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彭娟 記者吳承坤 記者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公室2019年6月19日,在貴陽多彩貴州文創園舉行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二場:大數據融合推動貴州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發佈會上獲悉,近年來,貴州緊扣“融合”這一新時代大數據發展最大特徵和價值,把融合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最鮮明導向,大力推進大數據與各行各業融合,全省大數據發展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蹄疾步穩、縱深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取得巨大的成效。現在,貴州成為了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大數據企業集聚地。

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成為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點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貴州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做深做實“四個強化”,即強化對現有大數據企業的支持力度,對大數據企業的招商力度,與大數據融合的高科技企業的招商力度,對大數據等高科技領域的人才引進力度,打造全國大數據發展首選實驗田,著力將大數據產業培育成高質量發展新的支柱產業。現在,貴州成為了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大數據企業集聚地。一是國內外大數據知名企業紛紛在貴州落地生根,蘋果、微軟、戴爾、惠普、英特爾、甲骨文等世界知名企業,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百度、京東等全國大數據、互聯網領軍企業紮根發展。二是湧現了貨車幫、白山雲、易鯨捷、朗瑪信息等一批全國級的本土行業標杆企業,貨車幫落地貴陽短短三年就成長為獨角獸企業,2018年,貨車幫收入同比增長9.5倍,與運滿滿強強聯合組建滿幫集團,最新估值達到65億美元,成為獨角獸企業中的佼佼者。三是產業持續保持高位增速。2014年以來,全省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軟件業務收入年均分別增長35.31%、30.56%,電子信息產業佔工業的比重從2013年的0.3%增長到1.9%。中國信通院公佈的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四年排名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大數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

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貴州把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作為推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強大引擎,開展“千企改造”“萬企融合”大行動,實施“數字經濟”攻堅戰,推動實體經濟插上大數據這個翅膀翱翔雲端,一大批傳統企業發生“蝶變”。2018年,全省共建設102個融合標杆項目、1050個融合示範項目,帶動融合企業1625戶,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水平達到36.9,正由融合初級階段向中級階段加速邁進。一是大數據與工業融合發展實現新提升。大數據推動工業向智能化生產、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轉型,33.9%的工業企業實現大數據與研發、生產、銷售、管理等關鍵業務環節全面融合,全省兩化融合指數在全國排名從2014年第29位提升至第19位。二是大數據與服務業融合發展開創新模式。大數據推動服務業向平臺型、智慧型、共享型融合升級,18.5%的服務業企業實現企業間關聯信息共享交互,54%的服務業企業依託數據實現成本、利潤分析決策,平臺化成為服務業發展重要方向,數據成為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智慧旅遊、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三是大數據與農業融合發展拓展新空間。大數據推動農業企業向生產管理精準化、質量追溯全程化、市場銷售網絡化融合升級,全省農業企業實現生產管理精準化、質量追溯全程化、市場銷售網絡化的比例分別達到27.7%、12.2%、57.9%,458個農產品納入追溯系統,10個農業物聯網基地建成,有效支撐農業產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

大數據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讓鄉村振興步伐更快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貴州把大數據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建設數字鄉村作為數字貴州建設的重要方面,大力推動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生產管理服務中的運用,加快農村數字化、智慧化進程,為鄉村振興賦能。一是大幅改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全省所有行政村光纖寬帶和4G網絡實現100%覆蓋,30戶以上自然村4G網絡覆蓋率達85%,提前兩年超額完成國家規定目標。“廣電雲”實現村村通戶戶用,普及率居全國前列。二是推動農產品風行天下。構建農產品產銷對接體系平臺,建成縣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70餘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0250個,全省所有鄉鎮快遞物流實現全覆蓋,79個市縣入選國家級和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實現了黔貨“觸網”,有效破解“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難題,推動了“黔貨出山”“農貨進城”。三是讓農村生產管理更加智慧。圍繞促進鄉村振興“八要素”落地落實,打造一批示範應用,助推農村產業革命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比如:建成500畝以上壩區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具備對全省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空間分佈、統計分析、決策調度、進度管理、數據採集等綜合業務功能,實現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大數據與服務民生融合釋放高質量發展的數字紅利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貴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充分利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實施民生服務大數據應用示範工程,開展“數字民生”攻堅戰和群眾辦事痛點堵點難點疏解行動,推動民生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一是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我們打造“進一張網、辦全省事”的政務服務網,著力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向“網購”一樣便捷。在電腦端建設貴州政務服務網,在手機端建設雲上貴州多彩寶,在貴陽,使用多彩寶的電子憑證,坐飛機,可以不用帶身份證;開汽車,可以不用帶駕照。目前,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83.10%,今年將達到100%,連續三年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排名全國前三,2018年在中西部地區排名第一。二是政府數據開放水平領跑全國。建成省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省市縣數據資源目錄100%上架,《2018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顯示,貴州在全國省級數據開放評價排名第二,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排名全國第一。《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顯示,貴州部門開放數量及可機讀數據數量佔比均名列第一,有效激發創業創新活力。三是群眾大數據獲得感持續增強。大數據在教育、醫療、旅遊、交通等領域的廣泛運用,湧現了“醫療健康雲”“稅銀貸”“通村村”“多彩警務雲”等典型應用,讓群眾同享大數據紅利。比如:“健康醫療雲”在全國率先建立較為完善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成“一張網、一平臺、一樞紐”的全省遠程醫療服務架構,在全國率先實現鄉鎮衛生院遠程醫療全覆蓋,已累計開展遠程會診3.6萬例,遠程診斷近19萬,遠程培訓近30萬人次。

大數據與社會治理融合讓政府管理服務更加高效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貴州以融合促進“簡政放權”,推動“放管服”改革,實施政府治理大數據應用示範工程,開展“數字治理”攻堅戰,建設“一雲一網一平臺”,以大數據推動業務協同、流程再造。一是政務信息化建設機制探索邁出新步伐。在全國率先開展政務信息化建設新機制探索,建設“一雲一網一平臺”,即構建雲上貴州“一朵雲”,讓數據聚起來,在數據重構中產生價值;構建政務服務“一張網”,讓數據通起來,在數據交換中產生價值;打造智能工作“一平臺”,讓數據用起來,在數據共享中產生價值。通過統一建設、統一運維、統一管理方式,改變過去各自為政條塊分割造成數據“壁壘”的做法,破解數據“互聯互通難、信息共享難、業務協同難”,從根本上解決數據“壁壘”問題。二是政府數據整合共享打通“放管服”經脈。省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率先接入國家平臺,形成了“上聯國家、下通市州、橫接廳局”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已接入8個國家部委18個接口數據。在全國率先探索數據共享交換新機制,建立政務數據調度中心,建設數據調度平臺,有效提升政府數據整合共享效率。“貴州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應用”被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評為“數字中國建設”年度最佳實踐,獲批建設國家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應用試點省。三是打造了一批優秀政務典型應用。“水利雲”“交通雲”“稅務信用雲”等一批典型應用成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好幫手。比如:利用貴州省高院飽和度平臺,運用司法大數據辦案經驗智能輔助法官辦案,提升審判質效;利用國有企業大數據監管平臺,可以預測企業未來三年的核心財務指標走勢,幫助監管者從宏觀角度審視所有企業的財務發展狀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