比賽之前我跟幾位運動員閒聊,大家都有一個期待,就是主場作戰,怎麼也得有點兒主場優勢。啥叫主場優勢?您說呢?這不是說咱們吹黑哨啊,但一般來說,東道主球隊佔10分球便宜,很正常,大家都能理解。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但事實上呢?咱們不但沒佔便宜,還吃了大虧。第一場打科特迪瓦,裁判把咱們吹的都驚慌了,幹嘛呢這是?第二場打波蘭,裁判上來就幹咱們,第二節易建聯3犯,第三節郭艾倫5犯。易建聯和郭艾倫被吹的犯規裡,都有明顯誤判,還有完全可以不吹的犯規。從第三節後半段開始,裁判突然轉向了,玩命幫咱們找。可是晚了呀大哥,您把我們外線核心給吹沒了呀。要是波蘭那場上半場沒那麼吃虧,這球很可能就拿下來了。這球拿上來了,士氣和鬥志就上去了,打委內瑞拉完全就不一樣了。唉,你說你們幹嘛呢?咱們做工作的時候,就不能有點兒CBA球隊的精神嗎……

可能有的比較單純的朋友還是說,那你就得靠實力。這話是,可咱沒有凌駕於別人之上的實力。為什麼動用這麼多資源,花了這麼多錢,把世界盃帶到中國,不就是為了爭取全方位的優勢,給中國男籃突破歷史,激發中國籃球的發展創造條件嗎?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東道主的優勢,該佔絕不能含糊。2010年世錦賽,土耳其怎麼進的決賽?半決賽打完,塞爾維亞隊都瘋了。可是你回頭看看,那一屆世錦賽的成功對土耳其的籃球發展促進作用有多大。當時土耳其就一個NBA運動員奧庫,那之後出現了多名NBA運動員。雖然這屆世界盃陰錯陽差最後沒進16強,但打美國那場,顯示出了他們的實力。

咱們不說別人,就說自己。很多朋友說了,2008年奧運會突圍那支中國男籃,是史上最強的中國男籃。一提就無限懷念。那我問問您,最關鍵的對德國那場球,決勝關頭,大姚造諾維茨基那個進攻犯規,還有吹諾維茨基那個走步,這兩聲哨硬不硬?如果那個進攻犯規吹成大姚阻擋,那個走步不吹,結果會怎麼樣?如果那場球輸了,那還是你心目中的史上最強男籃嗎?你的歷史觀可能就被改寫了。歷史是由細節決定的。

唉。

聯賽和國家隊應該以哪一個優先?

一般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是覺得聯賽時間太長,影響了國家隊訓練和備戰。其實這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過去計劃經濟體制時代,肯定是國家隊優先,聯賽是賽會制,很快打完,一年裡大多數時間國家隊集訓。當時國家隊長期集訓的好處是訓練水平高,但計劃經濟體制時代的問題是資本不參與,大家都沒錢。運動員之間缺乏競爭,職業性遠遠不夠,沒到30歲就得想後路找工作,不能專注在運動生涯上。1995年CBA聯賽開始,逐漸市場化,孔雀東南飛,發財到廣東。從八一王朝到廣東王朝的更替,就是計劃經濟體制時代向市場經濟體制時代的更替。有了錢,運動員有了收入保障,才能專注在職業上,才有條件和國際接軌。當然,年紀輕輕有了錢,還能不能控制住自己,能不能保持職業熱情,這是個人精神和信念問題。哪兒都有迷失的年輕人,美國也一樣。但市場一旦打開,就不可能再關閉了。體育事業發展的潮流,也是能交給市場的,儘量交給市場。

那什麼是市場呢?聯賽就是市場。這麼多職業隊,有國企,也有私企,私企的數量在增加。聯賽代表了為中國籃球真金白銀投入的投資人的利益,這是中國籃球環境的最根本利益。聯賽規模越大,品牌價值越高,投資人的利益和中國籃球的整體利益越能得到保證。所以這時候,你還想縮小聯賽規模,讓聯賽完全為國家隊服務是不可能的。正常的思考腦回路應該是,怎樣提升聯賽水平和改善聯賽環境,讓運動員在聯賽裡得到更多鍛鍊。所以聯賽改革,必須繼續。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另外,你說國家隊沒得到集訓時間的保障,這也是胡說。這屆國家隊從5月份集中,到8月底比賽,集訓時間四個月。世界上有多少國家隊能集訓四個月備戰?關鍵是,集訓四個月,後三個月打了17場熱身賽,熱身賽數量世界第一,其中大量是低水平熱身賽,而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第一造成球隊非常疲憊,後期連續出現傷病;第二造成整塊訓練時間非常少,比賽出現問題後,沒有足夠訓練去解決問題。可國家隊的商務權益是打包賣給盈方了,盈方每年給籃協大量的錢。要保護盈方的利益,國家隊就得每年給人家打比賽。你罵盈方也是不對的,人家給錢了呀。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就這麼回事兒。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改成,在國家隊層面上,是商務權益重要還是出成績重要?

您說呢?

夏天有沒有必要縮短訓練時間,給隊員們更多自由?

這問題跟上一個問題是連著的。集訓時間可以縮短,本身聯賽時間在增長,明年還要再增加場次。打完聯賽,運動員已經很疲勞了,需要時間休息。現在的條件,也保證了運動員能通過個人訓練系統提升水平。但關鍵是,國家隊集訓的時間是不是能得到充分利用。你要去大量國內三四線城市,跟低水平球隊打熱身賽,就只能拉長集訓時間。反過來,哪怕集訓時間只有兩個月,去一次美國打夏季聯賽,回來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再去一次歐洲拉練,連續和高水平球隊比賽,就像2008年奧運會之前尤納斯帶隊那幾年做到的一樣,時間完全來得及。你跟高水平球隊打慣了,還至於碰上壓力就失常嗎?高水平球隊,特別是國家隊是不可能來中國陪咱們打的,一是跟中國隊打對人家來說沒必要;二是出場費太貴。人家不來,咱們得去呀!

所以啊,這不是時間長短問題,是時間怎麼安排和利用的問題。

美國風格和歐洲風格,哪個更適合中國籃球?

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咱們國家隊層面從開始聘用外教起,也是一會兒美式一會兒歐式。一開始美國銀狐哈里斯,後來歐洲凱撒尤納斯,再後來用本土的輸了球,又改成美國咆哮派鄧華德,後來又變成歐洲大師揚納基斯。反正是幾年一變,沒有延續性可言。可說到根兒上,中國籃球能打純美國風格嗎?能打純歐洲風格嗎?都沒戲呀。現在這一代運動員,身體條件是比過去出色了。可是你再出色,你也是個黃種人運動員。你天天看NBA,你有美洲黑孩子的速度和爆發力嗎?你有歐洲大白那種橫向的絕對力量嗎?咱們都沒有。基礎條件不具備,怎麼完全拷貝人家的風格呀?何況現在隨著交流增多,人員流動,世界籃球的風格都交匯了。美國人也在強調整體,歐洲人也開始沒完沒了打擋拆,還有純粹的美式風格和歐洲風格的定義嗎?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中國籃球要想打出水平,那必須得是自己的風格。中國籃球的風格是什麼?那就是亞洲的風格,必須強調快和準,其中最重要的是準。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都講過,這事兒30年前孫邦指導和蔣興權指導在國家隊時就強調,把投籃當成最重要的技術環節去抓。不是說你不練身體不練力量,但你亞洲球隊沒有過硬的投籃能力,根本沒法和歐美球隊抗衡。孫軍鄭武胡衛東劉玉棟,這些中國籃球歷史上最能投的人,就是在那個時代的訓練要求下出現的。中國隊要想在世界大賽上有成績,就得三分致命,箭如雨下。你三分球命中率百分之二十多,根本沒法打。這應該是中國籃球未來在技術訓練上必須重新明確的方向。

如果換教練,應該選本土教練還是外籍教練?

還是應該用本土教練。本土教練了解中國籃球的歷史,瞭解每個運動員的特點和個性,瞭解行業內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容易上手開展工作。但本土教練應該是有過職業聯賽執教經歷,有豐富的賽場經驗,被打磨過的教練,而且擁有開放的性格和溝通能力。如果請高水平外教,那是球隊基本成型,向高水平和好成績衝刺那一步的事兒,現在暫時用不上。而且未來四年很可能沒有世界大賽,也沒有必要花大錢請外教。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應不應該歸化外籍球員為中國男籃效力?

歸化是世界潮流。越來越多的球隊開始啟用歸化運動員,連俄羅斯這種老牌歐洲隊都用美國教練和美國歸化運動員了。中國籃球遲早也會有歸化球員,這不是應該不應該的問題,而是時機和人選的問題。

問這個問題的朋友啊,基本都是因為最近看男足歸化了,回過頭來關心男籃。但兩者情況還是不一樣。男足的情況,第一是成績確實跌破底線了,就是說,如果不歸化,在亞洲都完全沒戲了;第二是推動男足歸化的力量的層級和高度不一樣——你得看誰關心這事兒對不對……我再往下說你們以後就找不著我了……

男籃不一樣,從成績到推動層級上都沒到那個點。而且這回沒進奧運會,下一屆大賽就是四年之後了。國際籃聯的改制,把亞洲級別的比賽全給改成雞肋了。這比賽沒什麼大意義,咱們就是鍛鍊隊伍,還用得著歸化嗎?真到四年之後的世界盃,下一屆奧運會的外圍賽,一得看國家隊這四年發展得怎麼樣,二得看那時候有沒有歸化的合適人選。四年之後有啥合適的人選,你現在哪兒知道啊?

如果平衡CBA裡外援和本土球員的關係?

這個問題應該這麼問,CBA聯賽還應該進一步限制外援嗎?這個問題呀,說了好多年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是覺得應該。現在基本每個隊倆外援,普遍一大一小,有的球隊用雙小。那最後時刻,球還是都拿在小外援手裡,他們去掌控比賽。本土運動員在關鍵時刻面對壓力,在壓力下去處理球的機會還是偏少。

"

易建聯如山卻孤獨的背影,定格在歷史深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廣州的深夜,睡不著。小組沒出線那一夜,我已經寫過,那讓中國籃球倒退了十年。那失去直通東京,可能也是失去奧運資格的這一戰呢?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乾脆選了一些網絡上大家都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到天明,咱們聊聊吧。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這場失敗帶給男籃的影響是什麼?

易建聯在賽後用英文回答的問題出現了被誤讀,他自己也在新聞發佈會上澄清,沒有說過退出國家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在客觀上,他也的確可能打完了國家隊生涯的最後一場球。明年6月還有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和歐美諸強決戰,24支球隊搶四個名額,這個難度比世界盃進前四還難,想晉級基本不可能了。但這應該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練兵機會,讓中國男籃能連續和世界高水平球隊比賽。這樣的機會,之前就是太少了。

在失去東京奧運會參賽權的前提下,未來四年,中國男籃就沒有世界大賽了。因為改制,現在亞洲比賽和世界大賽沒有銜接了,你說還需要阿聯這樣已近職業生涯暮年的運動員去打嗎?不光是阿聯,這支男籃裡還有幾個年近三十歲的運動員,中國運動員的年齡問題咱們也別細說了。再過四年,他們已經度過職業生涯黃金時期了。這一屆世界盃輸了,等於這一代的機會就失去了。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下一屆世界盃,是由日本、印尼、菲律賓共同主辦,等於亞洲就佔了三個東道主,中國男籃要晉級決賽圈難度就不小。即便進了決賽圈,分組難度可想而知,中國男籃還能成為亞洲成績最好的球隊晉級奧運會嗎?所以客觀上,男籃要做好至少缺席兩屆奧運會決賽圈的準備。這意味著中國男籃的更新換代,應該從現在就主動開始了。一批20歲上下的年輕運動員,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獲得機會,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經歷高水平的歷練,把戰線拉長,把戰略目標放到未來四年到八年這個區間。這個計劃看上去很遙遠,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但改變應該從此刻就開始了。

另外,我不同意大姚負全責。主席做的大量工作卓有成效,他完成了他能完成的工作,中國籃球不能失去大姚。

這回男籃的失敗,回頭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太想當然。分組抽籤一出來,雖然我們一直在說,千萬別以為準能出線。中國男籃歷史上所有的小組出線突圍,都是大爆冷門,從來沒有作為熱門出線的經歷,咱們也沒那個實力,就等著臨場發揮呢。大熱門壓力一來,本來水平有限,再發揮不出來,更完了。但是實際上,整個行業和組織,還是沒有人真正相信中國隊能小組不出線,所以很多工作沒做細,沒落實到根兒上。

我就舉一個小例子。比賽之前我跟幾位運動員閒聊,大家都有一個期待,就是主場作戰,怎麼也得有點兒主場優勢。啥叫主場優勢?您說呢?這不是說咱們吹黑哨啊,但一般來說,東道主球隊佔10分球便宜,很正常,大家都能理解。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但事實上呢?咱們不但沒佔便宜,還吃了大虧。第一場打科特迪瓦,裁判把咱們吹的都驚慌了,幹嘛呢這是?第二場打波蘭,裁判上來就幹咱們,第二節易建聯3犯,第三節郭艾倫5犯。易建聯和郭艾倫被吹的犯規裡,都有明顯誤判,還有完全可以不吹的犯規。從第三節後半段開始,裁判突然轉向了,玩命幫咱們找。可是晚了呀大哥,您把我們外線核心給吹沒了呀。要是波蘭那場上半場沒那麼吃虧,這球很可能就拿下來了。這球拿上來了,士氣和鬥志就上去了,打委內瑞拉完全就不一樣了。唉,你說你們幹嘛呢?咱們做工作的時候,就不能有點兒CBA球隊的精神嗎……

可能有的比較單純的朋友還是說,那你就得靠實力。這話是,可咱沒有凌駕於別人之上的實力。為什麼動用這麼多資源,花了這麼多錢,把世界盃帶到中國,不就是為了爭取全方位的優勢,給中國男籃突破歷史,激發中國籃球的發展創造條件嗎?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東道主的優勢,該佔絕不能含糊。2010年世錦賽,土耳其怎麼進的決賽?半決賽打完,塞爾維亞隊都瘋了。可是你回頭看看,那一屆世錦賽的成功對土耳其的籃球發展促進作用有多大。當時土耳其就一個NBA運動員奧庫,那之後出現了多名NBA運動員。雖然這屆世界盃陰錯陽差最後沒進16強,但打美國那場,顯示出了他們的實力。

咱們不說別人,就說自己。很多朋友說了,2008年奧運會突圍那支中國男籃,是史上最強的中國男籃。一提就無限懷念。那我問問您,最關鍵的對德國那場球,決勝關頭,大姚造諾維茨基那個進攻犯規,還有吹諾維茨基那個走步,這兩聲哨硬不硬?如果那個進攻犯規吹成大姚阻擋,那個走步不吹,結果會怎麼樣?如果那場球輸了,那還是你心目中的史上最強男籃嗎?你的歷史觀可能就被改寫了。歷史是由細節決定的。

唉。

聯賽和國家隊應該以哪一個優先?

一般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是覺得聯賽時間太長,影響了國家隊訓練和備戰。其實這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過去計劃經濟體制時代,肯定是國家隊優先,聯賽是賽會制,很快打完,一年裡大多數時間國家隊集訓。當時國家隊長期集訓的好處是訓練水平高,但計劃經濟體制時代的問題是資本不參與,大家都沒錢。運動員之間缺乏競爭,職業性遠遠不夠,沒到30歲就得想後路找工作,不能專注在運動生涯上。1995年CBA聯賽開始,逐漸市場化,孔雀東南飛,發財到廣東。從八一王朝到廣東王朝的更替,就是計劃經濟體制時代向市場經濟體制時代的更替。有了錢,運動員有了收入保障,才能專注在職業上,才有條件和國際接軌。當然,年紀輕輕有了錢,還能不能控制住自己,能不能保持職業熱情,這是個人精神和信念問題。哪兒都有迷失的年輕人,美國也一樣。但市場一旦打開,就不可能再關閉了。體育事業發展的潮流,也是能交給市場的,儘量交給市場。

那什麼是市場呢?聯賽就是市場。這麼多職業隊,有國企,也有私企,私企的數量在增加。聯賽代表了為中國籃球真金白銀投入的投資人的利益,這是中國籃球環境的最根本利益。聯賽規模越大,品牌價值越高,投資人的利益和中國籃球的整體利益越能得到保證。所以這時候,你還想縮小聯賽規模,讓聯賽完全為國家隊服務是不可能的。正常的思考腦回路應該是,怎樣提升聯賽水平和改善聯賽環境,讓運動員在聯賽裡得到更多鍛鍊。所以聯賽改革,必須繼續。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另外,你說國家隊沒得到集訓時間的保障,這也是胡說。這屆國家隊從5月份集中,到8月底比賽,集訓時間四個月。世界上有多少國家隊能集訓四個月備戰?關鍵是,集訓四個月,後三個月打了17場熱身賽,熱身賽數量世界第一,其中大量是低水平熱身賽,而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第一造成球隊非常疲憊,後期連續出現傷病;第二造成整塊訓練時間非常少,比賽出現問題後,沒有足夠訓練去解決問題。可國家隊的商務權益是打包賣給盈方了,盈方每年給籃協大量的錢。要保護盈方的利益,國家隊就得每年給人家打比賽。你罵盈方也是不對的,人家給錢了呀。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就這麼回事兒。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改成,在國家隊層面上,是商務權益重要還是出成績重要?

您說呢?

夏天有沒有必要縮短訓練時間,給隊員們更多自由?

這問題跟上一個問題是連著的。集訓時間可以縮短,本身聯賽時間在增長,明年還要再增加場次。打完聯賽,運動員已經很疲勞了,需要時間休息。現在的條件,也保證了運動員能通過個人訓練系統提升水平。但關鍵是,國家隊集訓的時間是不是能得到充分利用。你要去大量國內三四線城市,跟低水平球隊打熱身賽,就只能拉長集訓時間。反過來,哪怕集訓時間只有兩個月,去一次美國打夏季聯賽,回來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再去一次歐洲拉練,連續和高水平球隊比賽,就像2008年奧運會之前尤納斯帶隊那幾年做到的一樣,時間完全來得及。你跟高水平球隊打慣了,還至於碰上壓力就失常嗎?高水平球隊,特別是國家隊是不可能來中國陪咱們打的,一是跟中國隊打對人家來說沒必要;二是出場費太貴。人家不來,咱們得去呀!

所以啊,這不是時間長短問題,是時間怎麼安排和利用的問題。

美國風格和歐洲風格,哪個更適合中國籃球?

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咱們國家隊層面從開始聘用外教起,也是一會兒美式一會兒歐式。一開始美國銀狐哈里斯,後來歐洲凱撒尤納斯,再後來用本土的輸了球,又改成美國咆哮派鄧華德,後來又變成歐洲大師揚納基斯。反正是幾年一變,沒有延續性可言。可說到根兒上,中國籃球能打純美國風格嗎?能打純歐洲風格嗎?都沒戲呀。現在這一代運動員,身體條件是比過去出色了。可是你再出色,你也是個黃種人運動員。你天天看NBA,你有美洲黑孩子的速度和爆發力嗎?你有歐洲大白那種橫向的絕對力量嗎?咱們都沒有。基礎條件不具備,怎麼完全拷貝人家的風格呀?何況現在隨著交流增多,人員流動,世界籃球的風格都交匯了。美國人也在強調整體,歐洲人也開始沒完沒了打擋拆,還有純粹的美式風格和歐洲風格的定義嗎?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中國籃球要想打出水平,那必須得是自己的風格。中國籃球的風格是什麼?那就是亞洲的風格,必須強調快和準,其中最重要的是準。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都講過,這事兒30年前孫邦指導和蔣興權指導在國家隊時就強調,把投籃當成最重要的技術環節去抓。不是說你不練身體不練力量,但你亞洲球隊沒有過硬的投籃能力,根本沒法和歐美球隊抗衡。孫軍鄭武胡衛東劉玉棟,這些中國籃球歷史上最能投的人,就是在那個時代的訓練要求下出現的。中國隊要想在世界大賽上有成績,就得三分致命,箭如雨下。你三分球命中率百分之二十多,根本沒法打。這應該是中國籃球未來在技術訓練上必須重新明確的方向。

如果換教練,應該選本土教練還是外籍教練?

還是應該用本土教練。本土教練了解中國籃球的歷史,瞭解每個運動員的特點和個性,瞭解行業內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容易上手開展工作。但本土教練應該是有過職業聯賽執教經歷,有豐富的賽場經驗,被打磨過的教練,而且擁有開放的性格和溝通能力。如果請高水平外教,那是球隊基本成型,向高水平和好成績衝刺那一步的事兒,現在暫時用不上。而且未來四年很可能沒有世界大賽,也沒有必要花大錢請外教。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應不應該歸化外籍球員為中國男籃效力?

歸化是世界潮流。越來越多的球隊開始啟用歸化運動員,連俄羅斯這種老牌歐洲隊都用美國教練和美國歸化運動員了。中國籃球遲早也會有歸化球員,這不是應該不應該的問題,而是時機和人選的問題。

問這個問題的朋友啊,基本都是因為最近看男足歸化了,回過頭來關心男籃。但兩者情況還是不一樣。男足的情況,第一是成績確實跌破底線了,就是說,如果不歸化,在亞洲都完全沒戲了;第二是推動男足歸化的力量的層級和高度不一樣——你得看誰關心這事兒對不對……我再往下說你們以後就找不著我了……

男籃不一樣,從成績到推動層級上都沒到那個點。而且這回沒進奧運會,下一屆大賽就是四年之後了。國際籃聯的改制,把亞洲級別的比賽全給改成雞肋了。這比賽沒什麼大意義,咱們就是鍛鍊隊伍,還用得著歸化嗎?真到四年之後的世界盃,下一屆奧運會的外圍賽,一得看國家隊這四年發展得怎麼樣,二得看那時候有沒有歸化的合適人選。四年之後有啥合適的人選,你現在哪兒知道啊?

如果平衡CBA裡外援和本土球員的關係?

這個問題應該這麼問,CBA聯賽還應該進一步限制外援嗎?這個問題呀,說了好多年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是覺得應該。現在基本每個隊倆外援,普遍一大一小,有的球隊用雙小。那最後時刻,球還是都拿在小外援手裡,他們去掌控比賽。本土運動員在關鍵時刻面對壓力,在壓力下去處理球的機會還是偏少。

「楊毅專欄」所有關於男籃的問題,老楊一個一個說

過去有過一種思路,CBA每個隊就一個外援。你不管籤幾個,場上只能有一個。其實各個俱樂部,投資人們願意接受,特別是有人員儲備的強隊,大家都少花錢,減少投入,又鍛鍊本土運動員,有什麼不好?我覺得還可以再細點兒。聯賽根據本國的特別情況制定特別外援規則,很正常啊。比如韓國聯賽,外援就是限高2米,2米以上的不許來。咱們可以限低2米,2米以下的不許來。這樣各隊的外援就都是中鋒和前鋒,處理球的後衛都是本土運動員。歸根結底,亞洲球隊一定是靠外線的隊,1號位和2號位是球隊的根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