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按照這個解釋,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著山上,其一埋於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金簡,內容即為乞求“三官九府”,為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合。《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來到人間,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地官被封為赦罪清虛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被封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按照這個解釋,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著山上,其一埋於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金簡,內容即為乞求“三官九府”,為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合。《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來到人間,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地官被封為赦罪清虛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被封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

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

鬼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頭的怪物。《韓詩外傳》說:“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按照這個解釋,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著山上,其一埋於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金簡,內容即為乞求“三官九府”,為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合。《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來到人間,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地官被封為赦罪清虛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被封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

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

鬼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頭的怪物。《韓詩外傳》說:“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許慎《說文解字》【卷九】【鬼部】: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

“陰氣”句: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純陰底滯之氣著人,為害賊者,有所傷也。厶音私。”

人所歸為鬼,《釋言》曰:鬼之為言歸也。郭注:引屍子,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左傳》: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禮運》曰:䰟(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中元節,便是祭祀死者亡魂的節日,只不過從農曆七月十四變到七月十五。這一天,在世俗眼裡,就成了“鬼節”;除了祭祀親人亡者的亡魂,中元節所祭祀的“鬼”,還包括孤魂野鬼們。

普遍進行的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按照這個解釋,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著山上,其一埋於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金簡,內容即為乞求“三官九府”,為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合。《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來到人間,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地官被封為赦罪清虛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被封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

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

鬼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頭的怪物。《韓詩外傳》說:“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許慎《說文解字》【卷九】【鬼部】: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

“陰氣”句: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純陰底滯之氣著人,為害賊者,有所傷也。厶音私。”

人所歸為鬼,《釋言》曰:鬼之為言歸也。郭注:引屍子,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左傳》: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禮運》曰:䰟(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中元節,便是祭祀死者亡魂的節日,只不過從農曆七月十四變到七月十五。這一天,在世俗眼裡,就成了“鬼節”;除了祭祀親人亡者的亡魂,中元節所祭祀的“鬼”,還包括孤魂野鬼們。

普遍進行的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3

佛教則稱七月十五為“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叫盂蘭盆會,有些地方又稱“施孤”、亡人節。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盂蘭盆,梵文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按照這個解釋,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著山上,其一埋於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金簡,內容即為乞求“三官九府”,為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合。《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來到人間,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地官被封為赦罪清虛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被封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

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

鬼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頭的怪物。《韓詩外傳》說:“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許慎《說文解字》【卷九】【鬼部】: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

“陰氣”句: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純陰底滯之氣著人,為害賊者,有所傷也。厶音私。”

人所歸為鬼,《釋言》曰:鬼之為言歸也。郭注:引屍子,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左傳》: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禮運》曰:䰟(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中元節,便是祭祀死者亡魂的節日,只不過從農曆七月十四變到七月十五。這一天,在世俗眼裡,就成了“鬼節”;除了祭祀親人亡者的亡魂,中元節所祭祀的“鬼”,還包括孤魂野鬼們。

普遍進行的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3

佛教則稱七月十五為“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叫盂蘭盆會,有些地方又稱“施孤”、亡人節。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盂蘭盆,梵文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佛典《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

目連無奈,哭著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裡,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

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祖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歡日(於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間,僧眾聚集一處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於最後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請僧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於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又十方諸佛歡喜其安居圓滿之精進修行,故亦稱佛歡喜日、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按照這個解釋,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著山上,其一埋於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金簡,內容即為乞求“三官九府”,為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合。《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來到人間,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地官被封為赦罪清虛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被封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

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

鬼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頭的怪物。《韓詩外傳》說:“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許慎《說文解字》【卷九】【鬼部】: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

“陰氣”句: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純陰底滯之氣著人,為害賊者,有所傷也。厶音私。”

人所歸為鬼,《釋言》曰:鬼之為言歸也。郭注:引屍子,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左傳》: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禮運》曰:䰟(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中元節,便是祭祀死者亡魂的節日,只不過從農曆七月十四變到七月十五。這一天,在世俗眼裡,就成了“鬼節”;除了祭祀親人亡者的亡魂,中元節所祭祀的“鬼”,還包括孤魂野鬼們。

普遍進行的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3

佛教則稱七月十五為“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叫盂蘭盆會,有些地方又稱“施孤”、亡人節。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盂蘭盆,梵文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佛典《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

目連無奈,哭著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裡,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

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祖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歡日(於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間,僧眾聚集一處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於最後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請僧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於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又十方諸佛歡喜其安居圓滿之精進修行,故亦稱佛歡喜日、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古代中國最初舉行盂蘭盆會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梁武帝蕭衍崇佛,在同泰寺舉辦“盂蘭盆齋”,此後此儀遂在民間普遍流傳。

唐代,每年皇家以音樂、儀仗送盆到各官寺,獻供種種雜物,民間施主也到各寺獻供。唐太宗大曆元年,在宮中內道場祈建孟蘭盆會,設高祖以下七聖位。樹建巨幡,書帝名號。自太廟迎入內道場,梵樂悠揚,旌幢蔽日。百官於光頂門外迎拜導從。此後歷年如此。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印賣《尊勝咒》、《目連經》,又以竹竿鋟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其上,焚之。拘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演《目連救母》的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東京夢華錄》)。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按照這個解釋,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著山上,其一埋於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金簡,內容即為乞求“三官九府”,為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合。《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來到人間,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地官被封為赦罪清虛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被封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

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

鬼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頭的怪物。《韓詩外傳》說:“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許慎《說文解字》【卷九】【鬼部】: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

“陰氣”句: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純陰底滯之氣著人,為害賊者,有所傷也。厶音私。”

人所歸為鬼,《釋言》曰:鬼之為言歸也。郭注:引屍子,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左傳》: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禮運》曰:䰟(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中元節,便是祭祀死者亡魂的節日,只不過從農曆七月十四變到七月十五。這一天,在世俗眼裡,就成了“鬼節”;除了祭祀親人亡者的亡魂,中元節所祭祀的“鬼”,還包括孤魂野鬼們。

普遍進行的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3

佛教則稱七月十五為“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叫盂蘭盆會,有些地方又稱“施孤”、亡人節。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盂蘭盆,梵文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佛典《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

目連無奈,哭著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裡,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

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祖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歡日(於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間,僧眾聚集一處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於最後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請僧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於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又十方諸佛歡喜其安居圓滿之精進修行,故亦稱佛歡喜日、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古代中國最初舉行盂蘭盆會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梁武帝蕭衍崇佛,在同泰寺舉辦“盂蘭盆齋”,此後此儀遂在民間普遍流傳。

唐代,每年皇家以音樂、儀仗送盆到各官寺,獻供種種雜物,民間施主也到各寺獻供。唐太宗大曆元年,在宮中內道場祈建孟蘭盆會,設高祖以下七聖位。樹建巨幡,書帝名號。自太廟迎入內道場,梵樂悠揚,旌幢蔽日。百官於光頂門外迎拜導從。此後歷年如此。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印賣《尊勝咒》、《目連經》,又以竹竿鋟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其上,焚之。拘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演《目連救母》的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東京夢華錄》)。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4

從上文的簡單介紹中可以得知,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

起源最早的是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按照這個解釋,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著山上,其一埋於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金簡,內容即為乞求“三官九府”,為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合。《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來到人間,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地官被封為赦罪清虛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被封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

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

鬼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頭的怪物。《韓詩外傳》說:“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許慎《說文解字》【卷九】【鬼部】: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

“陰氣”句: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純陰底滯之氣著人,為害賊者,有所傷也。厶音私。”

人所歸為鬼,《釋言》曰:鬼之為言歸也。郭注:引屍子,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左傳》: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禮運》曰:䰟(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中元節,便是祭祀死者亡魂的節日,只不過從農曆七月十四變到七月十五。這一天,在世俗眼裡,就成了“鬼節”;除了祭祀親人亡者的亡魂,中元節所祭祀的“鬼”,還包括孤魂野鬼們。

普遍進行的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3

佛教則稱七月十五為“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叫盂蘭盆會,有些地方又稱“施孤”、亡人節。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盂蘭盆,梵文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佛典《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

目連無奈,哭著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裡,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

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祖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歡日(於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間,僧眾聚集一處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於最後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請僧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於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又十方諸佛歡喜其安居圓滿之精進修行,故亦稱佛歡喜日、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古代中國最初舉行盂蘭盆會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梁武帝蕭衍崇佛,在同泰寺舉辦“盂蘭盆齋”,此後此儀遂在民間普遍流傳。

唐代,每年皇家以音樂、儀仗送盆到各官寺,獻供種種雜物,民間施主也到各寺獻供。唐太宗大曆元年,在宮中內道場祈建孟蘭盆會,設高祖以下七聖位。樹建巨幡,書帝名號。自太廟迎入內道場,梵樂悠揚,旌幢蔽日。百官於光頂門外迎拜導從。此後歷年如此。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印賣《尊勝咒》、《目連經》,又以竹竿鋟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其上,焚之。拘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演《目連救母》的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東京夢華錄》)。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4

從上文的簡單介紹中可以得知,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

起源最早的是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元說”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後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並將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

“中元節”形成之前,七月十五已被佛教所用。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成為“鬼節”,是因為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的孝道觀念暗合,後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發生了變化,發展為薦亡度鬼。

可能是巧合,或者是道教附會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都設定在了七月十五這一天。以至於後世以為,這兩個是一個節日的兩個名稱。

"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文/老張在路上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等。這些別名,顯示了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來歷的複雜和習俗的變化。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1

筆者在《七夕節:隱藏在節日背景深處的原始崇拜祕碼》一文裡,曾寫道七夕節的數字崇拜。認為某個數字或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或避免晦氣,如中國人喜歡的8、6、9等。數字崇拜現象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與數字崇拜同時存在的,是數字避諱,而中國避諱最多的是4,因為它的發音近似於“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則避諱13。

古代民間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於到“七”,《說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釋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從一,微隂從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為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從許慎的解釋看,“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特別是對男人,七本身是陽數,有微陰從中出,則陰陽相濟。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隨著牛郎織女故事的演進,古人選擇七月初七讓牛郎織女相會絕非偶然,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七”是中國古代算盤每列的珠數,神祕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還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比如民間辦喪事以“頭七”始,以“五期”終。

在古人看來,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這是農曆中元節最早的來歷:七月十四祭祖節。

“七月半”(七月十四)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然後自己才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2

祭祖節是民間世俗的說法,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後來這個祭祖節又被稱為“中元節”,則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經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其註疏燔柴為:“升、沉、瘞”祭禮,是天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按照這個解釋,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著山上,其一埋於地;其一沉於水,謂之三官手書。”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金簡,內容即為乞求“三官九府”,為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合。《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來到人間,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地官被封為赦罪清虛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被封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

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

鬼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頭的怪物。《韓詩外傳》說:“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許慎《說文解字》【卷九】【鬼部】: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

“陰氣”句: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純陰底滯之氣著人,為害賊者,有所傷也。厶音私。”

人所歸為鬼,《釋言》曰:鬼之為言歸也。郭注:引屍子,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左傳》: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禮運》曰:䰟(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中元節,便是祭祀死者亡魂的節日,只不過從農曆七月十四變到七月十五。這一天,在世俗眼裡,就成了“鬼節”;除了祭祀親人亡者的亡魂,中元節所祭祀的“鬼”,還包括孤魂野鬼們。

普遍進行的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3

佛教則稱七月十五為“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叫盂蘭盆會,有些地方又稱“施孤”、亡人節。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盂蘭盆,梵文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佛典《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

目連無奈,哭著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裡,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

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祖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歡日(於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間,僧眾聚集一處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於最後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請僧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於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又十方諸佛歡喜其安居圓滿之精進修行,故亦稱佛歡喜日、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古代中國最初舉行盂蘭盆會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梁武帝蕭衍崇佛,在同泰寺舉辦“盂蘭盆齋”,此後此儀遂在民間普遍流傳。

唐代,每年皇家以音樂、儀仗送盆到各官寺,獻供種種雜物,民間施主也到各寺獻供。唐太宗大曆元年,在宮中內道場祈建孟蘭盆會,設高祖以下七聖位。樹建巨幡,書帝名號。自太廟迎入內道場,梵樂悠揚,旌幢蔽日。百官於光頂門外迎拜導從。此後歷年如此。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印賣《尊勝咒》、《目連經》,又以竹竿鋟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其上,焚之。拘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演《目連救母》的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東京夢華錄》)。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04

從上文的簡單介紹中可以得知,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

起源最早的是七月十四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三元說”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後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並將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

“中元節”形成之前,七月十五已被佛教所用。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成為“鬼節”,是因為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的孝道觀念暗合,後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發生了變化,發展為薦亡度鬼。

可能是巧合,或者是道教附會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都設定在了七月十五這一天。以至於後世以為,這兩個是一個節日的兩個名稱。

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的這三個名稱究竟有何區別?

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元節和盂蘭盆節意義和習俗難以分清,兩個節日也就開始混用起來。

再後來,因為這個節日的迷信色彩,逐漸被邊緣化。如今原始內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動,也不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公共性。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