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七月權重邏輯解析,商家被整體洗得還剩多少?'

"

這個月相對來說流量還是比較平靜,平臺相對來說拉大的營銷整體思維,突破了幾個點,主要的核心重點,還是希望在9月份之前穩住平臺的基本盤。 不得不承認,會員制和急速退款等等一系列的優化,更多的是為了把控客戶的粘性,這些東西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加大了部分客戶的購物體驗,弊端同樣也有,例如就拿退款方面來說,就完全加速了騙子為所欲為的騙款方面的動作。在這裡我就不談細節了,我其實一直呼籲平臺能公正公平公開,其實公平最好的方式還是技術升級,平臺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有非常系統的大數據的,為什麼不能針對退款率極高的人學淘寶的進行明細的標籤處理,我覺得這點平臺可以借鑑下,也許能為你保留商家而加分。當然這裡就會衍生到評分,一個買10個產品就有9次工單介入的,請問這樣的九流買家,平臺能把數據轉嫁到商家頭上嗎?其實也該反思。

店鋪還有什麼問題的 可以私信 寫學習 我每天回不定時答覆的

"

這個月相對來說流量還是比較平靜,平臺相對來說拉大的營銷整體思維,突破了幾個點,主要的核心重點,還是希望在9月份之前穩住平臺的基本盤。 不得不承認,會員制和急速退款等等一系列的優化,更多的是為了把控客戶的粘性,這些東西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加大了部分客戶的購物體驗,弊端同樣也有,例如就拿退款方面來說,就完全加速了騙子為所欲為的騙款方面的動作。在這裡我就不談細節了,我其實一直呼籲平臺能公正公平公開,其實公平最好的方式還是技術升級,平臺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有非常系統的大數據的,為什麼不能針對退款率極高的人學淘寶的進行明細的標籤處理,我覺得這點平臺可以借鑑下,也許能為你保留商家而加分。當然這裡就會衍生到評分,一個買10個產品就有9次工單介入的,請問這樣的九流買家,平臺能把數據轉嫁到商家頭上嗎?其實也該反思。

店鋪還有什麼問題的 可以私信 寫學習 我每天回不定時答覆的

拼多多七月權重邏輯解析,商家被整體洗得還剩多少?

到底在如此偏向於買家的現有政策以及持續扶持低價的思路到底是對還是錯?持續的走對於現有的部分商家應當如何抉擇,我們來做一個系統的分析以及現有打法思路的整理。

這裡我們還是先從流量入口談起,上次有很多朋友說我故意把入口閉口不談,這裡我講詳細點,希望能為各位有所幫助,慢慢談。先談平臺的低價扶持思路。

其實平臺一直在走低價,只是在大趨勢下面,平臺逐漸開始從垃圾貨轉型到標牌貨,從標牌貨轉型到品牌貨。那麼黃總的思路一直是壓縮極致供應鏈,減少中間環節,減少平臺扣點(拼多多仍然是現各大平臺扣點最低的平臺),來達到客戶享有最低價格的實惠。但是,這裡面就涉及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平臺的利潤。目前來說,平臺的利潤仍然主要來自於直通車,它不能和JD比,JD和淘寶能有扣點收入,0.6個點GMV嚴格意義上來說對於平臺,意義彷彿也不大。說得再直白點,我只有拉大直通車的權重,才能讓平臺的收入逐步上升,如果這邊在風控的拉低價,另外一邊又要遏制直通車的權重,就會出現兩者不兼容的情況,產生商家逃離,利潤降低的各種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我在之前就說過這個問題,平臺不可能不想開放直通車的權重維度,只是年初的流量情況以及轉化率情況不好。按照6月份的整體大盤來分析,平臺的動作仍然是處在一個比較保守的狀態,什麼叫保守?也就是說,部分的類目直通車的口子開放的還是一些,當然權重比例遠遠不能跟去年年底相比,但是也是在開放。可是仍然有些流量達不到平臺既定的基本盤的類目,基本上口子開放的也不大。也就是說,平臺目前處在一個邊走邊看的情況。為此,商家在打款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類目的大數據,分析出這個類目的真實數據的比對參照而出發,這樣才能分析出這個類目的尺度,從而精準的尋求款式的定位和打法的輸出

6到7月份的幾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我們都清楚,平臺的最大的流量入口還是來自於活動。活動是首要的流量入口。針對活動打法,我提出我的一些想法。活動位是實時排名+千人千面(保底流量),很多人鋌而走險,喜歡在活動位上面S,這個我本身是不太建議的,不管你資源有多好,以現有上不了評的爛大街的資源來說,你刷只能增加你下活動的風險,所以我是極度不建議活動位上面鋌而走險。我把這個公式還是發給大家參考一下,點擊率*轉化率。後者的佔比權重更高,為此,活動位上面的排序跟GMV沒有太大的關係,很多人的方向不對,這裡我點撥一下 。當然,也有人問,燒直通車會不會增加活動位上面的流量,這個我就不過多闡述了,大家自己試一試就清楚了,。走活動款,我個人認為一定要新,新是一切的根本,什麼意思?款如果不新,你的價格壓根提不起來,提不起來,你還是在和那些低價老款做競爭,你壓根全無利潤,更無優勢,沒有TOP思維,最後的結果還是死。

很多人沒有危機意識,當你這個款做起來的時候,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完了,你的結果還是死。當你做出一個款的時候,放心,會有千千萬萬雙眼睛盯著你,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想盡一切辦法降低你的物流成本以及供應鏈成本,在發現數據下揚的時候一步到底。我看誰敢跟。如此思維才能走的遠。

當然,大部分的商家都是上不了活動,直銷應當如何走,針對很難上活動的中高端價格的產品,應當如何抉擇?這一塊,我相信很多商家都試了千千萬萬遍的打法,S,大車,多多進寶。無不用其極,不得不承認,平臺被洗掉的商家當中,大部分都是在近兩個月實在找不到出路的過程當中被默默無聞的洗掉。這一塊,中高端價格產品,在我看來,還是要先做大數據,如果沒有大數據做支持,有再牛逼的打法也是不行

很多人喜歡一夜暴富的感覺,所以為什麼那麼多人嚮往澳門的原因,做電商應當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而不是今天發明一個黑叟打法,感覺找到了拯救世界的出路,明天一票不賣的時候,那份落寞感,淡定才是根本。

來,我們來看看目前千人千面數據下面的模板,我隨意挑選一個類目來觀察。

"

這個月相對來說流量還是比較平靜,平臺相對來說拉大的營銷整體思維,突破了幾個點,主要的核心重點,還是希望在9月份之前穩住平臺的基本盤。 不得不承認,會員制和急速退款等等一系列的優化,更多的是為了把控客戶的粘性,這些東西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加大了部分客戶的購物體驗,弊端同樣也有,例如就拿退款方面來說,就完全加速了騙子為所欲為的騙款方面的動作。在這裡我就不談細節了,我其實一直呼籲平臺能公正公平公開,其實公平最好的方式還是技術升級,平臺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有非常系統的大數據的,為什麼不能針對退款率極高的人學淘寶的進行明細的標籤處理,我覺得這點平臺可以借鑑下,也許能為你保留商家而加分。當然這裡就會衍生到評分,一個買10個產品就有9次工單介入的,請問這樣的九流買家,平臺能把數據轉嫁到商家頭上嗎?其實也該反思。

店鋪還有什麼問題的 可以私信 寫學習 我每天回不定時答覆的

拼多多七月權重邏輯解析,商家被整體洗得還剩多少?

到底在如此偏向於買家的現有政策以及持續扶持低價的思路到底是對還是錯?持續的走對於現有的部分商家應當如何抉擇,我們來做一個系統的分析以及現有打法思路的整理。

這裡我們還是先從流量入口談起,上次有很多朋友說我故意把入口閉口不談,這裡我講詳細點,希望能為各位有所幫助,慢慢談。先談平臺的低價扶持思路。

其實平臺一直在走低價,只是在大趨勢下面,平臺逐漸開始從垃圾貨轉型到標牌貨,從標牌貨轉型到品牌貨。那麼黃總的思路一直是壓縮極致供應鏈,減少中間環節,減少平臺扣點(拼多多仍然是現各大平臺扣點最低的平臺),來達到客戶享有最低價格的實惠。但是,這裡面就涉及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平臺的利潤。目前來說,平臺的利潤仍然主要來自於直通車,它不能和JD比,JD和淘寶能有扣點收入,0.6個點GMV嚴格意義上來說對於平臺,意義彷彿也不大。說得再直白點,我只有拉大直通車的權重,才能讓平臺的收入逐步上升,如果這邊在風控的拉低價,另外一邊又要遏制直通車的權重,就會出現兩者不兼容的情況,產生商家逃離,利潤降低的各種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我在之前就說過這個問題,平臺不可能不想開放直通車的權重維度,只是年初的流量情況以及轉化率情況不好。按照6月份的整體大盤來分析,平臺的動作仍然是處在一個比較保守的狀態,什麼叫保守?也就是說,部分的類目直通車的口子開放的還是一些,當然權重比例遠遠不能跟去年年底相比,但是也是在開放。可是仍然有些流量達不到平臺既定的基本盤的類目,基本上口子開放的也不大。也就是說,平臺目前處在一個邊走邊看的情況。為此,商家在打款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類目的大數據,分析出這個類目的真實數據的比對參照而出發,這樣才能分析出這個類目的尺度,從而精準的尋求款式的定位和打法的輸出

6到7月份的幾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我們都清楚,平臺的最大的流量入口還是來自於活動。活動是首要的流量入口。針對活動打法,我提出我的一些想法。活動位是實時排名+千人千面(保底流量),很多人鋌而走險,喜歡在活動位上面S,這個我本身是不太建議的,不管你資源有多好,以現有上不了評的爛大街的資源來說,你刷只能增加你下活動的風險,所以我是極度不建議活動位上面鋌而走險。我把這個公式還是發給大家參考一下,點擊率*轉化率。後者的佔比權重更高,為此,活動位上面的排序跟GMV沒有太大的關係,很多人的方向不對,這裡我點撥一下 。當然,也有人問,燒直通車會不會增加活動位上面的流量,這個我就不過多闡述了,大家自己試一試就清楚了,。走活動款,我個人認為一定要新,新是一切的根本,什麼意思?款如果不新,你的價格壓根提不起來,提不起來,你還是在和那些低價老款做競爭,你壓根全無利潤,更無優勢,沒有TOP思維,最後的結果還是死。

很多人沒有危機意識,當你這個款做起來的時候,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完了,你的結果還是死。當你做出一個款的時候,放心,會有千千萬萬雙眼睛盯著你,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想盡一切辦法降低你的物流成本以及供應鏈成本,在發現數據下揚的時候一步到底。我看誰敢跟。如此思維才能走的遠。

當然,大部分的商家都是上不了活動,直銷應當如何走,針對很難上活動的中高端價格的產品,應當如何抉擇?這一塊,我相信很多商家都試了千千萬萬遍的打法,S,大車,多多進寶。無不用其極,不得不承認,平臺被洗掉的商家當中,大部分都是在近兩個月實在找不到出路的過程當中被默默無聞的洗掉。這一塊,中高端價格產品,在我看來,還是要先做大數據,如果沒有大數據做支持,有再牛逼的打法也是不行

很多人喜歡一夜暴富的感覺,所以為什麼那麼多人嚮往澳門的原因,做電商應當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而不是今天發明一個黑叟打法,感覺找到了拯救世界的出路,明天一票不賣的時候,那份落寞感,淡定才是根本。

來,我們來看看目前千人千面數據下面的模板,我隨意挑選一個類目來觀察。

拼多多七月權重邏輯解析,商家被整體洗得還剩多少?

超級千人千面最大的兩個變化,第一,票數的波動不會在短期內出現大幅度上升和下滑(除非秒殺活動或運營主推),也就是說,拼多多脫離24小時權重製後,你再好的款也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爬。第二,流量均勻分配思路,今年的流量和之前的暴力流量相比,中間選票越來越均勻,這點總體來說利弊雙向。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之前可能第一名2000票,第二名1500票,第三名1200票。變成了現在的第一名1700票,第二名1500票,第三名1300票. 當所有的數據拉平之後好處就是大家有福同享,中間排名的商家得到了部分的流量保底,這點來說也是為了穩住部分商家的一個抉擇。當然,弊端就是對於頂級選手來說,再騷的操作也可能不能一步到天。

迴歸到之前提到的心態一次,這個心態我個人認為還是決定電商很重要的一步,以前覺得馬叔叔的洗腦段子不太靠譜,現在回想起來,不得不承認他的大智慧。努力的人永遠都在找機會,找學習的空間,找新的思路,但是如果沒有風險危機意識,仍然也不行,今天出了1W票,不要沾沾自喜,也許不出一個星期,你就跨到懷疑人生,反之,出了10票也不氣餒,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

店鋪還有什麼問題的 可以私信 寫學習 我每天回不定時答覆的

"

這個月相對來說流量還是比較平靜,平臺相對來說拉大的營銷整體思維,突破了幾個點,主要的核心重點,還是希望在9月份之前穩住平臺的基本盤。 不得不承認,會員制和急速退款等等一系列的優化,更多的是為了把控客戶的粘性,這些東西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加大了部分客戶的購物體驗,弊端同樣也有,例如就拿退款方面來說,就完全加速了騙子為所欲為的騙款方面的動作。在這裡我就不談細節了,我其實一直呼籲平臺能公正公平公開,其實公平最好的方式還是技術升級,平臺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有非常系統的大數據的,為什麼不能針對退款率極高的人學淘寶的進行明細的標籤處理,我覺得這點平臺可以借鑑下,也許能為你保留商家而加分。當然這裡就會衍生到評分,一個買10個產品就有9次工單介入的,請問這樣的九流買家,平臺能把數據轉嫁到商家頭上嗎?其實也該反思。

店鋪還有什麼問題的 可以私信 寫學習 我每天回不定時答覆的

拼多多七月權重邏輯解析,商家被整體洗得還剩多少?

到底在如此偏向於買家的現有政策以及持續扶持低價的思路到底是對還是錯?持續的走對於現有的部分商家應當如何抉擇,我們來做一個系統的分析以及現有打法思路的整理。

這裡我們還是先從流量入口談起,上次有很多朋友說我故意把入口閉口不談,這裡我講詳細點,希望能為各位有所幫助,慢慢談。先談平臺的低價扶持思路。

其實平臺一直在走低價,只是在大趨勢下面,平臺逐漸開始從垃圾貨轉型到標牌貨,從標牌貨轉型到品牌貨。那麼黃總的思路一直是壓縮極致供應鏈,減少中間環節,減少平臺扣點(拼多多仍然是現各大平臺扣點最低的平臺),來達到客戶享有最低價格的實惠。但是,這裡面就涉及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平臺的利潤。目前來說,平臺的利潤仍然主要來自於直通車,它不能和JD比,JD和淘寶能有扣點收入,0.6個點GMV嚴格意義上來說對於平臺,意義彷彿也不大。說得再直白點,我只有拉大直通車的權重,才能讓平臺的收入逐步上升,如果這邊在風控的拉低價,另外一邊又要遏制直通車的權重,就會出現兩者不兼容的情況,產生商家逃離,利潤降低的各種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我在之前就說過這個問題,平臺不可能不想開放直通車的權重維度,只是年初的流量情況以及轉化率情況不好。按照6月份的整體大盤來分析,平臺的動作仍然是處在一個比較保守的狀態,什麼叫保守?也就是說,部分的類目直通車的口子開放的還是一些,當然權重比例遠遠不能跟去年年底相比,但是也是在開放。可是仍然有些流量達不到平臺既定的基本盤的類目,基本上口子開放的也不大。也就是說,平臺目前處在一個邊走邊看的情況。為此,商家在打款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類目的大數據,分析出這個類目的真實數據的比對參照而出發,這樣才能分析出這個類目的尺度,從而精準的尋求款式的定位和打法的輸出

6到7月份的幾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我們都清楚,平臺的最大的流量入口還是來自於活動。活動是首要的流量入口。針對活動打法,我提出我的一些想法。活動位是實時排名+千人千面(保底流量),很多人鋌而走險,喜歡在活動位上面S,這個我本身是不太建議的,不管你資源有多好,以現有上不了評的爛大街的資源來說,你刷只能增加你下活動的風險,所以我是極度不建議活動位上面鋌而走險。我把這個公式還是發給大家參考一下,點擊率*轉化率。後者的佔比權重更高,為此,活動位上面的排序跟GMV沒有太大的關係,很多人的方向不對,這裡我點撥一下 。當然,也有人問,燒直通車會不會增加活動位上面的流量,這個我就不過多闡述了,大家自己試一試就清楚了,。走活動款,我個人認為一定要新,新是一切的根本,什麼意思?款如果不新,你的價格壓根提不起來,提不起來,你還是在和那些低價老款做競爭,你壓根全無利潤,更無優勢,沒有TOP思維,最後的結果還是死。

很多人沒有危機意識,當你這個款做起來的時候,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完了,你的結果還是死。當你做出一個款的時候,放心,會有千千萬萬雙眼睛盯著你,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想盡一切辦法降低你的物流成本以及供應鏈成本,在發現數據下揚的時候一步到底。我看誰敢跟。如此思維才能走的遠。

當然,大部分的商家都是上不了活動,直銷應當如何走,針對很難上活動的中高端價格的產品,應當如何抉擇?這一塊,我相信很多商家都試了千千萬萬遍的打法,S,大車,多多進寶。無不用其極,不得不承認,平臺被洗掉的商家當中,大部分都是在近兩個月實在找不到出路的過程當中被默默無聞的洗掉。這一塊,中高端價格產品,在我看來,還是要先做大數據,如果沒有大數據做支持,有再牛逼的打法也是不行

很多人喜歡一夜暴富的感覺,所以為什麼那麼多人嚮往澳門的原因,做電商應當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而不是今天發明一個黑叟打法,感覺找到了拯救世界的出路,明天一票不賣的時候,那份落寞感,淡定才是根本。

來,我們來看看目前千人千面數據下面的模板,我隨意挑選一個類目來觀察。

拼多多七月權重邏輯解析,商家被整體洗得還剩多少?

超級千人千面最大的兩個變化,第一,票數的波動不會在短期內出現大幅度上升和下滑(除非秒殺活動或運營主推),也就是說,拼多多脫離24小時權重製後,你再好的款也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爬。第二,流量均勻分配思路,今年的流量和之前的暴力流量相比,中間選票越來越均勻,這點總體來說利弊雙向。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之前可能第一名2000票,第二名1500票,第三名1200票。變成了現在的第一名1700票,第二名1500票,第三名1300票. 當所有的數據拉平之後好處就是大家有福同享,中間排名的商家得到了部分的流量保底,這點來說也是為了穩住部分商家的一個抉擇。當然,弊端就是對於頂級選手來說,再騷的操作也可能不能一步到天。

迴歸到之前提到的心態一次,這個心態我個人認為還是決定電商很重要的一步,以前覺得馬叔叔的洗腦段子不太靠譜,現在回想起來,不得不承認他的大智慧。努力的人永遠都在找機會,找學習的空間,找新的思路,但是如果沒有風險危機意識,仍然也不行,今天出了1W票,不要沾沾自喜,也許不出一個星期,你就跨到懷疑人生,反之,出了10票也不氣餒,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

店鋪還有什麼問題的 可以私信 寫學習 我每天回不定時答覆的

拼多多七月權重邏輯解析,商家被整體洗得還剩多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